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永定之戰(3)
篡明:從邊軍一隊官開始 作者:小鯊魚愛吃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永定門前,神武衛的死兵營傾巢而出,這些人一殺入戰場,局勢便出現了一邊倒的情況。
這兩千多人個個是數萬流民軍中殺出來的好手,更都精通戰場搏殺之術。
若是金軍選擇列陣而戰,死兵營還真占不了太多便宜。
可前陣已經陷入了亂戰,三千多大同步卒已經拖死了局麵。
明金雙方都已經是到了極限,這支兩千多人的重甲步兵突然殺入。
真是如虎入羊群一般,殺的金軍步甲兵肝膽俱裂。
“殺奴!”
趙黑子身上穿著山文鐵甲,手中大斧揮舞的如風,不一會兒便有幾個步甲兵倒在了他的身邊。
餘者的死兵營軍卒,個個手中不是拿著釘頭棒就是帶著破甲錐頭的長槍。
“去死吧,金狗!”
一個死兵營的隊官怒吼著將手中釘錘狠狠砸了下去。
一聲慘叫襲來,步甲兵的頭頂的鐵盔已經凹進去一大塊。
那步甲兵是如遭雷擊,搖搖晃晃的擺著身體。
大片的血液從頭頂處慢慢流出,很快便淌滿了整張臉,那模樣是十分的駭人。
與此同時,幾個步甲兵的刀光已經劈了過來。
那隊官不躲不閃,硬憑著身上雙層鐵甲的護衛。
“狗韃子!”
徑直上前,一釘錘又給一人開了瓢。
幾把戰刀同時劈在了隊官的身上,隻聽得金屬碰撞之聲傳來。
那人卻是毫發無傷,隻有腹部和腰間多了幾道白印子。
“萬勝!”
趙黑子抹了把臉上的血跡,舉起了手中的大斧。
金軍步甲兵在被砍倒了數百人後,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此時見明軍戰意高漲,剩下的近八百多人開始了潰逃。
將陣中的數千名更役丟在了身後,企圖用這些人來拖延逃跑的時間。
不得不說,這招賣隊友之法確實很管用。
數千名更役身上連甲胄都沒有,對上大同步卒都很是吃力,更不要說這兩千多的死兵了。
明軍趁勢包圍了餘下的上千名給更役,開始了一層層的圍殺。
又被砍倒了數百人後,更役們丟掉了手中的兵器。
個個是跪倒在地,想要求得一條生路。
可明軍早已經殺紅了眼,趙黑子更是個殺人不眨眼的主。
哪管得你降與不降,見麵就是一斧招呼了下去。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隻聽得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響起。
眾人循聲望去,但見一匹通體灰紅、四蹄生風的高大戰馬如離弦之箭般疾馳而來。
馬上端坐一人,身姿挺拔,威風凜凜,正是劉平身邊的親兵頭子梁飛。
說時遲那時快,隻見梁飛身未下馬,飛起一腳,正中趙黑子緊握斧頭的手腕。
趙黑子猝不及防,隻覺一股大力襲來,虎口一震,手中的斧頭脫手而出。
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後,“哐當”一聲落在地上,濺起一片塵土。
“傳劉大人令,再有擅自殺俘者,軍法從事!”梁飛勒住韁繩,高聲喊道。
趙黑子心中一驚,臉上露出一絲不滿之色。
但軍令如山,他也不敢違抗,隻得悻悻地揮揮手,對身後的軍卒們喝道:“既然這樣,那便都停手吧!”
那些原本殺紅了眼的軍卒們聽到命令,紛紛收刀入鞘,停止了對俘虜們的攻擊。
隨後,他們取出一根根長長的繩索,動作嫻熟地將俘虜們一個接一個地捆綁起來。
這些更役們早已被嚇得麵無人色,渾身顫抖不止,隻能任由軍卒們擺布。
這時,一直居於後陣的輔兵們也走了上來。
李信對著手下之人交代了幾句,輔兵們快速的打掃起了戰場……
過了有一炷香的功夫,李信來到了中軍大纛旗下。
看著神色如故的劉平,李信麵帶喜色的道:“稟劉大人,此戰共俘虜了金軍更役六百多人,另有建奴步甲二十餘人……”
“哦,竟然還抓到了金軍步甲?”
劉平的臉上有些驚喜,這真的算是個意外之喜了。
他哪裏知道,因為死兵們用的武器多為鈍器,這二十幾個步甲兵也是被砸的昏迷了過去。
醒來之後,便稀裏糊塗的成了明軍的戰俘。
“將這些俘虜都關押好,日後這可都是我等加官進爵的寶貝……”
劉平交代了幾句,繼續望向了遠處的金軍大陣。
此番之戰,算是小打小鬧了,皇太極連護軍營的精騎都沒動用。
劉平有理由相信,這隻是一次試探性的進攻。
而真正的考驗,則還未真正的來到。
金軍大陣之中,代善麵色陰冷的看著逃回來的八百多步甲兵。
加上先前被擊潰的馬甲兵,正紅旗此番折損了二百多人不說。
代善在這些貝勒大臣之前,算是真正的丟了麵子。
“一幫軟蛋,不知有何麵目逃回來!”
揮舞起了馬鞭,代善打的領頭的甲喇額真渾身是血。
那人羞辱的低下了頭,雖然身上疼痛萬分,但卻是吭都不敢吭一聲。
“罷了!”
皇太極換上了一套衣甲,出言阻止了要把人打死的代善。
“謝大汗不殺之恩!”
揮了揮手,示意跪著的步甲兵都退下。
皇太極看著眾貝勒說道:“今日之敗,全在於本汗一人,諸位還請莫要喪氣,當前之計,是要想出破敵之策,這劉平真乃本汗平生之大敵!”
“大汗,方才臣觀明軍陣型緊密,但其側翼卻是有一支人馬頗為散亂,想要破敵,或許轉機便在此處”
嶽托率先站了出來,有理有據的分析起了明軍的陣型,倒也真讓他看出了些破綻。
“貝勒爺說的有理,臣也認為確是如此!”
一旁的範文程低下了頭,出言支持嶽托的觀點。
“範學士也覺得是這樣,那便猛攻明軍側翼,本汗就不信打不開這烏龜殼!”
皇太極的胖臉上閃過一絲憤怒,算是商定了進攻之策。
這邊尚且不提,卻說明軍中軍陣裏。
前來道喜的趙、滿幾人已經站到了一起,紛紛是出言誇讚首勝之功。
劉平則一一與其還禮,一直到了申甫之時。
在發現此人的臉上滿是興奮之色後,劉平便知道事情怕是不妙了。
這兩千多人個個是數萬流民軍中殺出來的好手,更都精通戰場搏殺之術。
若是金軍選擇列陣而戰,死兵營還真占不了太多便宜。
可前陣已經陷入了亂戰,三千多大同步卒已經拖死了局麵。
明金雙方都已經是到了極限,這支兩千多人的重甲步兵突然殺入。
真是如虎入羊群一般,殺的金軍步甲兵肝膽俱裂。
“殺奴!”
趙黑子身上穿著山文鐵甲,手中大斧揮舞的如風,不一會兒便有幾個步甲兵倒在了他的身邊。
餘者的死兵營軍卒,個個手中不是拿著釘頭棒就是帶著破甲錐頭的長槍。
“去死吧,金狗!”
一個死兵營的隊官怒吼著將手中釘錘狠狠砸了下去。
一聲慘叫襲來,步甲兵的頭頂的鐵盔已經凹進去一大塊。
那步甲兵是如遭雷擊,搖搖晃晃的擺著身體。
大片的血液從頭頂處慢慢流出,很快便淌滿了整張臉,那模樣是十分的駭人。
與此同時,幾個步甲兵的刀光已經劈了過來。
那隊官不躲不閃,硬憑著身上雙層鐵甲的護衛。
“狗韃子!”
徑直上前,一釘錘又給一人開了瓢。
幾把戰刀同時劈在了隊官的身上,隻聽得金屬碰撞之聲傳來。
那人卻是毫發無傷,隻有腹部和腰間多了幾道白印子。
“萬勝!”
趙黑子抹了把臉上的血跡,舉起了手中的大斧。
金軍步甲兵在被砍倒了數百人後,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此時見明軍戰意高漲,剩下的近八百多人開始了潰逃。
將陣中的數千名更役丟在了身後,企圖用這些人來拖延逃跑的時間。
不得不說,這招賣隊友之法確實很管用。
數千名更役身上連甲胄都沒有,對上大同步卒都很是吃力,更不要說這兩千多的死兵了。
明軍趁勢包圍了餘下的上千名給更役,開始了一層層的圍殺。
又被砍倒了數百人後,更役們丟掉了手中的兵器。
個個是跪倒在地,想要求得一條生路。
可明軍早已經殺紅了眼,趙黑子更是個殺人不眨眼的主。
哪管得你降與不降,見麵就是一斧招呼了下去。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隻聽得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響起。
眾人循聲望去,但見一匹通體灰紅、四蹄生風的高大戰馬如離弦之箭般疾馳而來。
馬上端坐一人,身姿挺拔,威風凜凜,正是劉平身邊的親兵頭子梁飛。
說時遲那時快,隻見梁飛身未下馬,飛起一腳,正中趙黑子緊握斧頭的手腕。
趙黑子猝不及防,隻覺一股大力襲來,虎口一震,手中的斧頭脫手而出。
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後,“哐當”一聲落在地上,濺起一片塵土。
“傳劉大人令,再有擅自殺俘者,軍法從事!”梁飛勒住韁繩,高聲喊道。
趙黑子心中一驚,臉上露出一絲不滿之色。
但軍令如山,他也不敢違抗,隻得悻悻地揮揮手,對身後的軍卒們喝道:“既然這樣,那便都停手吧!”
那些原本殺紅了眼的軍卒們聽到命令,紛紛收刀入鞘,停止了對俘虜們的攻擊。
隨後,他們取出一根根長長的繩索,動作嫻熟地將俘虜們一個接一個地捆綁起來。
這些更役們早已被嚇得麵無人色,渾身顫抖不止,隻能任由軍卒們擺布。
這時,一直居於後陣的輔兵們也走了上來。
李信對著手下之人交代了幾句,輔兵們快速的打掃起了戰場……
過了有一炷香的功夫,李信來到了中軍大纛旗下。
看著神色如故的劉平,李信麵帶喜色的道:“稟劉大人,此戰共俘虜了金軍更役六百多人,另有建奴步甲二十餘人……”
“哦,竟然還抓到了金軍步甲?”
劉平的臉上有些驚喜,這真的算是個意外之喜了。
他哪裏知道,因為死兵們用的武器多為鈍器,這二十幾個步甲兵也是被砸的昏迷了過去。
醒來之後,便稀裏糊塗的成了明軍的戰俘。
“將這些俘虜都關押好,日後這可都是我等加官進爵的寶貝……”
劉平交代了幾句,繼續望向了遠處的金軍大陣。
此番之戰,算是小打小鬧了,皇太極連護軍營的精騎都沒動用。
劉平有理由相信,這隻是一次試探性的進攻。
而真正的考驗,則還未真正的來到。
金軍大陣之中,代善麵色陰冷的看著逃回來的八百多步甲兵。
加上先前被擊潰的馬甲兵,正紅旗此番折損了二百多人不說。
代善在這些貝勒大臣之前,算是真正的丟了麵子。
“一幫軟蛋,不知有何麵目逃回來!”
揮舞起了馬鞭,代善打的領頭的甲喇額真渾身是血。
那人羞辱的低下了頭,雖然身上疼痛萬分,但卻是吭都不敢吭一聲。
“罷了!”
皇太極換上了一套衣甲,出言阻止了要把人打死的代善。
“謝大汗不殺之恩!”
揮了揮手,示意跪著的步甲兵都退下。
皇太極看著眾貝勒說道:“今日之敗,全在於本汗一人,諸位還請莫要喪氣,當前之計,是要想出破敵之策,這劉平真乃本汗平生之大敵!”
“大汗,方才臣觀明軍陣型緊密,但其側翼卻是有一支人馬頗為散亂,想要破敵,或許轉機便在此處”
嶽托率先站了出來,有理有據的分析起了明軍的陣型,倒也真讓他看出了些破綻。
“貝勒爺說的有理,臣也認為確是如此!”
一旁的範文程低下了頭,出言支持嶽托的觀點。
“範學士也覺得是這樣,那便猛攻明軍側翼,本汗就不信打不開這烏龜殼!”
皇太極的胖臉上閃過一絲憤怒,算是商定了進攻之策。
這邊尚且不提,卻說明軍中軍陣裏。
前來道喜的趙、滿幾人已經站到了一起,紛紛是出言誇讚首勝之功。
劉平則一一與其還禮,一直到了申甫之時。
在發現此人的臉上滿是興奮之色後,劉平便知道事情怕是不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