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山娃青年76集
山娃和劉榮榮這對兒自由戀愛的年輕人,充滿了對未來人生的美好希望。在患難與共的生活道路上,苦苦的追求著,掙紮著,拚搏著。就像返回山娃半壁山老家的道路一樣,迎著冬季臘月的寒風,看著滿山荒野景象,踏著蜿蜒崎嶇的山路,翻山越嶺又來到了洞廟河火車站。
他倆和所有回家過年的人們一樣,擁擠在綠皮車廂的火車上。沒有座位,山娃把手提包放在地板上,就和榮榮妹席地而坐,坐在了車廂一頭的過道處,山娃關切的看了看榮榮妹,把她摟在懷裏,擰著雙眉注視著榮榮妹說:
“累了吧?堅持一下,過了營子礦區車站,就到了興隆縣車站了。”
“不累!有你在我的身邊,再累也不覺得累。”劉榮榮揚起了羞紅的臉頰,搖著頭,抬了抬雙眸,柔和而堅毅地回答道。
奔馳的列車,穿越著隧洞,很快就到了營子礦區車站,稍停片刻,下車的人不多,但又熙熙攘攘的擠上車了不少的旅客,列車承載著人們,也承載著回家過年的願望,緩緩的駛出了車站,向著興隆縣車站加速駛去。
車廂裏的人擁擠的水泄不通,山娃隻好又把榮榮妹拉了起來,簇擁著站在了車門旁邊。山娃望著窗外光禿禿的大山,隨著列車向前,隨即把大山拋向了車後。他也期盼著自己能和列車一樣,帶著榮榮妹把大山拋向腦後,早日走出大山。
他看著看著,想著想著,轉眼之間就到了興隆縣火車站。
山娃一手拎著手提包,一手拉著榮榮妹的手,下了火車又到興隆縣長途班車站坐上了去半壁山老家的班車,經過三個小時的盤山公路盤旋顛簸,終於在下午4點到了半壁山班車站,山娃扛著手提包,帶著榮榮妹又回到了老家半壁山大隊的趙家小院。
當山娃的奶奶賈氏看到大孫子帶著榮榮妹回家來了,高興地喊著:
“山娃媽!你看誰回來了?是山娃帶著女朋友回來啦!”
“是嗎?我瞧瞧!”秀蘭說著,由西屋出來,看到了當院大門口走進來的山娃和後麵跟著的榮榮妹。笑嗬嗬地說道:
“大兒子你可回來了!半年多沒見麵,讓我好好看看你!”
秀蘭清醒時,還是很正常的,拉著山娃的手,望著他的臉頰,雙眸噙滿了淚水,自言自語的喃喃地道:
“這是我的兒子山娃嗎?好像是趙明啊?”
她激動的又有點糊塗了。也是想念山娃父親太久沒回家了,山娃也確實像父親趙明的模樣,對山娃產生了幻覺。她眨了眨雙眸,又擦了擦流出來的眼淚,僵硬的站在那裏注視著山娃。
“媽媽!我是山娃,不是我爸趙明,是我放寒假回家來了,還給你帶來了未來的兒媳劉榮榮。你看看這是誰呀?”
山娃說著,把榮榮妹拉到了母親秀蘭的麵前,秀蘭驚愕地仔細辨認著,說道:
“哦!想起來了,她來過咱們家,是你的女朋友啊!有點印象。”
“阿姨好!我是劉榮榮,要過春節了,來看看您!”劉榮榮親熱的和山娃媽說道。
奶奶邁著小腳,讓著孫子和孫媳婦說:
“快上屋吧!外麵冷,到東屋坐。”
山娃的小弟三寶也隨著媽媽跑出來,傻愣愣的看著大哥和未來的大嫂,山娃隨即領著小弟和榮榮妹一起走進了東屋。山娃見到大妹妹、二妹妹、二弟和小妹都圍坐在東屋炕上的飯桌旁做寒假作業。就像一群小燕子一樣,見到了大哥和未來的大嫂,嘰嘰喳喳的笑個不停,說個不停,鬧個不停,都忘記正在做作業了。
山娃把榮榮妹家帶來的年貨手提包放到板櫃上,一臉高興地對奶奶說道:
“奶奶!這是劉榮榮家爺爺和奶奶給咱家送的年貨,您看看!”
奶奶賈氏挪動著小腳,走到板櫃旁,拉開拉鏈,翻看著年貨。自言自語說:
“東西品種還不少,都是好吃的,她爺爺奶奶想的可真周到啊!”
山娃帶榮榮妹回到家這天正是1980年2月7號,農曆臘月二十一日。
2月8日;臘月二十二日,山娃讓榮榮妹為家裏洗衣服。他找後院鄰居四太爺趙瑞希給殺豬。山娃來到後院,“咚咚咚!”敲響了房門,屋內甕聲甕氣的有人問道:
“誰呀?”
“我!是山娃!”
“等著,我去開門啊!”
“嗯!好的!”山娃在門外答應道。
正好四太爺出來開門,他五十多歲,滿臉的胡須,長長的眉毛,紅黑的臉膛,兩隻眼睛炯炯有神,身穿一身家做的棉襖棉褲,看到山娃一臉驚愕地表情問道:
“你不是上學念中專去了嗎?啥時候回來的?”
“哦!學校放寒假了!我是昨天和女朋友一起回家來過年的。”山娃輕哦了一聲回答道。
“奧!”他熱情的把山娃讓進了屋裏。然後又問道:
“找我有事嗎?”
山娃開門見山的和他說:
“您今天有空嗎?要過年了,我奶奶說讓我請您給我們家去殺豬,然後把豬肉賣了,留下頭、蹄、下貨自己吃。”
“嗯!好辦呐!”他很爽快的答應道。
四太爺趙瑞希,在十多年前就當過半壁山大隊的村支書,忠厚義氣,熱心腸,誰要求到他辦事,沒有不好辦的,總是帶著口頭語:“好辦呐!”所以人稱他綽號:“趙好辦!”但是,當了沒幾年,不知怎麽就不幹了,一直跑跑顛顛為各家各戶殺豬宰羊,大家有大事小情都願意找他幫忙,他還是老樣子,一口一個“好辦呐!”
山娃找到他去殺豬,又一口說道:
“好辦呐!”
說著話,他就找出了殺豬用的尖刀、廷杖、砍刀等殺豬工具,穿上圍裙,和山娃一起出了門口,來到了山娃家。
因為山娃在村裏輩數小,左鄰右舍,鄉裏鄉親的不是不是叫叔叔、大伯,就是叫嬸嬸、大娘;還有的叫爺爺奶奶或者是太爺太奶,平輩裏山娃年齡最大。所以後院鄰居趙瑞希他叫四太爺,他會殺豬。如果請他殺豬,殺完豬負責再把豬肉給賣了,然後送給他二斤豬肉,算是報酬,再請他吃頓飯。
山娃家裏,一年到頭奶奶和媽媽喂一口肥豬,過年之前殺了賣豬肉,剩下頭、蹄、下貨留自己家吃。所賣的豬肉錢,春節過年好買一些年貨過年用。今年喂得豬不算太大,120多斤,四太爺殺完豬,就在院外大門口賣起了豬肉,一會兒功夫,左鄰右舍你三斤他五斤的賣了豬肉60斤,每斤1元錢,合計賣了60元。
當天下午,山娃和榮榮妹拿著賣豬肉的錢,又去趕大集,買了一千斤柴禾花了17元;買一張葦席3元;買白酒兩瓶2元;買粉條4斤2元;又買了各種調料6元;合計花了30元,剩下了30元交給了奶奶保管。因為山娃媽媽患有精神分裂症,時好時壞,所以不敢讓她保管錢和物。都交給奶奶賈氏來保管。
2月9號,臘月二十三日,過小年,祭奠灶王老爺上天,清晨要擺供香。一般農村當日掃房,打掃衛生,大掃除,更換新的窗戶紙。山娃和榮榮妹帶領著全家老小,把東屋、西屋、廚房和當院裏裏外外,前前後後都打掃的幹幹淨淨。
2月10號,臘月二十四日,請後院四太爺吃殺豬後的酬勞飯,並給他兩斤豬肉。有榮榮妹在家,準備的非常充分,奶奶、媽媽和姊妹們也跟著四太爺沾了光,吃到了奶奶和媽媽喂得肥豬豬肉,奶奶特意用豬血灌了血腸。山娃陪著四太爺一起喝酒,酒後大家一起圍桌吃晚飯,就像過年一樣,豐盛的佳肴帶來了歡樂的氣氛。
山娃媽媽自從劉榮榮來到家,好像換了一個人,精神很正常,沒吵沒鬧,雖然有時自言自語,默默叨叨,但神智是清醒的。也許與山娃帶榮榮妹來家,環境和生活上有所改善有關;也許是見到山娃娶上了媳婦,抹去了她的擔心和憂慮有關;也許是臨近過年了,殺了豬,賣了錢,買了柴禾和生活用品,她的壓力負擔減小了有關;也許是抗精神分裂症的藥物幹預控製也有關;總言之,病情好於以往平日。這也是山娃和榮榮妹感到很欣慰的事情。
2月11號,臘月二十五日,劉榮榮懷著戀戀不舍的心情,對山娃說:
“山娃哥!今天我該回去了!這家裏衣服都洗了,豬也殺了,房也掃了,柴禾和該買的年貨也都買了,快要過年了。”
“這些天辛苦你了!多虧你來幫忙。要不然你在這裏過年吧?”山娃一臉不舍的挽留道。
“那可不行!爺爺不是說了嗎?讓我在春節前回去,沒結婚哪能在你家過年呢?”劉榮榮擰著雙眸回答。
山娃見榮榮妹執意要走,就隻好陪她到半壁山班車站附近的供銷社,買了兩瓶北京二鍋頭白酒和兩盒點心,讓她帶給爺爺和奶奶。送她到班車站,相擁灑淚告別,眼看著榮榮妹坐上了班車,他才放心地返回了自己的家。
山娃和劉榮榮這對兒自由戀愛的年輕人,充滿了對未來人生的美好希望。在患難與共的生活道路上,苦苦的追求著,掙紮著,拚搏著。就像返回山娃半壁山老家的道路一樣,迎著冬季臘月的寒風,看著滿山荒野景象,踏著蜿蜒崎嶇的山路,翻山越嶺又來到了洞廟河火車站。
他倆和所有回家過年的人們一樣,擁擠在綠皮車廂的火車上。沒有座位,山娃把手提包放在地板上,就和榮榮妹席地而坐,坐在了車廂一頭的過道處,山娃關切的看了看榮榮妹,把她摟在懷裏,擰著雙眉注視著榮榮妹說:
“累了吧?堅持一下,過了營子礦區車站,就到了興隆縣車站了。”
“不累!有你在我的身邊,再累也不覺得累。”劉榮榮揚起了羞紅的臉頰,搖著頭,抬了抬雙眸,柔和而堅毅地回答道。
奔馳的列車,穿越著隧洞,很快就到了營子礦區車站,稍停片刻,下車的人不多,但又熙熙攘攘的擠上車了不少的旅客,列車承載著人們,也承載著回家過年的願望,緩緩的駛出了車站,向著興隆縣車站加速駛去。
車廂裏的人擁擠的水泄不通,山娃隻好又把榮榮妹拉了起來,簇擁著站在了車門旁邊。山娃望著窗外光禿禿的大山,隨著列車向前,隨即把大山拋向了車後。他也期盼著自己能和列車一樣,帶著榮榮妹把大山拋向腦後,早日走出大山。
他看著看著,想著想著,轉眼之間就到了興隆縣火車站。
山娃一手拎著手提包,一手拉著榮榮妹的手,下了火車又到興隆縣長途班車站坐上了去半壁山老家的班車,經過三個小時的盤山公路盤旋顛簸,終於在下午4點到了半壁山班車站,山娃扛著手提包,帶著榮榮妹又回到了老家半壁山大隊的趙家小院。
當山娃的奶奶賈氏看到大孫子帶著榮榮妹回家來了,高興地喊著:
“山娃媽!你看誰回來了?是山娃帶著女朋友回來啦!”
“是嗎?我瞧瞧!”秀蘭說著,由西屋出來,看到了當院大門口走進來的山娃和後麵跟著的榮榮妹。笑嗬嗬地說道:
“大兒子你可回來了!半年多沒見麵,讓我好好看看你!”
秀蘭清醒時,還是很正常的,拉著山娃的手,望著他的臉頰,雙眸噙滿了淚水,自言自語的喃喃地道:
“這是我的兒子山娃嗎?好像是趙明啊?”
她激動的又有點糊塗了。也是想念山娃父親太久沒回家了,山娃也確實像父親趙明的模樣,對山娃產生了幻覺。她眨了眨雙眸,又擦了擦流出來的眼淚,僵硬的站在那裏注視著山娃。
“媽媽!我是山娃,不是我爸趙明,是我放寒假回家來了,還給你帶來了未來的兒媳劉榮榮。你看看這是誰呀?”
山娃說著,把榮榮妹拉到了母親秀蘭的麵前,秀蘭驚愕地仔細辨認著,說道:
“哦!想起來了,她來過咱們家,是你的女朋友啊!有點印象。”
“阿姨好!我是劉榮榮,要過春節了,來看看您!”劉榮榮親熱的和山娃媽說道。
奶奶邁著小腳,讓著孫子和孫媳婦說:
“快上屋吧!外麵冷,到東屋坐。”
山娃的小弟三寶也隨著媽媽跑出來,傻愣愣的看著大哥和未來的大嫂,山娃隨即領著小弟和榮榮妹一起走進了東屋。山娃見到大妹妹、二妹妹、二弟和小妹都圍坐在東屋炕上的飯桌旁做寒假作業。就像一群小燕子一樣,見到了大哥和未來的大嫂,嘰嘰喳喳的笑個不停,說個不停,鬧個不停,都忘記正在做作業了。
山娃把榮榮妹家帶來的年貨手提包放到板櫃上,一臉高興地對奶奶說道:
“奶奶!這是劉榮榮家爺爺和奶奶給咱家送的年貨,您看看!”
奶奶賈氏挪動著小腳,走到板櫃旁,拉開拉鏈,翻看著年貨。自言自語說:
“東西品種還不少,都是好吃的,她爺爺奶奶想的可真周到啊!”
山娃帶榮榮妹回到家這天正是1980年2月7號,農曆臘月二十一日。
2月8日;臘月二十二日,山娃讓榮榮妹為家裏洗衣服。他找後院鄰居四太爺趙瑞希給殺豬。山娃來到後院,“咚咚咚!”敲響了房門,屋內甕聲甕氣的有人問道:
“誰呀?”
“我!是山娃!”
“等著,我去開門啊!”
“嗯!好的!”山娃在門外答應道。
正好四太爺出來開門,他五十多歲,滿臉的胡須,長長的眉毛,紅黑的臉膛,兩隻眼睛炯炯有神,身穿一身家做的棉襖棉褲,看到山娃一臉驚愕地表情問道:
“你不是上學念中專去了嗎?啥時候回來的?”
“哦!學校放寒假了!我是昨天和女朋友一起回家來過年的。”山娃輕哦了一聲回答道。
“奧!”他熱情的把山娃讓進了屋裏。然後又問道:
“找我有事嗎?”
山娃開門見山的和他說:
“您今天有空嗎?要過年了,我奶奶說讓我請您給我們家去殺豬,然後把豬肉賣了,留下頭、蹄、下貨自己吃。”
“嗯!好辦呐!”他很爽快的答應道。
四太爺趙瑞希,在十多年前就當過半壁山大隊的村支書,忠厚義氣,熱心腸,誰要求到他辦事,沒有不好辦的,總是帶著口頭語:“好辦呐!”所以人稱他綽號:“趙好辦!”但是,當了沒幾年,不知怎麽就不幹了,一直跑跑顛顛為各家各戶殺豬宰羊,大家有大事小情都願意找他幫忙,他還是老樣子,一口一個“好辦呐!”
山娃找到他去殺豬,又一口說道:
“好辦呐!”
說著話,他就找出了殺豬用的尖刀、廷杖、砍刀等殺豬工具,穿上圍裙,和山娃一起出了門口,來到了山娃家。
因為山娃在村裏輩數小,左鄰右舍,鄉裏鄉親的不是不是叫叔叔、大伯,就是叫嬸嬸、大娘;還有的叫爺爺奶奶或者是太爺太奶,平輩裏山娃年齡最大。所以後院鄰居趙瑞希他叫四太爺,他會殺豬。如果請他殺豬,殺完豬負責再把豬肉給賣了,然後送給他二斤豬肉,算是報酬,再請他吃頓飯。
山娃家裏,一年到頭奶奶和媽媽喂一口肥豬,過年之前殺了賣豬肉,剩下頭、蹄、下貨留自己家吃。所賣的豬肉錢,春節過年好買一些年貨過年用。今年喂得豬不算太大,120多斤,四太爺殺完豬,就在院外大門口賣起了豬肉,一會兒功夫,左鄰右舍你三斤他五斤的賣了豬肉60斤,每斤1元錢,合計賣了60元。
當天下午,山娃和榮榮妹拿著賣豬肉的錢,又去趕大集,買了一千斤柴禾花了17元;買一張葦席3元;買白酒兩瓶2元;買粉條4斤2元;又買了各種調料6元;合計花了30元,剩下了30元交給了奶奶保管。因為山娃媽媽患有精神分裂症,時好時壞,所以不敢讓她保管錢和物。都交給奶奶賈氏來保管。
2月9號,臘月二十三日,過小年,祭奠灶王老爺上天,清晨要擺供香。一般農村當日掃房,打掃衛生,大掃除,更換新的窗戶紙。山娃和榮榮妹帶領著全家老小,把東屋、西屋、廚房和當院裏裏外外,前前後後都打掃的幹幹淨淨。
2月10號,臘月二十四日,請後院四太爺吃殺豬後的酬勞飯,並給他兩斤豬肉。有榮榮妹在家,準備的非常充分,奶奶、媽媽和姊妹們也跟著四太爺沾了光,吃到了奶奶和媽媽喂得肥豬豬肉,奶奶特意用豬血灌了血腸。山娃陪著四太爺一起喝酒,酒後大家一起圍桌吃晚飯,就像過年一樣,豐盛的佳肴帶來了歡樂的氣氛。
山娃媽媽自從劉榮榮來到家,好像換了一個人,精神很正常,沒吵沒鬧,雖然有時自言自語,默默叨叨,但神智是清醒的。也許與山娃帶榮榮妹來家,環境和生活上有所改善有關;也許是見到山娃娶上了媳婦,抹去了她的擔心和憂慮有關;也許是臨近過年了,殺了豬,賣了錢,買了柴禾和生活用品,她的壓力負擔減小了有關;也許是抗精神分裂症的藥物幹預控製也有關;總言之,病情好於以往平日。這也是山娃和榮榮妹感到很欣慰的事情。
2月11號,臘月二十五日,劉榮榮懷著戀戀不舍的心情,對山娃說:
“山娃哥!今天我該回去了!這家裏衣服都洗了,豬也殺了,房也掃了,柴禾和該買的年貨也都買了,快要過年了。”
“這些天辛苦你了!多虧你來幫忙。要不然你在這裏過年吧?”山娃一臉不舍的挽留道。
“那可不行!爺爺不是說了嗎?讓我在春節前回去,沒結婚哪能在你家過年呢?”劉榮榮擰著雙眸回答。
山娃見榮榮妹執意要走,就隻好陪她到半壁山班車站附近的供銷社,買了兩瓶北京二鍋頭白酒和兩盒點心,讓她帶給爺爺和奶奶。送她到班車站,相擁灑淚告別,眼看著榮榮妹坐上了班車,他才放心地返回了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