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芝加哥房子參加聖誕聚餐回來後,中埃考古隊重啟了對地下神廟的發掘。
本來領隊是堅決不支持的。因為很可能在瑪阿特神廟建成的三千多年裏,被它壓在地底下的神廟從來沒被打開過。土層可以隔絕空氣,貿然在沒有抗氧化條件下把神廟挖開很可能會導致它內部受損。幸運的是在神廟周邊進行清理和試掘的過程中考古隊員發現了回填痕跡。
所謂回填就是在發掘後把遺跡再用土埋回去,表麵上看是看不出什麽分別的。但回填的土結構不同,領隊等人都是經驗豐富的考古學家,手鏟刮上幾下就能看出這種典型的遺跡現象。
“很可能法國人當時已經發現這座神廟了。”領隊叼著煙鬥思索半天,“我再去核實一下,也跟咱們埃方同事商量商量。”
果不其然,法國隊的確已經進行過發掘了。這一商量,本身就想把地下神廟挖出來的埃方人員一看領隊鬆口了,自然極力促成。
於是闊別了一年,我終於得以初次進到這座被我一巴掌拍醒的神廟裏了。
這天是一月七號,埃及的新年。領隊給埃方的工作人員帶薪休假一天。故而今天聚在工地隻有部分中埃雙方的考古隊隊員,和那個二戰時期就作為童工跟著法國人進行發掘的老技師。
279自然也出現了。來的人是孟維清,白老師和李元。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李元和279的人一起出現,也多少能感受到他的受重視程度。我倆就像是真的陌生人一樣,除了禮貌性地打了招呼外沒有什麽交流。
考慮到地下神廟上麵還頂著座瑪阿特神廟,考古隊沒有把土全都揭開。在做好了承重的基礎上隻發掘出了一條通道,我們由此依次進入到這座地下建築之中。
由於深埋在地下,甬道裏麵照不到陽光。身處其中有種走進了悠長墓道的錯覺,也多些了莊重和神秘感。其實卡爾納克神廟在原本身也是沒什麽光線的,隻是現存的遺址隻剩下斷壁殘垣。或許這樣幽暗而深邃才是神廟原有的氣氛。
根據古埃及神廟的形製,我們進的是主體建築,也就是神廟的核心所在。這裏被保存得很好,壁畫繁複且色彩光鮮,好像是前日才舉辦過祭祀一樣。
我們是由南邊的門進來的。
整個房間大概三米多高。西牆上刻畫了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給神明獻祭並且得到神恩澤的場景;東牆上麵的壁畫描繪著此神廟的修建曆史;正對著的北牆還在黑暗深處,按照規律應該是麵功績牆。而懸在我們頭頂上方的是被埃及人抽象過後的星空。
法國人果然是到過這座神廟的。
原本擺放祭品的地方空空如也,祭台下的石階上還散落著一些工具。看樣子這壁畫還曾經在匆忙之間被拓印過。不知道是當時拍攝技術有限還是那麵牆上的壁畫至關重要,甚至光有照片留存都不夠。
我湊到壁畫跟前,疑惑地眯了眯眼睛。
難不成法國人在上個世紀就掌握了先進的抗氧化技術了麽?為什麽他們當年發掘出來的這間神廟還保留著如此鮮活的樣子。
我順著西牆往北看。我在古埃及語上沒啥建樹,隻能依據壁畫大概推測出這可能是在圖特摩斯三世當祭司的時候就建造的。
“在當祭司的時候就可以建神廟麽?”領隊等人還在探索這個空間,李元坦然地跟著我一起看壁畫,還時不時地提出些問題。
我心平氣和地搖搖頭。
“據我所知這可謂是古埃及藝術史上頭一份兒。但是圖特摩斯三世本身就是從法老下放成祭司的,或許提前建個神廟也有可操作空間吧。”
雖說有圖特摩斯三世作為祭司和作為法老的刻畫有些出人意料,但我在意的點還不在這裏。
整麵西牆是向神明獻祭的場景。可其中出現了稱謂的,隻有或作為祭司、或作為法老的圖特摩斯三世,並沒有出現神的名字。而應該有神明形象出現的地方,身子還是正常的樣子,但作為標識的頭部卻是一團團模糊的圖形。
我特意到東牆和北牆也掃了一圈,還問了幾個人,大家都沒有看到神明的樣貌或者描述。
這可非常不符合古埃及刻板藝術的規律了。
在古埃及,神廟作為法老獻給神明的功德,其壁畫中中出現神明的名字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在太陽神神廟裏,阿蒙神或者拉神的名號會重複出現,並且配以:“法老給阿蒙神獻祭了什麽什麽東西,阿蒙神賜以穩定和繁榮”等等。
而埃及的神明都會有其特有的頭像。比如太陽神阿蒙,就是頭頂有兩根直立鴕鳥羽毛的成年男子形象;塞赫麥特是獅子頭;荷魯斯是鷹頭;孔蘇腦袋上是月輪。中規中矩,一成不變。
但是這座神廟的神明,脖子上頂著的是類似於元素團或者光芒一類的東西。不知是這個神尊貴到讓人無法得知祂的樣貌和稱謂,還是這是當時對某個神的變式描述。就像是阿吞神就是太陽光的形象,而不是像別的太陽神那樣作為人或者公羊等生物出現。但哪怕如此,模模糊糊的圖形到底過於抽象了。
問題來了。這裏沒有出現神明的稱謂或是形象,那麽圖特摩斯三世的這座神廟是為誰而建的呢?
總不能真的像阿裏說的,是給那個從沙漠而來的神明吧。
我又到祭壇跟前轉了轉。
祭壇坐北朝南,基座大概得有一米多高,而且被十幾級台階托舉起來。那上麵原本應該放著座神像,現在隻有個薄薄落了層灰的金質底座擺在那兒,怎麽看怎麽寒磣。
照這麽看缺席了的神像應該也是金質的,或者是用其他名貴金屬做的。得虧先前進來的是上個世紀已經不那麽貪婪的法國考古隊,而且他們還盤算著要再回來進行發掘研究。不然連這底座可能都得被搬走,壁畫也必不能夠幸免。
我仔細湊到基座邊看上麵的銘文,卻也沒有出現神的名字。
看樣子這座神廟的確沒有明確的神明歸屬權。但不管當初擺在這兒的是誰,圖特摩斯三世都應該很是尊敬祂。
因為深入這座建築的有限陽光不偏不倚,正好落在這缺了神像的祭壇上*。
在古埃及的信仰體係中,神明的名字具有強大的力量,但同時也會成為製約祂們的手段。或者這是法老在保護這個神明麽?
李元低下頭,問我在尋思什麽。
我不解地說:“我在想這座神廟到底是給誰的呢?”
“是不是給荷魯斯的?”
我抬起頭。空蕩蕩的祭壇背後果然繪有被我忽略的神明要素。
那是一隻荷魯斯的左眼。
從我們這個角度看去,就像是懸在祭壇上守護著那座本該在此的神像。
剛要湊過去仔細看那北牆上的壁畫,我就被李元叫住:“你看這裏是不是有什麽字?”
我順著他手指看過去。剛剛我隻看了基座的台麵,沒注意到放置神像的凹槽壁內還有一圈銘文。我繞著祭壇走了一圈。和壁畫上的銘文不同,這裏用的是聖書體。
李元很耐心地等我轉完。
借著刁鑽的陽光,我不太確定地盯著那圈銘文:“這裏寫著【以汝血為祭】。”
我猶豫地抬起眼睛,李元也在看我。他微微皺著眉頭。被計算好的光線落在李元臉上,好像他才是被擱在這兒的神像。
覺得這想法不吉利,我接著說:“可能是我學藝不精,我得看看這後麵的壁畫再說。”
那是麵功績牆。
上麵繪著些古埃及風格的奇花異草奇珍異獸,都是圖特摩斯三世遠征時的戰利品,或是由外來者朝貢的。此外還畫了不少戰爭的場景,敵軍往往在法老的攻擊下潰不成軍。而這些功績和珍寶無一例外都被圖特摩斯三世呈到了無名神明【you don''t know who】的麵前。
剛剛埃方人員薩德在東牆的祭品櫃下方發現了一處暗格,裏麵曾經很可能是放紙草記載的。領隊等人正把那裏團團圍住,溫老師往神廟外走去,或許是要聯係法埃中心要重新找考古記錄。
現在注意力在壁畫上的隻有我、李元和聞訊而來的白老師了。
我們三個誰都沒有拿著照明,陽光又伸不到祭壇後麵的北牆來,所以我看的有點兒吃力。李元貼心地打開了手機上的手電,給我照亮了眼前的一塊地方。
我正看著,突然聽見白老師說:“小王,你來看看這是個什麽?”
我應了一聲湊過去看。白老師這裏的光線更暗一些,但他像是並不受影響似的,虛指著被祭司圖特摩斯三世托到一團神明麵前的東西問:“你知道這是什麽嗎?我好像沒在埃及的藝術作品裏見過。”
我眯起眼睛上下看了半天都沒看清楚,李元跟著把光照了過來。
借著光我也不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這是堆類似於芝麻糖的東西,黑黢黢的,整齊地摞在托盤裏。在這堆東西上麵,就浮著荷魯斯之眼。
“這邊兒上還寫了字。”李元微微晃了晃手機。這之前光線一直很穩。
我剛剛淨顧著看那些芝麻糖了,忽略了上麵的銘文。
孟維清也走過來了,他問我:“王煜,你知道這寫的是什麽嗎?”
我很想在他們麵前表現一下兒,但解讀古埃及文字實在不是我的強項。可現在認識楔形文字的老師們又都已經出去了,我隻能硬著頭皮試試。
這句銘文是從右上開始讀的。有幾個詞我不認識,但還好並不太晦澀。其大義大概是:
【圖特摩斯三世向尊貴的某某某神獻上賽特之骨,神明給予圖特摩斯三世力量和穩定*】。
那個某某某神的名字沒有在其他古埃及語裏出現過,我也不知道該怎麽翻譯。而那句話邊上原本還有著其他銘文,卻被人刻意刮去了。
現在這壁畫上的銘文翻譯是翻譯出來了,但我隻覺得更加迷惑。被留下的銘文不知所雲,被刻意抹去的也不知道傳達了什麽信息。
一旁的孟維清和白老師聽完,卻都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賽特之骨是什麽,那個沙漠之神的骨頭麽?”來叫我們上去和領隊等人匯合的樓時麒一聽,也加入了討論。
在李元的手持打光下我像貓頭鷹一樣轉著腦袋又仔細看了一遍那盤祭品。雖然疑惑還是有增無減,但這次我多少看出點兒門道來了。
“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這怕是一盤鐵礦石。”
本來領隊是堅決不支持的。因為很可能在瑪阿特神廟建成的三千多年裏,被它壓在地底下的神廟從來沒被打開過。土層可以隔絕空氣,貿然在沒有抗氧化條件下把神廟挖開很可能會導致它內部受損。幸運的是在神廟周邊進行清理和試掘的過程中考古隊員發現了回填痕跡。
所謂回填就是在發掘後把遺跡再用土埋回去,表麵上看是看不出什麽分別的。但回填的土結構不同,領隊等人都是經驗豐富的考古學家,手鏟刮上幾下就能看出這種典型的遺跡現象。
“很可能法國人當時已經發現這座神廟了。”領隊叼著煙鬥思索半天,“我再去核實一下,也跟咱們埃方同事商量商量。”
果不其然,法國隊的確已經進行過發掘了。這一商量,本身就想把地下神廟挖出來的埃方人員一看領隊鬆口了,自然極力促成。
於是闊別了一年,我終於得以初次進到這座被我一巴掌拍醒的神廟裏了。
這天是一月七號,埃及的新年。領隊給埃方的工作人員帶薪休假一天。故而今天聚在工地隻有部分中埃雙方的考古隊隊員,和那個二戰時期就作為童工跟著法國人進行發掘的老技師。
279自然也出現了。來的人是孟維清,白老師和李元。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李元和279的人一起出現,也多少能感受到他的受重視程度。我倆就像是真的陌生人一樣,除了禮貌性地打了招呼外沒有什麽交流。
考慮到地下神廟上麵還頂著座瑪阿特神廟,考古隊沒有把土全都揭開。在做好了承重的基礎上隻發掘出了一條通道,我們由此依次進入到這座地下建築之中。
由於深埋在地下,甬道裏麵照不到陽光。身處其中有種走進了悠長墓道的錯覺,也多些了莊重和神秘感。其實卡爾納克神廟在原本身也是沒什麽光線的,隻是現存的遺址隻剩下斷壁殘垣。或許這樣幽暗而深邃才是神廟原有的氣氛。
根據古埃及神廟的形製,我們進的是主體建築,也就是神廟的核心所在。這裏被保存得很好,壁畫繁複且色彩光鮮,好像是前日才舉辦過祭祀一樣。
我們是由南邊的門進來的。
整個房間大概三米多高。西牆上刻畫了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給神明獻祭並且得到神恩澤的場景;東牆上麵的壁畫描繪著此神廟的修建曆史;正對著的北牆還在黑暗深處,按照規律應該是麵功績牆。而懸在我們頭頂上方的是被埃及人抽象過後的星空。
法國人果然是到過這座神廟的。
原本擺放祭品的地方空空如也,祭台下的石階上還散落著一些工具。看樣子這壁畫還曾經在匆忙之間被拓印過。不知道是當時拍攝技術有限還是那麵牆上的壁畫至關重要,甚至光有照片留存都不夠。
我湊到壁畫跟前,疑惑地眯了眯眼睛。
難不成法國人在上個世紀就掌握了先進的抗氧化技術了麽?為什麽他們當年發掘出來的這間神廟還保留著如此鮮活的樣子。
我順著西牆往北看。我在古埃及語上沒啥建樹,隻能依據壁畫大概推測出這可能是在圖特摩斯三世當祭司的時候就建造的。
“在當祭司的時候就可以建神廟麽?”領隊等人還在探索這個空間,李元坦然地跟著我一起看壁畫,還時不時地提出些問題。
我心平氣和地搖搖頭。
“據我所知這可謂是古埃及藝術史上頭一份兒。但是圖特摩斯三世本身就是從法老下放成祭司的,或許提前建個神廟也有可操作空間吧。”
雖說有圖特摩斯三世作為祭司和作為法老的刻畫有些出人意料,但我在意的點還不在這裏。
整麵西牆是向神明獻祭的場景。可其中出現了稱謂的,隻有或作為祭司、或作為法老的圖特摩斯三世,並沒有出現神的名字。而應該有神明形象出現的地方,身子還是正常的樣子,但作為標識的頭部卻是一團團模糊的圖形。
我特意到東牆和北牆也掃了一圈,還問了幾個人,大家都沒有看到神明的樣貌或者描述。
這可非常不符合古埃及刻板藝術的規律了。
在古埃及,神廟作為法老獻給神明的功德,其壁畫中中出現神明的名字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比如在太陽神神廟裏,阿蒙神或者拉神的名號會重複出現,並且配以:“法老給阿蒙神獻祭了什麽什麽東西,阿蒙神賜以穩定和繁榮”等等。
而埃及的神明都會有其特有的頭像。比如太陽神阿蒙,就是頭頂有兩根直立鴕鳥羽毛的成年男子形象;塞赫麥特是獅子頭;荷魯斯是鷹頭;孔蘇腦袋上是月輪。中規中矩,一成不變。
但是這座神廟的神明,脖子上頂著的是類似於元素團或者光芒一類的東西。不知是這個神尊貴到讓人無法得知祂的樣貌和稱謂,還是這是當時對某個神的變式描述。就像是阿吞神就是太陽光的形象,而不是像別的太陽神那樣作為人或者公羊等生物出現。但哪怕如此,模模糊糊的圖形到底過於抽象了。
問題來了。這裏沒有出現神明的稱謂或是形象,那麽圖特摩斯三世的這座神廟是為誰而建的呢?
總不能真的像阿裏說的,是給那個從沙漠而來的神明吧。
我又到祭壇跟前轉了轉。
祭壇坐北朝南,基座大概得有一米多高,而且被十幾級台階托舉起來。那上麵原本應該放著座神像,現在隻有個薄薄落了層灰的金質底座擺在那兒,怎麽看怎麽寒磣。
照這麽看缺席了的神像應該也是金質的,或者是用其他名貴金屬做的。得虧先前進來的是上個世紀已經不那麽貪婪的法國考古隊,而且他們還盤算著要再回來進行發掘研究。不然連這底座可能都得被搬走,壁畫也必不能夠幸免。
我仔細湊到基座邊看上麵的銘文,卻也沒有出現神的名字。
看樣子這座神廟的確沒有明確的神明歸屬權。但不管當初擺在這兒的是誰,圖特摩斯三世都應該很是尊敬祂。
因為深入這座建築的有限陽光不偏不倚,正好落在這缺了神像的祭壇上*。
在古埃及的信仰體係中,神明的名字具有強大的力量,但同時也會成為製約祂們的手段。或者這是法老在保護這個神明麽?
李元低下頭,問我在尋思什麽。
我不解地說:“我在想這座神廟到底是給誰的呢?”
“是不是給荷魯斯的?”
我抬起頭。空蕩蕩的祭壇背後果然繪有被我忽略的神明要素。
那是一隻荷魯斯的左眼。
從我們這個角度看去,就像是懸在祭壇上守護著那座本該在此的神像。
剛要湊過去仔細看那北牆上的壁畫,我就被李元叫住:“你看這裏是不是有什麽字?”
我順著他手指看過去。剛剛我隻看了基座的台麵,沒注意到放置神像的凹槽壁內還有一圈銘文。我繞著祭壇走了一圈。和壁畫上的銘文不同,這裏用的是聖書體。
李元很耐心地等我轉完。
借著刁鑽的陽光,我不太確定地盯著那圈銘文:“這裏寫著【以汝血為祭】。”
我猶豫地抬起眼睛,李元也在看我。他微微皺著眉頭。被計算好的光線落在李元臉上,好像他才是被擱在這兒的神像。
覺得這想法不吉利,我接著說:“可能是我學藝不精,我得看看這後麵的壁畫再說。”
那是麵功績牆。
上麵繪著些古埃及風格的奇花異草奇珍異獸,都是圖特摩斯三世遠征時的戰利品,或是由外來者朝貢的。此外還畫了不少戰爭的場景,敵軍往往在法老的攻擊下潰不成軍。而這些功績和珍寶無一例外都被圖特摩斯三世呈到了無名神明【you don''t know who】的麵前。
剛剛埃方人員薩德在東牆的祭品櫃下方發現了一處暗格,裏麵曾經很可能是放紙草記載的。領隊等人正把那裏團團圍住,溫老師往神廟外走去,或許是要聯係法埃中心要重新找考古記錄。
現在注意力在壁畫上的隻有我、李元和聞訊而來的白老師了。
我們三個誰都沒有拿著照明,陽光又伸不到祭壇後麵的北牆來,所以我看的有點兒吃力。李元貼心地打開了手機上的手電,給我照亮了眼前的一塊地方。
我正看著,突然聽見白老師說:“小王,你來看看這是個什麽?”
我應了一聲湊過去看。白老師這裏的光線更暗一些,但他像是並不受影響似的,虛指著被祭司圖特摩斯三世托到一團神明麵前的東西問:“你知道這是什麽嗎?我好像沒在埃及的藝術作品裏見過。”
我眯起眼睛上下看了半天都沒看清楚,李元跟著把光照了過來。
借著光我也不能說出個所以然來。
這是堆類似於芝麻糖的東西,黑黢黢的,整齊地摞在托盤裏。在這堆東西上麵,就浮著荷魯斯之眼。
“這邊兒上還寫了字。”李元微微晃了晃手機。這之前光線一直很穩。
我剛剛淨顧著看那些芝麻糖了,忽略了上麵的銘文。
孟維清也走過來了,他問我:“王煜,你知道這寫的是什麽嗎?”
我很想在他們麵前表現一下兒,但解讀古埃及文字實在不是我的強項。可現在認識楔形文字的老師們又都已經出去了,我隻能硬著頭皮試試。
這句銘文是從右上開始讀的。有幾個詞我不認識,但還好並不太晦澀。其大義大概是:
【圖特摩斯三世向尊貴的某某某神獻上賽特之骨,神明給予圖特摩斯三世力量和穩定*】。
那個某某某神的名字沒有在其他古埃及語裏出現過,我也不知道該怎麽翻譯。而那句話邊上原本還有著其他銘文,卻被人刻意刮去了。
現在這壁畫上的銘文翻譯是翻譯出來了,但我隻覺得更加迷惑。被留下的銘文不知所雲,被刻意抹去的也不知道傳達了什麽信息。
一旁的孟維清和白老師聽完,卻都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賽特之骨是什麽,那個沙漠之神的骨頭麽?”來叫我們上去和領隊等人匯合的樓時麒一聽,也加入了討論。
在李元的手持打光下我像貓頭鷹一樣轉著腦袋又仔細看了一遍那盤祭品。雖然疑惑還是有增無減,但這次我多少看出點兒門道來了。
“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這怕是一盤鐵礦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