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我們把目光重新投向阿雷·斯特的書房時,可以看到他正滿臉煩躁地坐在書桌前。


    此刻,讓這位權勢頂尖的人物感到如此焦慮的原因,主要還是當下的奧斯曼帝國所麵臨的嚴峻局勢,其中有一個迫在眉睫且必須迅速加以解決的難題——民族問題。


    所謂民族主義,通常來說它是以堅決扞衛本民族的利益以及尊嚴作為起始點而展開的一係列思想運動和實際行為活動。


    自從 1848 年開始,民族主義猶如一股洶湧澎湃的浪潮,有力地推動著各民族追求解放和平等的進程,但與此同時,也使得眾多擁有多個民族的國家其內部的分裂態勢愈發嚴重起來。


    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每個民族內心深處都燃燒著一團熾熱的火焰,他們無比渴望能夠建立起專屬於自己民族的獨立國家。


    關於民族主義這一概念,美國著名學者漢斯·科恩曾明確指出:“民族主義首先並且最為重要的一點應當被視作是一種特定的思想狀態。”


    無獨有偶,英國知名學者愛德華·霍列特·卡爾同樣發表過相關見解,他認為:“民族主義往往會被用於表達個體、群體乃至一個民族內部成員的某種特定意識,又或者說是一種旨在增強自身所屬民族的實力、爭取自由權利或者積累財富的強烈願望。”


    在如今的奧斯曼帝國控製區域內,存在著眾多不同的民族。其中占據主導地位的當屬奧斯曼人,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土耳其人,他們構成了這片土地人口的 60%之多;


    其次便是庫爾德人,所占比例高達 25%。此外,還有一些相對較少但同樣重要的少數民族群體:如希臘人、阿塞拜疆人、格魯吉亞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等,這些少數民族加起來總共占比 15%。


    隨著時間的推移,民族主義思潮逐漸興起,並開始對這一地區產生深遠影響。尤其是當巴爾幹半島的諸多國家紛紛宣布獨立之後,這種趨勢變得愈發明顯。


    再加上阿拉伯人的叛亂行動不斷湧現,原本相對平靜的局勢被徹底打破。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庫爾德人也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內心深處的躁動情緒日益增長,大有躍躍欲試之勢。


    民族主義這個概念本身具有極其廣泛且複雜的內涵,從古至今一直都是備受爭議的話題之一。由民族主義所引發的各類事件可謂層出不窮,它時不時地便會激起一種極度偏激的情緒狀態,從而導致要用言語準確地描述和界定民族主義成為一項異常艱巨的任務。


    有一個反複出現並且引起激烈爭論的問題在於,許多人往往隻是依據自己所在地區的特定經驗來給民族主義下定義。然而,這種基於局部視角的定義方式顯然無法涵蓋民族主義的全部內涵與多樣性。


    而民族認同又是一大難題,例如血統論,文化論,地區論三大派係。而因民族主義所產生的負麵結果、種族衝突、與內政上的衝突乃至種族滅絕,都會歸結於民族主義本身,導致對於統治者(君主)將民族主義的萌發視為一種必須控製消滅的言論。


    而現在的奧斯曼帝國就有一部分奧斯曼人想要建立一個單一民族(奧斯曼民族)的國家,而庫爾德人也在英國人的挑撥下鬧著要獨立。


    例如曆史上,匈牙利的大獨立,英國人在伊拉克統治期間,伊拉克的反抗一樣,以及二戰後的最後一次民族大獨立,殖民體係的崩塌。


    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處理國內的民族問題,奧斯曼民族以突厥人的繼承人自居,而庫爾德人又是屬高加索人種地中海類型,在中東是一個人口僅次於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波斯人的第四大民族。


    現在在奧斯曼帝國控製區有500萬庫爾德人,庫爾德人是中東地區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使用語言是庫爾德語;


    庫爾德語有三種書寫方式:在伊拉克和伊朗主要用阿拉伯字母書寫,在土耳其和敘利亞主要用拉丁字母,在高加索地區使用經過改造的西裏爾字母。


    相傳是古代米底亞人的後代,兩千多年來一直都在庫爾德斯坦的山區活動,一直都過著遊牧式生活。


    公元前6世紀中期,米底被波斯帝國居魯士大帝征服,米底人與波斯人的融合形成了庫爾德人。


    庫爾德人生活的地區於公元前4世紀末期至公元7世紀先後被塞琉古王朝、安息帝國、羅馬帝國、薩珊波斯、東羅馬帝國征服並統治,庫爾德人皆未能夠建立屬於自己的政權,而是不斷地被四方強族征服統治。


    公元7世紀晚期,新興的阿拉伯人橫掃西亞,庫爾德人所在地區再次被征服,這次征服伴隨著武力掃蕩而來的是高壓的伊斯蘭化,於是庫爾德人在阿拉伯征服後開始信奉伊斯蘭教。


    隨著蒙古軍西征,庫爾德地區又被蒙古帝國征服,而蒙古帝國的第三次西征,庫爾德人再度完全由外族統治。


    1639年,奧斯曼帝國和波斯薩非王朝簽署了席林堡條約,確定了兩國對庫爾德斯坦的瓜分。庫爾德斯坦大部分歸屬奧斯曼帝國,少部分歸屬薩菲王朝。


    奧斯曼土耳其開始對庫爾德人采取一定的包容態度,承認其16個公國和50個領地相對獨立的地位,但之後態度轉變,直至1847年最後一個庫爾德公國被消滅,從此庫爾德人完全處於附庸和從屬地位。


    庫爾德人一直在遭受著統治者的迫害,庫爾德人與周圍的其他穆斯林之間也有長期的衝突,種族鬥爭和壓迫等。


    在1928-1931年,庫爾德人對土耳其發動被稱為阿拉特的起義,但是遭到了土耳其的殘酷鎮壓。


    曾經在1946年在蘇聯的支持下在波斯境內建立過一個共和國,但是隨著蘇聯的解體,庫爾德人在中東又成了美國人的棋子。


    但是被土耳其,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四國夾擊,依舊沒有完成獨立。


    而現在就是要想辦法同化庫爾德人,這就不得不提凱末爾主義了,在曆史上1931年7月23日凱末爾在東部各省護權協會代表大會上,最初闡述了凱末爾主義的原則;


    首先是民粹主義,民粹主義被定義為一種社會變革,由部分精英代表人民的普遍共識來引導變革。凱末爾主義使土耳其采用了西方式的法律,特別是瑞士民法典,改變了婦女的地位。


    凱末爾主義所說的世俗主義,目的是要建立一個不受宗教力量影響的政治環境,整固公眾教育、政府補貼及法律事務。


    凱末爾民族主義源自社會契約論,特別是讓·雅克·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凱末爾主義對社會契約的認知是受到奧斯曼帝國崩潰的影響,那是奧斯曼帝國模式及奧斯曼主義的失敗。


    經曆了奧斯曼帝國的崩解後,凱末爾民族主義視社會契約為“最高理想”。 凱末爾民族主義的社會內容不接納任何先於民族的事物,譴責基於種族、宗教、極權及法西斯主義的民族統一,就領土擴張方麵,凱末爾民族主義反對帝國主義,致力推動國內及世界和平。


    凱末爾民族主義認為,土耳其人享有共同語言、共同的曆史價值、對將來共同的意識。凱末爾民族主義並不仇外。


    出生在國內及有血統關係都可被認為土耳其人的一份子。國籍受土耳其國籍法保護,隻有不忠行為才會被褫奪國籍。任何國內的國民都被認為是土耳其人,不論種族、宗教、性別、學派等。


    到1999年,庫爾德人一直受土耳其化影響。土耳其的所有學生必須朗誦“我是土耳其人,我十分自豪與開心”。


    對外土耳其則態度極其強硬的聲明:“任何反對這種意識的都會成為土耳其共和國的敵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綠羅也是羅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帝扶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帝扶桑並收藏綠羅也是羅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