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山娃青年79集
第二天清早,山娃怕耽誤學習,就匆匆忙忙的告別了父親,返回了秦皇島煤炭財經學校;趙明在家又呆了七天,也匆忙的趕回了東北大興安嶺庫都爾林業局。一場退親毀約的紛爭,爺倆就這樣暫時擱淺了。
山娃到校後,又投入到了緊張的學習課程當中。除了學習主科時事政治、高等數學和大學語文之外,重點學習采煤專業課。上學期主要講述了“煤炭的起源、煤炭的形成、煤炭的構造與分類和煤炭的開采”。
這個學期主要講述:“煤炭企業的管理、地下開采礦井的形成與分類、巷道的形成與分類和掘進巷道的進度計劃與統計、采煤生產量的計劃與統計”。
為了趕進度,要在4月底講完采煤專業課的70%,然後去開灤礦務局的林西礦參觀實習。每天增加了課時,由原來的每天一節課增加到每天兩節課。山娃和同學們一樣,在如饑似渴的學習,除了學習好主科以外,重點追趕著采煤專業的課程學習,山娃上課認真聽講,不停地記著課堂筆記,課下及時完成作業,一刻也不敢怠慢。
1980年4月28日,計統791班被分配到開灤礦務局下屬的唐家莊礦、792班被分配到林西礦去參觀實習,實習期計劃一個月。
這一天,山娃和全班同學一起,早上6點半吃過早飯,7點鍾坐上了學校的專用客車,由班主任林老師帶隊,8點半到秦皇島火車站,乘坐204次直快火車到唐山市古冶火車站下車,又轉乘林西礦的專用客轎車,接同學們到林西礦。
實習期間,個人所帶的行李物品由學校貨車直接送到林西礦,安排本班的團支部組織委員南林和另一位師猛虎同學押車,負責看管和裝卸行李物品。
中午到了林西礦,主管生產副礦長魏崗和後勤科張致林一起接待了林老師和同學們,吃過午飯,張致林為同學們安排了宿舍,到工人大食堂兌換了飯票。
第二天,由林老師組織同學們到礦辦小會議室裏,聽主管生產副礦長魏崗做林西礦的基本情況介紹,參加會議的還有計劃科長郝如林、生產科長陳東亮、安全科長張喬和統計員張曉東。
林老師首先發言道:
今天,根據學校參觀實習的安排,我們計統792班學員來到了開灤礦務局林西礦參觀學習,全麵了解一下林西礦的發展曆史和基本情況,並要實地下井參觀學習考察巷道的掘進、機械化采煤的設備和生產開采煤炭全過程。實習期四周時間,預計一個月。
下麵讓我們同學以熱烈的掌聲,歡迎魏副礦長給我們做林西礦的基本情況介紹。熱烈的“啪啪啪”的掌聲響過之後,隻見魏副礦長大步走上前台,他身穿一身礦服,高高的個子,顯得很魁梧,黑紅的臉膛,一雙大眼炯炯有神,一臉蕭然地說道:
“首先歡迎在林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的到來,歡迎你們來參觀學習,今天也是一個見麵會,讓我們有關科室的領導和負責具體事務的統計員一起來參加會議,和大家見麵認識一下。”
說著,他把在座的計劃科長、生產科長、安全科長和統計員的姓名,一一介紹給大家認識,每介紹一位就響起了一片掌聲。然後,他又接著發言道:
“下麵我就把開灤礦務局林西礦的發展曆史和基本概況,向大家做一介紹。
林西礦的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緒年間,1876年,李鴻章派唐廷樞前往開平勘察煤鐵資源,並於1879年開始籌建林西礦。1902年,林西礦正式投產,成為當時煤炭行業的重要生產基地。
林西礦位於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隸屬於唐山開灤礦務局。國家統配煤礦,該礦始建於1887年,1902年正式投入生產,至今已有近百年開采曆史。
該礦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古冶火車站的建立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的生產力和經濟發展,使得林西礦與外界的聯係更加緊密。
礦區麵積為27.8平方公裏。截至儲量核實基準日1958年12月31日,林西礦煤炭保有資源儲量總計3.44億噸,可采儲量3.15億噸。
煤炭分類:主要是肥煤和焦煤,煤炭是長煙煤。通過水洗可以生產洗精煤。
林西礦的生產情況和設施狀況如下:
生產能力:在上世紀70年代,林西礦通過挖潛增效,連續兩年實現原煤產量比礦井設計能力翻一番,1974年和1975年產煤均超過460萬噸。到今年,林西礦繼續保持較高的生產能力,年產量超過500萬噸,為國家的煤炭供應做出了重要貢獻。
礦井係統:一、提升係統:分為主井和副井提升;二、運輸係統:分為立井和斜井運輸;三、通風係統:采用單翼對角抽出方式通風;四、排水係統:使用多級水泵揚程排水;五、通訊係統:分為無線和有線係統。
設備和技術:盡管麵臨設備老舊的問題,林西礦通過發動職工挖潛增效,采取了一係列措施提高生產效率。例如,通過縮短輔助時間、減少機電事故等手段,提高了割煤機的運行效率和產量。
社會環境:林西礦所在的林西地區,隨著煤礦的開辦,逐漸形成了一個具有濃厚曆史氣息的社區。比利時人、英國人等在此地生活和工作,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氛圍。
發展前景:林西礦在今年麵臨著提升原煤產量和加快提煤速度的挑戰。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改進,林西礦有望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為國家的煤炭工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綜上所述,林西礦是一個具有較高生產能力和社會影響力的煤礦。盡管麵臨設備老舊等問題,但通過挖潛增效和技術創新,林西礦在保持高產量的同時,也在不斷提升自身的生產效率和發展潛力。”
講到這裏,魏副礦長頓了頓,雙眸掃視了台下的同學們,繼續說道:
“由於時間的關係,今天暫時就介紹到這裏,等有時間,安排大家到地麵整個礦區參觀,再詳細的和大家邊看邊做詳細的介紹。好了,謝謝大家!”
魏副礦長講完之後,會議室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接著生產科長陳東亮又做了實習參觀的具體日程安排。
最後林老師布置了下午要在宿舍裏分組討論,由班長趙山娃和副班長兼團支部書記崔用組織並主持,分為五個小組,每一組10人,主要議題就是通過魏副礦長對林西礦的介紹,談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林老師宣布散會後,中午和礦領導一起在小食堂裏舉行了會餐。
下午在分組討論會上,同學們有的談感受,有的談認識,有的談體會,還有的同學表決心,發言爭先恐後,絡繹不絕,氣氛相當的熱烈。
分組討論會在下午6點結束了。但山娃的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思緒萬千。他想到: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走出學校的大門,參加了社會活動。第一次看到了煤炭行業林西礦的規模如此龐大、雄偉壯觀,發展曆史如此久遠。第一次感受到了,在萬人的林西礦,自己是那麽的渺小。也第一次體會到了煤炭企業林西礦具有的魅力。假如自己畢業了,分配在這麽大的煤礦企業工作,會感到多麽的自豪和驕傲啊!他由一個大山裏的孩子,地地道道在農村長大的孩子,通過專業知識的學習,將會變成非農業戶口,成為國家幹部,在煤炭企業某一個崗位上做著管理工作,簡直像做夢一樣,自己再也不是自然人了,而變成了社會人,社會需要的人。
這真是一次蛻變,一次人生的翻天覆地的轉折,一次人生當中最大的飛躍。工作以後,給他帶來的是豐厚的工資收入,再也不會像在水建隊工作那樣,掙得是工分;吃得是國家統一供應的“糧本”,不僅月月有保障,而且粗細糧還有搭配比例,再也不會因為沒糧食吃,餓著肚子發愁了。他想到這裏,不由自主的暗自神傷,感歎道:“同樣一個人,改變了環境,改變了社會地位,改變了生存條件,就成了不一樣的人。”
第三天,由林西礦統計員張曉東,帶領林老師和同學們到井下參觀並體驗生活。早晨6點半起床,洗漱後7點去林西礦工人大食堂吃早餐。大食堂可容納上千人就餐,24小時晝夜開放,不論什麽時候都有豐盛的、熱乎的飯菜,像這樣的工人食堂就有十個,職工管理人員的食堂還有五個,是專供煤礦管理人員和後勤服務人員就餐用的。
山娃和同學們可以憑飯票選餐吃飯,山娃吃了一碗老豆腐、兩根油條和一個雞蛋,吃完早餐,這是他吃過最好的早餐。
上午8點集合,坐礦車去煤礦的副井口處,準備下井。
到了那裏,按照順序到礦燈房,每人領取安全帽、礦燈、腰帶和蓄電池盒一套,然後到更衣室裏,每人用一節櫥櫃,裏麵裝有井下穿的工作服和水靴子,把自己的衣服替換下來放在櫥櫃裏,鎖上櫥櫃,鑰匙自己戴在身上。統計員張曉東給同學們做著穿戴示範,山娃第一次更換工作服,按照李曉東的示範要求,換好了工作服,係好外麵的腰帶,把蓄電池盒別在腰帶上,帶上安全帽,把礦燈插銷插到安全帽的腦門上插座裏,礦燈線連在蓄電池盒上麵,礦燈有開關按鈕,可以隨時開關,最後再穿好水靴子。同學們也都穿戴好了工作服和安全帽,整裝待發。
第二天清早,山娃怕耽誤學習,就匆匆忙忙的告別了父親,返回了秦皇島煤炭財經學校;趙明在家又呆了七天,也匆忙的趕回了東北大興安嶺庫都爾林業局。一場退親毀約的紛爭,爺倆就這樣暫時擱淺了。
山娃到校後,又投入到了緊張的學習課程當中。除了學習主科時事政治、高等數學和大學語文之外,重點學習采煤專業課。上學期主要講述了“煤炭的起源、煤炭的形成、煤炭的構造與分類和煤炭的開采”。
這個學期主要講述:“煤炭企業的管理、地下開采礦井的形成與分類、巷道的形成與分類和掘進巷道的進度計劃與統計、采煤生產量的計劃與統計”。
為了趕進度,要在4月底講完采煤專業課的70%,然後去開灤礦務局的林西礦參觀實習。每天增加了課時,由原來的每天一節課增加到每天兩節課。山娃和同學們一樣,在如饑似渴的學習,除了學習好主科以外,重點追趕著采煤專業的課程學習,山娃上課認真聽講,不停地記著課堂筆記,課下及時完成作業,一刻也不敢怠慢。
1980年4月28日,計統791班被分配到開灤礦務局下屬的唐家莊礦、792班被分配到林西礦去參觀實習,實習期計劃一個月。
這一天,山娃和全班同學一起,早上6點半吃過早飯,7點鍾坐上了學校的專用客車,由班主任林老師帶隊,8點半到秦皇島火車站,乘坐204次直快火車到唐山市古冶火車站下車,又轉乘林西礦的專用客轎車,接同學們到林西礦。
實習期間,個人所帶的行李物品由學校貨車直接送到林西礦,安排本班的團支部組織委員南林和另一位師猛虎同學押車,負責看管和裝卸行李物品。
中午到了林西礦,主管生產副礦長魏崗和後勤科張致林一起接待了林老師和同學們,吃過午飯,張致林為同學們安排了宿舍,到工人大食堂兌換了飯票。
第二天,由林老師組織同學們到礦辦小會議室裏,聽主管生產副礦長魏崗做林西礦的基本情況介紹,參加會議的還有計劃科長郝如林、生產科長陳東亮、安全科長張喬和統計員張曉東。
林老師首先發言道:
今天,根據學校參觀實習的安排,我們計統792班學員來到了開灤礦務局林西礦參觀學習,全麵了解一下林西礦的發展曆史和基本情況,並要實地下井參觀學習考察巷道的掘進、機械化采煤的設備和生產開采煤炭全過程。實習期四周時間,預計一個月。
下麵讓我們同學以熱烈的掌聲,歡迎魏副礦長給我們做林西礦的基本情況介紹。熱烈的“啪啪啪”的掌聲響過之後,隻見魏副礦長大步走上前台,他身穿一身礦服,高高的個子,顯得很魁梧,黑紅的臉膛,一雙大眼炯炯有神,一臉蕭然地說道:
“首先歡迎在林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的到來,歡迎你們來參觀學習,今天也是一個見麵會,讓我們有關科室的領導和負責具體事務的統計員一起來參加會議,和大家見麵認識一下。”
說著,他把在座的計劃科長、生產科長、安全科長和統計員的姓名,一一介紹給大家認識,每介紹一位就響起了一片掌聲。然後,他又接著發言道:
“下麵我就把開灤礦務局林西礦的發展曆史和基本概況,向大家做一介紹。
林西礦的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緒年間,1876年,李鴻章派唐廷樞前往開平勘察煤鐵資源,並於1879年開始籌建林西礦。1902年,林西礦正式投產,成為當時煤炭行業的重要生產基地。
林西礦位於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隸屬於唐山開灤礦務局。國家統配煤礦,該礦始建於1887年,1902年正式投入生產,至今已有近百年開采曆史。
該礦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古冶火車站的建立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的生產力和經濟發展,使得林西礦與外界的聯係更加緊密。
礦區麵積為27.8平方公裏。截至儲量核實基準日1958年12月31日,林西礦煤炭保有資源儲量總計3.44億噸,可采儲量3.15億噸。
煤炭分類:主要是肥煤和焦煤,煤炭是長煙煤。通過水洗可以生產洗精煤。
林西礦的生產情況和設施狀況如下:
生產能力:在上世紀70年代,林西礦通過挖潛增效,連續兩年實現原煤產量比礦井設計能力翻一番,1974年和1975年產煤均超過460萬噸。到今年,林西礦繼續保持較高的生產能力,年產量超過500萬噸,為國家的煤炭供應做出了重要貢獻。
礦井係統:一、提升係統:分為主井和副井提升;二、運輸係統:分為立井和斜井運輸;三、通風係統:采用單翼對角抽出方式通風;四、排水係統:使用多級水泵揚程排水;五、通訊係統:分為無線和有線係統。
設備和技術:盡管麵臨設備老舊的問題,林西礦通過發動職工挖潛增效,采取了一係列措施提高生產效率。例如,通過縮短輔助時間、減少機電事故等手段,提高了割煤機的運行效率和產量。
社會環境:林西礦所在的林西地區,隨著煤礦的開辦,逐漸形成了一個具有濃厚曆史氣息的社區。比利時人、英國人等在此地生活和工作,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氛圍。
發展前景:林西礦在今年麵臨著提升原煤產量和加快提煤速度的挑戰。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改進,林西礦有望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為國家的煤炭工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綜上所述,林西礦是一個具有較高生產能力和社會影響力的煤礦。盡管麵臨設備老舊等問題,但通過挖潛增效和技術創新,林西礦在保持高產量的同時,也在不斷提升自身的生產效率和發展潛力。”
講到這裏,魏副礦長頓了頓,雙眸掃視了台下的同學們,繼續說道:
“由於時間的關係,今天暫時就介紹到這裏,等有時間,安排大家到地麵整個礦區參觀,再詳細的和大家邊看邊做詳細的介紹。好了,謝謝大家!”
魏副礦長講完之後,會議室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接著生產科長陳東亮又做了實習參觀的具體日程安排。
最後林老師布置了下午要在宿舍裏分組討論,由班長趙山娃和副班長兼團支部書記崔用組織並主持,分為五個小組,每一組10人,主要議題就是通過魏副礦長對林西礦的介紹,談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林老師宣布散會後,中午和礦領導一起在小食堂裏舉行了會餐。
下午在分組討論會上,同學們有的談感受,有的談認識,有的談體會,還有的同學表決心,發言爭先恐後,絡繹不絕,氣氛相當的熱烈。
分組討論會在下午6點結束了。但山娃的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思緒萬千。他想到: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走出學校的大門,參加了社會活動。第一次看到了煤炭行業林西礦的規模如此龐大、雄偉壯觀,發展曆史如此久遠。第一次感受到了,在萬人的林西礦,自己是那麽的渺小。也第一次體會到了煤炭企業林西礦具有的魅力。假如自己畢業了,分配在這麽大的煤礦企業工作,會感到多麽的自豪和驕傲啊!他由一個大山裏的孩子,地地道道在農村長大的孩子,通過專業知識的學習,將會變成非農業戶口,成為國家幹部,在煤炭企業某一個崗位上做著管理工作,簡直像做夢一樣,自己再也不是自然人了,而變成了社會人,社會需要的人。
這真是一次蛻變,一次人生的翻天覆地的轉折,一次人生當中最大的飛躍。工作以後,給他帶來的是豐厚的工資收入,再也不會像在水建隊工作那樣,掙得是工分;吃得是國家統一供應的“糧本”,不僅月月有保障,而且粗細糧還有搭配比例,再也不會因為沒糧食吃,餓著肚子發愁了。他想到這裏,不由自主的暗自神傷,感歎道:“同樣一個人,改變了環境,改變了社會地位,改變了生存條件,就成了不一樣的人。”
第三天,由林西礦統計員張曉東,帶領林老師和同學們到井下參觀並體驗生活。早晨6點半起床,洗漱後7點去林西礦工人大食堂吃早餐。大食堂可容納上千人就餐,24小時晝夜開放,不論什麽時候都有豐盛的、熱乎的飯菜,像這樣的工人食堂就有十個,職工管理人員的食堂還有五個,是專供煤礦管理人員和後勤服務人員就餐用的。
山娃和同學們可以憑飯票選餐吃飯,山娃吃了一碗老豆腐、兩根油條和一個雞蛋,吃完早餐,這是他吃過最好的早餐。
上午8點集合,坐礦車去煤礦的副井口處,準備下井。
到了那裏,按照順序到礦燈房,每人領取安全帽、礦燈、腰帶和蓄電池盒一套,然後到更衣室裏,每人用一節櫥櫃,裏麵裝有井下穿的工作服和水靴子,把自己的衣服替換下來放在櫥櫃裏,鎖上櫥櫃,鑰匙自己戴在身上。統計員張曉東給同學們做著穿戴示範,山娃第一次更換工作服,按照李曉東的示範要求,換好了工作服,係好外麵的腰帶,把蓄電池盒別在腰帶上,帶上安全帽,把礦燈插銷插到安全帽的腦門上插座裏,礦燈線連在蓄電池盒上麵,礦燈有開關按鈕,可以隨時開關,最後再穿好水靴子。同學們也都穿戴好了工作服和安全帽,整裝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