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諺語裏說:人間若有天堂,大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空,大馬士革必與之齊名。而位於大馬士革東北部沙漠的古城帕爾米拉,曾被譽為【敘利亞沙漠的新娘】。連年的戰爭在這新娘子的嬌顏上籠罩了一層愁容,使她再也沒能開顏。
青年一踏入大馬士革就被撲麵而來的幹燥空氣致以問候。
“你也好,大馬士革。”
敘利亞位於西方人眼中的【日出之地】。沙漠吞咽著本就不多的濕意,肉眼可見的熱氣從地麵緩緩升起,異常強烈的紫外線得以順利地通過幹淨的空氣。陽光落在皮膚上,會有灼燒般的痛。然而這裏的高熱不僅僅是因為日光。
山是這兒的骨骼,礦產是這兒的肺腑,同時也是和平的天塹。
比起首都,敘利亞其他城市的景象更加混亂。美國軍人和私人安保公司等承包商在這裏橫行,自己損傷不算,這些年把曾經孕育過古老而繁榮文明的新月沃土,攪得傷痕累累滿目瘡痍。
石油可是好東西。
青年穿著飛行夾克,戴著墨鏡,資本讓他可以在這片充滿美國大兵的土地上橫著走。除了石油,他可能就是最受歡迎的那個了。
這片被美軍控製的油田在沙漠腹地,周邊有零星的小城鎮。對侵略者充滿仇視和恐懼的當地居民在幾年間習慣了在廢墟上重建家園,然後再接手一片廢墟。就像是他們接受那些外國人從他們的土地上竊取石油,留下血跡和淚痕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最早被重建的就是清真寺。在安拉千瘡百孔的蒼穹下,人們當街跪下來,奢望一個遙遠的和平。
青年不尊重任何人,任何事,甚至是對於意大利人而言最重要的上帝。他成長在一麵懸崖三麵環海的島嶼上,那裏有無數間教堂。年少時他無數次虔誠地向上帝祈求一副和別人一樣的容貌。如果隻是無所謂的人也就罷了,可他偏偏是教父的兒子,一個玷汙了家族的雜種。
青年在優渥的環境和孤獨中成長,敘利亞的孩子成長在一個閉塞而危險的環境裏。他們熟悉的世界裏有像群鳥一樣飛過的,會落下導彈的飛機。這些孩子們有著充滿希望的麵龐,歡笑著擠向這個溫和的異國人。
當地人都把青年當成又一個來找刺激的白人。他聲稱自己是進行環球旅行的畢業生,孤身一人是因為伴侶剛和他分手了,然而他並非被沙漠本身吸引而來。
青年把隨手帶著的巧克力給了一個怯生生小家夥。
“甜的!”那孩子睜大清澈的眼睛,沾滿灰塵的臉頰上露出一個笑容。“我能把這個帶回家給姐姐吃麽?”孩子習慣了這世界帶來的傷害,這是他第一次嚐到生命裏的甜。他的姐姐還沒嚐過。對於世界而言敘利亞戰爭隻開始了短短的幾年,但這就是一個孩子生命的全部了。
聽完翻譯的話,青年不知所措。他是來從這個國家的累累白骨上再咬下一塊肉來的,因為他要向家族證明他的忠誠。他當然能再挑起一場戰爭,他就是來做生意的。
賣織物的老人好心地告誡這個甜蜜的異國人,必須隨時保持警惕。因為這裏唯一永恒的東西就是戰爭和混亂。老人把青年當成了又一個不知天高地厚,來未知世界冒險的白人。他不知道的是,青年帶來的遠不止巧克力。
青年道過謝,支付了比單價更多的美元,換來了一條頗具特色的方巾圍在了脖子上。
迷宮般的大巴紮是個交易的好地方,人們總是樂意為必需品買單。青年手裏有能維持永恒的東西。這會為他的家族帶去一筆可觀的財富,也會讓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裏的孩子們不知道平靜是什麽。畢竟混亂才能帶來最好的贏麵。
爆炸聲響起的時候青年還在思索著如何通過斡旋來讓買主使用武器的時候避開居民區。
方才得到了巧克力的孩子不知從這迷宮的哪裏鑽出來,使勁拽他的衣角,顯然更知道發生了什麽。青年貓著腰,跟著男孩跑進了邊上的一個小過道。
“他在說:‘隻是炸彈,趴下抱住頭,很快就過去了’。就像這樣。”一個穿著防彈衣的中年雇傭兵蹲在他邊上,做了個抱頭的手勢:“這種事時有發生,你沒看見那些彈孔麽?”
青年警惕地把男孩擋在身後。那美國雇傭兵朝他擠了擠眼睛。“我猜你就是那個來送‘包裹’的?難怪他們不怕你回不去。”
“是你們?”青年沒理會他話裏的另一重意思,怒目譴責道:“這裏都是平民,還有孩子!”
那人故作驚訝。“還要多謝你的家族,不然我們的裝備還沒有多到能到集市來浪費。等等,要不是你們,那些反抗軍也不會有反擊之力。”
可掀起戰爭的難道是武器麽?青年答不出,頹然地看向四周。在觸及到那孩子的目光時,他年輕的麵孔很快低垂了下去,顯出一些自責和無助來。
“你在想些什麽,善良的黑手黨少主?”雇傭兵,現在青年知道他叫克裏斯了,二人畢竟還有一筆交易要做,語氣平淡地說:“他是在戰火裏長大的,自然熟悉了這些。飽嚐饑餓的人更能忍受痛苦,貧窮在這裏都是奢侈品。”
跟他們比起來,最愛打仗的美國士兵都更不習慣戰爭和苦難。
雇傭兵克裏斯是退伍的海豹突擊隊成員。習慣了戰火的人不甘於文明世界的束縛,他剛從不義的戰場上下來,轉頭又加入了雇傭兵集團。或者叫中東軍事任務承包商。
等無差別的攻擊告一段落,青年跟在孩子身後,到了一處簡易的避難居所。那個莫名其妙的雇傭兵沒被允許進這家的門。那男孩兒名叫“阿狄士”,意為“火焰”。晚上,沉默的男主人放下了厚重的掛毯,給他的孩子們和異鄉的客人講故事。沒了翻譯,青年當然聽不懂男人在說些什麽,但是他能看得懂那個眼神。那雙見慣生死悲歡的眼中透出堅定的信念:我一定會堅持下去,正常的生活對我們的孩子而言不會隻是些天方夜譚。
戰爭的雙方裏大多都驚人的年輕。
戰爭最恐怖的不是殺人,而是殺仁。這裏死個人太容易了。要不是青年身份特殊,可能早就一命嗚呼了。跟死亡如影隨形的日子是另一種曆練。見到了連年的戰火下,軍人和普通人可以變得多麽冷漠和殘忍後,青年再也沒辦法繼續談那份生意了。被留在這片土地的,有些是為了祖國的戰士,有些是為了信仰的信徒,有些是為了石油的軍人,有些是拿錢辦事的亡命徒。那些為了國家和家人的,眼睛裏有光。他們不害怕,不畏懼死亡,他們倒在在守護的路上。
青年本身就是一個熱情自我的人,地中海的陽光造就了他和規矩格格不入的本性,資產帶來的強力保護也讓他長久的保有不褪色的純真和美好。這善意在利益麵前,隻是絆腳石。青年在“家族”的人麵前,也是如此。更何況在這場構陷之外,他還被卷入了比軍火交易更危險的事情裏。
在決定中斷交易後,青年被追殺著在敘利亞各種逃竄,期間也和雇傭兵克裏斯熟悉了起來。他是個不甘心的棄子。有一次他們逃到了西北部的山村裏,偽裝成戰地記者。當地有個女孩正要出嫁。
她那個年紀的敘利亞孩子,除了戰爭,一無所知。
“她比我女兒年紀還小一些。我的小南瓜在準備考大學,她已經嫁人了。”克裏斯說。“但是她的家人沒有別的辦法,在戰爭裏,活下去更重要。”
青年沉默地看著,那個新郎足夠當女孩的父親了。而戰爭裏,沒有適合新嫁娘的這樣子。
那個叫克裏斯的雇傭兵當然沒能走出沙漠,他死在了另一場爆炸裏。那是一個正午,接連的爆炸揚起的戰火遮天蔽日,不見一絲光亮。他死前正要從口袋裏掏出女兒的照片給青年看,說幹完這票就能湊夠女兒的大學學費了。他這個當爹的缺席太久,再想做什麽都遲了。
“我的上一個主顧丟了個東西,我幫他找回來,但是他給了我這個。”克裏斯躺在瓦礫上,嗆進去幾口轟炸造成的灰燼。他渾身都被碎石貫穿了,整個人像是一塊漏水的海綿。“那個東西會帶來無盡的財富,也是無盡的詛咒。我不是一個好人,但是我知道他們不能拿到它。去那個大巴紮,你知道在哪兒能找到它。”
青年跪在廢墟上。幾天沒有整理儀容,他的下巴上長出了參差的胡茬,他生命裏從來沒這麽狼狽過。可在充滿鬥爭的沙漠刮胡子用須後水可是犯罪。
“我的小南瓜說,她的爸爸是個英雄。”克裏斯擴散的瞳孔注視著被阻擋在塵垢外的太陽,他側了側眼珠,看向青年。“他是麽?”
青年戴上墨鏡。他得走了。下次再來的時候,他不會帶著武器,不會帶著軍火訂單,或許帶一些玩具來,他還可以幫這裏的人們重新家園。在此之前,他還有一個父親、一個英雄的委托要做到。這和青年沒有關係。就算他不來,克裏斯也活不成的。但是青年把這條命,和所沒能承擔的責任扛了下來。
在那個幾乎被夷為平地的大巴紮裏,青年頓悟從來不是他選擇了命運。每一次,都是命運找到了他。竊取資料的雇傭兵,竊取的是一塊可以敲開寶庫大門的礦石。讓雇傭兵克裏斯被追殺的,是一塊被鮮血浸透的陽光。
在這個世界上,誰的籌碼多,誰的拳頭硬,誰的話才有人聽。
被剜心掏肺的國家不是不疼,隻是那怒吼痛哭是傳不出去的。敘利亞沒辦法自證清白,因為她的富饒美麗和孱弱。她的人民說不出話,她的廢墟說不出話,她的將來或許也說不出話。
但是火焰會一直燒。
被戰爭撕碎的國旗在風的送撫下飄揚起來。瘡痍上盛開了玫瑰。
古城斑駁的牆繪滿了希冀和繁榮,神明展開了過去的畫卷,俯瞰著現實裏那些斷壁殘垣,這片恒古的戰場。在巴爾夏明神廟坍塌的台階上,青年透過【永恒之眼】,看向這片苦難土上的一抹光。那是遍地的黃金,槍管反射的陽光,和希望。是無數人可能再也看不到的,那即將落下,即將升起的,燦爛千陽。
青年一踏入大馬士革就被撲麵而來的幹燥空氣致以問候。
“你也好,大馬士革。”
敘利亞位於西方人眼中的【日出之地】。沙漠吞咽著本就不多的濕意,肉眼可見的熱氣從地麵緩緩升起,異常強烈的紫外線得以順利地通過幹淨的空氣。陽光落在皮膚上,會有灼燒般的痛。然而這裏的高熱不僅僅是因為日光。
山是這兒的骨骼,礦產是這兒的肺腑,同時也是和平的天塹。
比起首都,敘利亞其他城市的景象更加混亂。美國軍人和私人安保公司等承包商在這裏橫行,自己損傷不算,這些年把曾經孕育過古老而繁榮文明的新月沃土,攪得傷痕累累滿目瘡痍。
石油可是好東西。
青年穿著飛行夾克,戴著墨鏡,資本讓他可以在這片充滿美國大兵的土地上橫著走。除了石油,他可能就是最受歡迎的那個了。
這片被美軍控製的油田在沙漠腹地,周邊有零星的小城鎮。對侵略者充滿仇視和恐懼的當地居民在幾年間習慣了在廢墟上重建家園,然後再接手一片廢墟。就像是他們接受那些外國人從他們的土地上竊取石油,留下血跡和淚痕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最早被重建的就是清真寺。在安拉千瘡百孔的蒼穹下,人們當街跪下來,奢望一個遙遠的和平。
青年不尊重任何人,任何事,甚至是對於意大利人而言最重要的上帝。他成長在一麵懸崖三麵環海的島嶼上,那裏有無數間教堂。年少時他無數次虔誠地向上帝祈求一副和別人一樣的容貌。如果隻是無所謂的人也就罷了,可他偏偏是教父的兒子,一個玷汙了家族的雜種。
青年在優渥的環境和孤獨中成長,敘利亞的孩子成長在一個閉塞而危險的環境裏。他們熟悉的世界裏有像群鳥一樣飛過的,會落下導彈的飛機。這些孩子們有著充滿希望的麵龐,歡笑著擠向這個溫和的異國人。
當地人都把青年當成又一個來找刺激的白人。他聲稱自己是進行環球旅行的畢業生,孤身一人是因為伴侶剛和他分手了,然而他並非被沙漠本身吸引而來。
青年把隨手帶著的巧克力給了一個怯生生小家夥。
“甜的!”那孩子睜大清澈的眼睛,沾滿灰塵的臉頰上露出一個笑容。“我能把這個帶回家給姐姐吃麽?”孩子習慣了這世界帶來的傷害,這是他第一次嚐到生命裏的甜。他的姐姐還沒嚐過。對於世界而言敘利亞戰爭隻開始了短短的幾年,但這就是一個孩子生命的全部了。
聽完翻譯的話,青年不知所措。他是來從這個國家的累累白骨上再咬下一塊肉來的,因為他要向家族證明他的忠誠。他當然能再挑起一場戰爭,他就是來做生意的。
賣織物的老人好心地告誡這個甜蜜的異國人,必須隨時保持警惕。因為這裏唯一永恒的東西就是戰爭和混亂。老人把青年當成了又一個不知天高地厚,來未知世界冒險的白人。他不知道的是,青年帶來的遠不止巧克力。
青年道過謝,支付了比單價更多的美元,換來了一條頗具特色的方巾圍在了脖子上。
迷宮般的大巴紮是個交易的好地方,人們總是樂意為必需品買單。青年手裏有能維持永恒的東西。這會為他的家族帶去一筆可觀的財富,也會讓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裏的孩子們不知道平靜是什麽。畢竟混亂才能帶來最好的贏麵。
爆炸聲響起的時候青年還在思索著如何通過斡旋來讓買主使用武器的時候避開居民區。
方才得到了巧克力的孩子不知從這迷宮的哪裏鑽出來,使勁拽他的衣角,顯然更知道發生了什麽。青年貓著腰,跟著男孩跑進了邊上的一個小過道。
“他在說:‘隻是炸彈,趴下抱住頭,很快就過去了’。就像這樣。”一個穿著防彈衣的中年雇傭兵蹲在他邊上,做了個抱頭的手勢:“這種事時有發生,你沒看見那些彈孔麽?”
青年警惕地把男孩擋在身後。那美國雇傭兵朝他擠了擠眼睛。“我猜你就是那個來送‘包裹’的?難怪他們不怕你回不去。”
“是你們?”青年沒理會他話裏的另一重意思,怒目譴責道:“這裏都是平民,還有孩子!”
那人故作驚訝。“還要多謝你的家族,不然我們的裝備還沒有多到能到集市來浪費。等等,要不是你們,那些反抗軍也不會有反擊之力。”
可掀起戰爭的難道是武器麽?青年答不出,頹然地看向四周。在觸及到那孩子的目光時,他年輕的麵孔很快低垂了下去,顯出一些自責和無助來。
“你在想些什麽,善良的黑手黨少主?”雇傭兵,現在青年知道他叫克裏斯了,二人畢竟還有一筆交易要做,語氣平淡地說:“他是在戰火裏長大的,自然熟悉了這些。飽嚐饑餓的人更能忍受痛苦,貧窮在這裏都是奢侈品。”
跟他們比起來,最愛打仗的美國士兵都更不習慣戰爭和苦難。
雇傭兵克裏斯是退伍的海豹突擊隊成員。習慣了戰火的人不甘於文明世界的束縛,他剛從不義的戰場上下來,轉頭又加入了雇傭兵集團。或者叫中東軍事任務承包商。
等無差別的攻擊告一段落,青年跟在孩子身後,到了一處簡易的避難居所。那個莫名其妙的雇傭兵沒被允許進這家的門。那男孩兒名叫“阿狄士”,意為“火焰”。晚上,沉默的男主人放下了厚重的掛毯,給他的孩子們和異鄉的客人講故事。沒了翻譯,青年當然聽不懂男人在說些什麽,但是他能看得懂那個眼神。那雙見慣生死悲歡的眼中透出堅定的信念:我一定會堅持下去,正常的生活對我們的孩子而言不會隻是些天方夜譚。
戰爭的雙方裏大多都驚人的年輕。
戰爭最恐怖的不是殺人,而是殺仁。這裏死個人太容易了。要不是青年身份特殊,可能早就一命嗚呼了。跟死亡如影隨形的日子是另一種曆練。見到了連年的戰火下,軍人和普通人可以變得多麽冷漠和殘忍後,青年再也沒辦法繼續談那份生意了。被留在這片土地的,有些是為了祖國的戰士,有些是為了信仰的信徒,有些是為了石油的軍人,有些是拿錢辦事的亡命徒。那些為了國家和家人的,眼睛裏有光。他們不害怕,不畏懼死亡,他們倒在在守護的路上。
青年本身就是一個熱情自我的人,地中海的陽光造就了他和規矩格格不入的本性,資產帶來的強力保護也讓他長久的保有不褪色的純真和美好。這善意在利益麵前,隻是絆腳石。青年在“家族”的人麵前,也是如此。更何況在這場構陷之外,他還被卷入了比軍火交易更危險的事情裏。
在決定中斷交易後,青年被追殺著在敘利亞各種逃竄,期間也和雇傭兵克裏斯熟悉了起來。他是個不甘心的棄子。有一次他們逃到了西北部的山村裏,偽裝成戰地記者。當地有個女孩正要出嫁。
她那個年紀的敘利亞孩子,除了戰爭,一無所知。
“她比我女兒年紀還小一些。我的小南瓜在準備考大學,她已經嫁人了。”克裏斯說。“但是她的家人沒有別的辦法,在戰爭裏,活下去更重要。”
青年沉默地看著,那個新郎足夠當女孩的父親了。而戰爭裏,沒有適合新嫁娘的這樣子。
那個叫克裏斯的雇傭兵當然沒能走出沙漠,他死在了另一場爆炸裏。那是一個正午,接連的爆炸揚起的戰火遮天蔽日,不見一絲光亮。他死前正要從口袋裏掏出女兒的照片給青年看,說幹完這票就能湊夠女兒的大學學費了。他這個當爹的缺席太久,再想做什麽都遲了。
“我的上一個主顧丟了個東西,我幫他找回來,但是他給了我這個。”克裏斯躺在瓦礫上,嗆進去幾口轟炸造成的灰燼。他渾身都被碎石貫穿了,整個人像是一塊漏水的海綿。“那個東西會帶來無盡的財富,也是無盡的詛咒。我不是一個好人,但是我知道他們不能拿到它。去那個大巴紮,你知道在哪兒能找到它。”
青年跪在廢墟上。幾天沒有整理儀容,他的下巴上長出了參差的胡茬,他生命裏從來沒這麽狼狽過。可在充滿鬥爭的沙漠刮胡子用須後水可是犯罪。
“我的小南瓜說,她的爸爸是個英雄。”克裏斯擴散的瞳孔注視著被阻擋在塵垢外的太陽,他側了側眼珠,看向青年。“他是麽?”
青年戴上墨鏡。他得走了。下次再來的時候,他不會帶著武器,不會帶著軍火訂單,或許帶一些玩具來,他還可以幫這裏的人們重新家園。在此之前,他還有一個父親、一個英雄的委托要做到。這和青年沒有關係。就算他不來,克裏斯也活不成的。但是青年把這條命,和所沒能承擔的責任扛了下來。
在那個幾乎被夷為平地的大巴紮裏,青年頓悟從來不是他選擇了命運。每一次,都是命運找到了他。竊取資料的雇傭兵,竊取的是一塊可以敲開寶庫大門的礦石。讓雇傭兵克裏斯被追殺的,是一塊被鮮血浸透的陽光。
在這個世界上,誰的籌碼多,誰的拳頭硬,誰的話才有人聽。
被剜心掏肺的國家不是不疼,隻是那怒吼痛哭是傳不出去的。敘利亞沒辦法自證清白,因為她的富饒美麗和孱弱。她的人民說不出話,她的廢墟說不出話,她的將來或許也說不出話。
但是火焰會一直燒。
被戰爭撕碎的國旗在風的送撫下飄揚起來。瘡痍上盛開了玫瑰。
古城斑駁的牆繪滿了希冀和繁榮,神明展開了過去的畫卷,俯瞰著現實裏那些斷壁殘垣,這片恒古的戰場。在巴爾夏明神廟坍塌的台階上,青年透過【永恒之眼】,看向這片苦難土上的一抹光。那是遍地的黃金,槍管反射的陽光,和希望。是無數人可能再也看不到的,那即將落下,即將升起的,燦爛千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