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說的是古代一位大員。這位大員既不是科甲出身,也不是軍功保舉,而是從小小的知縣起家,一路升到尚書總督,還是五省的欽差。可以說功成名就,富貴無限。


    誰知道這位大員天生一種古怪脾氣:生平不喜歡銀錢,不貪衣食;穿的是破衣舊帽,吃的是淡飯粗茶;看到別人破爛肮髒就喜歡,有人送金玉錦繡就生氣。他的下屬,那些戲園、酒館、估衣、綢緞、古董,還有柳巷花街、秦樓楚館,都被弄得毫無生意,隻能叫苦連天,關門歇業。所以,雖然他曆任封疆大吏,卻沒享受過什麽。偏偏又趕上國家多事之秋,兵禍連連,從長江欽差奉旨督師,帶著幾十營未經訓練的烏合之眾,日夜兼程北上,魯莽行事,結果一敗塗地,不可收拾。唉,一命歸天,盡忠報國。朝廷給他加恩撫恤,封官蔭子,賜祭立祠,這也算是忠義流芳,傳揚不絕。誰知道,追根溯源,以縱庇匪人定為首罪,官階被追奪,恤典也撤銷。可憐一輩子赫赫烈烈的聲名,竟落得如此淒慘的結局。


    是非功罪,朝廷有信史,民間有輿論,這不是我們能議論的,編書的更不敢褒貶一字。現在就講講他做州縣時,到處流傳的幾樁奇奇怪怪的公案。這些故事在民間相傳,人人都知道,茶坊野店,大家都在談論,說是青天老爺的政績,是小地方的典故,活靈活現,就像宋朝的包龍圖、國初的施不全一樣。惜紅居士吃飽了老米飯,穿暖了粗布衣,閑得無聊,就把茶坊野店大家談論的故事搬出來,作為消愁解悶的消遣。至於這些故事的真假、先後順序,編書的是從傳聞得來,並非親眼所見,不敢說每句話都真實,每件事都可靠。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看書的人肯定能明白,不必多慮。


    說了這麽半天,這位大員到底是誰呢?大家聽我道來:這就是人人皆知、個個都曉的銅錘李,李大人。


    上回說到銅錘李,李大人,本是遼東人氏,雙名持鈞,表字鏡軒。他練就一身絕佳武藝,尤其擅長使用兩柄熟銅流星錘,可謂所向披靡,因此得了個“銅錘李”的稱號。年輕時,老大人在江蘇做官,他便隨任讀書。所以雖祖籍北方,卻在南方長大。他氣宇軒昂,人才出眾,麵方耳大,虎背熊腰。論起文章,下筆千言;說起武事,能百步穿楊。自幼就胸懷大誌,不願隻在筆墨間討生活。老大人也不勉強他,便幫他援例報捐了個知縣,以成全他濟世利民的誌向。這是賢父母因材施教的道理,值得天下父母借鑒。很多時候,父母總希望孩子讀書,考中舉人、進士,點翰林,走正途出身。這固然是正理,可往往與孩子的脾性不合,一年又一年地耽誤,最後一事無成,青春虛度。所以,教育孩子讀書,隻要他們明白道理,才是真正的受用。要是固執成見,一味追求功名,那可就誤人不淺了。就像李公的父母,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一定要他讀書考取功名,那他能否成就功業就很難說了。


    閑言少敘,且說他做州縣的公案。這公案從哪裏說起呢?要是平鋪直敘,不可能處處都有奇聞,案案都有異事。無非是行香拜廟、攔轎呼冤、枷杖發落,以及驅逐流娼、捉拿賭博、訪察訟師、嚴辦地棍這些尋常案件,到處都一樣,年年都有。要是講述這些老生常談,看這本書的人肯定會厭煩。所以,我隻挑選那些稀奇緊要的案卷編出來,其餘尋常公牘一概不收錄。這樣一來,買書的人不會白費錢,看書的人也不會浪費精力,這是編書的一片苦心,並非偷工減料。要是有人問:李公做過某縣,為什麽不編?李公署過某州,為什麽漏載?某事在前,為什麽落後?某事在東,為什麽說西?這實在是編書的才力有限,受篇幅所限,還請看書的各位包涵。這個關節不得不預先交代清楚。


    現在先說他未做官以前的一段奇聞。李公隨任時,從江蘇到浙江公幹,向堂上稟明後獨自出門。李公向來不喜歡排場,最討厭跟班、家丁前呼後擁,所以江浙相距幾百裏遠,他竟不要人跟隨,為的是沿途鍛煉筋骨,這是有心人的深謀遠慮,可不是一般少年怕拘束可比。家裏長輩也放心。不然,官宦人家的公子哪有獨自出門的道理。


    話說李公出了家門,手拎行李,既不坐轎也不騎馬,走過大街,便把行李扛在肩上,把雨傘柄挑在肩上,大步朝著官塘大路走去。一路上饑餐渴飲,沒幾天就到了嘉善。嘉善是個熱鬧地方,雖不像六街三巷那般繁華富麗,但也是一條五裏長的大街,兩邊店鋪收拾得十分整齊。李公邊走邊看街上的買賣。走著走著,迎麵橫著一座高大的石橋,橋上有個酒飯麵店,店門上方寫著“天河館”三個大字,兩邊掛著“三鮮大麵、十錦小碗”的招牌。李公走上橋,往裏望去,店鋪裝修得倒也清幽潔淨。他轉身走進店門,在裏間靠窗的座位上坐下,把行李放在旁邊的板凳上,雨傘橫放在一旁。跑堂的笑著過來問:“客人要酒還是要飯?今天有新鮮的大活鯉魚,還有剛出水的活剝蝦仁。要酒的話,有牛莊高粱、陳陳紹興、玫瑰佛手露,您隨便點。”一邊說著,一邊把一雙烏木筷、兩碟小菜、一隻五彩花酒杯放在桌上。李公正想著事,堂倌又說:“最近本館新添魚翅、扒鴨,客人要是愛吃,也可以零拆。”李公說:“你說了這麽多,我都不用。給我來二兩燒酒,一大碗清湯麵。”堂倌問:“菜呢?”李公指著桌上說:“這兩碟小菜就夠我吃了。”堂倌一聽沒什麽油水,撇了撇嘴,一邊拿抹布擦桌子,一邊回頭高聲喊道:“燒刀二兩,清水麵一碗。”


    過了一會兒,酒燙好了端上來放在桌上,堂倌轉身就走。李公也不去理會他,一邊斟酒慢慢喝,一邊望著窗下河邊上。此時正是二月末三月初,春風拂麵,柳綠桃紅,天氣溫暖。河沿上有淘米的、洗菜的、洗衣服的,都是婦女,老少不一。岸上有十幾個小孩在放風箏,有個小風箏掛在柳梢上,怎麽也下不來。一個年輕人拿著竹竿去挑,竹竿短樹株高,夠不著。李正看得入神,忽然聽到一陣鑼聲,震耳欲聾,李公嚇了一跳。正是:春風三月桃花浪,驚起鴛鴦拍岸飛。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代神探斷案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嶽並收藏古代神探斷案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