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恪的專權之態


    東吳的都城裏,陽光似乎都難以穿透那籠罩在朝堂之上的壓抑氛圍。諸葛恪身著華麗的朝服,頭戴高冠,那冠上的配飾在陽光下閃爍著刺眼的光芒,仿佛在彰顯著他如今至高無上的權勢。他邁著大步,走在宮廷的廊道上,身後跟著一眾唯唯諾諾的官員,那神態,活像一隻驕傲的孔雀,目中無人。


    諸葛恪心中滿是對權力的渴望與自得,暗自思忖著:“如今這東吳上下,我說了算,哼,那些個大臣,哪個敢不聽我的,我定要讓東吳在我的帶領下,成就一番大業,也好讓世人都知曉我諸葛恪的厲害。”他時常在朝堂上不顧眾人意見,獨斷專行,將許多軍政大事都攬入自己手中,對於那些提出異議的大臣,不是嗬斥便是打壓,使得眾人敢怒不敢言。


    有大臣私下裏聚在一起,愁眉苦臉地議論著:“這諸葛恪如今越發專權了,全然不顧咱們的想法,長此以往,東吳怕是要被他折騰壞了呀。”另一位大臣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唉,可他如今深得主上信任,咱們又能如何,隻能暫且忍耐,再尋機會了。”


    東興之戰前夕


    而此時,邊境傳來消息,魏軍有異動,似要對東興發起進攻。諸葛恪聽聞後,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自信又略帶輕蔑的笑,他覺得這正是自己大展身手,進一步鞏固權勢的好機會。


    諸葛恪召集眾將領,站在議事廳中,手持兵書,神色傲慢地說道:“諸位,魏軍此番來犯,不過是自尋死路罷了。我已定下計策,定能讓他們有來無回,你們隻需依我之令行事便可。”眾將領麵麵相覷,雖心中對他的態度有些不滿,可也不敢違抗軍令,隻得齊聲應道:“願聽大都督號令!”


    在諸多將領之中,丁奉默默站在一旁,他雖已年邁,可身姿依舊挺拔,目光深邃而堅毅,透著一股久經沙場的沉穩。丁奉心中對諸葛恪的專權也頗有微詞,可此刻大敵當前,他更在意的是如何擊退魏軍,保衛東吳的疆土。他看著諸葛恪那副自信過頭的模樣,微微皺眉,心中暗自思忖:“這諸葛恪太過輕敵了,魏軍也並非好對付的,此戰還需謹慎才是。”


    雪中行軍之景


    東興之戰的這日,天氣格外寒冷,天空中飄起了紛紛揚揚的大雪,那雪花如同鵝毛一般,簌簌地落下,很快便給大地披上了一層厚厚的銀裝。丁奉率領著三千水兵,朝著東興的戰場進發。


    士兵們穿著厚重的鎧甲,在雪地裏艱難地行進著,那“咯吱咯吱”的腳步聲,仿佛是這寂靜雪天裏唯一的聲響,打破了天地間的寧靜。他們呼出的氣息,瞬間在空氣中凝結成白色的霧氣,好似一朵朵漂浮的雲。丁奉走在隊伍最前麵,雪花落在他的肩頭、臉頰,他卻渾然不在意,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四周,那眼神猶如寒夜中的狼,銳利而警覺。


    有年輕的士兵凍得瑟瑟發抖,牙齒不停地打著冷顫,小聲嘀咕道:“這鬼天氣,打仗可太遭罪了呀。”旁邊的老兵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勵道:“小夥子,打起精神來,咱跟著丁將軍,定能打勝仗的,這點苦算啥!”丁奉聽到士兵們的對話,回頭看了看眾人,大聲喊道:“兄弟們,此刻雖冷,可咱們肩負著保衛東吳的重任,待擊退魏軍,咱們再好好回營烤火取暖,今日,定要讓魏軍知道咱們的厲害!”士兵們聽聞,士氣大振,那原本疲憊的步伐也變得有力起來,在雪地裏繼續堅定地前行著。


    丁奉奮勇破敵


    當丁奉的隊伍趕到東興戰場時,魏軍正忙著在岸邊布陣,他們沒料到東吳的軍隊會在這大雪天如此迅速地趕來,一時間有些慌亂。


    丁奉見狀,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他握緊手中的短兵器,那兵器的把柄被他的手焐得溫熱,仿佛也感受到了主人此刻的熱血與鬥誌。他大喝一聲:“兄弟們,隨我衝啊!”說罷,便率先朝著魏軍衝了過去,那身姿矯健得如同雪中的獵豹,速度極快,在雪地裏帶起一陣“簌簌”的聲響,身後的三千水兵也呐喊著緊跟其後,那喊殺聲在這空曠的雪野中回蕩,仿佛要衝破雲霄。


    魏軍匆忙應戰,他們手持長槍,朝著丁奉等人刺來,那長槍的槍尖在雪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冰冷的寒芒,好似點點繁星,密密麻麻地朝著東吳士兵襲來。丁奉卻毫不畏懼,他靈活地躲避著魏軍的攻擊,手中的短兵器揮舞得虎虎生風,每一次揮動,都帶起一片雪花,那雪花在他身邊飛舞,仿佛是為他助陣的精靈。


    丁奉看準時機,猛地朝著一名魏軍將領衝去,那魏軍將領見狀,慌亂地舉起長槍抵擋,可丁奉的動作太快了,他一個側身,避開長槍,然後手中短兵器狠狠刺出,“噗”的一聲,精準地刺入了魏軍將領的腹部,那魏軍將領瞪大了眼睛,臉上滿是難以置信的神色,隨後便倒地身亡。


    其他東吳士兵見丁奉如此勇猛,更是士氣高漲,紛紛奮勇殺敵,一時間,戰場上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交織在一起,那場麵混亂而又激烈。鮮血灑在潔白的雪地上,宛如一朵朵盛開的紅梅,格外刺眼,可丁奉和士兵們卻顧不上這些,隻顧著在雪中與魏軍廝殺,漸漸地,魏軍開始抵擋不住,節節敗退。


    東興之戰大捷


    隨著丁奉率領的三千水兵不斷地衝擊,魏軍的防線徹底崩潰了。他們原本就因這突如其來的攻擊而慌亂,如今更是無心戀戰,紛紛轉身逃竄,那逃跑的背影在雪地裏顯得狼狽不堪,有的士兵甚至連兵器都丟了,隻顧著拚命往回跑。


    丁奉站在戰場上,望著潰敗的魏軍,臉上滿是勝利的喜悅,可那喜悅中又透著一絲疲憊。雪花依舊紛紛揚揚地飄落,落在他滿是汗水的臉上,化作水珠順著臉頰流下。他喘著粗氣,大聲對士兵們喊道:“兄弟們,咱們贏了!這一戰,打得漂亮啊!”士兵們歡呼起來,那歡呼聲在雪野中回蕩,仿佛是對他們英勇奮戰的讚歌。


    這一戰,東吳大獲全勝,消息傳回都城,百姓們也都歡呼雀躍,紛紛稱讚丁奉的英勇。可諸葛恪聽聞後,卻覺得這勝利本就是在他的英明指揮下才取得的,更加驕橫起來,他在朝堂上大肆宣揚自己的功勞,對參戰的將領們也沒有絲毫的嘉獎之意,依舊我行我素,獨攬大權,這讓許多人心生不滿,東吳朝堂上的矛盾也越發激烈起來。


    孫峻的不滿與密謀


    孫峻本就是個野心勃勃之人,他看著諸葛恪越發專權驕橫,心中的不滿日益增長。他時常在自己的府邸中,皺著眉頭,來回踱步,心中暗自思忖:“諸葛恪這般肆意妄為,全然不把主上和我們這些大臣放在眼裏,長此以往,東吳必亂啊,我可不能坐視不管,得想個辦法除掉他才好。”


    於是,孫峻開始暗中聯絡一些對諸葛恪同樣心懷不滿的大臣,謀劃著如何扳倒諸葛恪。有一日,他趁著夜色,悄悄來到吳主孫亮的宮中,麵見孫亮。孫亮年紀雖輕,可也深知諸葛恪專權對東吳的危害,他看著孫峻,神色嚴肅地問道:“孫愛卿,你深夜前來,可是有了對付諸葛恪的辦法?”


    孫峻微微躬身行禮,壓低聲音說道:“陛下,臣確實有一計,隻是需要陛下您配合,方能成功。那諸葛恪如今驕橫至極,咱們可設下宴席,邀請他前來,在宴席上尋機將他誅殺,如此一來,便可除去這一大患,恢複朝廷的清明啊。”孫亮聽了,眼中閃過一絲決然,點頭道:“愛卿此計甚好,隻是需謹慎行事,切莫打草驚蛇,一切就依愛卿所言去辦吧。”


    宴席設下密計


    定下計策後,孫峻便開始著手準備。他精心挑選了宮中的一處偏殿作為設宴之地,那偏殿看似平常,實則暗藏玄機。周圍安排了許多親信侍衛,他們身著便衣,隱藏在各個角落,眼神警惕,如同暗處的獵豹,隨時準備出擊。


    孫峻又吩咐下人準備了豐盛的酒菜,那桌上的佳肴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可這看似熱鬧的宴席,卻透著一股說不出的詭異氛圍。孫峻坐在席上,表麵上鎮定自若,與前來赴宴的大臣們談笑風生,可心中卻時刻緊繃著,等待著諸葛恪的到來。


    不多時,諸葛恪接到邀請,他心中雖有些疑惑,可想著自己如今的地位,也沒太放在心上,便欣然前往。他身著華麗的常服,大搖大擺地走進了偏殿,一進門,便笑著對眾人說道:“今日這宴席,倒是挺熱鬧啊,陛下怎未前來?”孫峻趕忙起身,賠笑道:“大都督莫急,陛下稍後便到,咱們先飲幾杯,等候陛下便是。”諸葛恪也不客氣,徑直走到主位坐下,端起酒杯,一飲而盡,那神態,依舊是那般傲慢無禮。


    誅殺諸葛恪之變


    酒過三巡,孫峻見時機已到,便給隱藏在暗處的侍衛使了個眼色。那侍衛們心領神會,悄悄朝著諸葛恪圍了過去。諸葛恪正喝得興起,絲毫未察覺到危險的臨近,還在與身旁的大臣吹噓著自己的功績。


    突然,一名侍衛猛地衝了出來,手持利刃,朝著諸葛恪刺去,那利刃在燈光下閃爍著寒芒,速度極快,帶起一陣“呼呼”的風聲。諸葛恪大驚失色,他慌亂地想要躲避,可已經來不及了,那利刃瞬間刺入了他的胸口,鮮血噴湧而出,染紅了他那華麗的衣服。


    諸葛恪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孫峻,口中艱難地說道:“孫峻……你……竟敢……”話未說完,便身子一歪,倒在了地上,沒了氣息。周圍的大臣們見狀,有的嚇得臉色慘白,有的則暗自慶幸,這一場變故,讓整個宴席瞬間陷入了混亂之中。


    孫峻站起身來,看著地上諸葛恪的屍體,臉上露出一絲得逞的笑容,可那笑容中又透著一絲緊張,畢竟這是在宮中誅殺重臣,若是處理不好,後果不堪設想。他大聲對眾人說道:“諸葛恪專權跋扈,禍亂朝綱,今日將他誅殺,乃是為了東吳的江山社稷,陛下定會嘉獎我等,諸位不必驚慌。”


    東吳局勢動蕩


    隨著諸葛恪的死去,東吳並沒有如孫峻預想的那般恢複平靜,反而陷入了更深的動蕩之中。朝堂之上,各方勢力開始爭權奪利,原本被諸葛恪壓製的矛盾一下子全都爆發了出來。


    有的大臣支持孫峻,覺得他此舉是為了東吳好,可也有不少大臣對孫峻的手段表示質疑,認為他不過是為了自己的私利,趁機攬權。一時間,爭吵聲、彈劾聲在朝堂上此起彼伏,吳主孫亮看著這混亂的局麵,雖有心整頓,可年紀尚輕,麵對這複雜的局勢,也有些力不從心。


    而東吳的軍隊內部,也因為諸葛恪的死出現了一些不穩定因素。一些原本效忠於諸葛恪的將領,對孫峻等人的做法心懷不滿,消極怠戰,甚至有嘩變的跡象。民間百姓們聽聞朝堂的變故,也都憂心忡忡,擔心這東吳的內亂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整個東吳仿佛一艘在暴風雨中飄搖的船隻,隨時都可能被那洶湧的浪潮所吞沒,那原本的穩定與發展,也在這一場權力鬥爭的風波中,變得遙不可及,充滿了未知與變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群英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名一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名一品並收藏三國群英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