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先來說說這假小姐,她聽邵老爺這麽一問,趕緊就說自己身體一直不太好,是奉了父母的命令,去唐縣看病養病的。邵老爺一聽就說:“這就是你父親的不對啦,你一個嬌弱的姑娘家,怎麽能隻讓奶公奶母帶著就去唐縣呢?”假小姐趕忙回答:“平常也經常走這條路,沒想到這次碰到個壞心眼的船家,也是我運氣太差。”


    邵老爺又說:“按道理是該把你送回去,可我這有欽限在身,緊急得很,耽擱不得。與其去唐縣,你不如跟我去長沙,我家夫人和幾個女兒都在那,你去了也不孤單。等你病好了,我再寫信告訴你父親,你覺得咋樣?”假小姐一聽,連忙說:“既然叔父這麽疼愛我,我哪敢不聽您的。就是不知道嬸母在哪呢?我想去拜見一下。”邵老爺聽了,高興得不行,馬上叫仆婦和丫鬟扶著小姐,送到夫人的船上。原來邵老爺家有三個小姐,見到假小姐,都特別喜歡。從那以後,佳蕙(假小姐)就在邵老爺這兒調養身體。她本來也沒什麽大病,沒過幾天,就全好了。夫人還偷偷問過她有沒有婆家,她回答說:“從小就和施生訂了親。”夫人也悄悄地把這事告訴了老爺。有一天,船開到了梅花灣的雙岔口,這兒有兩條路,一條往東南,是去長沙的;一條往東北,是去綠鴨灘的。


    綠鴨灘的故事


    張立夫婦救牡丹


    綠鴨灘裏住著十三家漁戶,其中有個四十多歲的男人,姓張名立,這人老實本分得很。他有個老伴兒李氏,老兩口兒沒兒沒女,每天就靠捕魚過日子。這天夜裏,張老兒撒下網,往上拉的時候,感覺特別沉,心裏還想著:“好家夥,這回肯定是條大魚。”就趕緊喊:“媽媽,快來快來!”李氏聽見了,出來問:“大哥,叫我幹啥呀?”(這老兩口兒一直就這麽稱呼,男人叫女人媽媽,女人叫男人大哥,也不知道當初是怎麽論的,反正現在都習慣了。)張立說:“媽媽,快來幫我一把,這東西可不小。”李氏就上船幫他把網拉上來,打開一看,竟然是個女屍,還有一扇竹窗托著。張立一看,直撇嘴:“真晦氣!晦氣!趕緊扔回水裏去。”李氏連忙攔住他:“大哥,你別急,我摸摸看還有氣兒沒。沒聽說過‘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嗎?”一摸,嘿,胸前還在亂跳呢,就說:“還有氣兒,趕緊控水。”接著就伸手給這女子揉胸。沒一會兒,這女子吐出不少清水,慢慢蘇醒過來,還哼哼出聲了。李氏又扶著她坐起來,等她緩過神,才慢慢問她是怎麽回事。


    原來這女子就是牡丹小姐,她落水之後,多虧有竹窗托著,順著水流漂啊漂,也不知道漂了多遠,就到了這兒。她心裏明白,可不想說出自己的真實身份,就回答說:“我是唐縣宰的丫鬟,去接金小姐的時候,手扶著竹窗看水麵,沒想到竹窗掉了,我就跟著掉進水裏,不知不覺就漂到這兒了。請問媽媽您貴姓?”李氏把自己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她,然後又悄悄跟張立商量:“咱倆大半輩子都沒兒沒女,我看這姑娘長得漂亮,說話也機靈,咱們不如認她做女兒,以後也好有個依靠,你覺得呢?”張立說:“聽你的,你看著辦就行。”李氏就跟牡丹說了,牡丹馬上答應了。李氏見牡丹答應了,高興得不得了,疼女兒的心一下子就上來了,連魚也不想打了,催著張立趕緊回莊,好給女兒換身幹淨衣服。張立把船撐回莊裏,李氏攙著牡丹進了茅屋,找了一身幹淨衣服讓小姐換上。牡丹本來是穿金戴銀的,這下換上了粗布衣裳。


    悉心照料與認親之樂


    李氏又找了些茶葉,燒了開水,把茶葉放進鍋裏,拿瓢攪和了半天,才拿碗擦幹淨,吹開浮沫,舀了半碗,擦了擦碗邊,遞給牡丹說:“我兒,喝點熱水,暖暖身子,去去寒氣。”牡丹看她這麽熱情,不好意思拒絕,就接過來喝了幾口。李氏又把茶葉撈出來,重新刷了鍋,舀了一瓢水,找出小米麵,做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白水小米麵疙瘩湯,端到牡丹麵前,還放上一雙黃油四棱竹筷子,一個白沙碟,裏麵裝著醃蘿卜條兒。牡丹過意不去,就端起碗喝了點兒,嚐著有點甜滋滋的,也沒別的味兒,就喝了半碗。咬了一口蘿卜條兒,鹹得直紮嘴,趕緊放下了。她喝了半碗熱湯,身上的寒氣一下子就散了,滿臉都是汗。李氏在旁邊看見,連忙掀起自己的衣襟,輕輕地給牡丹擦汗,這一擦,牡丹的真麵目露出來了,漂亮得不得了。李氏越看越喜歡,眼睛都舍不得挪開,就跟得了寶貝似的。這時候張立進來問:“閨女,這會兒好點了不?”牡丹說:“爹爹放心。”張立一聽小姐叫他爹爹,這聲音也不跟之前那麽微弱了,而且自己活了還不到五十歲,從來沒人叫過他爹爹,這一叫,他感覺自己就跟成了仙、被醍醐灌頂了似的,從心窩裏冒出一股說不出的高興勁兒,哈哈大笑道:“媽媽,這閨女可真好啊!”李氏也說:“就是就是。”說完,老兩口笑得合不攏嘴。


    為女準備吃食


    天亮了,李氏和張立商量:“女兒在縣宰那兒肯定吃慣了好東西,咱可千萬別委屈了她。你賣魚回來的時候,多買點好吃的。”張立說:“行,那我多買點肥肉,再帶點豆腐白菜,你看咋樣?”李氏說:“好嘞,就這麽辦。”這鄉下人也不懂啥山珍海味,就覺得肥肉是好東西,要是吃豆腐白菜,那就跟開齋似的,平時都舍不得吃。其實也花不了多少錢,可他們心裏有自己的小算盤,覺得有了好菜,肯定得多吃,多吃不光費菜,還費飯,這麽一算,還是少吃好菜劃算。可現在剛得了女兒,一來怕女兒吃苦,二來又怕女兒笑話自己家窮,所以狠狠心,買肉買菜,變著法兒地做給女兒吃。可牡丹也就是吃那麽一點點就飽了。


    消息傳開與眾人賀喜


    時間一長,大家都覺得奇怪,說張老頭老兩口兒是不是開竅了,沒兒沒女的,天天弄好吃的。就有人湊過來,想聞聞香味,趕上巧了還想嚐一口。結果一進屋,看見床上坐著個漂亮得像月宮裏的嫦娥、瑤池裏的仙女似的姑娘,都嚇了一跳。一問才知道,老兩口兒認了個義女,這下誰不高興啊,也不敢怠慢,消息一下子就傳開了。十二家漁戶都要來賀喜。


    在這些漁戶裏,有個叫史雲的,他會點武藝,膽子也大,是個愛打抱不平的漢子,所以大家都很敬重他。平時村裏有點大小事兒,要麽是他出麵解決,要麽就找他商量。他要是拿定了主意,這些漁戶沒有不聽的。現在大家要給張老兒賀喜,就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地陸續去找他,把張老兒得女兒的事兒告訴了他。


    史雲聽了,拍手大笑說:“張大哥這人老實巴交、忠厚善良,現在得了女兒,將來肯定有好報。這都是他老兩口兒一片真心換來的。各位來這兒是有啥事兒啊?”眾人說:“我們想給張大哥賀喜,所以來跟你商量商量。”史雲說:“這是好事兒啊,咱們村裏有喜事,就該好好慶祝。不過有一點,咱們都是窮人家,家裏連隔夜的糧食都沒有,誰也不寬裕。這麽多人一起去,張大哥得多為難啊。既然要賀喜,就得讓大家都高興。我有個主意,咱們都是幹打魚這行的,就靠這個吃飯。大家以三天為限,都辛苦辛苦,多打些魚來,都交到我這兒,該留下自己吃的就留下,該賣的賣了錢,買調料、打酒,這些都包在我身上。”又對一個人說:“弟老的,這兩天你常來。你好歹還認識幾個字,也能拿起筆來,要是有要記的事兒,你幫我記記。”原來這人姓李,他馬上答應說:“我每天都早點來。”史雲又說:“還有一件重要的事兒,到時候大家去的時候,一定要把桌凳都帶上,不然張大哥家哪有這麽多凳子、桌子和家夥事兒呢?咱們到了那兒,都自己動手,別讓張大哥操心,讓他老兩口兒安安穩穩地樂一天。就當大家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吃吃喝喝一天就行了。別的送禮送東西都是虛的,都不用。大家覺得咋樣?”眾人聽了,都高興地說:“好極了,好極了!就這麽辦。不過還有個事兒,有的人家人多,有的人家人少,這可咋整呢?”史雲說:“這都交給我,保證公平,誰也不吃虧,誰也不占便宜。其實鄉裏鄉親的,也不在乎這點東西,但是辦事就得公平。大家就辛苦這幾天吧,我去給張大哥送信兒去。”眾人就散了。


    史雲到了張立家,把這事一說,又看到牡丹確實長得如花似玉,心裏也挺高興。張立一聽,就要張羅著準備事兒。史雲說:“大哥,你別操心,我都安排好了。你就準備好燒柴就行,別的啥都不用管。”張立說:“我的好兄弟,哪有這麽容易的事兒啊,怎麽就準備燒柴就行了呢?”史雲說:“我都替你想好了,啥都不缺,就差柴火了,別的都齊了。我可從來不撒謊。”張立還是半信半疑的,不過還是好好地謝了史雲。史雲就拉著他的手回家去了。


    籌備賀喜與喜宴


    漁戶們還真齊心,幹起事兒來也容易。大家都爭強好勝的,有的跑到二三十裏地以外去捕魚,有的還帶著老婆孩子、弟男子侄一起去。才到第二天,交到史雲這兒的魚蝦就不少了。史雲看著,把各家的都勻了勻,估量著夠吃了,就跟大家說:“某某某交的多,明天就不用交了。某某某交的少,明天再補點。”然後他馬上找地方把魚蝦賣了,換了錢,買了酒和菜,都送到張立家。張立看著這些東西,又是高興又是發愁,高興的是得了女兒,這麽風光有麵子,發愁的是這些東西可怎麽擺弄呢?史雲笑著說:“這有啥難的。我就問你,燒柴準備好了沒?”張立說:“準備好了。你看,靠著籬笆那兩垛,夠不夠?”史雲看了看說:“夠了夠了,還用不完呢。有了燒柴,大哥你就別管了。今晚五更天,鄉親們都來這兒,大家自己動手。你就等著喝喜酒吧。”張立聽了,哈哈大笑說:“全靠兄弟你費心了,我可真是擔當不起啊!”史雲笑著說:“這有啥,一來給大哥賀喜,二來大家湊個熱鬧,高興高興,也算是咱們漁家人的樂子了。”


    正說著,就看見好多人扛著桌凳、挑著家夥、背著大鍋,還有人換著挑調料、合夥挑菜蔬,熱熱鬧鬧地送來了,張立都忙不過來了,院子一下子就堆滿了。也就是在綠鴨灘,要是在別的地方,像這樣湊份子賀喜的事兒可不多見。這全是史雲在那兒張羅幫忙。正好李弟老的也來了,把送來的東西都記好賬,一一收下。張立怕記錯了,還自己偷偷做了記號。史雲每來一個人就囑咐一句:“鄉親,明天早點來,可別遲到了。千萬千萬!”到了黃昏,東西都收齊了,史雲才和李弟老的回去。


    第二天四更天,史雲與李弟老的就來了。五更天的時候,鄉親們也都到齊了。張立趕忙迎上去道謝。史雲就開始分工,誰挖灶燒火、誰做菜、誰擺座位、誰抱柴挑水,安排得明明白白,一點兒都不用張立操心。張立高興得在院子裏進進出出,一會兒到這兒看看,一會兒到那兒瞅瞅,就像個上躥下跳的猴子。過了一會兒,他又進屋問李氏:“閨女吃了啥沒?”李氏說:“大哥,你別管了,我和女兒自己能弄好。”張立突然看見李氏,笑著說:“哎呀!媽媽今天也高興了,還洗臉梳頭了。”李氏笑著說:“說啥呢。鄉親們都來賀喜,我要是還黑乎乎的,咋見人啊?你看我這頭還是女兒給我梳的呢。”張立說:“一看就知道你有了女兒,就使喚我那孩子梳頭。再過幾天,你吃飯還得讓女兒喂你呢。”李氏聽了,哼了一聲說:“呸!別在這兒瞎說了。”張立笑嘻嘻地出去了。


    沒過多久,天就大亮了,婦女們也陸陸續續來了。李氏趕緊出去迎接,大家互相行禮道喜,看到牡丹,都驚訝得直咂嘴、吐舌頭。牡丹到了這時候,也隻能好好招待大家,稍微施展了一下自己的本事,就把這些人哄得開開心心的。


    到了開飯的時候,座位都安排好了。屋裏是女眷坐的,桌凳都很齊全,就連餐具也挑的是好看的。外麵院子裏是男客,有高桌也有矮座,大盤小碗的,也不講究那麽多。這可全是史雲安排的,他可真不容易。大家不管親疏,按照年紀大小排座位。你拿凳子,我拿家夥,嘻嘻哈哈地圍坐在一起,特別痛快。不一會兒,桌上就杯盤狼藉了。雖說不是什麽山珍海味,但都是鮮魚活蝦,葷素搭配,你添我換的,就圖個豐盛。剛開始大家還慢慢喝著酒,後來有點醉意了,就開始劃拳,大喊大叫的。


    喜宴衝突與和解


    正好史雲和張立在劃拳,張立喊了個“七巧”,史雲喊了個“全來”。突然聽到外麵有人接話:“可巧俺也來了,可不是全來嗎?”史雲就仰起頭往外麵聽。張立說:“聽他幹啥,咱們接著劃拳。”史雲說:“老兄等等,你我十三家都在這兒呢,外麵誰敢搭話?我出去看看。”說著就站起來,打開柴門一看,原來是個年輕人,背著個包裹,正在那兒東張西望呢。史雲大聲喝道:“你這後生,在這兒偷看啥呢?剛才搭話的是你吧?”年輕人說:“不敢,是我。我看你們喝酒喝得這麽熱鬧,饞得我口水都快流出來了,我也想喝點酒。”史雲說:“這兒又不是酒館飯鋪,你說什麽‘沽飲’?你隨便搭話,我也不跟你計較,趕緊走吧。”說完剛要轉身,隻見這年輕人一伸手拉住史雲,說:“你說不是酒館,怎麽這麽多人聚在一起喝酒?是不是欺負我是外鄉人啊!”史雲一聽,馬上就火了:“你這小子太沒禮貌了!我放你走,你還拉著我不放。說欺負你,我就欺負你了,你能怎麽樣!”說著就抬手打了過去。年輕人微微一笑,把史雲的手接住,往懷裏一帶,又往外一推。就聽“咕咚”一聲,史雲往後一仰,摔倒在地上,心裏想:“這小子力氣可真大!我得小心點。”趕緊爬起來,又要動手。這時候張立出來勸架:“別打了,有話好好說。”問清楚原因後,就對年輕人說:“老弟,你可別誤會。這兒真不是酒館飯鋪,這些鄉親都是來給我賀喜的。你要是想喝酒,進來吧,我請你喝三杯。”年輕人一聽有酒喝,馬上高興起來,說:“請問老丈您貴姓?”張立說了自己的姓名,他又問史雲。史雲說:“俺是史雲。你想咋著?”年輕人說:“史雲大哥,怪我莽撞,你可別見怪。”說完,作了個揖。


    後麵還會發生啥事兒呢,咱們下回接著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代神探斷案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嶽並收藏古代神探斷案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