張偉一家人吃了一個大團圓的家宴之後。


    張偉的生日就算過完了,張偉每次正常過生日都是差不多的流程。


    當晚,鄒若芙看著躺在自己大腿上休息的張偉,有點擔心的說:“夫君,今年過年是個什麽章程,妾身可不想像去年那樣了,忙到大年三十都停不下來。


    夫君今年的官比去年在揚州當的更大,妾身真怕自己操持不來,給夫君丟臉了。”


    隨著張偉的官越當越大,鄒若芙當年在鄒家學的那些東西也越來越不夠用了。


    她有時也變得不怎麽自信起來。


    張偉知道,這時候一定要幫助鄒若芙跟著自己一起成長起來。


    張偉自己當好了參政大人,也要讓鄒若芙這個發妻學全做好參政太太。


    對於鄒若芙這個結發妻子,張偉還是希望夫妻倆一起進步的。


    張偉:“咱們家的門房製度也要慢慢變得正規起來,要向當年的穀家學習。


    穀少海大人家的門房要排隊輪號和提前預約的事,我跟你講過吧。


    凡事隻要能提前安排好,就不會那麽慌亂了。


    別人家的好東西我們要學起來。


    還有,我讓周師爺去請了幾個精於人情的老吏,在年底最忙的時候來府上幫忙幾天,然後再讓靈菲來幫著你點,這樣就不會有什麽問題了吧。


    娘子,你要自信起來,你可是堂堂的參政夫人,這點小事,還有什麽處理不了的。”


    鄒若芙:“夫君,有你的安排我就放心了,隻是靈菲妹子還懷著頭胎呢,可不敢累著她了。”


    張偉:“這個你們注意著尺度就好了,做人情事故又不是什麽重體力活。”


    鄒若芙:“妾身從明天開始就要著手安排起來,阿蘭那丫頭是徹底靠不上了,妾身還得培養幾個助手才行。”


    十二月十五,左定宇召集張偉和何林宣布了朝廷一項新政:“兩位,有個好消息,內閣鑒於目前各布政司的主官近年來多次反饋,目前各省布政司一正兩副的主官配置實在有些忙不過來。


    內閣已經向陛下奏請,各省的布政司酌情增加一至三名參議。


    參議的官位初步定在從四品,可以由從四品或資深的正五品的官員擔任。


    參議可以分擔布政使和左右參政的部分工作。


    以後我們就不用這麽忙了。“


    張偉心裏還在思索朝廷這到底是什麽意思 。


    嘴上卻馬上接話說:“這真是好消息啊,以後就讓新來的參議去跑海防。


    上個月巡視一次海防,幾乎花了我一個月,真累啊。”


    右參政何林不甘示弱的說:“張大人你這還好,畢竟你還年輕,跑的又是平地。


    下官負責的礦務才是真的慘,下官年紀又大了,真是幹不來。


    左大人,快安排一個年富力強的參議來把這塊工作接過去吧。”


    左定宇:“好了,好了,兩位的辛苦本官都知道了。


    不過這次的參議的設置還在討論之中,我們蘇北行省能得到幾個名額也還不能確定。


    不過咱們得有這個準備,特別是預備的參議人員,咱們年後要先擬一份名單出來。


    雖然參議的人選大概率是由朝廷選派,但也可能由咱們行省自行推薦。”


    左定宇的話音一落,張偉跟何林兩人的眼中都放起光來,這可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


    什麽機會?當有提拔心腹,拉攏親信的機會。


    參議這個從四品的品級,這個布政使助手的定位,決定了他以後也是行省內僅次於左右參政的主官之一。


    如果能給自己的親信拿下一個參議的位置,那自己的威望可是要大漲起來了。


    當然了,左定宇自己也需要這樣的機會,畢竟蘇北行省內,左定宇才是絕對的老大。


    他的親信自然也是最多的,他要安排的人肯定也是要最多的。


    想通了這點,張偉和何林的眼神都看向了左定宇,何林開口試探著說:“咱們蘇北行省的推薦名單還是得大人您來主意。”


    左定宇:“我知道你們是什麽意思 ,放心,這個事最後怎麽操作還沒定下來。


    我也是先通知你們做個準備,心裏有個預案。


    具體的人選肯定是要等朝廷先定下規矩咱們三再商量著來。”


    張偉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後,把左定宇說的情況講給了周師爺和魯師爺聽。


    周師爺:“先不管朝廷是出於什麽原因要增設參議這個職位。


    對大人來說都是一件難得的好事,大人,這邊有合適的人選嗎?”


    張偉:“我手上的人,論官職和資曆,隻有黃東山,謝子欣,兩個人適合出任參議。


    其他的要麽不夠資格,要麽根本不是我可以信任的人。”


    魯師爺:“大人心裏的第一人選恐怕是黃同知黃大人的吧。


    但我建議大人還是把黃同知跟謝同知一視同仁,先把消息一起告知他們兩位。


    讓他們自己也行動起來,畢竟他們兩人無論是誰上位,都是大人的勝利。”


    張偉:“嗯,就按此辦理。”


    兩天後,張偉就收到了恩師,內閣副相劉勝武的書信。


    信裏劉勝武向張偉解釋了朝廷為什麽也一下子在二十多個行省都增設參議的原因。


    隨著經濟發展,人口增加,地方行省的事務增多,一正兩副的主官配置確實有時候忙不過來這是客觀原因。


    但這並不是一下子增加這麽多中高層官職的最主要的原因。


    內閣大佬們考慮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大夏的官員體係中,五品,從五品的中級官員太多。


    而四品,從四品的中高級官職太少。


    這樣的情況導致很多地方行省中的知府和通判,六部的郎中和員外郎這些中級官員長年升不上去,工作沒有了動力,變得無心公事,混吃等死起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內閣才向皇帝建議設置了參議一職。


    這樣子朝廷一下子增加了近百個從四品官位,一下子就把中級官員的積極性給調動起來了。


    同時,內閣還建議可以在部分邊境省份和事務繁雜的省份,在布政司,都指使司,提刑司之上增設巡撫或總督作為一省統一的最高行政長官。


    不過這個提議被大順帝堅決給否絕了。


    畢竟前朝大華要不是後期在地方設立三權統一的總督府,說不定不會亡的那麽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農家子到宰執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斤肥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斤肥肉並收藏從農家子到宰執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