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回到宮中,看著案讀書厚厚的奏折,朱元璋雖然心中充滿了傷痛,但他知道自己不能沉溺於個人的悲傷之中。作為一國之君,他肩負著整個國家的重任,必須將個人情感置於國家利益之後。因此,他強忍悲痛,迅速投入到了繁重的國事之中。


    朱元璋抬起頭,目光中閃過一絲期待。蔣瓛的求見,可能意味著他所關心的事務有了進展。


    “讓他進來。”朱元璋沉聲吩咐。


    小三子領命而去,不一會兒,蔣瓛便匆匆走進了大殿。他身穿錦衣衛特有的飛魚服,腰間佩著長劍,步伐堅定,神色凝重。


    “臣蔣瓛,參見陛下。”蔣瓛跪地行禮,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


    朱元璋看了一眼小三子,小三子就退下了。


    朱元璋揮手示意他起身,“起來說話,有何要事?”


    蔣瓛站起身,目光直視朱元璋,語氣堅定:“陛下,臣有重要情報稟報。”


    朱元璋的眉頭微微一挑,示意蔣瓛繼續說下去。


    “陛下,臣近日接到碟子密報,三大塞王有異動,意圖不明。臣已派遣人員前往偵查。”蔣瓛匯報道


    朱元璋的臉色陰沉,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容置疑的決斷。他的話語中帶著一絲諷刺,顯然對某些人的野心和不軌行為感到不滿。


    “朕的標兒才剛走,他們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試探朕的底線,朕本以為他們已經學乖了。”朱元璋冷冷地說。


    他繼續說道:“如今看來,他們不僅僅是想要試探,而是有了更大的野心。他們以為朕老了,揮不動刀了?”


    蔣瓛站在一旁,心中明白這些話的分量,他知道自己的立場,也清楚這些話不是他應該聽到的。他低著頭,盡量讓自己看起來像是在聆聽命令,而不是在偷聽機密。


    “陛下,臣會密切注意他們的動向,確保他們不會對陛下和大明造成任何威脅。”蔣瓛恭敬地回答,他的聲音中帶著堅定和忠誠。


    朱元璋點了點頭,他知道蔣瓛是值得信賴的。他深吸了一口氣,然後緩緩說道:“朕需要你來當朕的眼睛和耳朵,蔣瓛。你是知道的。”


    “臣遵命。”蔣瓛應道,然後又補充說,“另外,關於陛下關心的那件私事,臣也有了些許線索。”


    朱元璋的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他點了點頭,示意蔣瓛繼續。


    “回稟陛下,臣在追查過程中發現了若幹線索。據查,公子最早現身於洪武十五年,此前無任何記載。可以確認的是,他首次出現在鍾山附近,且有當時的香客作為證人。此外,公子身邊常攜帶一枚玉佩,而此玉佩在一位道長仙逝時,作為隨葬品一同下葬。臣特來請示陛下,是否需要開棺驗查。”


    “朕要的是結果,不是過程。”


    隨後,蔣瓛退出了大殿,朱元璋則陷入了沉思。


    “啟稟皇上,中書舍人劉三吾在外候旨,請求覲見。” 身邊的太監小三子小心翼翼地稟報道。


    “讓他回去!朕現在不想見他!”


    朱元璋怒氣衝衝地將手中的奏折扔到一旁,“他這是在逼朕啊,朕的兒子剛剛去世,他就急著要朕立新儲,這是要逼朕走上絕路嗎?” “遵旨。”小三子連忙應聲,退了出去。


    禦書房內,朱元璋的憤怒如同風暴一般,他一揮手,將案頭的奏章全部掃落在地,發出嘩啦一聲巨響。


    時間慢慢流逝,朱元璋的怒火漸漸平息,他重重地歎了口氣,眼中的悲傷愈發濃重。他何嚐不知道劉三吾的忠誠,太子的離世,自己的年歲已高,皇位繼承人的問題若不早日解決,朝政將難以安定,大明的江山社稷也將麵臨危機。


    但他心中充滿了矛盾和掙紮。太子去世後,無論他選擇哪位皇子,都可能引發藩王的不滿和動亂。他考慮過立皇孫,但他的兩個孫子朱允炆和朱允熥,似乎都不具備帝王的才能。


    他的心中充滿了無奈和焦慮。


    朱元璋在禦書房內獨自沉思,他的眼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憂慮和對過去的懷念。他輕聲自語,言語中透露出一位帝王的無奈和一位父親的深情。


    “標兒,你這一走,給咱留下了一個天大的難題。”朱元璋喃喃自語,聲音中帶著深深的無力感,“這大明的江山,朕該如何是好啊!”


    他緩緩地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外麵的宮牆和遠處的天際,心中充滿了矛盾和掙紮。


    不過現在多了一個選擇。


    “孩子,爺爺多希望你能有雄才大略,若你真有帝王之資,爺爺定會不遺餘力地助你登上皇位。但若你沒有這樣的才能,爺爺也不願你卷入這權力的旋渦,隻願你能平平安安,做個無憂無慮的富家翁,爺爺會護你一生周全。


    在這一刻,朱元璋不再是那個威嚴的皇帝,而是一個普通的老人,對子孫的未來充滿了擔憂和期望。他深深地知道,皇位的繼承不僅僅是權力的傳遞,更是責任和命運的交接。他隻希望自己的後代能夠幸福安康,哪怕這意味著他們必須放棄那至高無上的權力。


    朱元璋的思緒如同這深宮的長廊,曲折而深遠。他轉身回到案前,目光落在那些散落一地的奏折上,每一份都是朝臣們對於皇位繼承人的諫言和建議。他知道,這些奏折背後,不僅僅是一個個名字,而是大明王朝的未來和穩定。


    他輕歎一聲,緩緩地彎腰撿起那些奏折,一份份地整理好,放回案頭。他的手指輕輕撫過那些字跡,仿佛能感受到每一位臣子的忠誠和憂慮。


    “咱知道,你們都是為了大明好。”朱元璋的語氣中帶著一絲疲憊,但更多的是堅定,“但朕也要為朕的子孫考慮,他們是否願意承擔這份重責,是否有足夠的智慧和勇氣來守護這片江山。”


    他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夜空中的繁星,心中默默祈禱:“如果朕的子孫中真有能夠承擔這份責任的人,朕會毫不猶豫地將皇位傳給他。但如果他們更適合平凡的生活,朕也不會勉強。大明的江山,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姓朱的皇帝,更需要一個能夠為民著想、為國盡忠的君主。”


    夜深了,宮中的燈火漸漸熄滅,隻有朱元璋的禦書房還亮著一盞孤燈。他的身影在窗紙上拉得很長,就像他此刻的心情,既堅定又複雜。他知道,明天,他將再次麵對朝臣,麵對這個難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開局被從河裏撈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家裏貓貓是坦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家裏貓貓是坦克並收藏大明:開局被從河裏撈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