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雄英回京建立忠烈祠
大明:開局被從河裏撈起 作者:家裏貓貓是坦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雄英站在海邊,看著那些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倭寇在痛苦中漸漸沒了氣息,臉上沒有絲毫憐憫之色,隻有冷峻與決絕。這些倭寇在大明沿海犯下的罪孽罄竹難書,讓無數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如今這般下場,不過是他們咎由自取罷了。
待最後一個倭寇咽下了那罪惡的氣息,朱雄英大手一揮,沉聲道:“將這些倭寇的屍體收集起來,築成京觀,就立在此處海邊,讓過往的船隻、來往的人都能瞧見,讓那些心懷不軌之人知曉,敢侵犯我大明者,這便是下場!”
將士們齊聲應和,迅速行動起來。他們將倭寇的屍體一具具堆疊起來,用泥土、石塊固定,很快,一座巍峨又透著森然氣息的京觀便矗立在了海邊。那京觀在陽光的映照下,散發著一種別樣的威懾力,仿佛是大明尊嚴的無聲宣告,警示著世間所有妄圖來犯之敵。
一切妥當之後,朱雄英整頓大軍,踏上了回京之路。
當朱雄英率領大軍的身影出現在回去的路上,那場麵可謂是萬人空巷。道路兩旁早已站滿了密密麻麻的百姓,男女老少都身著新衣,手中拿著鮮花、彩帶等物,眼神中滿是熱切與崇敬。
“來了,來了!殿下回來了!”不知是誰高喊了一聲,頓時,人群像是被點燃的火藥桶一般,瞬間沸騰了起來。歡呼聲、呐喊聲交織在一起,“恭迎皇太孫殿下凱旋!”“殿下萬歲!”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響徹雲霄。
朱雄英騎在高頭大馬上,身姿挺拔如鬆,雖曆經征戰,臉上帶著些許疲憊,可那眼眸中的光芒卻越發璀璨,透著一股令人折服的威嚴與豪邁。他看著道路兩旁歡呼雀躍的百姓,心中滿是感慨,微微抱拳,向百姓們示意。
大軍緩緩前行,百姓們紛紛湧上前,將手中的鮮花拋向空中,五顏六色的花瓣如繽紛的雨灑落下來,落在將士們的肩頭、鎧甲上,仿佛給這凱旋的隊伍披上了一層絢麗的盛裝。
有那膽子大些的孩童,掙脫了大人的手,跑到隊伍跟前,仰著頭,睜著亮晶晶的眼睛望著朱雄英,奶聲奶氣地喊道:“殿下,您真厲害,把那些壞蛋都打敗了!”朱雄英見狀,臉上露出溫和的笑意,俯身摸了摸孩童的頭,說道:“小家夥,有我在一天,定不會再讓那些壞蛋欺負咱們大明的百姓。”
一位老者顫顫巍巍地擠到前麵,眼中泛著激動的淚花,說道:“殿下啊,您可給咱沿海的百姓出了一口大氣呀,這些年被倭寇欺負得太慘了,如今您嚴懲了他們,也讓咱們能挺直腰杆子做人了,您就是咱大明的大英雄呐!”朱雄英趕忙下馬,攙扶住老者,誠懇地說道:“老人家,守護大明、保護百姓本就是我應盡之責,隻要百姓能安居樂業,做這些便都值得了。”
將士們看著眼前這熱鬧非凡且滿是崇敬之情的場景,心中亦是感慨萬千,個個臉上都洋溢著自豪與欣慰的神色。
那前排的老兵王剛,眼眶微微泛紅,想起戰場上的慘烈廝殺,想起那些犧牲的同袍,再看著如今百姓們如此熱烈的歡迎,隻覺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他挺直了腰杆,手中緊緊握著長槍,槍尖在陽光下閃爍著寒芒,仿佛也在訴說著他們保家衛國的榮耀。他扭頭看向身邊的戰友,大聲說道:“兄弟們,咱這一路的血沒白流啊,能護得百姓們如此歡喜,便是讓咱再上十次戰場,那也甘願呐!”周圍的士兵們紛紛點頭應和,眼神中滿是堅毅與自豪。
年輕的士卒小李,此時臉上滿是興奮的紅暈,他激動得嘴唇都有些微微顫抖,不停地向道路兩旁的百姓揮手示意。聽到百姓們高呼著對殿下的讚美,對大軍的感謝,他心中的熱血沸騰不已,暗自想著:“往後定要更加刻苦訓練,跟著殿下繼續守護咱大明的每一寸土地,絕不讓這些可愛的百姓再受半分委屈。”
一向沉默寡言的趙四,嘴角也難得地微微上揚,那冷峻的麵容此刻多了幾分溫和。他看著百姓們拋灑的鮮花,聽著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心中默默念道:“隻要百姓能安穩度日,咱們這一身的傷,那些死去兄弟的命,便都有了交代。”說著,他輕輕拍了拍身旁戰馬的脖頸,仿佛在與這一同征戰的夥伴分享此刻的喜悅。
而藍玉騎在馬上,看著這盛大的歡迎場麵,哈哈大笑著,笑聲中滿是豪邁與暢快。他朝著周圍的將士們高聲喊道:“兒郎們,瞧見沒,咱這一趟沿海之行,打出了咱大明的威風,贏得了百姓的愛戴,往後可得繼續跟著殿下,為咱大明建功立業,讓咱大明的威名傳遍四海啊!”將士們頓時齊聲高呼:“願隨殿下,守護大明!”那聲音如同雷鳴一般,在這熱鬧的氛圍中顯得格外響亮,彰顯著這支凱旋之師的昂揚鬥誌和對守護大明的堅定決心。
朱雄英率領著大軍一路行進,沿途皆是百姓夾道歡迎的熱鬧景象,這般聲勢浩大的迎接,讓整個隊伍都沉浸在一種榮耀與自豪交織的氛圍之中。終於,在隔天,大軍抵達了應天府。
應天府城牆上,朱元璋身著一身明黃色的龍袍,頭戴皇冠,身姿挺拔地站在那裏,雖已年邁,可那周身散發出來的帝王威嚴卻絲毫不減,反而在這迎接孫兒凱旋的時刻,更添了幾分欣慰與期待之色。他身後站著一眾大臣,眾人皆屏息凝神,目光齊刷刷地望向大軍歸來的方向。
隨著朱雄英的大軍漸近,朱元璋那原本沉穩的麵容上漸漸浮現出了激動的神情,眼眸中閃爍著光芒,那是對孫兒的驕傲以及對這場勝利的喜悅。待大軍行至城門前,朱雄英率先翻身下馬,身後的將士們也整齊有序地下馬列隊,一時間,現場鴉雀無聲,唯有風吹過軍旗獵獵作響的聲音。
朱雄英抬頭望向城頭的朱元璋,眼中滿是崇敬與孺慕之情,他快步上前,行至城門下,撩起衣擺,跪地行禮,高聲喊道:“孫兒朱雄英拜見皇爺爺,幸不辱使命,大敗倭寇,得勝歸來!”那聲音洪亮有力,在城門前回蕩開來。
朱元璋見狀,臉上露出了開懷的笑容,他微微抬手,朗聲道:“好大孫,快快平身,此次沿海之戰,咱已知曉你戰功赫赫,打得那倭寇落花流水,大漲我大明威風,實乃我大明之幸,百姓之福啊,快讓爺爺好好看看你。大孫你想要什麽樣的獎勵呢?什麽獎勵咱都答應你。”
朱雄英鄭重拜下,規規矩矩行了一個大禮,朱元璋表情錯愕,看著朱雄英,隻聽得朱雄英道:“我還請皇爺爺,設立忠烈祠,讓將士的英魂得以安息。此次沿海抗倭之戰,諸多將士血灑疆場,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生命扞衛了我大明的尊嚴,守護了沿海的百姓。可他們中的許多人,如今卻隻能魂歸異鄉,連個供奉緬懷之處都沒有,孫兒每每念及,心中實在難安呐。”
將士們聽到朱雄英這話,先是一愣,隨後臉上紛紛露出了激動又動容的神色。那前排的老兵王剛,嘴唇微微顫抖著,眼眶瞬間泛紅,眼中已滿是淚花,他的身體不受控製地輕輕顫抖起來,心中似有千言萬語,卻一時哽咽在喉,半晌才喃喃道:“殿下……殿下竟如此掛懷咱們那些死去的兄弟啊……”旁邊的戰友們也都和他一般,激動得難以自已,有的甚至用粗糙的大手悄悄抹了抹眼角。
年輕的士卒小李,更是激動到呼吸都急促了幾分,他攥緊了拳頭,身子微微發顫,望著朱雄英的背影,眼中滿是崇敬與感激,在心裏默默想著:“殿下真是重情重義之人啊,那些犧牲的兄弟泉下有知,該有多欣慰,咱們這命,就算是為了殿下、為了大明丟了,那也值了呀!”
一向沉默寡言的趙四,此刻也沒能控製住自己的情緒,他的嘴角微微抖動著,冷峻的麵容上多了幾分少見的激動之色,雙手緊緊地握住韁繩,手背上青筋暴起,那是他在極力壓抑著內心的澎湃,心裏不住地念叨著:“殿下這心意,咱那些先走一步的兄弟,總算能有個歸宿了,能被後人銘記著,沒白死啊……”
而藍玉聽到這話,眼眶亦是一熱,他騎在馬上,深吸了一口氣,平複了一下激動的心情,朝著周圍的將士們高聲喊道:“兄弟們,聽到沒,殿下心裏一直惦記著咱們那些犧牲的同袍呐,要為他們立忠烈祠,讓他們的英魂能有個安息的地方,往後世世代代都受咱大明的敬重啊!”
將士們頓時炸開了鍋,激動的呼喊聲此起彼伏。
“殿下英明啊!”
“咱那些死去的兄弟終於能有個好去處了,真好啊!”
“跟著這樣的殿下,就是死,咱也心甘情願呐!”
那聲音裏帶著濃濃的感動與振奮,不少將士甚至激動到身體顫抖,他們相互對視著,從彼此的眼中都看到了那份對朱雄英深深的敬意,以及對犧牲戰友得以安息的欣慰。
朱元璋聽聞此言,臉上的錯愕漸漸轉為動容,他微微眯起眼睛,腦海中似是浮現出那些奮勇殺敵卻最終倒下的將士身影,沉默了片刻後,緩緩開口道:“吾孫此舉,盡顯仁厚之心與對將士的重情重義啊。他們皆是我大明的忠勇之士,為國立功,捐軀赴難,確實該有一處讓後世銘記、讓英魂安息之所。”
朱雄英抬起頭,目光誠摯地望著朱元璋,繼續說道:“皇爺爺,這忠烈祠,不僅是一座供奉的祠堂,更是一種傳承,能讓後世子孫知曉先輩們的英勇事跡,明白今日這安穩江山是用何等代價換來的,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大明兒郎,在麵對外敵、守護家國之時,能義無反顧,奮勇向前。”
朱元璋重重地點了點頭,眼中滿是讚許,說道:“好,好啊,雄英,你能想到這一點,著實讓咱欣慰。咱即刻便下旨,著工部選址營建忠烈祠,讓禮部精心擬定入祠的將士名錄,定要把此事辦得妥妥當當,讓那些忠烈之士能早日魂歸供奉之處,受我大明百姓香火祭祀,永享尊榮。”
朱雄英趕忙謝恩,又道:“皇爺爺,孫兒還有一事相求,這忠烈祠建成後,需有專人打理,每年也當舉辦祭祀大典,以表我大明對忠烈的敬重。此外,對於那些犧牲將士的家眷,朝廷也應多多撫恤,讓他們老有所依,幼有所養,如此,方能讓那些在天之靈沒有後顧之憂啊。”
朱元璋捋了捋胡須,說道:“吾孫考慮周全,咱自會安排妥當。戶部那邊會撥出專項的撫恤銀錢,按月發放給將士家眷,地方官府也要時常關照,確保他們生活無憂。至於忠烈祠的祭祀與打理之事,便交由太常寺負責,定要莊重肅穆,不可有絲毫懈怠。”
朱元璋看著朱雄英,滿是慈愛地說道:“雄英啊,你此次得勝歸來,不求金銀財寶,不求加官進爵,心心念念的都是家國百姓與那些犧牲的將士,這份心境,難得可貴。”
朱雄英再次恭敬行禮,說道:“皇爺爺謬讚了,孫兒不過是做了該做之事,隻願我大明能長治久安,百姓能永享太平,孫兒便心滿意足了。”
朱元璋開懷大笑,而後大手一揮,朗聲道:“眾將士們,今日隨皇太孫得勝歸來,皆是我大明的功臣,朕已令人在宮中備好盛宴,為你們接風洗塵,都隨朕入宮去吧,咱們一同好好慶賀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將士們頓時高呼謝恩,隨後,在一片歡慶的氛圍中,朱雄英與將士們跟隨著朱元璋,朝著皇宮的方向行去,那腳步聲整齊而有力,仿佛也在訴說著他們對大明未來的堅定守護之心。
待最後一個倭寇咽下了那罪惡的氣息,朱雄英大手一揮,沉聲道:“將這些倭寇的屍體收集起來,築成京觀,就立在此處海邊,讓過往的船隻、來往的人都能瞧見,讓那些心懷不軌之人知曉,敢侵犯我大明者,這便是下場!”
將士們齊聲應和,迅速行動起來。他們將倭寇的屍體一具具堆疊起來,用泥土、石塊固定,很快,一座巍峨又透著森然氣息的京觀便矗立在了海邊。那京觀在陽光的映照下,散發著一種別樣的威懾力,仿佛是大明尊嚴的無聲宣告,警示著世間所有妄圖來犯之敵。
一切妥當之後,朱雄英整頓大軍,踏上了回京之路。
當朱雄英率領大軍的身影出現在回去的路上,那場麵可謂是萬人空巷。道路兩旁早已站滿了密密麻麻的百姓,男女老少都身著新衣,手中拿著鮮花、彩帶等物,眼神中滿是熱切與崇敬。
“來了,來了!殿下回來了!”不知是誰高喊了一聲,頓時,人群像是被點燃的火藥桶一般,瞬間沸騰了起來。歡呼聲、呐喊聲交織在一起,“恭迎皇太孫殿下凱旋!”“殿下萬歲!”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響徹雲霄。
朱雄英騎在高頭大馬上,身姿挺拔如鬆,雖曆經征戰,臉上帶著些許疲憊,可那眼眸中的光芒卻越發璀璨,透著一股令人折服的威嚴與豪邁。他看著道路兩旁歡呼雀躍的百姓,心中滿是感慨,微微抱拳,向百姓們示意。
大軍緩緩前行,百姓們紛紛湧上前,將手中的鮮花拋向空中,五顏六色的花瓣如繽紛的雨灑落下來,落在將士們的肩頭、鎧甲上,仿佛給這凱旋的隊伍披上了一層絢麗的盛裝。
有那膽子大些的孩童,掙脫了大人的手,跑到隊伍跟前,仰著頭,睜著亮晶晶的眼睛望著朱雄英,奶聲奶氣地喊道:“殿下,您真厲害,把那些壞蛋都打敗了!”朱雄英見狀,臉上露出溫和的笑意,俯身摸了摸孩童的頭,說道:“小家夥,有我在一天,定不會再讓那些壞蛋欺負咱們大明的百姓。”
一位老者顫顫巍巍地擠到前麵,眼中泛著激動的淚花,說道:“殿下啊,您可給咱沿海的百姓出了一口大氣呀,這些年被倭寇欺負得太慘了,如今您嚴懲了他們,也讓咱們能挺直腰杆子做人了,您就是咱大明的大英雄呐!”朱雄英趕忙下馬,攙扶住老者,誠懇地說道:“老人家,守護大明、保護百姓本就是我應盡之責,隻要百姓能安居樂業,做這些便都值得了。”
將士們看著眼前這熱鬧非凡且滿是崇敬之情的場景,心中亦是感慨萬千,個個臉上都洋溢著自豪與欣慰的神色。
那前排的老兵王剛,眼眶微微泛紅,想起戰場上的慘烈廝殺,想起那些犧牲的同袍,再看著如今百姓們如此熱烈的歡迎,隻覺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他挺直了腰杆,手中緊緊握著長槍,槍尖在陽光下閃爍著寒芒,仿佛也在訴說著他們保家衛國的榮耀。他扭頭看向身邊的戰友,大聲說道:“兄弟們,咱這一路的血沒白流啊,能護得百姓們如此歡喜,便是讓咱再上十次戰場,那也甘願呐!”周圍的士兵們紛紛點頭應和,眼神中滿是堅毅與自豪。
年輕的士卒小李,此時臉上滿是興奮的紅暈,他激動得嘴唇都有些微微顫抖,不停地向道路兩旁的百姓揮手示意。聽到百姓們高呼著對殿下的讚美,對大軍的感謝,他心中的熱血沸騰不已,暗自想著:“往後定要更加刻苦訓練,跟著殿下繼續守護咱大明的每一寸土地,絕不讓這些可愛的百姓再受半分委屈。”
一向沉默寡言的趙四,嘴角也難得地微微上揚,那冷峻的麵容此刻多了幾分溫和。他看著百姓們拋灑的鮮花,聽著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心中默默念道:“隻要百姓能安穩度日,咱們這一身的傷,那些死去兄弟的命,便都有了交代。”說著,他輕輕拍了拍身旁戰馬的脖頸,仿佛在與這一同征戰的夥伴分享此刻的喜悅。
而藍玉騎在馬上,看著這盛大的歡迎場麵,哈哈大笑著,笑聲中滿是豪邁與暢快。他朝著周圍的將士們高聲喊道:“兒郎們,瞧見沒,咱這一趟沿海之行,打出了咱大明的威風,贏得了百姓的愛戴,往後可得繼續跟著殿下,為咱大明建功立業,讓咱大明的威名傳遍四海啊!”將士們頓時齊聲高呼:“願隨殿下,守護大明!”那聲音如同雷鳴一般,在這熱鬧的氛圍中顯得格外響亮,彰顯著這支凱旋之師的昂揚鬥誌和對守護大明的堅定決心。
朱雄英率領著大軍一路行進,沿途皆是百姓夾道歡迎的熱鬧景象,這般聲勢浩大的迎接,讓整個隊伍都沉浸在一種榮耀與自豪交織的氛圍之中。終於,在隔天,大軍抵達了應天府。
應天府城牆上,朱元璋身著一身明黃色的龍袍,頭戴皇冠,身姿挺拔地站在那裏,雖已年邁,可那周身散發出來的帝王威嚴卻絲毫不減,反而在這迎接孫兒凱旋的時刻,更添了幾分欣慰與期待之色。他身後站著一眾大臣,眾人皆屏息凝神,目光齊刷刷地望向大軍歸來的方向。
隨著朱雄英的大軍漸近,朱元璋那原本沉穩的麵容上漸漸浮現出了激動的神情,眼眸中閃爍著光芒,那是對孫兒的驕傲以及對這場勝利的喜悅。待大軍行至城門前,朱雄英率先翻身下馬,身後的將士們也整齊有序地下馬列隊,一時間,現場鴉雀無聲,唯有風吹過軍旗獵獵作響的聲音。
朱雄英抬頭望向城頭的朱元璋,眼中滿是崇敬與孺慕之情,他快步上前,行至城門下,撩起衣擺,跪地行禮,高聲喊道:“孫兒朱雄英拜見皇爺爺,幸不辱使命,大敗倭寇,得勝歸來!”那聲音洪亮有力,在城門前回蕩開來。
朱元璋見狀,臉上露出了開懷的笑容,他微微抬手,朗聲道:“好大孫,快快平身,此次沿海之戰,咱已知曉你戰功赫赫,打得那倭寇落花流水,大漲我大明威風,實乃我大明之幸,百姓之福啊,快讓爺爺好好看看你。大孫你想要什麽樣的獎勵呢?什麽獎勵咱都答應你。”
朱雄英鄭重拜下,規規矩矩行了一個大禮,朱元璋表情錯愕,看著朱雄英,隻聽得朱雄英道:“我還請皇爺爺,設立忠烈祠,讓將士的英魂得以安息。此次沿海抗倭之戰,諸多將士血灑疆場,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生命扞衛了我大明的尊嚴,守護了沿海的百姓。可他們中的許多人,如今卻隻能魂歸異鄉,連個供奉緬懷之處都沒有,孫兒每每念及,心中實在難安呐。”
將士們聽到朱雄英這話,先是一愣,隨後臉上紛紛露出了激動又動容的神色。那前排的老兵王剛,嘴唇微微顫抖著,眼眶瞬間泛紅,眼中已滿是淚花,他的身體不受控製地輕輕顫抖起來,心中似有千言萬語,卻一時哽咽在喉,半晌才喃喃道:“殿下……殿下竟如此掛懷咱們那些死去的兄弟啊……”旁邊的戰友們也都和他一般,激動得難以自已,有的甚至用粗糙的大手悄悄抹了抹眼角。
年輕的士卒小李,更是激動到呼吸都急促了幾分,他攥緊了拳頭,身子微微發顫,望著朱雄英的背影,眼中滿是崇敬與感激,在心裏默默想著:“殿下真是重情重義之人啊,那些犧牲的兄弟泉下有知,該有多欣慰,咱們這命,就算是為了殿下、為了大明丟了,那也值了呀!”
一向沉默寡言的趙四,此刻也沒能控製住自己的情緒,他的嘴角微微抖動著,冷峻的麵容上多了幾分少見的激動之色,雙手緊緊地握住韁繩,手背上青筋暴起,那是他在極力壓抑著內心的澎湃,心裏不住地念叨著:“殿下這心意,咱那些先走一步的兄弟,總算能有個歸宿了,能被後人銘記著,沒白死啊……”
而藍玉聽到這話,眼眶亦是一熱,他騎在馬上,深吸了一口氣,平複了一下激動的心情,朝著周圍的將士們高聲喊道:“兄弟們,聽到沒,殿下心裏一直惦記著咱們那些犧牲的同袍呐,要為他們立忠烈祠,讓他們的英魂能有個安息的地方,往後世世代代都受咱大明的敬重啊!”
將士們頓時炸開了鍋,激動的呼喊聲此起彼伏。
“殿下英明啊!”
“咱那些死去的兄弟終於能有個好去處了,真好啊!”
“跟著這樣的殿下,就是死,咱也心甘情願呐!”
那聲音裏帶著濃濃的感動與振奮,不少將士甚至激動到身體顫抖,他們相互對視著,從彼此的眼中都看到了那份對朱雄英深深的敬意,以及對犧牲戰友得以安息的欣慰。
朱元璋聽聞此言,臉上的錯愕漸漸轉為動容,他微微眯起眼睛,腦海中似是浮現出那些奮勇殺敵卻最終倒下的將士身影,沉默了片刻後,緩緩開口道:“吾孫此舉,盡顯仁厚之心與對將士的重情重義啊。他們皆是我大明的忠勇之士,為國立功,捐軀赴難,確實該有一處讓後世銘記、讓英魂安息之所。”
朱雄英抬起頭,目光誠摯地望著朱元璋,繼續說道:“皇爺爺,這忠烈祠,不僅是一座供奉的祠堂,更是一種傳承,能讓後世子孫知曉先輩們的英勇事跡,明白今日這安穩江山是用何等代價換來的,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大明兒郎,在麵對外敵、守護家國之時,能義無反顧,奮勇向前。”
朱元璋重重地點了點頭,眼中滿是讚許,說道:“好,好啊,雄英,你能想到這一點,著實讓咱欣慰。咱即刻便下旨,著工部選址營建忠烈祠,讓禮部精心擬定入祠的將士名錄,定要把此事辦得妥妥當當,讓那些忠烈之士能早日魂歸供奉之處,受我大明百姓香火祭祀,永享尊榮。”
朱雄英趕忙謝恩,又道:“皇爺爺,孫兒還有一事相求,這忠烈祠建成後,需有專人打理,每年也當舉辦祭祀大典,以表我大明對忠烈的敬重。此外,對於那些犧牲將士的家眷,朝廷也應多多撫恤,讓他們老有所依,幼有所養,如此,方能讓那些在天之靈沒有後顧之憂啊。”
朱元璋捋了捋胡須,說道:“吾孫考慮周全,咱自會安排妥當。戶部那邊會撥出專項的撫恤銀錢,按月發放給將士家眷,地方官府也要時常關照,確保他們生活無憂。至於忠烈祠的祭祀與打理之事,便交由太常寺負責,定要莊重肅穆,不可有絲毫懈怠。”
朱元璋看著朱雄英,滿是慈愛地說道:“雄英啊,你此次得勝歸來,不求金銀財寶,不求加官進爵,心心念念的都是家國百姓與那些犧牲的將士,這份心境,難得可貴。”
朱雄英再次恭敬行禮,說道:“皇爺爺謬讚了,孫兒不過是做了該做之事,隻願我大明能長治久安,百姓能永享太平,孫兒便心滿意足了。”
朱元璋開懷大笑,而後大手一揮,朗聲道:“眾將士們,今日隨皇太孫得勝歸來,皆是我大明的功臣,朕已令人在宮中備好盛宴,為你們接風洗塵,都隨朕入宮去吧,咱們一同好好慶賀這來之不易的勝利!”
將士們頓時高呼謝恩,隨後,在一片歡慶的氛圍中,朱雄英與將士們跟隨著朱元璋,朝著皇宮的方向行去,那腳步聲整齊而有力,仿佛也在訴說著他們對大明未來的堅定守護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