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繼室
娘娘體弱多病,皇上寵溺無度 作者:原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紀青靄在李同顯的馬車內留宿,甚至這天白日裏還在裏麵伴駕的消息傳進了後麵姝美人的馬車時,靠在馬車內壁上的臉色看起來還很蒼白的女子眼中閃過一絲憎惡。
不過才短短一月光景,原先光鮮活躍的姝美人,此刻臉上隻剩下一片陰翳。
如今在姝美人身邊伺候的人是彩霞和荷露,後者便是當初那個負責收拾姝美人寢宮的二等宮女。
將這消息匯報給姝美人時,彩霞和荷露紛紛跪在地上,頭都不敢抬。
彩霞原本是跟朝雲住一間屋子,兩人都是安樂侯府的家生子,幾乎從小就是一起長大,也一直跟在姝美人身邊,關係親厚,情同姐妹。但就在離宮之前,彩霞親眼見證了朝雲的死亡。
朝雲的死並不是意外,可能在鹹福宮的每個人都能預料到這一情況的發生。
當初姝美人小產後,朝雲和彩霞兩人進了慎刑司,回來後身子也沒好利索。再後來,朝雲那張臉就被毀了,沸騰的茶水燙傷的不僅僅是她的臉,還有小半個身子,右肩都被燙得潰爛,露出了猩紅的血肉。
主子發了話,她們這些做奴才的不敢不聽。
朝雲那張沒能得到醫治的臉和身體日漸腐爛,腐肉的感染導致她高燒不退。
宮中的奴才生病是極為晦氣的事,傳染的主子就是罪加一等。
所以在朝雲發燒時,就被人用草席隨意卷起,丟進了浣衣局的最西邊的廢殿之中。
那裏都是染了病準備等死的宮人。
彩霞偷偷去看過一次,甚至還冒著生命危險送了藥。但朝雲已經奄奄一息,神誌不清,就連水都灌不下去。
沒多久,就去了。
就連死的時候,都悄無聲息。
自那之後,彩霞在姝美人跟前時,更是如履薄冰,生怕自己一不留神出什麽錯,最終也落得個跟朝雲一樣的下場。
“是嗎?”片刻後,聽見這話的姝美人終於開口了。
她眼神漠然地從彩霞和荷露身上掃過,“那她還真是好運。”姝美人再一次開口,這聲音叫人聽不出來什麽情緒, 但就是有一種無形的低壓,讓聽的人恨不得此刻將腦袋都垂進肚子裏。
彩霞和荷露不敢回她這話。
就在馬車裏的氣氛變得格外古怪,連空氣好像都快要凝滯停止流動時,馬車外麵終於出現了一道聲音,打破了這樣的詭異的寧靜。
“姝美人,安樂侯府夫人求見。”
姝美人聽到這聲通傳時,似乎像是聽見什麽好笑的事情一般,冷笑出聲。
她正想要叫人滾,但不知道又想到了什麽,最後把人叫了進來。
安樂侯現在這任夫人,是安樂侯的續弦。
姝美人是安樂侯前頭那位夫人所出,而楊寶珠,那位現如今的安樂侯府的三小姐,才是眼前出現在馬車裏的這位侯夫人的嫡女。
安樂侯夫人出現在馬車裏時,彩霞和荷露已經退了出去,馬車裏隻剩下姝美人和安樂侯夫人。
安樂侯夫人給姝美人行了一禮,看起來帶著些敷衍。
姝美人將這一切都收入眼底,她當然是知道為什麽。
不過是這些人聽說她小產,知道她當初是用了什麽懷上了皇嗣,這一小產,便是徹底傷了身子,日後可能很難再有孕。
家族對於一個送進了宮卻不能懷孕的族女,當然不可能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她身上。甚至,對於不少人來說,她就已經是一顆棄子。
“不知道母親今日過來,有何貴幹?”姝美人懶懶地靠著身後的軟枕,語氣卻是帶著幾分嘲弄。
哪怕不問,她也心知肚明。
安樂侯夫人似乎並不在意現在姝美人的態度,甚至,她眼底還浮現著一點淡淡的憐憫。
“妾身今日是來替侯爺給美人傳話。”安樂侯夫人開口。
就算現在她這個名義上的大女兒是皇上的嬪妃又怎麽樣?她可是聽說了,自打榮國公府的那位嫡小姐入了宮,皇上每月可有不少時日都歇在那位的宮裏。甚至,皇上登基四載,頭一回晉升後宮嬪妃,竟然就是落在那位身上。
而她這個好女兒,不僅僅沒能在對方剛入宮沒站穩腳跟的時候將人摁死,反而還還惹怒了皇上和太後,就連位份都被削了一級。
“侯爺私下覲見皇上時,提了幾次讓寶珠入宮之事,皇上都不曾反對。這一次秋獵,寶珠也來了立榮山,到時候還請姝美人能多帶著寶珠走走。寶珠那丫頭,自打上一次來宮中看望姝美人,回到府上後,都還一直掛念姝美人。她這個小姑娘,看來也是極喜歡您的。”
安樂侯夫人將這番話沒什麽波瀾地講完了,她不信姝美人不會接招。
若是沒了家族在背後鼎力支撐,在後宮的人又怎麽可能掀得起風浪?
她篤定了眼前的大女兒不敢跟侯府撕破臉。
安樂侯夫人在姝美人的馬車裏沒有待很長時間,很快她就離開。
彩霞進馬車裏給自家主子添茶倒水,耳邊忽然就傳來一聲聽起來隱隱含著些癲狂的笑。
“好,好得很,他們還真是不要臉!”姝美人陰冷開口。
說什麽楊寶珠喜歡自己想念自己,這話也真是夠惡心人的。讓她帶著楊寶珠走走,走去哪兒?去見皇上嗎?
姝美人握緊了手,那長長的指甲,幾乎都快要嵌入掌心裏。
彩霞的呼吸都放得輕了很多,恨不得自己現在就是個透明人,不會被自家主子注意。所幸現在姝美人滿腦子都是楊寶珠和紀青靄兩人,還真是沒什麽多餘的心神分給她。
快到申時,出行的隊伍這才漸漸停下來。
紀青靄現在是坐在李同顯的馬車裏,自然是最先下馬車的。
李同顯直接牽著她的手,先走到了營地最中心的那頂看起來最大也最豪華的明黃色的帳篷裏。
“朕知道你畏寒,這裏燒著炭火,還冷嗎?”李同顯問,“若是還覺得冷,就讓人再添些炭火進來。”
這時節,對於李同顯而言,根本就不需要炭火。但他知道紀青靄怕冷,所以在馬車停下來的時候,李同顯就先吩咐了張義德去自己帳子裏燒上銀絲炭。
不過才短短一月光景,原先光鮮活躍的姝美人,此刻臉上隻剩下一片陰翳。
如今在姝美人身邊伺候的人是彩霞和荷露,後者便是當初那個負責收拾姝美人寢宮的二等宮女。
將這消息匯報給姝美人時,彩霞和荷露紛紛跪在地上,頭都不敢抬。
彩霞原本是跟朝雲住一間屋子,兩人都是安樂侯府的家生子,幾乎從小就是一起長大,也一直跟在姝美人身邊,關係親厚,情同姐妹。但就在離宮之前,彩霞親眼見證了朝雲的死亡。
朝雲的死並不是意外,可能在鹹福宮的每個人都能預料到這一情況的發生。
當初姝美人小產後,朝雲和彩霞兩人進了慎刑司,回來後身子也沒好利索。再後來,朝雲那張臉就被毀了,沸騰的茶水燙傷的不僅僅是她的臉,還有小半個身子,右肩都被燙得潰爛,露出了猩紅的血肉。
主子發了話,她們這些做奴才的不敢不聽。
朝雲那張沒能得到醫治的臉和身體日漸腐爛,腐肉的感染導致她高燒不退。
宮中的奴才生病是極為晦氣的事,傳染的主子就是罪加一等。
所以在朝雲發燒時,就被人用草席隨意卷起,丟進了浣衣局的最西邊的廢殿之中。
那裏都是染了病準備等死的宮人。
彩霞偷偷去看過一次,甚至還冒著生命危險送了藥。但朝雲已經奄奄一息,神誌不清,就連水都灌不下去。
沒多久,就去了。
就連死的時候,都悄無聲息。
自那之後,彩霞在姝美人跟前時,更是如履薄冰,生怕自己一不留神出什麽錯,最終也落得個跟朝雲一樣的下場。
“是嗎?”片刻後,聽見這話的姝美人終於開口了。
她眼神漠然地從彩霞和荷露身上掃過,“那她還真是好運。”姝美人再一次開口,這聲音叫人聽不出來什麽情緒, 但就是有一種無形的低壓,讓聽的人恨不得此刻將腦袋都垂進肚子裏。
彩霞和荷露不敢回她這話。
就在馬車裏的氣氛變得格外古怪,連空氣好像都快要凝滯停止流動時,馬車外麵終於出現了一道聲音,打破了這樣的詭異的寧靜。
“姝美人,安樂侯府夫人求見。”
姝美人聽到這聲通傳時,似乎像是聽見什麽好笑的事情一般,冷笑出聲。
她正想要叫人滾,但不知道又想到了什麽,最後把人叫了進來。
安樂侯現在這任夫人,是安樂侯的續弦。
姝美人是安樂侯前頭那位夫人所出,而楊寶珠,那位現如今的安樂侯府的三小姐,才是眼前出現在馬車裏的這位侯夫人的嫡女。
安樂侯夫人出現在馬車裏時,彩霞和荷露已經退了出去,馬車裏隻剩下姝美人和安樂侯夫人。
安樂侯夫人給姝美人行了一禮,看起來帶著些敷衍。
姝美人將這一切都收入眼底,她當然是知道為什麽。
不過是這些人聽說她小產,知道她當初是用了什麽懷上了皇嗣,這一小產,便是徹底傷了身子,日後可能很難再有孕。
家族對於一個送進了宮卻不能懷孕的族女,當然不可能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她身上。甚至,對於不少人來說,她就已經是一顆棄子。
“不知道母親今日過來,有何貴幹?”姝美人懶懶地靠著身後的軟枕,語氣卻是帶著幾分嘲弄。
哪怕不問,她也心知肚明。
安樂侯夫人似乎並不在意現在姝美人的態度,甚至,她眼底還浮現著一點淡淡的憐憫。
“妾身今日是來替侯爺給美人傳話。”安樂侯夫人開口。
就算現在她這個名義上的大女兒是皇上的嬪妃又怎麽樣?她可是聽說了,自打榮國公府的那位嫡小姐入了宮,皇上每月可有不少時日都歇在那位的宮裏。甚至,皇上登基四載,頭一回晉升後宮嬪妃,竟然就是落在那位身上。
而她這個好女兒,不僅僅沒能在對方剛入宮沒站穩腳跟的時候將人摁死,反而還還惹怒了皇上和太後,就連位份都被削了一級。
“侯爺私下覲見皇上時,提了幾次讓寶珠入宮之事,皇上都不曾反對。這一次秋獵,寶珠也來了立榮山,到時候還請姝美人能多帶著寶珠走走。寶珠那丫頭,自打上一次來宮中看望姝美人,回到府上後,都還一直掛念姝美人。她這個小姑娘,看來也是極喜歡您的。”
安樂侯夫人將這番話沒什麽波瀾地講完了,她不信姝美人不會接招。
若是沒了家族在背後鼎力支撐,在後宮的人又怎麽可能掀得起風浪?
她篤定了眼前的大女兒不敢跟侯府撕破臉。
安樂侯夫人在姝美人的馬車裏沒有待很長時間,很快她就離開。
彩霞進馬車裏給自家主子添茶倒水,耳邊忽然就傳來一聲聽起來隱隱含著些癲狂的笑。
“好,好得很,他們還真是不要臉!”姝美人陰冷開口。
說什麽楊寶珠喜歡自己想念自己,這話也真是夠惡心人的。讓她帶著楊寶珠走走,走去哪兒?去見皇上嗎?
姝美人握緊了手,那長長的指甲,幾乎都快要嵌入掌心裏。
彩霞的呼吸都放得輕了很多,恨不得自己現在就是個透明人,不會被自家主子注意。所幸現在姝美人滿腦子都是楊寶珠和紀青靄兩人,還真是沒什麽多餘的心神分給她。
快到申時,出行的隊伍這才漸漸停下來。
紀青靄現在是坐在李同顯的馬車裏,自然是最先下馬車的。
李同顯直接牽著她的手,先走到了營地最中心的那頂看起來最大也最豪華的明黃色的帳篷裏。
“朕知道你畏寒,這裏燒著炭火,還冷嗎?”李同顯問,“若是還覺得冷,就讓人再添些炭火進來。”
這時節,對於李同顯而言,根本就不需要炭火。但他知道紀青靄怕冷,所以在馬車停下來的時候,李同顯就先吩咐了張義德去自己帳子裏燒上銀絲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