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植見樊木說話爽快,滿心歡喜,他將儲物袋中的物品拿出,放在地麵之上。
樊木一看,這裏麵雜七雜八的東西還真不少,數十件低級法器,各種顏色的煉丹煉器材料,也有數十件,剩下的就是十幾株靈草。
樊木直接略過那些低級法器,那些煉丹煉器材料比較普通,也並沒有他所需之物,最後將那幾株帶有根須的靈草收入儲物袋之中,並以屈植非常滿意的價格成交了。
有了這次交易後,屈植和樊木的關係又拉近了一步,屈植試探著問道:“樊道友,貧道聽聞道友去了我們清虛道觀的藏寶閣三樓,得到了一件秘寶,不知道是何種秘寶?”
樊木聽後又想起丁冕那位胖老道,氣就不打一處來,不過此事答應過丁冕不能將藏寶閣三樓的秘密說出去。
於是樊木將話題岔開,開始詢問起屈植如何收斂修為氣息的?
屈植聽後並沒有隱瞞,將他如何得到斂息術的經過,一五一十的說出來,最後二人又閑聊幾句後,屈植告辭離去。
屈植走後,樊木的臉上露出凝重的表情,剛才通過屈植的描述,這斂息術是他從一枚鱗片上學來的。
那枚鱗片的形狀大小和顏色,和他手裏的鱗片一模一樣,如果沒有猜錯的話,屈植提及的那枚鱗片,十有八九是記錄九轉靈王決的另一枚鱗片。
這枚鱗片不知道輾轉了多少次,最後落在了屈植手裏,屈植領悟了這套斂息術後,可以做到同階修士無法看出他的修為,以為他就是一位凡人道士。
不過,那些高階修士卻是一眼就能看出他的修為,因此屈植認為這套斂息術用途不大,為了和凡人打交道方便,屈植就經常施展斂息術。
有一次,屈植和丁冕吃酒時,無意中提及此事,屈植就將那枚鱗片交給了丁冕,詢問丁冕是否認識上麵的那些文字?
丁冕雖然是築基期修士,不過同樣不認識鱗片上刻寫的文字,於是丁冕開始查閱典籍仔細查找,就這樣那枚鱗片落到了丁冕手中。
樊木琢磨著,怎麽才能從丁冕手裏把那枚鱗片弄到手?
如果讓屈植去索要,顯然是有些不妥,丁冕肯定詢問屈植原因,屈植肯定會將自己說出,這樣一來,丁冕肯定會心中生疑。
他首先就是懷疑這鱗片裏麵記錄的,是不是大神通之術,同時還會懷疑他知道鱗片上的秘密。
別看丁冕平時笑嗬嗬的,乍眼一看,就是一位慈眉善目的道長,不過在重大利益麵前,保不準此人會翻臉不認人。
如果趁他不備被其拿下搜魂,以他身上的這些秘密,此人有足夠的理由將他殺人滅口了。
如果用靈石交易,或是靈草換取仍然不妥,同樣會讓丁冕產生懷疑。
如果憑借小息的土遁之術盜取那枚鱗片,這種做法顯然也行不通,丁冕肯定將那枚鱗片放到儲物袋裏麵了,盜取一位築基期修士的儲物袋,無異於火中取栗。
如何得到那枚鱗片還不會引起丁冕的懷疑,樊木思來想去也沒有個頭緒。
三天以後,樊木的洞府之外傳來韋道芝的聲音:“樊道友,韋某前來討饒,不知是否打擾了道友的清修?”
樊木聽後,取出一隻陣牌,對著法陣一晃,法陣光幕消失不見。
洞府之外站著兩位修士,為首之人正是韋道芝,在其身後還跟隨著一位中年男子。
樊木將二人讓進洞府之中,在廳房的石桌前落座,樊木沏了一壺熱茶,給二人各倒了一杯,隨後樊木開口說道:“二位道友,先品嚐一下這龍芯茶。”
韋道芝開口稱讚道:“此茶濃香撲鼻,沁人心脾,這茶香好像在哪裏聞過,不知道樊道友從哪裏得到的此茶?”
樊木聽後搖了搖頭,開口說道:“說來慚愧,這茶還是百草閣的那位王掌櫃送與樊某的。”
韋道芝一聽臉上微紅,這個是韋道芝的一個傷疤,人家樊木被百草閣的王掌櫃奉為座上賓,臨走還贈送靈茶。
而他多次遭到那位王掌櫃的毒打,要不是樊木出手相救,估計他已經殞命了。
樊木也猜到了韋道芝心中所想,於是將話題岔開,隨後將目光落到一旁的中年修士身上,對韋道芝說道:“韋道友,不知這位道友是?”
韋道芝的臉上露出歉意之色,開口說道:“樊道友,你看,我真是老糊塗了,忘了給你介紹了,這位是曹江曹道友,也是遼國人,多年前因躲避仇家,這才躲到東鬆國避難。”
樊木對曹江抱拳施禮,口中恭敬的說道:“在下樊木,見過曹道友。”
曹江也站起身來,抱拳還禮,口中客氣的說道:“樊道友客氣了,韋兄經常在我麵前提起樊道友,樊道友實力強大為人豪爽,是韋道友的救命恩人,曹某的耳朵都磨出膙子來了。”
樊木一聽一擺手,客氣地說道:“舉手之勞,何足掛齒。”
三人寒暄幾句以後,樊木問起韋道芝此次前來所為何事?
韋道芝也沒有見外,將事情的經過講述了出來,原來韋道芝並不姓韋,而是姓藥是普天大陸八大世家藥家的後人。
多年以前藥家由於權勢之爭,引起了家族的內鬥,最後韋道芝的祖上,被安上了叛亂通敵的罪名,遭到藥家的追殺。
他們逃亡到了偏僻的西北之地,從此隱姓埋名,成為遼國的一介散修。
曹江是被韋道芝的父親收養的一位孤兒,幸運的是,曹江也是身具靈根之人,於是,韋道芝的父親就傳授二人法術。
韋道芝和曹江從小一起長大,一起修煉,雖說不是親兄弟,卻勝過親兄弟。
這次前來,也是因為韋道芝身中劇毒命不久矣,隻是想去遼國和已故的父親葬在一起,避免自己客死他鄉,做個孤魂野鬼。
說了這麽多,韋道芝是從屈植那裏得到的消息,知道清虛道觀會提供黑角犀給樊木,有了黑角犀樊木就可以前往遼國。
得到這個消息後,韋道芝二人便來到樊木的洞府之中,想讓樊木帶他們二人一起前往遼國。
樊木一看,這裏麵雜七雜八的東西還真不少,數十件低級法器,各種顏色的煉丹煉器材料,也有數十件,剩下的就是十幾株靈草。
樊木直接略過那些低級法器,那些煉丹煉器材料比較普通,也並沒有他所需之物,最後將那幾株帶有根須的靈草收入儲物袋之中,並以屈植非常滿意的價格成交了。
有了這次交易後,屈植和樊木的關係又拉近了一步,屈植試探著問道:“樊道友,貧道聽聞道友去了我們清虛道觀的藏寶閣三樓,得到了一件秘寶,不知道是何種秘寶?”
樊木聽後又想起丁冕那位胖老道,氣就不打一處來,不過此事答應過丁冕不能將藏寶閣三樓的秘密說出去。
於是樊木將話題岔開,開始詢問起屈植如何收斂修為氣息的?
屈植聽後並沒有隱瞞,將他如何得到斂息術的經過,一五一十的說出來,最後二人又閑聊幾句後,屈植告辭離去。
屈植走後,樊木的臉上露出凝重的表情,剛才通過屈植的描述,這斂息術是他從一枚鱗片上學來的。
那枚鱗片的形狀大小和顏色,和他手裏的鱗片一模一樣,如果沒有猜錯的話,屈植提及的那枚鱗片,十有八九是記錄九轉靈王決的另一枚鱗片。
這枚鱗片不知道輾轉了多少次,最後落在了屈植手裏,屈植領悟了這套斂息術後,可以做到同階修士無法看出他的修為,以為他就是一位凡人道士。
不過,那些高階修士卻是一眼就能看出他的修為,因此屈植認為這套斂息術用途不大,為了和凡人打交道方便,屈植就經常施展斂息術。
有一次,屈植和丁冕吃酒時,無意中提及此事,屈植就將那枚鱗片交給了丁冕,詢問丁冕是否認識上麵的那些文字?
丁冕雖然是築基期修士,不過同樣不認識鱗片上刻寫的文字,於是丁冕開始查閱典籍仔細查找,就這樣那枚鱗片落到了丁冕手中。
樊木琢磨著,怎麽才能從丁冕手裏把那枚鱗片弄到手?
如果讓屈植去索要,顯然是有些不妥,丁冕肯定詢問屈植原因,屈植肯定會將自己說出,這樣一來,丁冕肯定會心中生疑。
他首先就是懷疑這鱗片裏麵記錄的,是不是大神通之術,同時還會懷疑他知道鱗片上的秘密。
別看丁冕平時笑嗬嗬的,乍眼一看,就是一位慈眉善目的道長,不過在重大利益麵前,保不準此人會翻臉不認人。
如果趁他不備被其拿下搜魂,以他身上的這些秘密,此人有足夠的理由將他殺人滅口了。
如果用靈石交易,或是靈草換取仍然不妥,同樣會讓丁冕產生懷疑。
如果憑借小息的土遁之術盜取那枚鱗片,這種做法顯然也行不通,丁冕肯定將那枚鱗片放到儲物袋裏麵了,盜取一位築基期修士的儲物袋,無異於火中取栗。
如何得到那枚鱗片還不會引起丁冕的懷疑,樊木思來想去也沒有個頭緒。
三天以後,樊木的洞府之外傳來韋道芝的聲音:“樊道友,韋某前來討饒,不知是否打擾了道友的清修?”
樊木聽後,取出一隻陣牌,對著法陣一晃,法陣光幕消失不見。
洞府之外站著兩位修士,為首之人正是韋道芝,在其身後還跟隨著一位中年男子。
樊木將二人讓進洞府之中,在廳房的石桌前落座,樊木沏了一壺熱茶,給二人各倒了一杯,隨後樊木開口說道:“二位道友,先品嚐一下這龍芯茶。”
韋道芝開口稱讚道:“此茶濃香撲鼻,沁人心脾,這茶香好像在哪裏聞過,不知道樊道友從哪裏得到的此茶?”
樊木聽後搖了搖頭,開口說道:“說來慚愧,這茶還是百草閣的那位王掌櫃送與樊某的。”
韋道芝一聽臉上微紅,這個是韋道芝的一個傷疤,人家樊木被百草閣的王掌櫃奉為座上賓,臨走還贈送靈茶。
而他多次遭到那位王掌櫃的毒打,要不是樊木出手相救,估計他已經殞命了。
樊木也猜到了韋道芝心中所想,於是將話題岔開,隨後將目光落到一旁的中年修士身上,對韋道芝說道:“韋道友,不知這位道友是?”
韋道芝的臉上露出歉意之色,開口說道:“樊道友,你看,我真是老糊塗了,忘了給你介紹了,這位是曹江曹道友,也是遼國人,多年前因躲避仇家,這才躲到東鬆國避難。”
樊木對曹江抱拳施禮,口中恭敬的說道:“在下樊木,見過曹道友。”
曹江也站起身來,抱拳還禮,口中客氣的說道:“樊道友客氣了,韋兄經常在我麵前提起樊道友,樊道友實力強大為人豪爽,是韋道友的救命恩人,曹某的耳朵都磨出膙子來了。”
樊木一聽一擺手,客氣地說道:“舉手之勞,何足掛齒。”
三人寒暄幾句以後,樊木問起韋道芝此次前來所為何事?
韋道芝也沒有見外,將事情的經過講述了出來,原來韋道芝並不姓韋,而是姓藥是普天大陸八大世家藥家的後人。
多年以前藥家由於權勢之爭,引起了家族的內鬥,最後韋道芝的祖上,被安上了叛亂通敵的罪名,遭到藥家的追殺。
他們逃亡到了偏僻的西北之地,從此隱姓埋名,成為遼國的一介散修。
曹江是被韋道芝的父親收養的一位孤兒,幸運的是,曹江也是身具靈根之人,於是,韋道芝的父親就傳授二人法術。
韋道芝和曹江從小一起長大,一起修煉,雖說不是親兄弟,卻勝過親兄弟。
這次前來,也是因為韋道芝身中劇毒命不久矣,隻是想去遼國和已故的父親葬在一起,避免自己客死他鄉,做個孤魂野鬼。
說了這麽多,韋道芝是從屈植那裏得到的消息,知道清虛道觀會提供黑角犀給樊木,有了黑角犀樊木就可以前往遼國。
得到這個消息後,韋道芝二人便來到樊木的洞府之中,想讓樊木帶他們二人一起前往遼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