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流言紛紛
甄嬛傳重生:力壓甄嬛做太後 作者:平安夜safe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弘曆原先緊繃著的身子一下子放鬆了下來,喜笑顏開道:“兒臣敬仰皇阿瑪的學識,所以勤學苦練一刻也不敢耽誤。”
端妃放下杯盞,“濡慕之情人皆有之,能說到做到難能可貴,弘曆是個好孩子。”
江如吟掀了掀眼皮,“是啊,皇上可要好好獎賞弘曆。”
兩人一唱一和,皇後如有所感的瞥了眼江如吟,開玩笑似的道:“幾位阿哥都是極好的,今日人人都有賞,皇上可不能厚此薄彼,偏愛幼子啊。”
“自然不會。弘晝。”
弘晝眉眼低垂的起身行禮,“皇阿瑪,兒子的學識不如四哥,但也是用心學了的。”
“好,你便說一篇你最喜歡的禮記內容,再說說原因。”皇帝這樣說。
弘晝僅思考了幾瞬,便道:“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出自《禮記·祭義》篇。孝順的行為可以分成三個等級:最大的孝順就是充分尊重自己的親人長輩,其次使父母不受辱沒,最下等的是僅僅隻贍養他們。兒臣深有所感,十分感念皇阿瑪、皇額娘的照拂和額娘的恩情。”
那日為太後守靈,弘晝整夜身姿筆挺,分外引人注目。
“好,很好。常言道百善孝為先,裕嬪,弘晝沒有辜負你的栽培。”皇帝十分認同,可太後已經仙去,心中唏噓不已。
裕嬪臉頰微紅,“臣妾不敢居功,是弘晝這孩子心腸柔軟,自己用功罷了。”
而後便是弘暄了,江如吟是不擔心的,餘光看見弘暄藏在桌板下的小胖手還安撫似的拍了拍弘寧,不禁啞然失笑。
皇帝靜靜的看著弘暄,忽然問道:“朕記得你早已熟讀千字文,不知現在如何了。”
弘暄煞有其事的作揖,“上次兒臣令皇阿瑪失望了,從那之後勤學苦練,如今已背誦了全文下來。”
皇帝點頭示意。
弘暄清了清嗓子開口,“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圖寫禽獸,畫彩仙靈。丙舍旁啟,甲帳對楹。肆筵設席,鼓瑟吹笙......束帶矜莊,徘徊瞻眺。孤陋寡聞,愚蒙等誚。謂語助者,焉哉乎也。”
弘暄流暢背出,江如吟暗自點頭,決定回去重賞宮人再好好嘉獎弘暄一番。
弘寧從始至終都是安靜的聽著,直到弘暄話音落下,他昂頭說了什麽。
“弘暄很懂事,芳妃功不可沒啊。”皇帝大為滿意。
福了福身子,江如吟笑吟吟道:“這臣妾是真的知道為什麽,禦書房的夫子曾經指點過弘暄,說皇帝少年時為不叫長輩失望刻苦學習,弘暄心中崇拜,效仿皇上,這才有了今日之成果。”
“哦?還有這回事?”皇帝轉頭。
夫子恭敬作揖,“回皇上,微臣的師傅曾在先帝年間擔任禦書房教習夫子。年前六阿哥曾來禦書房垂詢如何幫助精進學業,言辭間對皇上極為拜服,微臣便說了皇上從前在禦書房的事。請皇上恕罪。”
皇帝眼中追憶之色一閃而過,擺手道:“無妨,朕從前精於學業以至於高燒不退,佟佳額娘十分擔心,衣不解帶的照顧朕。弘暄,你可不要讓你額娘擔心啊。”
弘暄則笑,“回答不上皇阿瑪的問題兒子尚且憂心忡忡,怎麽舍得讓額娘為兒臣操勞。”
安陵容毫不擔心弘寧,欣慰一笑,悄悄在江如吟耳邊說了句,“六阿哥和姐姐一樣赤誠呢。”
最後,皇帝溫和的朝弘寧招手,將弘寧攬入懷中,和顏悅色道:“弘寧,告訴皇阿瑪,你有沒有學會什麽啊?”
弘寧仰頭看著眼前有些滄桑的男人,嗓音細小的說了些什麽。
江如吟沒聽見,但見皇後側耳傾聽的樣子想來也沒聽清。
安陵容和她咬耳朵告訴她,“弘寧很愛聽我彈奏月琴,對樂器和曲譜畫冊都很感興趣。”
江如吟了然。
五月蟬鳴不息,已有窒人的熱氣緩緩升騰。
從前江如吟管事時總會在天氣炎熱時增加綠豆湯的供應,天氣冷時發放紅糖薑湯。皇後回來後便沒了這些好處,畢竟江如吟是自費的。
起先還有些議論聲,後來便消失無蹤了。江如吟隻一門心思撲在教會弘暄自保一事上。
六月初,蒙古有一位汗王寵妾滅妻不知怎麽傳到了中原來,京城也不乏津津樂道之人。
宮中卻突然起了另一樁議論事。
“咱們宮裏有個芳妃娘娘,以前我還羨慕她一介商賈之女一路坐到妃位,你猜怎麽著?人家母親姓什麽?”
“幹活不積極,閑嘴倒是積極呢你,姓什麽?還能姓愛新覺羅?”
“差不了多少啦!姓博爾濟吉特!”
......
“芳妃的母親你知不知道,前些年來過宮裏,當時看到她還覺得挺有氣勢的,我最近才知道她姓博爾濟吉特啊,真可以啊,我說怎麽芳妃這麽有本事爬到妃位呢。”
“博爾濟吉特怎麽了?還當這是在順治年呢。”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恭嬪不還混個嬪位呢嗎?”
......
“芳妃是漢人,她母親是蒙人?”
“是啊,皇上當年下江南,怎麽就看上她了,她也不是什麽頂好的美人啊,華貴妃、麗嬪哪個差了她去?”
“重點是這個嗎?滿漢不通婚更何況蒙人,你就沒想到點其他什麽?”
“你的意思是?”
......
“我聽說啊,芳妃就是那幫蒙人培養出來迷惑皇上的,為了讓先帝放鬆警惕,專門冒著殺頭的風險跟江南商賈通婚,生下了芳妃培養著,你看六阿哥,看這對母子,皇上喜歡的不得了。我就告訴你一個人,你可別亂說。
“你還不了解我嘛,我嘴最嚴了。”
......
“你知道嗎,悄悄告訴你,芳妃是蒙古細作啊!她娘專門從蒙古跑到了江南來生下了芳妃,又處心積慮把芳妃送到皇上眼前,百般獻媚才有了今天啊!”
“真的假的?這麽隱秘的事你怎麽知道的?”
“你什麽意思?我騙過你嗎!我在宮裏這麽多年,這點消息渠道還是有的。”
“父親姓江,母親姓博爾濟吉特,你說的也有道理。”
端妃放下杯盞,“濡慕之情人皆有之,能說到做到難能可貴,弘曆是個好孩子。”
江如吟掀了掀眼皮,“是啊,皇上可要好好獎賞弘曆。”
兩人一唱一和,皇後如有所感的瞥了眼江如吟,開玩笑似的道:“幾位阿哥都是極好的,今日人人都有賞,皇上可不能厚此薄彼,偏愛幼子啊。”
“自然不會。弘晝。”
弘晝眉眼低垂的起身行禮,“皇阿瑪,兒子的學識不如四哥,但也是用心學了的。”
“好,你便說一篇你最喜歡的禮記內容,再說說原因。”皇帝這樣說。
弘晝僅思考了幾瞬,便道:“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出自《禮記·祭義》篇。孝順的行為可以分成三個等級:最大的孝順就是充分尊重自己的親人長輩,其次使父母不受辱沒,最下等的是僅僅隻贍養他們。兒臣深有所感,十分感念皇阿瑪、皇額娘的照拂和額娘的恩情。”
那日為太後守靈,弘晝整夜身姿筆挺,分外引人注目。
“好,很好。常言道百善孝為先,裕嬪,弘晝沒有辜負你的栽培。”皇帝十分認同,可太後已經仙去,心中唏噓不已。
裕嬪臉頰微紅,“臣妾不敢居功,是弘晝這孩子心腸柔軟,自己用功罷了。”
而後便是弘暄了,江如吟是不擔心的,餘光看見弘暄藏在桌板下的小胖手還安撫似的拍了拍弘寧,不禁啞然失笑。
皇帝靜靜的看著弘暄,忽然問道:“朕記得你早已熟讀千字文,不知現在如何了。”
弘暄煞有其事的作揖,“上次兒臣令皇阿瑪失望了,從那之後勤學苦練,如今已背誦了全文下來。”
皇帝點頭示意。
弘暄清了清嗓子開口,“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圖寫禽獸,畫彩仙靈。丙舍旁啟,甲帳對楹。肆筵設席,鼓瑟吹笙......束帶矜莊,徘徊瞻眺。孤陋寡聞,愚蒙等誚。謂語助者,焉哉乎也。”
弘暄流暢背出,江如吟暗自點頭,決定回去重賞宮人再好好嘉獎弘暄一番。
弘寧從始至終都是安靜的聽著,直到弘暄話音落下,他昂頭說了什麽。
“弘暄很懂事,芳妃功不可沒啊。”皇帝大為滿意。
福了福身子,江如吟笑吟吟道:“這臣妾是真的知道為什麽,禦書房的夫子曾經指點過弘暄,說皇帝少年時為不叫長輩失望刻苦學習,弘暄心中崇拜,效仿皇上,這才有了今日之成果。”
“哦?還有這回事?”皇帝轉頭。
夫子恭敬作揖,“回皇上,微臣的師傅曾在先帝年間擔任禦書房教習夫子。年前六阿哥曾來禦書房垂詢如何幫助精進學業,言辭間對皇上極為拜服,微臣便說了皇上從前在禦書房的事。請皇上恕罪。”
皇帝眼中追憶之色一閃而過,擺手道:“無妨,朕從前精於學業以至於高燒不退,佟佳額娘十分擔心,衣不解帶的照顧朕。弘暄,你可不要讓你額娘擔心啊。”
弘暄則笑,“回答不上皇阿瑪的問題兒子尚且憂心忡忡,怎麽舍得讓額娘為兒臣操勞。”
安陵容毫不擔心弘寧,欣慰一笑,悄悄在江如吟耳邊說了句,“六阿哥和姐姐一樣赤誠呢。”
最後,皇帝溫和的朝弘寧招手,將弘寧攬入懷中,和顏悅色道:“弘寧,告訴皇阿瑪,你有沒有學會什麽啊?”
弘寧仰頭看著眼前有些滄桑的男人,嗓音細小的說了些什麽。
江如吟沒聽見,但見皇後側耳傾聽的樣子想來也沒聽清。
安陵容和她咬耳朵告訴她,“弘寧很愛聽我彈奏月琴,對樂器和曲譜畫冊都很感興趣。”
江如吟了然。
五月蟬鳴不息,已有窒人的熱氣緩緩升騰。
從前江如吟管事時總會在天氣炎熱時增加綠豆湯的供應,天氣冷時發放紅糖薑湯。皇後回來後便沒了這些好處,畢竟江如吟是自費的。
起先還有些議論聲,後來便消失無蹤了。江如吟隻一門心思撲在教會弘暄自保一事上。
六月初,蒙古有一位汗王寵妾滅妻不知怎麽傳到了中原來,京城也不乏津津樂道之人。
宮中卻突然起了另一樁議論事。
“咱們宮裏有個芳妃娘娘,以前我還羨慕她一介商賈之女一路坐到妃位,你猜怎麽著?人家母親姓什麽?”
“幹活不積極,閑嘴倒是積極呢你,姓什麽?還能姓愛新覺羅?”
“差不了多少啦!姓博爾濟吉特!”
......
“芳妃的母親你知不知道,前些年來過宮裏,當時看到她還覺得挺有氣勢的,我最近才知道她姓博爾濟吉特啊,真可以啊,我說怎麽芳妃這麽有本事爬到妃位呢。”
“博爾濟吉特怎麽了?還當這是在順治年呢。”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恭嬪不還混個嬪位呢嗎?”
......
“芳妃是漢人,她母親是蒙人?”
“是啊,皇上當年下江南,怎麽就看上她了,她也不是什麽頂好的美人啊,華貴妃、麗嬪哪個差了她去?”
“重點是這個嗎?滿漢不通婚更何況蒙人,你就沒想到點其他什麽?”
“你的意思是?”
......
“我聽說啊,芳妃就是那幫蒙人培養出來迷惑皇上的,為了讓先帝放鬆警惕,專門冒著殺頭的風險跟江南商賈通婚,生下了芳妃培養著,你看六阿哥,看這對母子,皇上喜歡的不得了。我就告訴你一個人,你可別亂說。
“你還不了解我嘛,我嘴最嚴了。”
......
“你知道嗎,悄悄告訴你,芳妃是蒙古細作啊!她娘專門從蒙古跑到了江南來生下了芳妃,又處心積慮把芳妃送到皇上眼前,百般獻媚才有了今天啊!”
“真的假的?這麽隱秘的事你怎麽知道的?”
“你什麽意思?我騙過你嗎!我在宮裏這麽多年,這點消息渠道還是有的。”
“父親姓江,母親姓博爾濟吉特,你說的也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