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姚彬怎樣勸說,都不能改變天賜要入宮的決心。對這個年輕人來說,他已經對未來,對這個世界徹底絕望了。
姚彬沒辦法,便又重新回到村裏,征求張員外的意見。
張員外聽後,淚如雨下。
從感情上來說,他絕對不允許自己的孩子入宮。他們家雖說不上家財萬貫,但養孩子還是沒問題的,哪會舍得讓孩子入宮呢?
但孩子現在遇到了困難,心理上缺乏安全感,進宮避險,其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經過慎重考慮,張員外終於下了決心,同意讓兒子入宮。他麵含熱淚,對姚彬說,如果沒有天福這個小兒子,他是決不會同意讓大兒子進宮的。
大兒子既然想進宮,那就讓他去吧。他為這個兒子操透了心,如今老了,管顧不了那麽多了。把兒子交給姚彬,他很放心。
囑咐姚彬多多照顧他。
就當沒養這個兒子,以後張家傳宗接代的重任,就靠二兒子天福了。
老淚縱橫,充滿了無奈和傷感。
回到盤龍寺後,姚彬向天賜述說了他父親的決定,既不支持兒子的做法,也不反對,一切由天賜自己做決定。
父親的態度,使天賜進宮基本上沒有了障礙。第二天,他告別了住持,踏上了進京的路途。
在皇宮裏,天賜接受了淨身。
雖然有心理上的準備,但肉體上所受的痛疼,以及精神上的折磨,讓天賜備受煎熬,這樣的痛苦沒有幾個人受得了。
從此,他不再覺得自己是天賜之子了,而是成為了社會的棄兒。因此在登記自己姓名時,他把自己的名字改為張信。
像所有剛入宮的新人一樣,他從打雜做起。
姚彬則去了信王府,侍候朱由檢去了。
臨走,告訴宮裏的同行,這個新來的人是他侄子,請大家多多關照。
大家都認識姚彬,自然給他麵子。處處對張信加以照顧,使這個剛入宮的小孩子,順利地度過了那段最難熬的日子,慢慢地適應了宮中的生活。
半年後,一個服侍信王的人因年老返鄉,信王府裏缺少一個名額,姚彬征得朱由檢的同意後,把張信由皇宮,安排到了信王府。
在信王府,張信的聰明才智很快引起了朱由檢的注意。
加上他又身懷武功,信王便讓他做自己的貼身保鏢,無論去哪兒,都由張信陪同,成了信王身邊不可缺少的人。
張信原想著,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豈料幸運之神一旦惠顧,便會撥雲見日,喜事連連。
張信做夢也沒想到,幾年後,他服侍的信王,竟然吉星高照,喜從天上降,成為了這個國家的主宰,做了皇帝。
水漲船高,主貴仆榮,他自然而然地也被帶到了皇宮,成為宮內大主管。
事實證明,跟對人是多麽地重要。
再以後,祟禎帝把東廠的提督放了外任,把這一重要職位,交給了自己們的親信張信。
從此,東廠這個大明國重要的特務機構,就到了張信的手裏。
張信是天生的怪才,雖然在此之前他沒有接觸過情報係統,也沒有接受過這方麵的訓練,更沒管理過一個超百人的小隊伍。但他聰明,好學,尤其是用人權謀,發揮到極致。
辦事雷厲風行,很快在廠內樹立起威信,站住了腳跟。
為了使東廠適應日漸嚴苛的形勢,辦事效率更高,他對機構進行了改革。把內部多餘的管理人員,都充實到一線,讓這個人員不多的特務機構,辦事更加有效率。
不久,張信又把姚彬弄到了東廠,讓他協助自己工作。
一天上午,外麵下大雨,他們一邊聽著雨聲,一邊喝酒,談了很多。
他們談起姚彬當年盜挖失敗的那座大墓來。
一直以來,張信一直關心著那個大墓。
今天,他告訴姚彬,他近期查了許多資料,終於知道那個墓是誰的了。
說以前他們搞錯了,最新查到的資料顯示,這個大墓不是本地諸侯王的,而是一個番王的墓葬。
他叫陸寧,是南皮國的國王,在訪問中國的途中,患上重疾而去世,最終埋在了大明國的土地上。
張信是在宮中一本叫《波濤西洋》的小冊子讀到此事的。
這本小冊子是一位跟隨鄭和下西洋的軍官寫的,幾乎沒有知名度。但這本小冊子的研究價值很高,書中除寫了一些下西洋的神奇經曆外,後來這個人回國後,又做了一方小史,後來他把在地方上的一些經曆,寫成了文字,都收錄在《波濤西洋》中。
隻是因種種原因,冊子並末刑印發行,後來被收入宮中秘藏,從中可以了解當時很多不為人知的曆史。
張信經常去宮裏,因此有了許多接觸宮裏秘籍的機會。之所以對這些古籍感興趣,也是想通過這些古老的信息,找到有關百順老祖失蹤的不解之謎。
其中,《波濤西洋》中還談到這麽一件事,說此處東南五百裏,有一個蜈蚣嶺,那兒有一個諸侯級大墓,墓主人乃南皮國第八代國王陸寧,去世後長眠這裏。
這一發現引起了張信的注意。
在此之前,他和姚彬就這個墓葬的主人,多次研討過。姚彬堅持認為,墓葬的主人,是明初的一位諸侯王。
姚彬的話並不是信口雌黃,而是有一定的根據的。
首先,墓地附近有許多殘碑,文字雖然模糊不清,但可以看出是永樂大帝時期的。
再者,盜墓賕很多人都學識淵博,否則還真吃不了這碗飯。在一次和二叔的交流中,二叔很肯定地說,這是一個諸侯級別的大墓,墓葬規格,形製,符合永樂時期墓葬的特征。
因此判定為永樂時期諸侯王大墓。
張信並不讚同這個說法。
到宮裏後,他讀了很多的皇家藏書,尤其對明末那段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
這個時間的諸侯王,他很清楚都有誰,除了當初幾個立下赫赫戰功的外姓大臣,剩下的便是朱元璋的兒子,外甥等。但他們去世的安葬地,都有明確的記載,並沒有那位諸侯葬在蜈蚣嶺上。
二人為此還發生了爭執,誰也說服不了誰。
《波濤西洋》的發現,不但解決了墓葬主人是誰的問題,還揭開了他來自哪裏的疑問。
他就是南皮國王陸寧。
要想知道這個外幫番王為何葬在這兒,還要從鄭和下西洋說起。
靖難之役後,一場大火,朱允炆神秘地消失了。有人說他葬身大火,但朱棣更相信,大火隻是一種障眼法,真實的建文帝,己借助大火的掩護,逃走了。
建文帝畢竟是合法的皇帝,他如果還活在人世的話,會對朱棣皇帝的正統性,產生很大的威脅。
因此朱棣在登基後,立即對建文帝的失蹤展開調查,得出的結論很令人不安。
正像朱棣判斷的那樣,建文帝並沒有葬身火海,他成功逃脫,去向不明。
這消息使朱棣如坐針氈,立即組織人在國內搜查。
沒有找到,有消息說逃到海外去了。
朱棣立即安排三寶太監鄭和,組織一支龐大的艦隊,對周邊國家進訪問。
名義上是與各國通商,進行海上貿易,實則是私訪建文帝。
前幾次出訪都很順利,第四次的時候,遇上了風暴,差點全軍覆沒。
但也因禍得福,發現了一個前所未知的島嶼,也很值得。
事情是這樣的,鄭和正率領他的船隊在一望無際的海上航行著,忽然有人驚叫了一聲。原來剛才還平靜的海麵上,突然黑雲密布。他們知道來了大風暴,按照經驗,他們要馬上找一個避風港,否則,會有船翻人亡的悲劇發生。
但茫茫大海,附近並沒有可避風的地方,他們隻能隨波漂流。
在風的作用下,船隊逐漸偏離了正常航線,向一處不知名的區域漂去。
風越來越大,正當人們為自己的安全無限擔憂時,他們竟然發現了南邊天際,出現了一個島嶼的輪廓。
姚彬沒辦法,便又重新回到村裏,征求張員外的意見。
張員外聽後,淚如雨下。
從感情上來說,他絕對不允許自己的孩子入宮。他們家雖說不上家財萬貫,但養孩子還是沒問題的,哪會舍得讓孩子入宮呢?
但孩子現在遇到了困難,心理上缺乏安全感,進宮避險,其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經過慎重考慮,張員外終於下了決心,同意讓兒子入宮。他麵含熱淚,對姚彬說,如果沒有天福這個小兒子,他是決不會同意讓大兒子進宮的。
大兒子既然想進宮,那就讓他去吧。他為這個兒子操透了心,如今老了,管顧不了那麽多了。把兒子交給姚彬,他很放心。
囑咐姚彬多多照顧他。
就當沒養這個兒子,以後張家傳宗接代的重任,就靠二兒子天福了。
老淚縱橫,充滿了無奈和傷感。
回到盤龍寺後,姚彬向天賜述說了他父親的決定,既不支持兒子的做法,也不反對,一切由天賜自己做決定。
父親的態度,使天賜進宮基本上沒有了障礙。第二天,他告別了住持,踏上了進京的路途。
在皇宮裏,天賜接受了淨身。
雖然有心理上的準備,但肉體上所受的痛疼,以及精神上的折磨,讓天賜備受煎熬,這樣的痛苦沒有幾個人受得了。
從此,他不再覺得自己是天賜之子了,而是成為了社會的棄兒。因此在登記自己姓名時,他把自己的名字改為張信。
像所有剛入宮的新人一樣,他從打雜做起。
姚彬則去了信王府,侍候朱由檢去了。
臨走,告訴宮裏的同行,這個新來的人是他侄子,請大家多多關照。
大家都認識姚彬,自然給他麵子。處處對張信加以照顧,使這個剛入宮的小孩子,順利地度過了那段最難熬的日子,慢慢地適應了宮中的生活。
半年後,一個服侍信王的人因年老返鄉,信王府裏缺少一個名額,姚彬征得朱由檢的同意後,把張信由皇宮,安排到了信王府。
在信王府,張信的聰明才智很快引起了朱由檢的注意。
加上他又身懷武功,信王便讓他做自己的貼身保鏢,無論去哪兒,都由張信陪同,成了信王身邊不可缺少的人。
張信原想著,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豈料幸運之神一旦惠顧,便會撥雲見日,喜事連連。
張信做夢也沒想到,幾年後,他服侍的信王,竟然吉星高照,喜從天上降,成為了這個國家的主宰,做了皇帝。
水漲船高,主貴仆榮,他自然而然地也被帶到了皇宮,成為宮內大主管。
事實證明,跟對人是多麽地重要。
再以後,祟禎帝把東廠的提督放了外任,把這一重要職位,交給了自己們的親信張信。
從此,東廠這個大明國重要的特務機構,就到了張信的手裏。
張信是天生的怪才,雖然在此之前他沒有接觸過情報係統,也沒有接受過這方麵的訓練,更沒管理過一個超百人的小隊伍。但他聰明,好學,尤其是用人權謀,發揮到極致。
辦事雷厲風行,很快在廠內樹立起威信,站住了腳跟。
為了使東廠適應日漸嚴苛的形勢,辦事效率更高,他對機構進行了改革。把內部多餘的管理人員,都充實到一線,讓這個人員不多的特務機構,辦事更加有效率。
不久,張信又把姚彬弄到了東廠,讓他協助自己工作。
一天上午,外麵下大雨,他們一邊聽著雨聲,一邊喝酒,談了很多。
他們談起姚彬當年盜挖失敗的那座大墓來。
一直以來,張信一直關心著那個大墓。
今天,他告訴姚彬,他近期查了許多資料,終於知道那個墓是誰的了。
說以前他們搞錯了,最新查到的資料顯示,這個大墓不是本地諸侯王的,而是一個番王的墓葬。
他叫陸寧,是南皮國的國王,在訪問中國的途中,患上重疾而去世,最終埋在了大明國的土地上。
張信是在宮中一本叫《波濤西洋》的小冊子讀到此事的。
這本小冊子是一位跟隨鄭和下西洋的軍官寫的,幾乎沒有知名度。但這本小冊子的研究價值很高,書中除寫了一些下西洋的神奇經曆外,後來這個人回國後,又做了一方小史,後來他把在地方上的一些經曆,寫成了文字,都收錄在《波濤西洋》中。
隻是因種種原因,冊子並末刑印發行,後來被收入宮中秘藏,從中可以了解當時很多不為人知的曆史。
張信經常去宮裏,因此有了許多接觸宮裏秘籍的機會。之所以對這些古籍感興趣,也是想通過這些古老的信息,找到有關百順老祖失蹤的不解之謎。
其中,《波濤西洋》中還談到這麽一件事,說此處東南五百裏,有一個蜈蚣嶺,那兒有一個諸侯級大墓,墓主人乃南皮國第八代國王陸寧,去世後長眠這裏。
這一發現引起了張信的注意。
在此之前,他和姚彬就這個墓葬的主人,多次研討過。姚彬堅持認為,墓葬的主人,是明初的一位諸侯王。
姚彬的話並不是信口雌黃,而是有一定的根據的。
首先,墓地附近有許多殘碑,文字雖然模糊不清,但可以看出是永樂大帝時期的。
再者,盜墓賕很多人都學識淵博,否則還真吃不了這碗飯。在一次和二叔的交流中,二叔很肯定地說,這是一個諸侯級別的大墓,墓葬規格,形製,符合永樂時期墓葬的特征。
因此判定為永樂時期諸侯王大墓。
張信並不讚同這個說法。
到宮裏後,他讀了很多的皇家藏書,尤其對明末那段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
這個時間的諸侯王,他很清楚都有誰,除了當初幾個立下赫赫戰功的外姓大臣,剩下的便是朱元璋的兒子,外甥等。但他們去世的安葬地,都有明確的記載,並沒有那位諸侯葬在蜈蚣嶺上。
二人為此還發生了爭執,誰也說服不了誰。
《波濤西洋》的發現,不但解決了墓葬主人是誰的問題,還揭開了他來自哪裏的疑問。
他就是南皮國王陸寧。
要想知道這個外幫番王為何葬在這兒,還要從鄭和下西洋說起。
靖難之役後,一場大火,朱允炆神秘地消失了。有人說他葬身大火,但朱棣更相信,大火隻是一種障眼法,真實的建文帝,己借助大火的掩護,逃走了。
建文帝畢竟是合法的皇帝,他如果還活在人世的話,會對朱棣皇帝的正統性,產生很大的威脅。
因此朱棣在登基後,立即對建文帝的失蹤展開調查,得出的結論很令人不安。
正像朱棣判斷的那樣,建文帝並沒有葬身火海,他成功逃脫,去向不明。
這消息使朱棣如坐針氈,立即組織人在國內搜查。
沒有找到,有消息說逃到海外去了。
朱棣立即安排三寶太監鄭和,組織一支龐大的艦隊,對周邊國家進訪問。
名義上是與各國通商,進行海上貿易,實則是私訪建文帝。
前幾次出訪都很順利,第四次的時候,遇上了風暴,差點全軍覆沒。
但也因禍得福,發現了一個前所未知的島嶼,也很值得。
事情是這樣的,鄭和正率領他的船隊在一望無際的海上航行著,忽然有人驚叫了一聲。原來剛才還平靜的海麵上,突然黑雲密布。他們知道來了大風暴,按照經驗,他們要馬上找一個避風港,否則,會有船翻人亡的悲劇發生。
但茫茫大海,附近並沒有可避風的地方,他們隻能隨波漂流。
在風的作用下,船隊逐漸偏離了正常航線,向一處不知名的區域漂去。
風越來越大,正當人們為自己的安全無限擔憂時,他們竟然發現了南邊天際,出現了一個島嶼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