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動作還真快。
四合院:帶著空間回到48年 作者:彭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了解清楚雙方的情況後,這一餐飯賓主盡歡。
蘇小陽不禁有些難以置信:飯後的交談中,雙方居然談到了婚姻大事?
何大清這老家夥,竟主動提議在院內買下老賈家西廂房的一間小屋給何雨柱。
何家居室由他們夫妻倆居住,將來或許還能再添個兒女。
關於老賈家的房子,有必要補充幾句:
老賈家的房產與易忠海家相似,隻買了西廂房中的兩間。
所以,目前西廂房還空著一間。
至於老賈當時為什麽沒把整棟西廂房買下來?
可能是覺得家人不多,沒那麽多房間的需求。
留下一些錢,用於日常開銷,還可以買點酒喝,難道不美嗎?這也導致了原劇情發展中,隨著賈家人口的增加,住房變得捉襟見肘。
提起賈家,就不免想到閻埠貴家。
必須承認,閻埠貴這老家夥可算是非常精明的:
他不僅買下了前院整座西廂房,在閻解成結婚時,又把南麵的兩間倒座房買到了手裏,總共擁有了五間房屋。
閻家果真如他所說家境貧寒、人丁興旺、生活艱難嗎?
實則,他就是一個十足的吝嗇鬼!話歸正傳,何大清這老家夥在今天的宴席上,竟真的找到了媳婦兒。
更難能可貴的是,女方還不錯,甚至可以用老何這樣的條件娶到,簡直就是天上掉下的餡餅。
談妥之後,老爺子安頓許靈芸和王媽住進跨院,計劃第二天返回秦家村。
至於她們二人住在跨院會不會引發流言蜚語呢?
這是多慮了。
老爺子接近七旬高齡,蘇小陽才十二歲,一個小男孩兒,又能引來什麽流言?當然,凡事總有例外。
比如,老賈的老婆賈張氏,在得知許靈芸等人住在跨院的消息後,就在家嘮叨起來:
“這簡直是太丟人了,兩個互不相幹的女人居然就住進了跨院?那老東西不怕被人議論?” “況且,一個鄉下丫頭,除了何老狗誰會願意娶進門?簡直是玷汙了我們四九城的臉麵。”
“他們何家遲早要斷子絕孫。”
連兒子賈東旭都聽不下去了:“媽,您身體剛好些,別胡說八道了,萬一讓人聽到,何家還不來找我們的麻煩?”
賈張氏振振有詞:“我怎麽會怕那個何老狗?”
但若她沒壓低聲音,賈東旭還真會被說服。
見母親依舊喋喋不休,賈東旭隻能愁眉苦臉地說:
“媽媽,惹上何家頂多挨頓揍,但如果蘇小陽出手,那可就不妙了。
您真打算讓我去參軍,送命?”
這一下,賈張氏才算閉了嘴,透過窗戶緊張地望了一眼跨院。
次日清晨。
蘇小陽一如往常早早起床。
令人意外的是,許靈芸也起了個大早。
起床後笑著向蘇小陽打了聲招呼,然後就開始忙碌,為院子裏的花木澆水、修枝。
緊接著,何雨柱帶著一群小夥伴們也來到了。
大家都好奇地瞅了瞅忙碌中的許靈芸。
隻有何雨柱憨憨一笑,顯得有點不好意思。
小雨水今天早晨沒打算練習武藝,反而跑去幫許靈芸打理花草了。
看來不僅許靈芸,小雨水也似乎期待著這個阿姨能夠成為他的繼母。
早餐過後,蘇小陽簡單向老人告別後便出門去了。
然後,他去了軍管處找到了老張。
“要我幫忙查個人?”
張揚愣了愣,指向自己:“我是警衛連連長,幫您查人?”心說,他的任務可是保護重要人物的啊。
見蘇小陽表情認真,張揚隻好說:“好,我可以安排人幫您查,話說回來,您要查的是誰?”蘇小陽講述了許靈芸的一些背景。
“這女人有什麽不一般之處嗎?”張揚好奇地問道。
“目前看不出來,但您不覺得有些不對勁嗎?”
“不太明顯啊,她都已經27歲了,找個合適的對象成家也很正常啊。”
“您說的是,況且說她是從四九城來的富裕家庭,並沒有什麽稀奇的。
那個年代,日寇偽政權時,有不少人逃離城裏,在鄉村定居也很平常。”
蘇小陽點頭表示讚同,可能確實是多慮了。
他又突然說道:“對了,還麻煩您再查一位,也是昌平秦家村的,叫秦淮茹,今年應該有17歲了。”
這下張揚上下來回看了蘇小陽幾眼:“小子,想要安家是不是有點著急了?”
“人家小姑娘都17歲了,你這是提前物色媳婦呢?還是頭一回聽說這樣的事。”
“真會玩呀,超前思維!”
張揚本來是個嚴肅的軍管處戰士,現在和蘇小陽熟識久了,竟也開始這般隨意?
“去你的!”蘇小陽斜眼看了對方一眼。
張揚笑著回應:“得了,我會盡快幫你辦的。”之後,蘇小陽就回到了四合院。
走進自家院門,蘇小陽看到許靈芸和王媽都返回了昌平。
他忍不住問道:“師父,何家那邊情況如何?”
老者麵露喜色:“妥了,已經定了日子,到時候何家來把新娘迎進門。”還真是效率高!
“看來老何真是急不可耐了,連許靈芸真的同意都沒預料到。”
蘇小陽應聲道:“嗯,那天我也會到場。”
“調皮鬼,別給我添亂啊,小何好不容易才遇到心儀的女子。”
蘇小陽調侃道:“說是好不容易,還不如說小何找了個願意接受的人罷了。”
“你小子,真是欠揍。”轉眼間兩天過去了。
張揚傳來了消息。
“動作還真快。”
“那必須的,老大您的話,我能不上心嗎?”“廢話少說,直說正題!”
“唉,忙活一場連聲謝謝都沒有,虧我還拚命來著!”說完,張揚開始講述調查的結果。
許靈芸,四九城大族許家的女兒,之前有著極為優越的生活條件,但由於與家裏的長輩發生了爭執,
於是獨自離開了四九城,在昌平的秦家村落了腳。
而四九城許家的地位幾乎堪比婁家,是一個富有的資產階級家庭。
隻不過,許家沒能抓住那次轉型的機會,最終未能成為紅資本家。
說到這,
就連婁家能獲得如今地位也並非全然僥幸。
蘇小陽不禁有些難以置信:飯後的交談中,雙方居然談到了婚姻大事?
何大清這老家夥,竟主動提議在院內買下老賈家西廂房的一間小屋給何雨柱。
何家居室由他們夫妻倆居住,將來或許還能再添個兒女。
關於老賈家的房子,有必要補充幾句:
老賈家的房產與易忠海家相似,隻買了西廂房中的兩間。
所以,目前西廂房還空著一間。
至於老賈當時為什麽沒把整棟西廂房買下來?
可能是覺得家人不多,沒那麽多房間的需求。
留下一些錢,用於日常開銷,還可以買點酒喝,難道不美嗎?這也導致了原劇情發展中,隨著賈家人口的增加,住房變得捉襟見肘。
提起賈家,就不免想到閻埠貴家。
必須承認,閻埠貴這老家夥可算是非常精明的:
他不僅買下了前院整座西廂房,在閻解成結婚時,又把南麵的兩間倒座房買到了手裏,總共擁有了五間房屋。
閻家果真如他所說家境貧寒、人丁興旺、生活艱難嗎?
實則,他就是一個十足的吝嗇鬼!話歸正傳,何大清這老家夥在今天的宴席上,竟真的找到了媳婦兒。
更難能可貴的是,女方還不錯,甚至可以用老何這樣的條件娶到,簡直就是天上掉下的餡餅。
談妥之後,老爺子安頓許靈芸和王媽住進跨院,計劃第二天返回秦家村。
至於她們二人住在跨院會不會引發流言蜚語呢?
這是多慮了。
老爺子接近七旬高齡,蘇小陽才十二歲,一個小男孩兒,又能引來什麽流言?當然,凡事總有例外。
比如,老賈的老婆賈張氏,在得知許靈芸等人住在跨院的消息後,就在家嘮叨起來:
“這簡直是太丟人了,兩個互不相幹的女人居然就住進了跨院?那老東西不怕被人議論?” “況且,一個鄉下丫頭,除了何老狗誰會願意娶進門?簡直是玷汙了我們四九城的臉麵。”
“他們何家遲早要斷子絕孫。”
連兒子賈東旭都聽不下去了:“媽,您身體剛好些,別胡說八道了,萬一讓人聽到,何家還不來找我們的麻煩?”
賈張氏振振有詞:“我怎麽會怕那個何老狗?”
但若她沒壓低聲音,賈東旭還真會被說服。
見母親依舊喋喋不休,賈東旭隻能愁眉苦臉地說:
“媽媽,惹上何家頂多挨頓揍,但如果蘇小陽出手,那可就不妙了。
您真打算讓我去參軍,送命?”
這一下,賈張氏才算閉了嘴,透過窗戶緊張地望了一眼跨院。
次日清晨。
蘇小陽一如往常早早起床。
令人意外的是,許靈芸也起了個大早。
起床後笑著向蘇小陽打了聲招呼,然後就開始忙碌,為院子裏的花木澆水、修枝。
緊接著,何雨柱帶著一群小夥伴們也來到了。
大家都好奇地瞅了瞅忙碌中的許靈芸。
隻有何雨柱憨憨一笑,顯得有點不好意思。
小雨水今天早晨沒打算練習武藝,反而跑去幫許靈芸打理花草了。
看來不僅許靈芸,小雨水也似乎期待著這個阿姨能夠成為他的繼母。
早餐過後,蘇小陽簡單向老人告別後便出門去了。
然後,他去了軍管處找到了老張。
“要我幫忙查個人?”
張揚愣了愣,指向自己:“我是警衛連連長,幫您查人?”心說,他的任務可是保護重要人物的啊。
見蘇小陽表情認真,張揚隻好說:“好,我可以安排人幫您查,話說回來,您要查的是誰?”蘇小陽講述了許靈芸的一些背景。
“這女人有什麽不一般之處嗎?”張揚好奇地問道。
“目前看不出來,但您不覺得有些不對勁嗎?”
“不太明顯啊,她都已經27歲了,找個合適的對象成家也很正常啊。”
“您說的是,況且說她是從四九城來的富裕家庭,並沒有什麽稀奇的。
那個年代,日寇偽政權時,有不少人逃離城裏,在鄉村定居也很平常。”
蘇小陽點頭表示讚同,可能確實是多慮了。
他又突然說道:“對了,還麻煩您再查一位,也是昌平秦家村的,叫秦淮茹,今年應該有17歲了。”
這下張揚上下來回看了蘇小陽幾眼:“小子,想要安家是不是有點著急了?”
“人家小姑娘都17歲了,你這是提前物色媳婦呢?還是頭一回聽說這樣的事。”
“真會玩呀,超前思維!”
張揚本來是個嚴肅的軍管處戰士,現在和蘇小陽熟識久了,竟也開始這般隨意?
“去你的!”蘇小陽斜眼看了對方一眼。
張揚笑著回應:“得了,我會盡快幫你辦的。”之後,蘇小陽就回到了四合院。
走進自家院門,蘇小陽看到許靈芸和王媽都返回了昌平。
他忍不住問道:“師父,何家那邊情況如何?”
老者麵露喜色:“妥了,已經定了日子,到時候何家來把新娘迎進門。”還真是效率高!
“看來老何真是急不可耐了,連許靈芸真的同意都沒預料到。”
蘇小陽應聲道:“嗯,那天我也會到場。”
“調皮鬼,別給我添亂啊,小何好不容易才遇到心儀的女子。”
蘇小陽調侃道:“說是好不容易,還不如說小何找了個願意接受的人罷了。”
“你小子,真是欠揍。”轉眼間兩天過去了。
張揚傳來了消息。
“動作還真快。”
“那必須的,老大您的話,我能不上心嗎?”“廢話少說,直說正題!”
“唉,忙活一場連聲謝謝都沒有,虧我還拚命來著!”說完,張揚開始講述調查的結果。
許靈芸,四九城大族許家的女兒,之前有著極為優越的生活條件,但由於與家裏的長輩發生了爭執,
於是獨自離開了四九城,在昌平的秦家村落了腳。
而四九城許家的地位幾乎堪比婁家,是一個富有的資產階級家庭。
隻不過,許家沒能抓住那次轉型的機會,最終未能成為紅資本家。
說到這,
就連婁家能獲得如今地位也並非全然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