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屯田(1)
篡明:從邊軍一隊官開始 作者:小鯊魚愛吃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千戶所,劉府的前院裏。
“大人,這便是衛所裏所占有的軍田”
許青山站在一旁,將地圖名冊遞了過去。
“古汴河穿過杞縣的西岸都是軍田所在?”
劉平和李信二人先後看了一下,發現自查抄了那幾個百戶的軍田後,整個衛所擁有的軍田超過了萬畝。
其實也難怪,這個時代土地的生產力低下,往往一戶便能分到近二十畝的軍田。
千戶所巔峰之時可是有六七百戶,擁有那麽多軍田也就不奇怪了。
“城中尚有勞力千戶,除去工坊所需的兩千多人,餘者操使這萬畝軍田是綽綽有餘”
李信臉上帶著笑容,向幾人介紹了人力的詳細情況。
“那倒是沒有什麽問題,具體的分田便由你們二人安排吧,本官明日便要去府城一趟”
劉平同意了二人的觀點,也提出了未來的行程。
沒辦法,屯田也是要資本的。
按理來說,所花費的種子、耕牛以及農具所花費的銀錢都該由河南都司出的。
可現在的軍屯敗壞,衛所製度更是名存實亡。
上麵沒找你要錢就不錯了,你還想要吸老爺們的血?
所以,劉平此次對於去府城一趟要錢糧,並沒有抱什麽太大的希望。
但有時候事情就是這樣,你可以要不到錢糧。
但必須要去一趟,相當於走個過場,讓上麵人知道你要做些什麽。
如果自己一味的單幹,哪天上麵隻要一個清查田畝的政令。
不管再怎麽忙活,也都是為別人做了嫁衣。
“李兄弟,便由你來主管分地之事,青山你一定要支持啊!”
劉平看著眼前的兩人,心中是平靜無比。
早就知道了許青山和自己幾人貌合神離,此次屯田便是需要此人的支持。
於是劉平便故意看向一旁的許青山,眼神中帶著一絲期待和鼓勵。
許青山被劉平這麽一看,心裏頓時有些慌亂。
他晃了晃腦袋,但看到劉平那充滿深意的目光,心道這劉大人到底是個什麽意思。
於是隻好硬著頭皮應道:“好……好吧。”
劉平滿意地點點頭,然後轉頭看向李信,眼中閃過一絲異彩。
這次分地之事算是個大難題,有了許青山的配合,李信也能輕鬆了許多。
“這分潤軍田乃是軍中慣例,此次要給千戶大人留多少?”
許青山猶豫片刻後,會錯了劉平的意思,便直言不諱的詢問。
劉平聽到這話,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
看來許青山已經上鉤了,接下來隻需要好好利用這個機會,就能讓許青山徹底站到自己這邊來。
“這個嘛……”劉平故意賣起關子,吊了會兩人的胃口。
“本千戶這邊,一畝地都不要!”
許青山一聽,頓時瞪大了眼睛。
原本以為千戶大人要獅子大開口,沒想到劉平竟然開口一畝地都不要。
這樣一來,上官都這樣公正無私了,他們這些下官豈不是一樣不能留地?
“大人是不是要留一些?這每年的租子都不少銀子呢”許青山忍不住提出質疑。
“大人公正無私,但我們下麵的兄弟們也要吃飯啊。”
劉平臉色一沉,不悅地說道:“怎麽,許兄弟你這是不願意嗎?”
“天下糜爛,軍屯荒廢,皆因軍戶無地可耕,逃軍從賊,本官便要從這杞縣開始改變,三年之內將這裏變成一片樂土!”
許青山瞪眼張大了嘴,想要說些什麽,但最終還是忍住了。
“大人英明!下官佩服不已,那就按大人說的辦吧。隻是希望千戶大人能夠體諒兄弟們的難處。”
許青山歎了口氣,無奈地說道。
見目的已經達成,劉平心中不禁是大喜。
許青山在衛所之中可是很有聲望之人,有了他的支持,屯田大計可成也!
劉平拍了拍許青山的肩膀,笑著說道:“放心吧許兄弟,本官絕不會虧待眾位兄弟的!”
說完,他轉頭看向李信,眼中滿是笑容。
李信回之一笑,二人是心有靈犀的對視一眼。
“……”
“駕!”
第二日一大早,劉平幾人策馬奔騰在官道之上。
此次前往開封府,劉平隻帶了梁飛等五騎親衛。
除了身上的盔甲武器,主打的就是一個輕裝急行。
“大人,前方便是驛站了,要不要歇息一會!”
劉平同意便來到了驛站,迎麵走過來了兩個驛卒。
“諸位還請裏麵歇息,馬兒自有我幾人照顧”
從幾人手中接過了韁繩,驛卒們伺候著戰馬入了馬欄。
隨即便準備好了草料,更是有戰馬吃的黃豆。
“小哥,接著!”
扔過去了一個五兩的銀錠,劉平猛喝了一碗酒水。
對於這些驛卒他也沒有半點輕視,畢竟這些人也算是闖王的同行了。
記得不錯的話,就是崇禎二年之時,大明朝最狠的快遞小哥就要上線了。
吃上了一些菜,眼見幾個驛卒站在門外眼巴巴的看著。
“都過來一起吃吧,這些菜咱們幾個也吃不完!”
招呼了一聲,劉平沒有任何顧忌的主動騰開了座位。
“大人真是平易近人之輩!”
為首的老驛卒歎服了一句,便與幾人喝酒交談了起來。
幾人聊到了家常之事,心中更是苦悶不已。
眼見世道是越來越亂了,朝廷還欠了這些基層驛卒三個月的餉銀。
最讓人無語的是,若果今日劉平幾人借驛站的馬去開封府。
如果馬兒受傷或者累死了,驛卒還要掏錢賠償官府。
這老朱家和大明朝,真的是將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貫徹到底了。
與幾人一番暢飲,最後臨走的時候。
“多少年沒碰到過大人這樣的好人了,見你們是從杞縣來的,前不久從歸德府跑了一大批流民,足有萬人咧!”
那老驛卒出言提醒,劉平幾人是抱拳拜別。
這些驛卒常年在官道上跑馬帶路,得來的消息也比官府快的多。
今年一整年都沒下雨,鬧事的流民越聚越多是正常的。
可這數萬流民進入了杞縣,若果有野心家引導一下,那便要壞事了!
心中有一些忐忑不安,眾人很快便抵達了開封府。
“大人,這便是衛所裏所占有的軍田”
許青山站在一旁,將地圖名冊遞了過去。
“古汴河穿過杞縣的西岸都是軍田所在?”
劉平和李信二人先後看了一下,發現自查抄了那幾個百戶的軍田後,整個衛所擁有的軍田超過了萬畝。
其實也難怪,這個時代土地的生產力低下,往往一戶便能分到近二十畝的軍田。
千戶所巔峰之時可是有六七百戶,擁有那麽多軍田也就不奇怪了。
“城中尚有勞力千戶,除去工坊所需的兩千多人,餘者操使這萬畝軍田是綽綽有餘”
李信臉上帶著笑容,向幾人介紹了人力的詳細情況。
“那倒是沒有什麽問題,具體的分田便由你們二人安排吧,本官明日便要去府城一趟”
劉平同意了二人的觀點,也提出了未來的行程。
沒辦法,屯田也是要資本的。
按理來說,所花費的種子、耕牛以及農具所花費的銀錢都該由河南都司出的。
可現在的軍屯敗壞,衛所製度更是名存實亡。
上麵沒找你要錢就不錯了,你還想要吸老爺們的血?
所以,劉平此次對於去府城一趟要錢糧,並沒有抱什麽太大的希望。
但有時候事情就是這樣,你可以要不到錢糧。
但必須要去一趟,相當於走個過場,讓上麵人知道你要做些什麽。
如果自己一味的單幹,哪天上麵隻要一個清查田畝的政令。
不管再怎麽忙活,也都是為別人做了嫁衣。
“李兄弟,便由你來主管分地之事,青山你一定要支持啊!”
劉平看著眼前的兩人,心中是平靜無比。
早就知道了許青山和自己幾人貌合神離,此次屯田便是需要此人的支持。
於是劉平便故意看向一旁的許青山,眼神中帶著一絲期待和鼓勵。
許青山被劉平這麽一看,心裏頓時有些慌亂。
他晃了晃腦袋,但看到劉平那充滿深意的目光,心道這劉大人到底是個什麽意思。
於是隻好硬著頭皮應道:“好……好吧。”
劉平滿意地點點頭,然後轉頭看向李信,眼中閃過一絲異彩。
這次分地之事算是個大難題,有了許青山的配合,李信也能輕鬆了許多。
“這分潤軍田乃是軍中慣例,此次要給千戶大人留多少?”
許青山猶豫片刻後,會錯了劉平的意思,便直言不諱的詢問。
劉平聽到這話,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
看來許青山已經上鉤了,接下來隻需要好好利用這個機會,就能讓許青山徹底站到自己這邊來。
“這個嘛……”劉平故意賣起關子,吊了會兩人的胃口。
“本千戶這邊,一畝地都不要!”
許青山一聽,頓時瞪大了眼睛。
原本以為千戶大人要獅子大開口,沒想到劉平竟然開口一畝地都不要。
這樣一來,上官都這樣公正無私了,他們這些下官豈不是一樣不能留地?
“大人是不是要留一些?這每年的租子都不少銀子呢”許青山忍不住提出質疑。
“大人公正無私,但我們下麵的兄弟們也要吃飯啊。”
劉平臉色一沉,不悅地說道:“怎麽,許兄弟你這是不願意嗎?”
“天下糜爛,軍屯荒廢,皆因軍戶無地可耕,逃軍從賊,本官便要從這杞縣開始改變,三年之內將這裏變成一片樂土!”
許青山瞪眼張大了嘴,想要說些什麽,但最終還是忍住了。
“大人英明!下官佩服不已,那就按大人說的辦吧。隻是希望千戶大人能夠體諒兄弟們的難處。”
許青山歎了口氣,無奈地說道。
見目的已經達成,劉平心中不禁是大喜。
許青山在衛所之中可是很有聲望之人,有了他的支持,屯田大計可成也!
劉平拍了拍許青山的肩膀,笑著說道:“放心吧許兄弟,本官絕不會虧待眾位兄弟的!”
說完,他轉頭看向李信,眼中滿是笑容。
李信回之一笑,二人是心有靈犀的對視一眼。
“……”
“駕!”
第二日一大早,劉平幾人策馬奔騰在官道之上。
此次前往開封府,劉平隻帶了梁飛等五騎親衛。
除了身上的盔甲武器,主打的就是一個輕裝急行。
“大人,前方便是驛站了,要不要歇息一會!”
劉平同意便來到了驛站,迎麵走過來了兩個驛卒。
“諸位還請裏麵歇息,馬兒自有我幾人照顧”
從幾人手中接過了韁繩,驛卒們伺候著戰馬入了馬欄。
隨即便準備好了草料,更是有戰馬吃的黃豆。
“小哥,接著!”
扔過去了一個五兩的銀錠,劉平猛喝了一碗酒水。
對於這些驛卒他也沒有半點輕視,畢竟這些人也算是闖王的同行了。
記得不錯的話,就是崇禎二年之時,大明朝最狠的快遞小哥就要上線了。
吃上了一些菜,眼見幾個驛卒站在門外眼巴巴的看著。
“都過來一起吃吧,這些菜咱們幾個也吃不完!”
招呼了一聲,劉平沒有任何顧忌的主動騰開了座位。
“大人真是平易近人之輩!”
為首的老驛卒歎服了一句,便與幾人喝酒交談了起來。
幾人聊到了家常之事,心中更是苦悶不已。
眼見世道是越來越亂了,朝廷還欠了這些基層驛卒三個月的餉銀。
最讓人無語的是,若果今日劉平幾人借驛站的馬去開封府。
如果馬兒受傷或者累死了,驛卒還要掏錢賠償官府。
這老朱家和大明朝,真的是將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貫徹到底了。
與幾人一番暢飲,最後臨走的時候。
“多少年沒碰到過大人這樣的好人了,見你們是從杞縣來的,前不久從歸德府跑了一大批流民,足有萬人咧!”
那老驛卒出言提醒,劉平幾人是抱拳拜別。
這些驛卒常年在官道上跑馬帶路,得來的消息也比官府快的多。
今年一整年都沒下雨,鬧事的流民越聚越多是正常的。
可這數萬流民進入了杞縣,若果有野心家引導一下,那便要壞事了!
心中有一些忐忑不安,眾人很快便抵達了開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