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親愛的小孩
我一個導演,寫歌賺錢很合理吧? 作者:希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觀眾們已經無法抑製情緒,再也無法顧及他人眼光,隻能任由淚水噴湧而出。
然而,林彥和譚霜霜卻仍不打算放過大家。
田聞軍和魯筱娟雖然找回了兒子。
可是兒子卻已經完全忘了他們,一心認為李虹芹才是他的媽媽,甚至認為田聞軍和魯筱娟是壞人。
在離開派出所走下樓梯的時候。
田聞軍也忍不住了。
辛辛苦苦堅持了那麽久,差點把命都搭進去。
本以為找回了兒子,就會撥開烏雲、見到明月。
卻沒想到,孩子已經完全不再是記憶中的樣子。
巨大的期待落差仿佛抽空了他所有的力氣。
一時間,歉意、悔恨、無奈、心酸,種種情緒齊齊湧上心頭。
他蹲在樓梯上,開始無聲地哀嚎。
一個四十幾歲的成年男人。
此時似乎變成了世界上最無助的孩子。
這一幕。
就像在電影院裏丟下了一顆催淚彈。
讓所有觀眾的淚腺頃刻間再度失守!
接下來,電影的劇情開啟了雙線交叉敘事。
一邊是田聞軍和魯筱娟找回孩子之後,他們圍繞著孩子發生的生活變化。
觀眾們期待的溫馨場麵有一些。
但是非常非常的少。
鏡頭中依舊充滿了現實的無奈與沉重感。
仿佛那些一家團圓溫馨的場麵,就像是一顆顆脆弱的氣泡。
給多一點,就會被無情的擠壓破滅。
田聞軍甚至小心翼翼到就連下樓扔垃圾,都要把熟睡的孩子扛在肩上。
魯曉娟也因為對孩子的過度關懷,引起了現任丈夫的不滿,最終選擇了離婚。
另一邊。
則是李虹芹的小女兒在證明和她沒有血緣關係後,被一家福利院收養。
李虹芹開始走上爭回撫養權的道路。
這一條線更是充滿了艱辛與無奈。
想見女兒一麵福利院卻不同意,隻能晚上一個人冒險爬到幾米高的窗戶外,隔著窗戶看一眼。
別人告訴她,想要撫養孩子,首先要證明這個孩子是棄嬰。
為了讓已逝丈夫的工友作證孩子是撿來的,她不得不用身體去交換。
在火車站因為是人販子老婆的身份,被一群憤怒的父母拳打腳踢。
不惜賣掉農村賴以為生的土地,請律師幫忙。
最後卻依舊沒有結果。
影片的結尾,是她為了留在福利院所在的城市,臨時找到了工作,到醫院取體檢報告。
醫生卻告訴李虹芹,她懷孕了。
至此她才知道。
原來自己一直可以生育!
是她的丈夫有問題,卻騙她說她不能生育。
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是李虹芹拿著體檢報告蹲在醫院的走廊上,失聲痛哭。
而那個被福利院強製收養的小女兒,正趴在布滿鐵柵欄的窗口,似乎在等待著什麽。
無數觀影者淚光閃閃中。
一陣輕柔的音樂響起。
隨著鏡頭在李虹芹和小女兒身上逐漸拉遠,一道歌聲傳出。
“小小的小孩。”
“今天有沒有哭。”
“是否朋友都已經離去。”
“留下了帶不走的孤獨。”
“漂亮的小孩 。”
“今天有沒有哭。”
“是否弄髒了美麗的衣服 。”
“卻找不到別人傾訴。”
當聽到歌聲裏那濃濃的傷感之情。
許多人原本在眼眶中打轉兒的淚珠,便不經意地滾落。
其實到了後半段所有人就已經明白。
這不是一部浪漫的電影。
而是一部把“拐賣兒童”這一罪惡帶給社會的傷疤赤裸裸地揭開、將血淋淋的事實擺在所有人麵前的現實題材影片!
最後李虹芹有沒有再去爭取女兒,田聞軍和魯筱娟有沒有複婚,影片的結局沒有給出交代。
但是觀眾可以肯定的是。
這件事帶給他們的傷,將會一直伴隨著他們很久、很久。
而那些還沒有找到孩子的父母,也將繼續背負著內心沉重的枷鎖,在一個個寂靜的深夜裏,從對孩子呼喚的夢境中醒來,淚水打濕枕巾。
“聰明的小孩。”
“今天有沒有哭。”
“是否遺失了心愛的禮物。”
“在風中尋找。”
“從清晨到日暮。”
影片的正片已經結束。
然而所有觀影廳裏,卻沒有一個人起身離開。
因為大屏幕裏、在歌聲的伴奏中,依舊在播放著一幕幕鏡頭。
這些鏡頭,都是一個個父母,在尋找著自己走失的孩子。
然而。
他們不是演員!
而是現實!
每一個人,都是遇到了和田聞軍一樣命運的普普通通的人!
“我親愛的小孩。”
“為什麽你不讓我看清楚。”
“是否讓風吹熄了蠟燭。”
“在黑暗中獨自漫步。”
“親愛的小孩。”
“快快擦幹你的淚珠。”
“我願意陪伴你。”
“走上回家的路。”
“……”
鏡頭中。
那一句句來自現實的呐喊。
要遠比電影本身,更能直擊每一個觀眾的靈魂。
“我已經跑遍了大半個梁洲,還會繼續找的。”
“我相信我的兒子一定在等著我接他回去。”
“身為一名爸爸,不可以讓自己的孩子失望的。”
“……”
“已經找了十一年了。”
“有人說,羨慕我可以走遍梁洲的大好河山。”
“可是你知道嗎?”
“丟了孩子之後,我的世界就已經沒了顏色。”
“沿途的風景就算再美麗。”
“都跟我沒有關係。”
“……”
“很累。”
“可是我不能倒下。”
“找不到孩子。”
“就算死,我也會閉不上眼睛的。”
“……”
終於,在一張張飽經風霜的臉之後。
屏幕暗了下來。
“林彥編劇。”
“譚霜霜導演。”
“主演黃徐。”
“主演葉裳。”
一行行文字逐漸在屏幕上顯示。
影廳中,所有人才長長呼出一口氣。
隨著第一批觀眾走出影廳,網上逐漸開始有了對這部電影的討論。
“加班中,還沒去看,有沒有看過的大佬不劇透地分享一下,《親愛的》這部電影怎麽樣?”
看到這種問題,無數頂著紅腫眼泡的人臉上紛紛露出邪惡的表情。
不能讓老子\/老娘一個人哭成狗!
你們全都得給我去電影院裏受虐!
因此。
問題下方,所有人都很默契地忽略了自己在電影院裏哭成狗這件事。
“真實、感人!”
“《親愛的》這部電影非常好看!”
“太走心了!太治愈了!”
“溫馨的大團圓結局。”
“田聞軍找回了孩子,李虹芹找到了工作,他們都有光明的未來!”
“好久沒有看過這麽走心的電影了。”
“曖昧對象都感動哭了,貼心地遞上紙巾,然後牽了手,表白成功!”
“……”
(《親愛的小孩》蘇芮、詞楊立德、曲陳複明)
然而,林彥和譚霜霜卻仍不打算放過大家。
田聞軍和魯筱娟雖然找回了兒子。
可是兒子卻已經完全忘了他們,一心認為李虹芹才是他的媽媽,甚至認為田聞軍和魯筱娟是壞人。
在離開派出所走下樓梯的時候。
田聞軍也忍不住了。
辛辛苦苦堅持了那麽久,差點把命都搭進去。
本以為找回了兒子,就會撥開烏雲、見到明月。
卻沒想到,孩子已經完全不再是記憶中的樣子。
巨大的期待落差仿佛抽空了他所有的力氣。
一時間,歉意、悔恨、無奈、心酸,種種情緒齊齊湧上心頭。
他蹲在樓梯上,開始無聲地哀嚎。
一個四十幾歲的成年男人。
此時似乎變成了世界上最無助的孩子。
這一幕。
就像在電影院裏丟下了一顆催淚彈。
讓所有觀眾的淚腺頃刻間再度失守!
接下來,電影的劇情開啟了雙線交叉敘事。
一邊是田聞軍和魯筱娟找回孩子之後,他們圍繞著孩子發生的生活變化。
觀眾們期待的溫馨場麵有一些。
但是非常非常的少。
鏡頭中依舊充滿了現實的無奈與沉重感。
仿佛那些一家團圓溫馨的場麵,就像是一顆顆脆弱的氣泡。
給多一點,就會被無情的擠壓破滅。
田聞軍甚至小心翼翼到就連下樓扔垃圾,都要把熟睡的孩子扛在肩上。
魯曉娟也因為對孩子的過度關懷,引起了現任丈夫的不滿,最終選擇了離婚。
另一邊。
則是李虹芹的小女兒在證明和她沒有血緣關係後,被一家福利院收養。
李虹芹開始走上爭回撫養權的道路。
這一條線更是充滿了艱辛與無奈。
想見女兒一麵福利院卻不同意,隻能晚上一個人冒險爬到幾米高的窗戶外,隔著窗戶看一眼。
別人告訴她,想要撫養孩子,首先要證明這個孩子是棄嬰。
為了讓已逝丈夫的工友作證孩子是撿來的,她不得不用身體去交換。
在火車站因為是人販子老婆的身份,被一群憤怒的父母拳打腳踢。
不惜賣掉農村賴以為生的土地,請律師幫忙。
最後卻依舊沒有結果。
影片的結尾,是她為了留在福利院所在的城市,臨時找到了工作,到醫院取體檢報告。
醫生卻告訴李虹芹,她懷孕了。
至此她才知道。
原來自己一直可以生育!
是她的丈夫有問題,卻騙她說她不能生育。
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是李虹芹拿著體檢報告蹲在醫院的走廊上,失聲痛哭。
而那個被福利院強製收養的小女兒,正趴在布滿鐵柵欄的窗口,似乎在等待著什麽。
無數觀影者淚光閃閃中。
一陣輕柔的音樂響起。
隨著鏡頭在李虹芹和小女兒身上逐漸拉遠,一道歌聲傳出。
“小小的小孩。”
“今天有沒有哭。”
“是否朋友都已經離去。”
“留下了帶不走的孤獨。”
“漂亮的小孩 。”
“今天有沒有哭。”
“是否弄髒了美麗的衣服 。”
“卻找不到別人傾訴。”
當聽到歌聲裏那濃濃的傷感之情。
許多人原本在眼眶中打轉兒的淚珠,便不經意地滾落。
其實到了後半段所有人就已經明白。
這不是一部浪漫的電影。
而是一部把“拐賣兒童”這一罪惡帶給社會的傷疤赤裸裸地揭開、將血淋淋的事實擺在所有人麵前的現實題材影片!
最後李虹芹有沒有再去爭取女兒,田聞軍和魯筱娟有沒有複婚,影片的結局沒有給出交代。
但是觀眾可以肯定的是。
這件事帶給他們的傷,將會一直伴隨著他們很久、很久。
而那些還沒有找到孩子的父母,也將繼續背負著內心沉重的枷鎖,在一個個寂靜的深夜裏,從對孩子呼喚的夢境中醒來,淚水打濕枕巾。
“聰明的小孩。”
“今天有沒有哭。”
“是否遺失了心愛的禮物。”
“在風中尋找。”
“從清晨到日暮。”
影片的正片已經結束。
然而所有觀影廳裏,卻沒有一個人起身離開。
因為大屏幕裏、在歌聲的伴奏中,依舊在播放著一幕幕鏡頭。
這些鏡頭,都是一個個父母,在尋找著自己走失的孩子。
然而。
他們不是演員!
而是現實!
每一個人,都是遇到了和田聞軍一樣命運的普普通通的人!
“我親愛的小孩。”
“為什麽你不讓我看清楚。”
“是否讓風吹熄了蠟燭。”
“在黑暗中獨自漫步。”
“親愛的小孩。”
“快快擦幹你的淚珠。”
“我願意陪伴你。”
“走上回家的路。”
“……”
鏡頭中。
那一句句來自現實的呐喊。
要遠比電影本身,更能直擊每一個觀眾的靈魂。
“我已經跑遍了大半個梁洲,還會繼續找的。”
“我相信我的兒子一定在等著我接他回去。”
“身為一名爸爸,不可以讓自己的孩子失望的。”
“……”
“已經找了十一年了。”
“有人說,羨慕我可以走遍梁洲的大好河山。”
“可是你知道嗎?”
“丟了孩子之後,我的世界就已經沒了顏色。”
“沿途的風景就算再美麗。”
“都跟我沒有關係。”
“……”
“很累。”
“可是我不能倒下。”
“找不到孩子。”
“就算死,我也會閉不上眼睛的。”
“……”
終於,在一張張飽經風霜的臉之後。
屏幕暗了下來。
“林彥編劇。”
“譚霜霜導演。”
“主演黃徐。”
“主演葉裳。”
一行行文字逐漸在屏幕上顯示。
影廳中,所有人才長長呼出一口氣。
隨著第一批觀眾走出影廳,網上逐漸開始有了對這部電影的討論。
“加班中,還沒去看,有沒有看過的大佬不劇透地分享一下,《親愛的》這部電影怎麽樣?”
看到這種問題,無數頂著紅腫眼泡的人臉上紛紛露出邪惡的表情。
不能讓老子\/老娘一個人哭成狗!
你們全都得給我去電影院裏受虐!
因此。
問題下方,所有人都很默契地忽略了自己在電影院裏哭成狗這件事。
“真實、感人!”
“《親愛的》這部電影非常好看!”
“太走心了!太治愈了!”
“溫馨的大團圓結局。”
“田聞軍找回了孩子,李虹芹找到了工作,他們都有光明的未來!”
“好久沒有看過這麽走心的電影了。”
“曖昧對象都感動哭了,貼心地遞上紙巾,然後牽了手,表白成功!”
“……”
(《親愛的小孩》蘇芮、詞楊立德、曲陳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