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官途暗湧險象臨
斷案小吏:玩轉古代官場 作者:青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份來自朝廷的嘉獎聖旨,於鄭羽而言,更像是一道將他推向更險惡深淵的符咒。
聖旨中,那些看似溢美之詞的背後,隱藏著一些令鄭羽不安的字眼。
他敏銳地察覺到,這並非單純的褒獎,更像是某種暗示,或者說,是一種警告。
鄭羽開始不動聲色地調查,他將聖旨的內容與治水工程的每一個細節反複比對,試圖從中找出端倪。
終於,他在看似無關緊要的工程款項分配細則中,發現了一絲異常。
這份細則,並非由戶部直接下發,而是經過了吏部的一位侍郎之手。
這位侍郎,鄭羽此前從未與其有過任何交集,為何他會插手地方治水工程的款項分配?
鄭羽深知,在錯綜複雜的官場之中,任何看似不合常理的細節背後,都可能隱藏著巨大的陰謀。
而與此同時,一股無形的壓力,也開始向他襲來。
先是朝堂之上,一些禦史言官開始對他發難,彈劾他治水工程中存在諸多問題,更有甚者,直接汙蔑他貪汙工程款項。
這些指控,看似荒謬,卻在朝堂之上掀起軒然大波,將鄭羽置於風口浪尖之上。
\"鄭大人,你如何解釋,為何治水工程完工之後,當地百姓依然怨聲載道?
\"一名禦史言官咄咄逼人地問道。
\"荒謬!
\"鄭羽怒斥道,“下官為官以來,始終秉持著為民請命,清正廉潔的原則,治水工程更是傾盡全力,造福一方百姓,爾等如此汙蔑,可有證據?!”
“證據確鑿,由不得你不認!”那禦史言官冷笑一聲,從袖中掏出一疊奏折,“這是下官收集到的證據,還請陛下明鑒!”
“拿上來!”皇帝一聲令下,太監立刻將奏折呈了上去。
鄭羽心中冷笑,他知道,真正的較量,現在才剛剛開始......
皇帝翻閱著奏折,眉頭緊鎖,臉色陰沉得可怕。
“陛下,臣敢以項上人頭擔保,這奏折上的內容,純屬誣告!”鄭羽朗聲說道,語氣堅定,沒有絲毫的慌亂。
他目光如炬,掃視著殿上的每一個人,最後停留在那個帶頭彈劾他的禦史言官身上,“敢問大人,你說治水工程完工之後,當地百姓依然怨聲載道,不知是從何處聽來的謠言?下官在當地治水之時,與百姓同吃同住,百姓對工程讚不絕口,還自發為下官立了生祠,難道大人比當地百姓的眼睛還要雪亮嗎?”
那禦史言官被鄭羽這番搶白,頓時語塞。
他支支吾吾地說:“這...這...下官也是聽聞...”
“聽聞?如此說來,大人根本就沒有親自去調查過,就敢在金鑾殿上信口雌黃,汙蔑朝廷命官?!”鄭羽步步緊逼,不給對方留一絲喘息的機會,“大人可知,你這一紙奏折,不僅是汙蔑了下官的清白,更是對朝廷,對陛下的欺瞞!如此行徑,與那奸佞小人何異?!”
鄭羽這番慷慨激昂的陳詞,擲地有聲,令殿上眾人無不為之動容。
一些原本對鄭羽心存懷疑的官員,此時也不禁開始反思,難道這其中真的有什麽誤會不成?
“陛下,臣這裏有當地百姓親筆書寫的感謝信,以及工程項目的詳細賬目,還請陛下明鑒!”說著,鄭羽從懷中掏出厚厚一遝文書,呈了上去。
皇帝接過文書,仔細翻閱起來。
隻見那些感謝信上,字跡雖然歪歪扭扭,但每一筆都飽含著百姓對鄭羽的感激之情。
而那些工程賬目,更是事無巨細,清清楚楚,沒有半分的私吞舞弊。
良久,皇帝放下手中的文書,看向那位禦史言官,眼神淩厲:“你可知罪?!”
那禦史言官頓時嚇得麵如土色,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不停地磕頭求饒。
“來人,將此人拖下去,嚴加審問!”皇帝怒喝道。
一場鬧劇,就這樣落下帷幕。
經此一事,朝堂上的官員們對鄭羽刮目相看,他們這才意識到,這個看似年輕的官員,不僅能力出眾,而且心思縝密,膽識過人,絕非等閑之輩。
而躲在暗處的那些人,看到這一幕,眼中卻閃過一絲陰狠的光芒...
丁府,後花園。
丁瑤焦急地在花園裏來回踱步,手裏緊緊攥著一塊玉佩,那是鄭羽送給她的定情信物。
“小姐,您就別擔心了,姑爺吉人自有天相,不會有事的。”丫鬟小翠在一旁安慰道。
“可是...可是我聽說那些禦史言官最是難纏,萬一他們...”丁瑤說著說著,眼眶就紅了。
“小姐...”小翠還想再勸,卻見丁瑤突然停下了腳步,眼中閃過一絲決絕,“不行,我不能就這樣幹等著,我要去見他!”
不等小翠反應過來,丁瑤就轉身朝外跑去。
“小姐,您等等我!”小翠連忙追了上去。
夜幕降臨,鄭府書房內,燈火通明。
鄭羽坐在書桌前,手中握著一封密信,眉頭緊鎖。
這封密信,是他的心腹暗中送來的,信中揭露了此次彈劾事件背後的真相。
“果然不出我所料,這背後果然有人在操控一切...”鄭羽喃喃自語道,眼中閃過一絲寒芒。
“咚咚咚...”
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響起。
“進來。”
房門打開,丁瑤急匆匆地走了進來,身後跟著一臉無奈的小翠。
“你怎麽來了?”鄭羽放下手中的密信,起身迎了上去。
“我聽說...聽說你今天在朝堂上...”丁瑤說到這裏,聲音哽咽了。
鄭羽輕輕地將丁瑤擁入懷中,柔聲安慰道:“傻瓜,我沒事,你看,我不是好好的嗎?”
丁瑤抬起頭,淚眼朦朧地看著鄭羽,緊緊地握著他的手,說:“不管發生什麽,我都會在你身邊。”
鄭羽心中一暖,低頭吻了吻丁瑤的額頭,說:“放心吧,我不會有事的。”
“可是...”丁瑤還想再說些什麽,卻被鄭羽打斷了。
“好了,時候不早了,我送你回去吧。”
“嗯。”丁瑤點了點頭,依偎在鄭羽的懷裏,跟著他走出了書房。
夜色中,兩道身影緊緊相依,他們的背影,在月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修長。
然而,誰也沒有注意到,在不遠處的屋頂上,一雙陰冷的眼睛,正死死地盯著他們...鄭羽送走丁瑤後,回到書房,眼中布滿寒冰。
丁瑤的擔心,更堅定了他的決心,他必須盡快將這股勢力連根拔起!
他開始著手調查這股勢力背後的主謀。
他知道,僅憑一封密信,還不足以扳倒對方,他需要更多的證據。
鄭羽首先從那幾名彈劾他的禦史言官入手,他暗中調查他們的背景,發現其中幾人與之前治水工程中的貪官李江和惡霸張彪過從甚密。
“看來,這背後果然是他們在搞鬼!”鄭羽冷笑一聲,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他故意放出風聲,說自己已經掌握了貪官李江和惡霸張彪的犯罪證據,準備將他們一網打盡。
消息傳出後,李江和張彪頓時慌了神,他們知道,一旦鄭羽掌握了他們的犯罪證據,他們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於是,他們立刻聯絡背後的主謀,希望主謀能夠出手相救。
主謀得知此事後,也感到十分震驚,他沒想到鄭羽竟然如此難纏,竟然查到了他們的頭上。
為了保全自己,主謀決定先下手為強,除掉鄭羽。
然而,鄭羽早已料到對方的行動,他將計就計,設下陷阱,引誘對方上鉤。
果然,主謀派出的刺客落入了鄭羽的陷阱,被一網成擒。
鄭羽從刺客口中得知,主謀竟然是朝中一位位高權重的尚書大人!
鄭羽將自己的調查結果暗中透露給一些正直的官員,這些官員對朝中的腐敗現象早已經深惡痛絕,得知此事後,義憤填膺,決定聯名上書彈劾那位尚書大人。
一時間,朝野震動,那位尚書大人也開始驚慌失措,他四處活動關係,試圖平息此事。
然而,紙終究包不住火,在鐵證如山的證據麵前,那位尚書大人最終被皇帝罷官免職,打入天牢。
鄭羽原本以為,隨著那位尚書大人的落馬,此事就此告一段落。
然而,就在他以為勝利在望的時候,他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封上沒有任何署名,隻有一行娟秀的字跡: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鄭大人,你最好適可而止,否則...”
看到這封信,鄭羽頓時感到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心頭,他猛地想起丁瑤,一把抓起桌上的佩劍,衝出門外,對著夜空大喊:“來人!來人!”
聖旨中,那些看似溢美之詞的背後,隱藏著一些令鄭羽不安的字眼。
他敏銳地察覺到,這並非單純的褒獎,更像是某種暗示,或者說,是一種警告。
鄭羽開始不動聲色地調查,他將聖旨的內容與治水工程的每一個細節反複比對,試圖從中找出端倪。
終於,他在看似無關緊要的工程款項分配細則中,發現了一絲異常。
這份細則,並非由戶部直接下發,而是經過了吏部的一位侍郎之手。
這位侍郎,鄭羽此前從未與其有過任何交集,為何他會插手地方治水工程的款項分配?
鄭羽深知,在錯綜複雜的官場之中,任何看似不合常理的細節背後,都可能隱藏著巨大的陰謀。
而與此同時,一股無形的壓力,也開始向他襲來。
先是朝堂之上,一些禦史言官開始對他發難,彈劾他治水工程中存在諸多問題,更有甚者,直接汙蔑他貪汙工程款項。
這些指控,看似荒謬,卻在朝堂之上掀起軒然大波,將鄭羽置於風口浪尖之上。
\"鄭大人,你如何解釋,為何治水工程完工之後,當地百姓依然怨聲載道?
\"一名禦史言官咄咄逼人地問道。
\"荒謬!
\"鄭羽怒斥道,“下官為官以來,始終秉持著為民請命,清正廉潔的原則,治水工程更是傾盡全力,造福一方百姓,爾等如此汙蔑,可有證據?!”
“證據確鑿,由不得你不認!”那禦史言官冷笑一聲,從袖中掏出一疊奏折,“這是下官收集到的證據,還請陛下明鑒!”
“拿上來!”皇帝一聲令下,太監立刻將奏折呈了上去。
鄭羽心中冷笑,他知道,真正的較量,現在才剛剛開始......
皇帝翻閱著奏折,眉頭緊鎖,臉色陰沉得可怕。
“陛下,臣敢以項上人頭擔保,這奏折上的內容,純屬誣告!”鄭羽朗聲說道,語氣堅定,沒有絲毫的慌亂。
他目光如炬,掃視著殿上的每一個人,最後停留在那個帶頭彈劾他的禦史言官身上,“敢問大人,你說治水工程完工之後,當地百姓依然怨聲載道,不知是從何處聽來的謠言?下官在當地治水之時,與百姓同吃同住,百姓對工程讚不絕口,還自發為下官立了生祠,難道大人比當地百姓的眼睛還要雪亮嗎?”
那禦史言官被鄭羽這番搶白,頓時語塞。
他支支吾吾地說:“這...這...下官也是聽聞...”
“聽聞?如此說來,大人根本就沒有親自去調查過,就敢在金鑾殿上信口雌黃,汙蔑朝廷命官?!”鄭羽步步緊逼,不給對方留一絲喘息的機會,“大人可知,你這一紙奏折,不僅是汙蔑了下官的清白,更是對朝廷,對陛下的欺瞞!如此行徑,與那奸佞小人何異?!”
鄭羽這番慷慨激昂的陳詞,擲地有聲,令殿上眾人無不為之動容。
一些原本對鄭羽心存懷疑的官員,此時也不禁開始反思,難道這其中真的有什麽誤會不成?
“陛下,臣這裏有當地百姓親筆書寫的感謝信,以及工程項目的詳細賬目,還請陛下明鑒!”說著,鄭羽從懷中掏出厚厚一遝文書,呈了上去。
皇帝接過文書,仔細翻閱起來。
隻見那些感謝信上,字跡雖然歪歪扭扭,但每一筆都飽含著百姓對鄭羽的感激之情。
而那些工程賬目,更是事無巨細,清清楚楚,沒有半分的私吞舞弊。
良久,皇帝放下手中的文書,看向那位禦史言官,眼神淩厲:“你可知罪?!”
那禦史言官頓時嚇得麵如土色,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不停地磕頭求饒。
“來人,將此人拖下去,嚴加審問!”皇帝怒喝道。
一場鬧劇,就這樣落下帷幕。
經此一事,朝堂上的官員們對鄭羽刮目相看,他們這才意識到,這個看似年輕的官員,不僅能力出眾,而且心思縝密,膽識過人,絕非等閑之輩。
而躲在暗處的那些人,看到這一幕,眼中卻閃過一絲陰狠的光芒...
丁府,後花園。
丁瑤焦急地在花園裏來回踱步,手裏緊緊攥著一塊玉佩,那是鄭羽送給她的定情信物。
“小姐,您就別擔心了,姑爺吉人自有天相,不會有事的。”丫鬟小翠在一旁安慰道。
“可是...可是我聽說那些禦史言官最是難纏,萬一他們...”丁瑤說著說著,眼眶就紅了。
“小姐...”小翠還想再勸,卻見丁瑤突然停下了腳步,眼中閃過一絲決絕,“不行,我不能就這樣幹等著,我要去見他!”
不等小翠反應過來,丁瑤就轉身朝外跑去。
“小姐,您等等我!”小翠連忙追了上去。
夜幕降臨,鄭府書房內,燈火通明。
鄭羽坐在書桌前,手中握著一封密信,眉頭緊鎖。
這封密信,是他的心腹暗中送來的,信中揭露了此次彈劾事件背後的真相。
“果然不出我所料,這背後果然有人在操控一切...”鄭羽喃喃自語道,眼中閃過一絲寒芒。
“咚咚咚...”
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響起。
“進來。”
房門打開,丁瑤急匆匆地走了進來,身後跟著一臉無奈的小翠。
“你怎麽來了?”鄭羽放下手中的密信,起身迎了上去。
“我聽說...聽說你今天在朝堂上...”丁瑤說到這裏,聲音哽咽了。
鄭羽輕輕地將丁瑤擁入懷中,柔聲安慰道:“傻瓜,我沒事,你看,我不是好好的嗎?”
丁瑤抬起頭,淚眼朦朧地看著鄭羽,緊緊地握著他的手,說:“不管發生什麽,我都會在你身邊。”
鄭羽心中一暖,低頭吻了吻丁瑤的額頭,說:“放心吧,我不會有事的。”
“可是...”丁瑤還想再說些什麽,卻被鄭羽打斷了。
“好了,時候不早了,我送你回去吧。”
“嗯。”丁瑤點了點頭,依偎在鄭羽的懷裏,跟著他走出了書房。
夜色中,兩道身影緊緊相依,他們的背影,在月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修長。
然而,誰也沒有注意到,在不遠處的屋頂上,一雙陰冷的眼睛,正死死地盯著他們...鄭羽送走丁瑤後,回到書房,眼中布滿寒冰。
丁瑤的擔心,更堅定了他的決心,他必須盡快將這股勢力連根拔起!
他開始著手調查這股勢力背後的主謀。
他知道,僅憑一封密信,還不足以扳倒對方,他需要更多的證據。
鄭羽首先從那幾名彈劾他的禦史言官入手,他暗中調查他們的背景,發現其中幾人與之前治水工程中的貪官李江和惡霸張彪過從甚密。
“看來,這背後果然是他們在搞鬼!”鄭羽冷笑一聲,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他故意放出風聲,說自己已經掌握了貪官李江和惡霸張彪的犯罪證據,準備將他們一網打盡。
消息傳出後,李江和張彪頓時慌了神,他們知道,一旦鄭羽掌握了他們的犯罪證據,他們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於是,他們立刻聯絡背後的主謀,希望主謀能夠出手相救。
主謀得知此事後,也感到十分震驚,他沒想到鄭羽竟然如此難纏,竟然查到了他們的頭上。
為了保全自己,主謀決定先下手為強,除掉鄭羽。
然而,鄭羽早已料到對方的行動,他將計就計,設下陷阱,引誘對方上鉤。
果然,主謀派出的刺客落入了鄭羽的陷阱,被一網成擒。
鄭羽從刺客口中得知,主謀竟然是朝中一位位高權重的尚書大人!
鄭羽將自己的調查結果暗中透露給一些正直的官員,這些官員對朝中的腐敗現象早已經深惡痛絕,得知此事後,義憤填膺,決定聯名上書彈劾那位尚書大人。
一時間,朝野震動,那位尚書大人也開始驚慌失措,他四處活動關係,試圖平息此事。
然而,紙終究包不住火,在鐵證如山的證據麵前,那位尚書大人最終被皇帝罷官免職,打入天牢。
鄭羽原本以為,隨著那位尚書大人的落馬,此事就此告一段落。
然而,就在他以為勝利在望的時候,他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封上沒有任何署名,隻有一行娟秀的字跡: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鄭大人,你最好適可而止,否則...”
看到這封信,鄭羽頓時感到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心頭,他猛地想起丁瑤,一把抓起桌上的佩劍,衝出門外,對著夜空大喊:“來人!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