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破局迎曦展偉略
斷案小吏:玩轉古代官場 作者:青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密室幽暗,跳動的燭火映照在牆上斑駁的兵器和地圖上,更添幾分詭譎。
鄭羽反複咀嚼著趙公子那句“小心身邊人”,心中疑雲重重。
難道貴妃的背後還有其他人?
翌日早朝,氣氛凝重得令人窒息。
禦座之上的皇帝麵色陰沉,群臣竊竊私語,一股山雨欲來的壓抑感彌漫在金鑾殿上。
就在這時,一位平日裏默默無聞的官員突然站了出來,聲色俱厲地彈劾鄭羽與後宮勾結,意圖不軌。
此言一出,朝堂頓時炸開了鍋。
緊接著,幾位大臣也紛紛附和,言辭鑿鑿,仿佛親眼所見。
鄭羽孑然立於朝堂中央,成為眾矢之的。
他目光如炬,掃視四周,將每個人的神情都盡收眼底。
這些人中,有平日裏與他交好的,也有素來與他不和的,此刻卻都站在了他的對立麵,這讓他更加確信,這一切的背後一定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操控著。
“鄭愛卿,對於眾卿家所言,你可有解釋?”皇帝威嚴的聲音響起,打破了朝堂上的喧囂。
鄭羽深吸一口氣,正要開口,一個陰冷的聲音卻搶先一步。
“陛下,臣有證據證明鄭大人與後宮私相授受,結黨營私!”說話之人正是那名帶頭彈劾鄭羽的官員,此刻他嘴角噙著一抹冷笑,眼中閃爍著陰毒的光芒。
鄭羽這才注意到,此人的麵容竟有些熟悉,依稀便是那夜在佛像後密室中見到的黑衣人!
“哦?是何證據?呈上來!”皇帝的聲音依舊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神秘謀士上前一步,從袖中掏出一封信,高舉過頭:“此乃鄭大人與後宮來往的密信,請陛下過目!”
鄭羽心中一凜,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頭頂。
他清楚地知道,這封信是偽造的,但他更清楚的是,一旦皇帝看了這封信,他將百口莫辯。
“陛下……”鄭羽剛要開口,卻被神秘謀士打斷。
“鄭大人不必狡辯,事實勝於雄辯!”神秘謀士語氣冰冷,眼神中充滿了挑釁。
鄭羽沒有為自己辯解,反而朗聲大笑,笑聲中充滿了譏諷與不屑。
“好一個‘事實勝於雄辯’!你以為憑一封偽造的信就能置我於死地嗎?你太小看我了!”
他目光如炬,直視著神秘謀士,一字一頓地說道:“你以為我不知道你是誰嗎?你以為你的那些伎倆能瞞得過我的眼睛嗎?你,就是前朝餘孽,妄圖顛覆我朝江山!”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
眾大臣麵麵相覷,議論紛紛。
皇帝的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目光緊緊地盯著神秘謀士。
神秘謀士臉色大變,眼中閃過一絲慌亂,但很快又恢複了平靜。
“一派胡言!鄭大人,你血口噴人!”
“血口噴人?哼!”鄭羽冷笑一聲,從袖中掏出一塊玉佩,高舉過頭,“你可認識此物?”
那玉佩晶瑩剔透,雕工精美,正是前朝皇室的信物。
神秘謀士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他下意識地後退一步,眼神中充滿了恐懼。
“這塊玉佩,是我從你的密室中找到的。”鄭羽的聲音如同寒冰一般,刺骨的冷意彌漫在整個金鑾殿上,“你還有什麽話可說?”
“我……”神秘謀士張口結舌,再也說不出話來。
“來人!將這個亂臣賊子拿下!”皇帝一聲令下,禦林軍立刻衝上前,將神秘謀士團團圍住。
神秘謀士的黨羽見狀,也紛紛拔刀相向,一場激烈的廝殺在金鑾殿上展開。
鄭羽臨危不亂,指揮若定,與張將軍一起,將叛黨一一擒獲。
最終,叛亂被平息,朝堂恢複了平靜。
皇帝對鄭羽的忠心和才智大加讚賞,當場宣布提升他為吏部尚書。
鄭羽謝恩後,轉身看向張將軍,眼中閃過一絲深邃的光芒。
“張將軍,事情還沒有結束……”
鄭羽府邸,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丁瑤一襲緋紅長裙,襯得肌膚勝雪,眉眼如畫。
她巧笑嫣然地走到鄭羽麵前,舉起一杯酒:“鄭羽,恭喜你!”眼神中流露出的崇拜之意,毫不掩飾。
鄭羽接過酒杯,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片刻,心中一動,嘴角勾起一抹溫柔的笑意:“瑤兒,有你這句話,比什麽都好。”
新任吏部尚書鄭羽,雷厲風行,大刀闊斧地開始了吏治改革。
他頒布新的考核製度,嚴懲貪官汙吏,提拔賢良之才。
一些屍位素餐、魚肉百姓的官員,被他毫不留情地革職查辦,抄家流放。
一時間,朝野震動,人人自危。
曾經烏煙瘴氣的吏部,如今煥然一新,官員們兢兢業業,不敢再有絲毫懈怠。
百姓們拍手稱快,奔走相告,稱讚鄭羽為“青天大老爺”。
一日,鄭羽正在府中批閱奏章,管家匆匆來報:“大人,宮裏來人了。”鄭羽心中疑惑,放下手中的筆,起身迎了出去。
隻見李公公帶著幾個小太監,捧著聖旨而來。
鄭羽連忙跪下接旨,李公公展開聖旨,高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吏部尚書鄭羽,忠君愛國,才識過人,特加封太子太傅,欽此!”
鄭羽接過聖旨,謝恩起身。
李公公笑眯眯地走上前,低聲道:“鄭大人,皇上還有口諭,請大人明日早朝議事。”鄭羽心中一凜
翌日早朝,金鑾殿上,氣氛肅穆。
鄭羽站在群臣之首,目光沉穩,靜靜地等待著皇帝的到來。
皇帝一出現,便開門見山地說道:“朕近日收到密報,北疆戰事吃緊,急需糧草支援。眾愛卿有何良策?”
眾大臣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卻無人敢率先開口。
鄭羽深吸一口氣,上前一步,朗聲道:“陛下,臣有一計……”他話音未落,一個尖銳的聲音突然響起:“鄭大人,你不過初入朝堂,有何資格在此大放厥詞?”說話之人,正是之前被鄭羽扳倒的一位官員的兒子,如今也身居要職。
他眼中充滿了怨毒,恨不得將鄭羽生吞活剝。
鄭羽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哦?那依大人之見,該如何?”
那人昂首挺胸,得意洋洋地說道:“依臣之見,應當……”他話還沒說完,鄭羽突然打斷他:“夠了!你說的這些,都是紙上談兵,毫無實際意義!”
那人臉色一變,怒道:“你……”
“住口!”皇帝一聲怒喝,打斷了他們的爭吵。
“鄭愛卿,你繼續說。”
鄭羽微微頷首,繼續說道:“臣以為……”他侃侃而談,條理清晰地闡述了自己的策略,並提出了具體的實施方案。
眾大臣聽得連連點頭,讚歎不已。
皇帝也龍顏大悅,當即拍板決定:“好!就依鄭愛卿所言!”
下朝後,鄭羽走出金鑾殿,張將軍立刻迎了上來,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鄭老弟,你真是越來越厲害了!”
鄭羽淡淡一笑:“張將軍,這才剛剛開始……”他眼神深邃,望向遠方,仿佛看到了一個更加波瀾壯闊的未來。
“對了,”張將軍突然想起什麽,“我聽說……”
鄭羽提出的發展計劃,核心在於開源節流,富國強兵。
他建議調整賦稅製度,減輕百姓負擔,鼓勵農耕商貿;同時精簡軍隊,裁汰冗員,提高軍隊戰鬥力。
這一係列措施,既符合民心,又利於國家長遠發展,自然得到了大多數大臣的支持。
皇帝龍顏大悅,對鄭羽的信任更勝從前,甚至開始將一些重要的政務交由他處理。
鄭羽的威望達到了頂峰,一時風頭無兩。
在繁忙的政務之餘,鄭羽與丁瑤的感情也日漸升溫。
丁瑤的聰慧和機敏,總能在他疲憊之時為他排憂解難。
他們一同賞月,一同品茗,一同看著朝堂在他們的努力下日漸繁榮,共享這盛世太平。
一日,鄭羽下朝回府,丁瑤迎上前來,為他更衣。
“今日朝堂之上,氣氛似乎有些不同。”丁瑤敏銳地察覺到了鄭羽情緒的微妙變化。
鄭羽輕歎一聲,將丁瑤擁入懷中,“如今我位高權重,難免招人嫉恨。”
丁瑤輕輕撫摸著鄭羽的後背,柔聲道:“我知道你擔心什麽,但你要相信,邪不勝正。”
鄭羽點了點頭,心中卻仍有一絲不安。
他明白,朝堂之上,波詭雲譎,稍有不慎,便可能萬劫不複。
幾日後,宮中設宴,慶祝北疆大捷。
宴會上,觥籌交錯,歌舞升平,一片歡聲笑語。
鄭羽與丁瑤並肩而坐,接受著眾人的敬酒和祝賀。
酒過三巡,一位大臣走到鄭羽麵前,舉杯道:“鄭大人,下官敬您一杯,祝您步步高升!”
鄭羽接過酒杯,一飲而盡,笑道:“多謝大人吉言。”
那大臣放下酒杯,意味深長地說道:“鄭大人如今權傾朝野,真是令人羨慕啊……”
鄭羽微微一笑,不動聲色地回道:“大人過獎了,為君分憂,是臣的本分。”
那大臣笑了笑,轉身離去。
鄭羽看著他的背影,眼神逐漸變得深邃起來。
他拿起酒杯,輕輕地晃動著,杯中的酒液如同他的心緒一般,波瀾起伏。
突然,他感覺有人在背後輕輕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他回頭一看,隻見張將軍站在他身後,臉上帶著一絲凝重。
“鄭老弟,”張將軍壓低聲音說道,“我剛剛得到消息……”
鄭羽反複咀嚼著趙公子那句“小心身邊人”,心中疑雲重重。
難道貴妃的背後還有其他人?
翌日早朝,氣氛凝重得令人窒息。
禦座之上的皇帝麵色陰沉,群臣竊竊私語,一股山雨欲來的壓抑感彌漫在金鑾殿上。
就在這時,一位平日裏默默無聞的官員突然站了出來,聲色俱厲地彈劾鄭羽與後宮勾結,意圖不軌。
此言一出,朝堂頓時炸開了鍋。
緊接著,幾位大臣也紛紛附和,言辭鑿鑿,仿佛親眼所見。
鄭羽孑然立於朝堂中央,成為眾矢之的。
他目光如炬,掃視四周,將每個人的神情都盡收眼底。
這些人中,有平日裏與他交好的,也有素來與他不和的,此刻卻都站在了他的對立麵,這讓他更加確信,這一切的背後一定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操控著。
“鄭愛卿,對於眾卿家所言,你可有解釋?”皇帝威嚴的聲音響起,打破了朝堂上的喧囂。
鄭羽深吸一口氣,正要開口,一個陰冷的聲音卻搶先一步。
“陛下,臣有證據證明鄭大人與後宮私相授受,結黨營私!”說話之人正是那名帶頭彈劾鄭羽的官員,此刻他嘴角噙著一抹冷笑,眼中閃爍著陰毒的光芒。
鄭羽這才注意到,此人的麵容竟有些熟悉,依稀便是那夜在佛像後密室中見到的黑衣人!
“哦?是何證據?呈上來!”皇帝的聲音依舊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神秘謀士上前一步,從袖中掏出一封信,高舉過頭:“此乃鄭大人與後宮來往的密信,請陛下過目!”
鄭羽心中一凜,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頭頂。
他清楚地知道,這封信是偽造的,但他更清楚的是,一旦皇帝看了這封信,他將百口莫辯。
“陛下……”鄭羽剛要開口,卻被神秘謀士打斷。
“鄭大人不必狡辯,事實勝於雄辯!”神秘謀士語氣冰冷,眼神中充滿了挑釁。
鄭羽沒有為自己辯解,反而朗聲大笑,笑聲中充滿了譏諷與不屑。
“好一個‘事實勝於雄辯’!你以為憑一封偽造的信就能置我於死地嗎?你太小看我了!”
他目光如炬,直視著神秘謀士,一字一頓地說道:“你以為我不知道你是誰嗎?你以為你的那些伎倆能瞞得過我的眼睛嗎?你,就是前朝餘孽,妄圖顛覆我朝江山!”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
眾大臣麵麵相覷,議論紛紛。
皇帝的臉色也變得凝重起來,目光緊緊地盯著神秘謀士。
神秘謀士臉色大變,眼中閃過一絲慌亂,但很快又恢複了平靜。
“一派胡言!鄭大人,你血口噴人!”
“血口噴人?哼!”鄭羽冷笑一聲,從袖中掏出一塊玉佩,高舉過頭,“你可認識此物?”
那玉佩晶瑩剔透,雕工精美,正是前朝皇室的信物。
神秘謀士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他下意識地後退一步,眼神中充滿了恐懼。
“這塊玉佩,是我從你的密室中找到的。”鄭羽的聲音如同寒冰一般,刺骨的冷意彌漫在整個金鑾殿上,“你還有什麽話可說?”
“我……”神秘謀士張口結舌,再也說不出話來。
“來人!將這個亂臣賊子拿下!”皇帝一聲令下,禦林軍立刻衝上前,將神秘謀士團團圍住。
神秘謀士的黨羽見狀,也紛紛拔刀相向,一場激烈的廝殺在金鑾殿上展開。
鄭羽臨危不亂,指揮若定,與張將軍一起,將叛黨一一擒獲。
最終,叛亂被平息,朝堂恢複了平靜。
皇帝對鄭羽的忠心和才智大加讚賞,當場宣布提升他為吏部尚書。
鄭羽謝恩後,轉身看向張將軍,眼中閃過一絲深邃的光芒。
“張將軍,事情還沒有結束……”
鄭羽府邸,張燈結彩,喜氣洋洋。
丁瑤一襲緋紅長裙,襯得肌膚勝雪,眉眼如畫。
她巧笑嫣然地走到鄭羽麵前,舉起一杯酒:“鄭羽,恭喜你!”眼神中流露出的崇拜之意,毫不掩飾。
鄭羽接過酒杯,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片刻,心中一動,嘴角勾起一抹溫柔的笑意:“瑤兒,有你這句話,比什麽都好。”
新任吏部尚書鄭羽,雷厲風行,大刀闊斧地開始了吏治改革。
他頒布新的考核製度,嚴懲貪官汙吏,提拔賢良之才。
一些屍位素餐、魚肉百姓的官員,被他毫不留情地革職查辦,抄家流放。
一時間,朝野震動,人人自危。
曾經烏煙瘴氣的吏部,如今煥然一新,官員們兢兢業業,不敢再有絲毫懈怠。
百姓們拍手稱快,奔走相告,稱讚鄭羽為“青天大老爺”。
一日,鄭羽正在府中批閱奏章,管家匆匆來報:“大人,宮裏來人了。”鄭羽心中疑惑,放下手中的筆,起身迎了出去。
隻見李公公帶著幾個小太監,捧著聖旨而來。
鄭羽連忙跪下接旨,李公公展開聖旨,高聲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吏部尚書鄭羽,忠君愛國,才識過人,特加封太子太傅,欽此!”
鄭羽接過聖旨,謝恩起身。
李公公笑眯眯地走上前,低聲道:“鄭大人,皇上還有口諭,請大人明日早朝議事。”鄭羽心中一凜
翌日早朝,金鑾殿上,氣氛肅穆。
鄭羽站在群臣之首,目光沉穩,靜靜地等待著皇帝的到來。
皇帝一出現,便開門見山地說道:“朕近日收到密報,北疆戰事吃緊,急需糧草支援。眾愛卿有何良策?”
眾大臣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卻無人敢率先開口。
鄭羽深吸一口氣,上前一步,朗聲道:“陛下,臣有一計……”他話音未落,一個尖銳的聲音突然響起:“鄭大人,你不過初入朝堂,有何資格在此大放厥詞?”說話之人,正是之前被鄭羽扳倒的一位官員的兒子,如今也身居要職。
他眼中充滿了怨毒,恨不得將鄭羽生吞活剝。
鄭羽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哦?那依大人之見,該如何?”
那人昂首挺胸,得意洋洋地說道:“依臣之見,應當……”他話還沒說完,鄭羽突然打斷他:“夠了!你說的這些,都是紙上談兵,毫無實際意義!”
那人臉色一變,怒道:“你……”
“住口!”皇帝一聲怒喝,打斷了他們的爭吵。
“鄭愛卿,你繼續說。”
鄭羽微微頷首,繼續說道:“臣以為……”他侃侃而談,條理清晰地闡述了自己的策略,並提出了具體的實施方案。
眾大臣聽得連連點頭,讚歎不已。
皇帝也龍顏大悅,當即拍板決定:“好!就依鄭愛卿所言!”
下朝後,鄭羽走出金鑾殿,張將軍立刻迎了上來,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鄭老弟,你真是越來越厲害了!”
鄭羽淡淡一笑:“張將軍,這才剛剛開始……”他眼神深邃,望向遠方,仿佛看到了一個更加波瀾壯闊的未來。
“對了,”張將軍突然想起什麽,“我聽說……”
鄭羽提出的發展計劃,核心在於開源節流,富國強兵。
他建議調整賦稅製度,減輕百姓負擔,鼓勵農耕商貿;同時精簡軍隊,裁汰冗員,提高軍隊戰鬥力。
這一係列措施,既符合民心,又利於國家長遠發展,自然得到了大多數大臣的支持。
皇帝龍顏大悅,對鄭羽的信任更勝從前,甚至開始將一些重要的政務交由他處理。
鄭羽的威望達到了頂峰,一時風頭無兩。
在繁忙的政務之餘,鄭羽與丁瑤的感情也日漸升溫。
丁瑤的聰慧和機敏,總能在他疲憊之時為他排憂解難。
他們一同賞月,一同品茗,一同看著朝堂在他們的努力下日漸繁榮,共享這盛世太平。
一日,鄭羽下朝回府,丁瑤迎上前來,為他更衣。
“今日朝堂之上,氣氛似乎有些不同。”丁瑤敏銳地察覺到了鄭羽情緒的微妙變化。
鄭羽輕歎一聲,將丁瑤擁入懷中,“如今我位高權重,難免招人嫉恨。”
丁瑤輕輕撫摸著鄭羽的後背,柔聲道:“我知道你擔心什麽,但你要相信,邪不勝正。”
鄭羽點了點頭,心中卻仍有一絲不安。
他明白,朝堂之上,波詭雲譎,稍有不慎,便可能萬劫不複。
幾日後,宮中設宴,慶祝北疆大捷。
宴會上,觥籌交錯,歌舞升平,一片歡聲笑語。
鄭羽與丁瑤並肩而坐,接受著眾人的敬酒和祝賀。
酒過三巡,一位大臣走到鄭羽麵前,舉杯道:“鄭大人,下官敬您一杯,祝您步步高升!”
鄭羽接過酒杯,一飲而盡,笑道:“多謝大人吉言。”
那大臣放下酒杯,意味深長地說道:“鄭大人如今權傾朝野,真是令人羨慕啊……”
鄭羽微微一笑,不動聲色地回道:“大人過獎了,為君分憂,是臣的本分。”
那大臣笑了笑,轉身離去。
鄭羽看著他的背影,眼神逐漸變得深邃起來。
他拿起酒杯,輕輕地晃動著,杯中的酒液如同他的心緒一般,波瀾起伏。
突然,他感覺有人在背後輕輕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他回頭一看,隻見張將軍站在他身後,臉上帶著一絲凝重。
“鄭老弟,”張將軍壓低聲音說道,“我剛剛得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