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營帳內,氣氛凝重得似能滴出水來。周瑜麵色陰沉,仿若被墨汁浸染的黑夜,毫無一絲光亮。他眉頭緊鎖,那兩條濃眉恰似兩條爭鬥的蛟龍,在額頭擰成一個深深的川字。眼神中滿是憤懣與不甘,猶如燃燒的火焰在幽暗中跳躍,宣泄著內心的怒火。在營帳中來回踱步,那腳步似帶著千斤重,每一步落下,都仿佛要在地上踏出一個深坑,震得營帳都微微顫抖,好似他內心的憤怒正通過腳步傳遞給這一方天地。心中暗忖:“諸葛亮狡詐如狐,竟趁我受傷之際,令趙雲、張飛、關羽連取南郡、荊州、襄陽。此仇不報,我東吳威名何存?想我東吳,赤壁之戰傾盡全力,多少兒郎血灑長江,才換來這荊州之地的曙光,如今卻被他們這般輕易奪去,實在是奇恥大辱。”終於,他停住腳步,那身形猶如一座靜止的山峰,喚來魯肅,沉聲道:“子敬,你且去見劉備,務必索回荊州。那本是我東吳苦戰赤壁、死傷無數才換來的戰果,豈容他們這般巧取豪奪。你此去,定要以大義曉之,讓他們知曉東吳的決心。”


    魯肅領命,腳步沉重地邁向江邊,那一艘艘戰船在江麵上起伏,似是在不安地等待著他的到來。他登上船頭,江風呼嘯而過,吹起他的衣袂,卻吹不散他心頭的陰霾。望著那滔滔江水,仿若一條無盡的巨龍蜿蜒向東,江麵上波光粼粼,恰似無數把利刃在陽光下閃爍,刺得他眼睛生疼。


    船緩緩離岸,魯肅的心卻愈發揪緊,他深知此去劉備營地,就如同孤身闖入虎穴龍潭。江水不斷拍打著船舷,發出“啪啪”的聲響,像是在催促,又像是在警告。魯肅的手心全是汗水,他緊緊握住船舷,指節都因用力而泛白,心中暗自歎息:“這荊州之事,真如一團亂麻,我該如何理清,又怎能說服那諸葛亮?”


    行至江心,風浪漸起,小船顛簸得厲害,魯肅的身體也隨之搖晃。他的目光越過江水,仿佛看到了對岸劉備營中諸葛亮那似笑非笑、高深莫測的麵容,不禁打了個寒顫。此時,一隻孤鳥從頭頂飛過,發出“嘎嘎”的叫聲,那聲音在空曠的江麵上顯得格外淒厲,仿佛是不祥的預兆。魯肅的臉色愈發凝重,他閉上眼睛,默默祈禱此行能夠順利,哪怕隻有一絲希望,也要為東吳奪回荊州。


    劉備營中,諸葛亮聞魯肅前來,已明其來意。他手搖羽扇,神態悠然,似是胸有成竹,那羽扇在他手中輕輕搖動,仿佛能扇動天下風雲。嘴角噙著一抹淡淡的微笑,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陽下盛開的花朵,給人一種溫和卻又難以捉摸的感覺,像是隱藏在繁花背後的深潭,平靜的表麵下暗流湧動。待魯肅入內,諸葛亮先開口道:“子敬,別來無恙。今日前來,所為何事?”魯肅麵色尷尬,那臉色猶如熟透的番茄,紅中透著一絲不自然。輕咳一聲,說道:“孔明先生,你也知我來意。荊州乃東吳之地,如今被劉皇叔占據,於情於理,都該歸還。想我東吳將士,在赤壁之戰中出生入死,荊州便是對他們最好的慰藉,如今卻被他人所占,我東吳上下皆痛心疾首。”諸葛亮輕輕搖了搖羽扇,緩緩說道:“子敬此言差矣。想我主劉備,乃漢室宗親,荊州本就是大漢疆土。如今我主暫借荊州,隻為有個安身之所,待日後取下益州,自當歸還。這就如同借鄰居之物暫用,待自家富足,豈有不自然之理?我主心懷天下,誌在興複漢室,暫居荊州,亦是為了對抗曹操這漢室逆賊,為東吳分擔壓力。”他的聲音平和,卻似有一種無形的力量,讓人難以反駁,如同涓涓細流,看似柔弱,卻能在不知不覺中穿透巨石。魯肅張了張嘴,欲言又止,心中暗自思忖:“諸葛亮巧舌如簧,我該如何應對?我本欲以大義說服他,卻不想他言辭更為犀利,句句在理,讓我無從下手。”


    此時,趙雲正奉命前往桂陽。他率領著一隊精兵,個個精神抖擻,士氣高昂,猶如一群即將出籠的猛虎,散發著嗜血的氣息。趙雲身著銀白戰甲,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宛如戰神降臨人間。那戰甲上的光芒像是夜空中最亮的星辰,閃爍著令人敬畏的寒光。他騎在馬上,身姿挺拔,猶如一棵蒼鬆,傲然挺立在天地之間。目光堅定地望著前方,心中隻有一個信念:“順利取下桂陽,為大哥的大業再添助力。我趙雲自追隨大哥以來,便立誌為他出生入死,此去桂陽,定要旗開得勝,不負大哥所托。”


    桂陽城中,太守趙範聽聞趙雲前來,心中惶恐不安,猶如一隻被獵人盯上的野兔,瑟瑟發抖。他深知自己難以抵擋趙雲的勇猛,猶如一隻弱小的綿羊麵對一頭凶猛的獵豹,那差距如同天淵之別。趙範在城中來回踱步,如熱鍋上的螞蟻,焦慮萬分,那腳步急促而慌亂,仿佛每一步都踩在自己的心尖上。思索良久,他決定獻城投降,好似一個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當趙雲兵臨城下,趙範親自出城迎接。他滿臉堆笑,那笑容像是貼在臉上的麵具,虛假而諂媚。眼神中卻透著一絲狡黠,猶如隱藏在草叢中的毒蛇,吐著危險的信子,說道:“趙將軍威名遠揚,趙某久仰。今願獻城投降,還望將軍善待城中百姓。我桂陽百姓無辜,隻求能在將軍的庇護下安居樂業,免受戰火塗炭。”趙雲微微點頭,神色冷峻,猶如冬日的寒霜,說道:“既已投降,某自會保百姓安寧。我趙雲征戰沙場,隻為護佑蒼生,你放心,隻要你誠心投降,我定不會為難城中百姓。”


    入城之後,趙範設宴請趙雲。酒過三巡,趙範見趙雲器宇不凡,心中又生一計,好似一個賭徒,妄圖最後一搏。他喚出寡嫂樊氏,樊氏身著素色羅裙,麵容嬌豔,身姿婀娜,猶如一朵盛開在暗夜中的幽蘭,散發著迷人的魅力,那美貌仿佛能讓星辰失色,明月無光。趙範對趙雲說道:“將軍,我這寡嫂,才貌雙全,如今守寡在家。我觀將軍英雄蓋世,與我寡嫂實乃天作之合,願將她許配給將軍。這也是我嫂夫人的意思,她久聞將軍大名,心生愛慕,猶如飛蛾撲火般執著。將軍若不應允,豈不是辜負了美人一片心意?”


    趙雲見狀,心中一驚,連忙起身,那起身的動作猶如一陣疾風,幹脆而利落。正色道:“趙太守,趙某隻知征戰沙場,為大哥盡忠,為天下百姓謀福。婚姻之事,關乎大義,如今大業未成,趙某不敢有此私念。我趙雲一生以忠義為本,大哥的大業便是我的使命,怎能因兒女私情而誤了大事?我心中隻有對大哥的忠誠,對漢室的責任,容不下其他。”他的眼神堅定,沒有絲毫動搖,猶如深邃的夜空,繁星閃爍卻永恒不變。心中想道:“我趙雲一生以忠義為本,怎能因兒女私情而誤了大事?大哥對我恩重如山,我要為他的霸業披荊斬棘,不能被這兒女情長所牽絆。”


    趙範仍不死心,繼續勸說:“將軍,這也是我嫂夫人的意思。她久聞將軍大名,心生愛慕。將軍若不應允,豈不是辜負了美人一片心意?我嫂夫人溫柔嫻靜,知書達理,定能成為將軍的賢內助,助將軍成就大業。”趙雲眉頭緊皺,那眉頭好似兩座山峰並攏,沉聲道:“趙某雖為武夫,亦知禮義廉恥。此時絕非談婚論嫁之時,還請太守莫要再提。我趙雲的使命在戰場,不在這溫柔鄉中。”


    趙範見趙雲態度堅決,心中惱怒,卻又不敢發作,那憤怒在心中燃燒,卻被理智強行壓製,猶如即將噴發的火山被厚重的地殼封印。他臉色陰晴不定,猶如多變的天氣,時而烏雲密布,時而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而趙雲早已洞察趙範的心思,他不動聲色,暗暗提防,猶如一隻潛伏在草叢中的獵豹,時刻準備著應對突發的危險。


    在劉備營地,魯肅與諸葛亮的爭辯仍在繼續。魯肅急道:“孔明先生,你這隻是托詞。東吳將士為荊州浴血奮戰,怎能讓你如此輕易借去?那戰場上的喊殺聲仿佛還在耳邊回蕩,東吳兒郎的鮮血還未幹涸,你卻如此輕描淡寫地將荊州據為己有,實在讓人心寒。”諸葛亮羽扇輕搖,笑道:“子敬,你且想想,若此時我主歸還荊州,曹操定會趁機再次南征。東吳與我蜀漢唇齒相依,若荊州有失,東吳亦難保全。我主暫借荊州,實則也是為東吳著想。你看那曹操,猶如一隻餓狼,時刻盯著江南之地,若荊州不在我主手中,曹操便可長驅直入,東吳又能抵擋幾時?我主占據荊州,便是為東吳豎起一道屏障,這難道不是為東吳的利益考慮嗎?”魯肅一時語塞,他心中明白諸葛亮所言有幾分道理,但又無法向東吳交代,猶如夾在兩塊巨石中間的螻蟻,進退兩難。


    趙雲在桂陽城中,一麵安撫百姓,那安撫的話語如同春風拂麵,溫暖著百姓的心。一麵加強城防,他親自巡查城牆,士兵們看到他,眼中都充滿了敬畏與崇拜,猶如眾星拱月般圍繞著他。趙雲的身影在城牆上顯得格外高大,他猶如一座堅固的堡壘,守護著桂陽的安寧,那身影像是一座不朽的雕像,永遠屹立在桂陽百姓的心中。


    最終,魯肅無功而返,他垂頭喪氣地回到東吳營地,那身影猶如一片凋零的落葉,失去了往日的生機。向周瑜複命。周瑜聽後,氣得渾身發抖,他咬牙切齒地說道:“諸葛亮,你欺人太甚!我定要再想辦法,奪回荊州。此仇不報,我周瑜誓不為人。”而趙雲則順利完成任務,將桂陽治理得井井有條,等待著劉備大軍的下一步指令,他就像一位忠誠的守望者,默默地守護著這片土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群英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名一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名一品並收藏三國群英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