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山娃少年45
寒冬!北風呼嘯著像要把人吞掉,一陣緊縮一陣,把風沙刮起來“沙沙!”作響。臘月的殘雪覆蓋在農村的大地上,被寒風刮得像大海的波濤,層層疊疊卷起,高低不平。馬路上的積雪化了又凍,凍了又化,被車輪碾壓成兩道轍痕,路邊殘雪摻雜著泥土,融化不均,參差不一。學校操場的積雪,早已被同學們打掃的像沒有下過雪一樣,露出了僵硬的土地板,細一看,被凍得裂紋兒縱橫交錯。。。
山娃高三就要畢業了,期末考試已經結束,同學們忙碌著互相贈送紀念品,簽留言作紀念。山娃因家裏困難,沒有錢給大家買什麽,但他還是從牙縫兒裏積攢出幾個零錢,買了三個很小的、塑料皮兒的筆記本,一個是贈給班長佟義的,上麵簽上: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願我們友誼長存到永遠。。。”
另一個是贈給李萍的,因為她是文藝委員,班委裏麵唯一的女生,對山娃也是關愛有佳的,而且她也贈給了山娃一條毛巾和一個手帕。
他回憶著李萍給他送禮物的那天晚上。。。
那天晚上放學了,班長佟義通知他晚上先別回家,去男生宿舍一起聚餐,高中要畢業了,慶祝一下。他在聚餐時很激動,破天荒地第一次喝了點白酒,感到渾身燥熱,出了宿舍到外麵透透氣兒。漆黑的夜晚,伸手不見五指,寒風陣陣吹來,讓他感到涼爽了許多。他漫步在宿舍外的林蔭小路上,一個人影也沒有。微弱路燈的燈光灑滿了校園,他感慨萬千,不由自主的又想到了李萍。。。就在這時,突然有人從身後輕輕的抱住了他,他感到一驚!後麵傳來了李萍的聲音:“山娃同學,你不要說話,讓我再好好地看看你。”話音剛落,她鬆開了雙手,山娃轉身看到了李萍同學那張激動的麵孔,她看著山娃,麵帶羞澀。隻見她從懷裏掏出一條疊的整整齊齊的毛巾遞給了山娃,然後戀戀不舍的離去了。
山娃借著路燈下的燈光,打開了那條毛巾,發現還有一個手帕,滑落出一張折疊在一起的信紙,他又激動地打開了信紙,隻見上麵清楚而又工整的寫道:
山娃同學:我倆高中畢業即將分別,有很多的不舍,離別之際,送給你一條毛巾,留你在回鄉務農時擦汗之用,再送給你一個手帕,希望你帶在身邊,有了悲傷或痛苦的淚水,就用它擦幹,你就會想到有我的陪伴,會給你增加信心和勇氣!有了快樂和激動地淚水,也用它擦幹,你就會想到要和我一起分享!
千言萬語,難以表達我的此刻心情。我願你:
做革命的青年,寫革命的日記。走革命道路,立革命的誌向!
學友:李萍 1975年1月14日
山娃看完了李萍的信,感動的流下了熱淚。他無心再回到男生宿舍裏,趁著夜色深一腳淺一腳,跌跌撞撞的返回了家。
山娃從回憶中清醒過來,拿著送給李萍同學的禮物小筆記本,想了又想,打開了首頁在上麵寫道:
“相識有緣伴寒窗,回眸往事好時光。揮手告別踏鄉路,難得相見訴衷腸!”
山娃寫上了,又覺“訴衷腸”不妥,暗暗一笑,可有找不到更貼切的詞語,心想“唉!算了吧,就這樣吧!如何理解由她自己。”於是合上了筆記本。
第三個筆記本就是送給孟慶芳的,他思考了好半天,才在首頁上寫道:
“機緣巧合天賜情,心中難舍不安寧。淪落何處彷徨路?但願社會取真經!”寫完了,山娃暗自好笑,留給孟慶芳去想吧。。。他心裏默默地祈禱:“能讓我與她結緣,長久的走下去,交往下去,也許會有那麽一天。。。”他不敢再往下想了。
他到學校,把自己的畢業禮物分別送給了他要給的同學,在送給孟慶芳的禮物時,她也同樣送給了山娃一個很精美的日記本,裏麵還夾著一封信。並“咯咯!”的笑著對山娃說:“收好日記本,回家再看信啊!”
山娃接過日記本,非常喜歡,比自己給她的小筆記本,不知好上多少倍。就說到:“我很喜歡你的禮物,會好好珍藏。”他把信匆忙的放進自己的衣兜兒裏,轉身離去。一隻手還插在衣兜兒裏撫摸著那封信,恐怕她掉出來丟失了。
當然山娃也收到了許多同學們的禮物,他沒有禮物贈送的同學,隻好給他們留言:或是寫上祝福的話語,或是寫一首打油詩,或是寫上勉勵上進的口號。到了教室,同學們都已經回宿舍了,趁著沒人,他忍不住掏出了孟慶芳的那封神秘的信,屏住呼吸,默默地看了起來。隻見上麵寫道:
娃哥:
你很快就畢業了,首先祝賀你,提前走出了學校的大門。我還有一年的時間學習,也會和你一樣,離開這難忘的學校。今日的分別,難以割舍,不知何日何時還能在一起。。。
我們在一年多的交往中,不知用了多少書信的方式,傳遞了我們的友誼、我們的情感、我們的理想、我們的心裏話。今日分別了,留下了許多讓我們值得回憶的過去,你對我學習上的幫助,為人處世上的影響,誌同道合的思想,情投意合的性格,讓我終生難忘。
也希望你,不要忘記我們的友誼和感情。走向社會,好好努力,相信你的能力,會在農村的廣闊天地裏大有作為的。發揮你的聰明才智,幹出一番大事業來,等待你的佳音。
特別是我媽媽很喜歡你,常常誇你是個懂事的孩子,是個孝順的孩子,是個能吃苦的孩子,是個有出息的好孩子。我也很欽佩你,從你的身上學到了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也懂得了什麽是貧窮,什麽是痛苦,什麽是快樂,什麽是幸福。你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品德,將永遠激勵著我。
今後你應該好好和我媽媽相處,那咱倆的事情就好辦了。。。
妹妹:芳
1975年1月15日
山娃看完信,心理跳個不停,特別是最後這句話,讓他匪夷所思,不知她說的“那咱倆的事情就好辦了。。。”是指的什麽事呢?讓他“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他想著,想著,好像朦朧的有種欲望,有種衝動,但他很快就被自己的自卑而打消了!淹沒了!他不敢再往下想,也不敢再想了。。。
畢業典禮很快到了,山娃終於走上了講台,領取了高中的《畢業證書》,鮮紅的塑料皮兒,裏麵紙頁上貼著他的稚嫩的、留著分頭的一寸大的免冠照片,上麵還蓋著鋼印。下麵清楚的蓋有大紅印,在另一頁鉛印幾行小字:
半壁山中學九班學生(趙山娃),在校三年學習屆滿,成績優異,準予畢業。
1975年1月15日
這就是真的《畢業證書》,實實在在的,真真切切的,山娃不敢相信,他真的要畢業了,念書的時代結束了,即將走向社會,走向農村,這廣闊的天地。。。他背著沉甸甸的書包,懷揣著《畢業證書》,揣著一片茫然,揣著彷徨無知,揣著遠大誌向,揣著美好願望,踏上了回家的路,踏上了人生的路。。。
寒冬!北風呼嘯著像要把人吞掉,一陣緊縮一陣,把風沙刮起來“沙沙!”作響。臘月的殘雪覆蓋在農村的大地上,被寒風刮得像大海的波濤,層層疊疊卷起,高低不平。馬路上的積雪化了又凍,凍了又化,被車輪碾壓成兩道轍痕,路邊殘雪摻雜著泥土,融化不均,參差不一。學校操場的積雪,早已被同學們打掃的像沒有下過雪一樣,露出了僵硬的土地板,細一看,被凍得裂紋兒縱橫交錯。。。
山娃高三就要畢業了,期末考試已經結束,同學們忙碌著互相贈送紀念品,簽留言作紀念。山娃因家裏困難,沒有錢給大家買什麽,但他還是從牙縫兒裏積攢出幾個零錢,買了三個很小的、塑料皮兒的筆記本,一個是贈給班長佟義的,上麵簽上: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願我們友誼長存到永遠。。。”
另一個是贈給李萍的,因為她是文藝委員,班委裏麵唯一的女生,對山娃也是關愛有佳的,而且她也贈給了山娃一條毛巾和一個手帕。
他回憶著李萍給他送禮物的那天晚上。。。
那天晚上放學了,班長佟義通知他晚上先別回家,去男生宿舍一起聚餐,高中要畢業了,慶祝一下。他在聚餐時很激動,破天荒地第一次喝了點白酒,感到渾身燥熱,出了宿舍到外麵透透氣兒。漆黑的夜晚,伸手不見五指,寒風陣陣吹來,讓他感到涼爽了許多。他漫步在宿舍外的林蔭小路上,一個人影也沒有。微弱路燈的燈光灑滿了校園,他感慨萬千,不由自主的又想到了李萍。。。就在這時,突然有人從身後輕輕的抱住了他,他感到一驚!後麵傳來了李萍的聲音:“山娃同學,你不要說話,讓我再好好地看看你。”話音剛落,她鬆開了雙手,山娃轉身看到了李萍同學那張激動的麵孔,她看著山娃,麵帶羞澀。隻見她從懷裏掏出一條疊的整整齊齊的毛巾遞給了山娃,然後戀戀不舍的離去了。
山娃借著路燈下的燈光,打開了那條毛巾,發現還有一個手帕,滑落出一張折疊在一起的信紙,他又激動地打開了信紙,隻見上麵清楚而又工整的寫道:
山娃同學:我倆高中畢業即將分別,有很多的不舍,離別之際,送給你一條毛巾,留你在回鄉務農時擦汗之用,再送給你一個手帕,希望你帶在身邊,有了悲傷或痛苦的淚水,就用它擦幹,你就會想到有我的陪伴,會給你增加信心和勇氣!有了快樂和激動地淚水,也用它擦幹,你就會想到要和我一起分享!
千言萬語,難以表達我的此刻心情。我願你:
做革命的青年,寫革命的日記。走革命道路,立革命的誌向!
學友:李萍 1975年1月14日
山娃看完了李萍的信,感動的流下了熱淚。他無心再回到男生宿舍裏,趁著夜色深一腳淺一腳,跌跌撞撞的返回了家。
山娃從回憶中清醒過來,拿著送給李萍同學的禮物小筆記本,想了又想,打開了首頁在上麵寫道:
“相識有緣伴寒窗,回眸往事好時光。揮手告別踏鄉路,難得相見訴衷腸!”
山娃寫上了,又覺“訴衷腸”不妥,暗暗一笑,可有找不到更貼切的詞語,心想“唉!算了吧,就這樣吧!如何理解由她自己。”於是合上了筆記本。
第三個筆記本就是送給孟慶芳的,他思考了好半天,才在首頁上寫道:
“機緣巧合天賜情,心中難舍不安寧。淪落何處彷徨路?但願社會取真經!”寫完了,山娃暗自好笑,留給孟慶芳去想吧。。。他心裏默默地祈禱:“能讓我與她結緣,長久的走下去,交往下去,也許會有那麽一天。。。”他不敢再往下想了。
他到學校,把自己的畢業禮物分別送給了他要給的同學,在送給孟慶芳的禮物時,她也同樣送給了山娃一個很精美的日記本,裏麵還夾著一封信。並“咯咯!”的笑著對山娃說:“收好日記本,回家再看信啊!”
山娃接過日記本,非常喜歡,比自己給她的小筆記本,不知好上多少倍。就說到:“我很喜歡你的禮物,會好好珍藏。”他把信匆忙的放進自己的衣兜兒裏,轉身離去。一隻手還插在衣兜兒裏撫摸著那封信,恐怕她掉出來丟失了。
當然山娃也收到了許多同學們的禮物,他沒有禮物贈送的同學,隻好給他們留言:或是寫上祝福的話語,或是寫一首打油詩,或是寫上勉勵上進的口號。到了教室,同學們都已經回宿舍了,趁著沒人,他忍不住掏出了孟慶芳的那封神秘的信,屏住呼吸,默默地看了起來。隻見上麵寫道:
娃哥:
你很快就畢業了,首先祝賀你,提前走出了學校的大門。我還有一年的時間學習,也會和你一樣,離開這難忘的學校。今日的分別,難以割舍,不知何日何時還能在一起。。。
我們在一年多的交往中,不知用了多少書信的方式,傳遞了我們的友誼、我們的情感、我們的理想、我們的心裏話。今日分別了,留下了許多讓我們值得回憶的過去,你對我學習上的幫助,為人處世上的影響,誌同道合的思想,情投意合的性格,讓我終生難忘。
也希望你,不要忘記我們的友誼和感情。走向社會,好好努力,相信你的能力,會在農村的廣闊天地裏大有作為的。發揮你的聰明才智,幹出一番大事業來,等待你的佳音。
特別是我媽媽很喜歡你,常常誇你是個懂事的孩子,是個孝順的孩子,是個能吃苦的孩子,是個有出息的好孩子。我也很欽佩你,從你的身上學到了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也懂得了什麽是貧窮,什麽是痛苦,什麽是快樂,什麽是幸福。你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品德,將永遠激勵著我。
今後你應該好好和我媽媽相處,那咱倆的事情就好辦了。。。
妹妹:芳
1975年1月15日
山娃看完信,心理跳個不停,特別是最後這句話,讓他匪夷所思,不知她說的“那咱倆的事情就好辦了。。。”是指的什麽事呢?讓他“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他想著,想著,好像朦朧的有種欲望,有種衝動,但他很快就被自己的自卑而打消了!淹沒了!他不敢再往下想,也不敢再想了。。。
畢業典禮很快到了,山娃終於走上了講台,領取了高中的《畢業證書》,鮮紅的塑料皮兒,裏麵紙頁上貼著他的稚嫩的、留著分頭的一寸大的免冠照片,上麵還蓋著鋼印。下麵清楚的蓋有大紅印,在另一頁鉛印幾行小字:
半壁山中學九班學生(趙山娃),在校三年學習屆滿,成績優異,準予畢業。
1975年1月15日
這就是真的《畢業證書》,實實在在的,真真切切的,山娃不敢相信,他真的要畢業了,念書的時代結束了,即將走向社會,走向農村,這廣闊的天地。。。他背著沉甸甸的書包,懷揣著《畢業證書》,揣著一片茫然,揣著彷徨無知,揣著遠大誌向,揣著美好願望,踏上了回家的路,踏上了人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