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表哥的個子也不小,隨大舅,估計有1米8了,這在安徽人當中是很少見的。雖然比較健碩,但是炒菜做飯很靈活,很快弄出一桌子菜來。
二表哥也從馬鞍山趕來了。二表哥個子不太高,像大舅媽,學曆最高,是個本科生,在馬鞍山市政府下屬部門工作,他的工作是家裏最好的。
二表哥有車,說下周六要帶二狗南下,去黃山玩!哈哈,這真是個大好消息呀。
下一個周六一大早,二表哥就開著車來接二狗她們啦。二表哥打上了導航,一路向南,奔赴黃山。
馬鞍山和和縣是在安徽的東部,而黃山地區是在安徽的南部,距離有近300公裏,路上二表哥還要去接個同學一起,所以必須早點出發。
二表哥的這個大學同學在績溪工作,二表哥跟他的關係很好,當年是一個宿舍的兄弟。一行人跟這位同學江合以後,去胡氏宗祠參觀。
胡氏宗祠,就是我們的胡書記家的祖祠。胡氏宗祠的門坎好高啊,高度快到二狗的大腿根了,差點都跨不進去了。
在南方,宗祠的門檻越高,就代表著這一家的祖先越德高望重,財富也高。可以說宗祠的門檻就是身份的象征。
進到裏麵以後,看到全木結構的房屋,房頂高高在上,房梁由一整棵大樹造成,非常厚重,沒有瑕疵。架子上一排一排的牌位。胡主席的祖先中出過好幾個大官,大學士,可謂書香之家,名門望族。胡書記此生能取得那麽高的成就,也就不足為奇了。
遊完了胡氏宗祠,旁邊是一個比較小的古鎮。古鎮的另一頭就是大片的甘蔗田,有人在田頭,用手工榨汁機榨甘蔗汁。
二狗頭一回見,很好奇呀,就和大周一人買了一杯嚐一嚐。哇,甘蔗汁太甜了,就像濃濃的白糖水,有點齁嗓子。
好東西不能獨享,二狗又買了兩杯,端著去找二表哥和他的同學,想讓他們也嚐一下。
因為來過很多次了,二表哥和那位同學就在門口等著,並沒有進胡氏宗祠。待二狗把甘蔗汁端給他們喝的時候,二哥竟然說:“這個我們以前喝過啦,太甜了,我們都基本上不喝。”哈哈。
逛完了胡氏宗祠,又去另外一個景點。這個景點是在不遠處的田地間,叫“橖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位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鄭村鎮棠樾村東大道上,為明清時期古徽州建築藝術的代表作。棠樾的七連座牌坊群,不僅體現了徽文化程朱理學“忠、孝、節、義”倫理道德的概貌,也包括了內涵極為豐富的“以人為本”的人文曆史,同時亦是徽商縱橫商界三百餘年的重要見證。
每一座牌坊都有一個情感交織的動人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曾大大褒獎牌坊的主人鮑氏家族,稱其為“慈孝天下無雙裏,袞繡江南第一鄉”。
這個鮑家在當地是聲名遠播,根據歙縣縣誌記載:鮑燦讀書通達,不求仕進。其母兩腳病疽,延醫多年無效。鮑燦事母,持續吮吸老母雙腳血膿,終至痊愈。他的孝行感動了鄉裏,經請旨建造此坊。又因為他教育子孫有方、被皇帝“榮封三代”,並特地為其祖父立坊。由於鮑燦的曾孫鮑象賢是工部尚書,所以皇帝贈鮑燦“兵部左侍郎銜”。
棠樾牌坊群結構布局都采用嚴格的中軸對稱手法,給人以穩重感,在視覺的焦點處加以強調,精心雕刻。牌坊群兩側保留了永久農田,四周沒有構造物,遠眺牌坊群,七座牌坊仿佛從農田“拔地而起”,顯得格外突出。
牌坊群位於棠樾村口,其周圍的農田、樹木、池塘、河流及人工環境(如古橋)等構成了完整的村落外部環境,反映了古代村落選址、建設所遵循的因地製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原則。
棠樾牌坊群是明清時期建築藝術的代表作,雖然時間跨度長達幾百年,但每座牌坊的建築風格卻混然一體。歙縣棠樾牌坊群一改以往木質結構為主的特點,幾乎全部采用石料,且以質地優良的“歙縣青”石料為主。這種青石牌坊堅實,高大挺拔。既不用釘,又不用鉚,石與石之間巧妙結合,可曆千百年不倒不敗。
二狗和大周久久地欣賞著牌坊上那精美細膩的石雕,尤其是大周,簡直挪不開眼。大周不停地說:“你看這裏,你再看那裏,無論是人物還是花草,是那麽的細致又傳神,栩栩如生。這可是石雕啊!在石頭上雕刻,錯了是沒法更正的,一不小心就得重來呀。精品啊,精品!”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真是開眼了。
二表哥也從馬鞍山趕來了。二表哥個子不太高,像大舅媽,學曆最高,是個本科生,在馬鞍山市政府下屬部門工作,他的工作是家裏最好的。
二表哥有車,說下周六要帶二狗南下,去黃山玩!哈哈,這真是個大好消息呀。
下一個周六一大早,二表哥就開著車來接二狗她們啦。二表哥打上了導航,一路向南,奔赴黃山。
馬鞍山和和縣是在安徽的東部,而黃山地區是在安徽的南部,距離有近300公裏,路上二表哥還要去接個同學一起,所以必須早點出發。
二表哥的這個大學同學在績溪工作,二表哥跟他的關係很好,當年是一個宿舍的兄弟。一行人跟這位同學江合以後,去胡氏宗祠參觀。
胡氏宗祠,就是我們的胡書記家的祖祠。胡氏宗祠的門坎好高啊,高度快到二狗的大腿根了,差點都跨不進去了。
在南方,宗祠的門檻越高,就代表著這一家的祖先越德高望重,財富也高。可以說宗祠的門檻就是身份的象征。
進到裏麵以後,看到全木結構的房屋,房頂高高在上,房梁由一整棵大樹造成,非常厚重,沒有瑕疵。架子上一排一排的牌位。胡主席的祖先中出過好幾個大官,大學士,可謂書香之家,名門望族。胡書記此生能取得那麽高的成就,也就不足為奇了。
遊完了胡氏宗祠,旁邊是一個比較小的古鎮。古鎮的另一頭就是大片的甘蔗田,有人在田頭,用手工榨汁機榨甘蔗汁。
二狗頭一回見,很好奇呀,就和大周一人買了一杯嚐一嚐。哇,甘蔗汁太甜了,就像濃濃的白糖水,有點齁嗓子。
好東西不能獨享,二狗又買了兩杯,端著去找二表哥和他的同學,想讓他們也嚐一下。
因為來過很多次了,二表哥和那位同學就在門口等著,並沒有進胡氏宗祠。待二狗把甘蔗汁端給他們喝的時候,二哥竟然說:“這個我們以前喝過啦,太甜了,我們都基本上不喝。”哈哈。
逛完了胡氏宗祠,又去另外一個景點。這個景點是在不遠處的田地間,叫“橖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位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鄭村鎮棠樾村東大道上,為明清時期古徽州建築藝術的代表作。棠樾的七連座牌坊群,不僅體現了徽文化程朱理學“忠、孝、節、義”倫理道德的概貌,也包括了內涵極為豐富的“以人為本”的人文曆史,同時亦是徽商縱橫商界三百餘年的重要見證。
每一座牌坊都有一個情感交織的動人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曾大大褒獎牌坊的主人鮑氏家族,稱其為“慈孝天下無雙裏,袞繡江南第一鄉”。
這個鮑家在當地是聲名遠播,根據歙縣縣誌記載:鮑燦讀書通達,不求仕進。其母兩腳病疽,延醫多年無效。鮑燦事母,持續吮吸老母雙腳血膿,終至痊愈。他的孝行感動了鄉裏,經請旨建造此坊。又因為他教育子孫有方、被皇帝“榮封三代”,並特地為其祖父立坊。由於鮑燦的曾孫鮑象賢是工部尚書,所以皇帝贈鮑燦“兵部左侍郎銜”。
棠樾牌坊群結構布局都采用嚴格的中軸對稱手法,給人以穩重感,在視覺的焦點處加以強調,精心雕刻。牌坊群兩側保留了永久農田,四周沒有構造物,遠眺牌坊群,七座牌坊仿佛從農田“拔地而起”,顯得格外突出。
牌坊群位於棠樾村口,其周圍的農田、樹木、池塘、河流及人工環境(如古橋)等構成了完整的村落外部環境,反映了古代村落選址、建設所遵循的因地製宜、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原則。
棠樾牌坊群是明清時期建築藝術的代表作,雖然時間跨度長達幾百年,但每座牌坊的建築風格卻混然一體。歙縣棠樾牌坊群一改以往木質結構為主的特點,幾乎全部采用石料,且以質地優良的“歙縣青”石料為主。這種青石牌坊堅實,高大挺拔。既不用釘,又不用鉚,石與石之間巧妙結合,可曆千百年不倒不敗。
二狗和大周久久地欣賞著牌坊上那精美細膩的石雕,尤其是大周,簡直挪不開眼。大周不停地說:“你看這裏,你再看那裏,無論是人物還是花草,是那麽的細致又傳神,栩栩如生。這可是石雕啊!在石頭上雕刻,錯了是沒法更正的,一不小心就得重來呀。精品啊,精品!”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真是開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