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山西省—金姓、陸姓、郝姓
中國各地姓氏變遷及文化遺產 作者:第一眼看的楊豔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金姓
- 起源:
- 出自匈奴休屠王之子金日磾之後:《前秦錄》載,漢休屠王太子日磾事武帝,帝以休屠作金人祭天,賜姓金氏。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 121 年)春,武帝派將軍霍去病率騎兵出隴西,擊匈奴,收得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人”。這年秋天,休屠王的太子日磾隨渾邪王歸漢,因日磾篤實忠誠,為漢武帝所信愛,武帝以其父作金人祭天,賜姓金氏,稱金日磾。從此,其子孫世代姓金,這一支金姓成為金姓的重要組成部分。
- 源自黃帝己姓後裔:據《風俗通義》所載,相傳黃帝之子少昊死後被尊為西方大帝,五行學說中西方屬金,則少昊有金天氏之稱,其後裔有以金為氏者。
- 出自古有金國:相傳古有金國,國人以金為氏,伏羲臣金堤為其後(見《姓考》)。
- 因改姓而來:明代蒙古王子也先土幹,元人額森圖克、阿爾哈特實哩等受賜金姓;清乾隆帝賜台灣土著七姓有金姓。另外,西漢時項伯受賜劉姓,其後裔在五代時為避吳越王錢鏐之名諱(“劉”與“鏐”音同),改姓金。還有元人金履祥、清人金聖歎均係改姓而來。
- 變遷:
- 早期發展:金姓發源地主要有山東和陝西及浙江、江蘇間地。春秋時郯國(今山東郯城北)即為山東金姓(少昊一支)所建,戰國時被吳所滅,國人有向南遷徙者,後在彭城(今屬江蘇)形成望族。
- 秦漢時期:隨著中原文化的傳播,金姓逐漸在華夏民族中發展起來,並且有部分金姓族人開始向周邊地區遷徙擴散。
-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北方戰亂頻繁,金姓也隨著人口的遷徙不斷向南方轉移。甘肅等地有金姓足跡,如北齊大都督金祚即安定(今甘肅涇川縣北)人。
- 隋唐時期:金姓得到進一步發展,成為益州蜀郡(今四川成都)三姓之一,亦為汾州河西郡(今山西臨汾一帶)四姓之一。這一時期,金姓已是南北並齊發展,分布點日益廣泛。
- 五代時期:劉姓在吳越國本是大姓,為避“鏐”諱而改姓金,大大增強了金姓族人的勢力,特別是南方浙江、江蘇一帶金姓勢力,後世南方金姓的發展,也大多以這一帶金姓為繁衍源頭。
- 宋元之際:北方金姓有躲避兵禍而南遷者。同時,少數民族中也有一些人改姓金,為金姓增添了新的血液。
- 明清時期:明代洪武、永樂年間,江蘇、安徽、河南、湖北等地有山西大槐樹金姓移民。清代從嘉慶年間開始,閩、粵金姓陸續有人入台,進而僑遷海外。
- 在山西省的分布:
- 在山西省,金姓有著較為廣泛的分布。在曆史上,汾州河西郡(今山西臨汾)曾是金姓的一個重要聚居地。隨著時間的推移,金姓逐漸在山西省內的其他地區也有了分布,如太原、大同、運城等城市以及一些縣城和鄉村。例如,忻州市河曲縣有金氏家族,其始遷祖金魁在明初時期因逃難遷入此地。並且一些地方可能存在金姓的家族聚居點,他們在當地有著較為深厚的家族文化和曆史傳承。在一些金姓人口相對集中的地區,還可能保留著金氏家族的祠堂、家譜等文化遺產,這些都是金姓在山西省發展和傳承的重要見證。
陸姓
- 起源:
- 源自陸終之後:據《元和姓纂》記載,相傳上古顓頊帝的孫子吳回在帝堯時任火神祝融,他有個兒子名終,因其封地在陸鄉,所以叫陸終,他的後裔有以陸為姓者,是為山東陸姓。
- 源自媯姓:據《新唐書·宰相世係表》記載,上古舜王是顓頊的後代,因生在姚墟得姚姓,又因曾住在媯氵內河邊,後代又稱媯姓。西周初年,有媯滿建立陳國,傳至十代孫有叫陳完的,受封於田,又叫田完,田完的嫡係孫即齊宣王的小兒子通,字季達,被分封在平原縣陸鄉(古代部落首領陸終統治的地方),於是就以地名陸作為姓,史稱陸姓正宗。
- 以國名為姓:據《風俗通義》《陳留風俗傳》記載,春秋時的陸渾國,是一支名為陸渾之戎居於伊川而得名。這支陸渾戎是允姓戎的別部,最早活動在陝、甘、川三省交界的若水流域,西周初遷到陝西秦嶺以北,西周末遷到陝、豫交界的崤山、熊耳山一帶,後又被秦、晉兩國強行遷到洛陽以南的伊河流域,公元前 525 年被晉所滅,亡國後的陸渾之遺民按照漢人的習慣以國為氏,稱陸姓。
- 源自他族改姓:據《魏書·官氏誌》記載,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的三字姓步陸孤氏,隨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改為單姓漢姓陸,與穆、奚、於、賀、劉、婁、尉為北人八族。這一支陸氏發源於今河南洛陽一帶,後也形成當地一大望族。
- 變遷:
- 先秦時期:陸姓的發祥地在山東,後來逐漸向周邊地區發展。陸姓很早就稱盛於江、浙一帶。陸通有子陸發,仕齊為大夫,死後諡恭侯;陸發有二子陸萬、陸皋。陸萬生陸烈,字伯元,西漢時為吳令、豫章都尉,深得吳人愛戴,死後葬於胥屏亭,子孫遂為吳郡吳縣人。
- 秦漢時期:陸姓族人繼續向外遷徙,分布範圍逐漸擴大到陝西、河南、河北等地。這一時期,陸姓在中原地區的影響力逐漸增強。
- 魏晉南北朝時期:南北方各地的陸姓陣容都得到了更大規模的發展。北方的陸姓家族在政治、文化等方麵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如陸俟家族在北魏時期逐漸成為累世顯貴的大族。
- 隋唐時期:陸姓在陝西京兆一帶壯大,形成京兆郡望,並且有遷至湖北、四川等地者。
- 宋元明清時期:陸姓繼續在全國範圍內繁衍發展,從陸姓大致繁衍的情況看,曆代陸姓是以今山東、河南、江蘇、浙江、江西、湖北六省為其主要分布地區。
- 在山西省的分布:明朝洪洞大槐樹移民對陸姓在山西省的分布產生了重要影響。陸氏始祖為平陽、太原二府,澤、潞、遼、汾、沁五州,洪洞、趙城二縣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樹集中遷往異地,至清末其後裔分布廣泛,山西省也是陸姓後裔的分布地之一。據統計,第四次人口普查時山西省有陸姓
人,臨汾市有 899 人,洪洞縣有 71 人。在山西省內,陸姓人口可能主要集中在一些曆史文化悠久的地區,如太原、臨汾等地,這些地方可能保留著陸姓家族的曆史遺跡和文化傳承。
郝姓
- 起源:
- 源於子姓:郝姓起源時間可追溯到商朝時期,始祖為帝乙之子子期,其發源地在郝鄉,據考證位於今山西省太原市。
- 出自少數民族改姓:如古代烏桓族有郝姓,唐時南蠻有郝姓,金時女真人郝姓,元時蒙古人郝姓,清時滿洲八旗姓赫舍裏氏、錫伯族郝紮氏等漢姓為郝姓。
- 變遷:
- 早期:郝姓早期主要在山西太原一帶繁衍。
- 秦漢之際:逐漸向陝西、河南、河北等附近境內播遷。
- 晉末:因官職調遷,有一支郝姓遷至安徽當塗縣東北小丹陽,後又徙至湖北安陸。
- 隋唐時期:郝姓在陝西京兆一帶也有一定的發展。
- 宋末元初:郝姓南遷至江南。
- 明清之際:郝姓在南方各地分布漸廣,東北等地區也有聚居點。
- 在山西省的分布:山西省作為郝姓的起源地之一,在曆史上一直有郝姓人口的分布。尤其是在太原及其周邊地區,郝姓有著較為深厚的曆史根基。隨著時間的推移,郝姓逐漸在山西省內的其他地區也有了分布,如大同、朔州、忻州等地。在一些地方,郝姓家族可能形成了較大的聚居群體,並且在當地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 起源:
- 出自匈奴休屠王之子金日磾之後:《前秦錄》載,漢休屠王太子日磾事武帝,帝以休屠作金人祭天,賜姓金氏。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 121 年)春,武帝派將軍霍去病率騎兵出隴西,擊匈奴,收得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人”。這年秋天,休屠王的太子日磾隨渾邪王歸漢,因日磾篤實忠誠,為漢武帝所信愛,武帝以其父作金人祭天,賜姓金氏,稱金日磾。從此,其子孫世代姓金,這一支金姓成為金姓的重要組成部分。
- 源自黃帝己姓後裔:據《風俗通義》所載,相傳黃帝之子少昊死後被尊為西方大帝,五行學說中西方屬金,則少昊有金天氏之稱,其後裔有以金為氏者。
- 出自古有金國:相傳古有金國,國人以金為氏,伏羲臣金堤為其後(見《姓考》)。
- 因改姓而來:明代蒙古王子也先土幹,元人額森圖克、阿爾哈特實哩等受賜金姓;清乾隆帝賜台灣土著七姓有金姓。另外,西漢時項伯受賜劉姓,其後裔在五代時為避吳越王錢鏐之名諱(“劉”與“鏐”音同),改姓金。還有元人金履祥、清人金聖歎均係改姓而來。
- 變遷:
- 早期發展:金姓發源地主要有山東和陝西及浙江、江蘇間地。春秋時郯國(今山東郯城北)即為山東金姓(少昊一支)所建,戰國時被吳所滅,國人有向南遷徙者,後在彭城(今屬江蘇)形成望族。
- 秦漢時期:隨著中原文化的傳播,金姓逐漸在華夏民族中發展起來,並且有部分金姓族人開始向周邊地區遷徙擴散。
-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北方戰亂頻繁,金姓也隨著人口的遷徙不斷向南方轉移。甘肅等地有金姓足跡,如北齊大都督金祚即安定(今甘肅涇川縣北)人。
- 隋唐時期:金姓得到進一步發展,成為益州蜀郡(今四川成都)三姓之一,亦為汾州河西郡(今山西臨汾一帶)四姓之一。這一時期,金姓已是南北並齊發展,分布點日益廣泛。
- 五代時期:劉姓在吳越國本是大姓,為避“鏐”諱而改姓金,大大增強了金姓族人的勢力,特別是南方浙江、江蘇一帶金姓勢力,後世南方金姓的發展,也大多以這一帶金姓為繁衍源頭。
- 宋元之際:北方金姓有躲避兵禍而南遷者。同時,少數民族中也有一些人改姓金,為金姓增添了新的血液。
- 明清時期:明代洪武、永樂年間,江蘇、安徽、河南、湖北等地有山西大槐樹金姓移民。清代從嘉慶年間開始,閩、粵金姓陸續有人入台,進而僑遷海外。
- 在山西省的分布:
- 在山西省,金姓有著較為廣泛的分布。在曆史上,汾州河西郡(今山西臨汾)曾是金姓的一個重要聚居地。隨著時間的推移,金姓逐漸在山西省內的其他地區也有了分布,如太原、大同、運城等城市以及一些縣城和鄉村。例如,忻州市河曲縣有金氏家族,其始遷祖金魁在明初時期因逃難遷入此地。並且一些地方可能存在金姓的家族聚居點,他們在當地有著較為深厚的家族文化和曆史傳承。在一些金姓人口相對集中的地區,還可能保留著金氏家族的祠堂、家譜等文化遺產,這些都是金姓在山西省發展和傳承的重要見證。
陸姓
- 起源:
- 源自陸終之後:據《元和姓纂》記載,相傳上古顓頊帝的孫子吳回在帝堯時任火神祝融,他有個兒子名終,因其封地在陸鄉,所以叫陸終,他的後裔有以陸為姓者,是為山東陸姓。
- 源自媯姓:據《新唐書·宰相世係表》記載,上古舜王是顓頊的後代,因生在姚墟得姚姓,又因曾住在媯氵內河邊,後代又稱媯姓。西周初年,有媯滿建立陳國,傳至十代孫有叫陳完的,受封於田,又叫田完,田完的嫡係孫即齊宣王的小兒子通,字季達,被分封在平原縣陸鄉(古代部落首領陸終統治的地方),於是就以地名陸作為姓,史稱陸姓正宗。
- 以國名為姓:據《風俗通義》《陳留風俗傳》記載,春秋時的陸渾國,是一支名為陸渾之戎居於伊川而得名。這支陸渾戎是允姓戎的別部,最早活動在陝、甘、川三省交界的若水流域,西周初遷到陝西秦嶺以北,西周末遷到陝、豫交界的崤山、熊耳山一帶,後又被秦、晉兩國強行遷到洛陽以南的伊河流域,公元前 525 年被晉所滅,亡國後的陸渾之遺民按照漢人的習慣以國為氏,稱陸姓。
- 源自他族改姓:據《魏書·官氏誌》記載,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的三字姓步陸孤氏,隨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改為單姓漢姓陸,與穆、奚、於、賀、劉、婁、尉為北人八族。這一支陸氏發源於今河南洛陽一帶,後也形成當地一大望族。
- 變遷:
- 先秦時期:陸姓的發祥地在山東,後來逐漸向周邊地區發展。陸姓很早就稱盛於江、浙一帶。陸通有子陸發,仕齊為大夫,死後諡恭侯;陸發有二子陸萬、陸皋。陸萬生陸烈,字伯元,西漢時為吳令、豫章都尉,深得吳人愛戴,死後葬於胥屏亭,子孫遂為吳郡吳縣人。
- 秦漢時期:陸姓族人繼續向外遷徙,分布範圍逐漸擴大到陝西、河南、河北等地。這一時期,陸姓在中原地區的影響力逐漸增強。
- 魏晉南北朝時期:南北方各地的陸姓陣容都得到了更大規模的發展。北方的陸姓家族在政治、文化等方麵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如陸俟家族在北魏時期逐漸成為累世顯貴的大族。
- 隋唐時期:陸姓在陝西京兆一帶壯大,形成京兆郡望,並且有遷至湖北、四川等地者。
- 宋元明清時期:陸姓繼續在全國範圍內繁衍發展,從陸姓大致繁衍的情況看,曆代陸姓是以今山東、河南、江蘇、浙江、江西、湖北六省為其主要分布地區。
- 在山西省的分布:明朝洪洞大槐樹移民對陸姓在山西省的分布產生了重要影響。陸氏始祖為平陽、太原二府,澤、潞、遼、汾、沁五州,洪洞、趙城二縣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樹集中遷往異地,至清末其後裔分布廣泛,山西省也是陸姓後裔的分布地之一。據統計,第四次人口普查時山西省有陸姓
人,臨汾市有 899 人,洪洞縣有 71 人。在山西省內,陸姓人口可能主要集中在一些曆史文化悠久的地區,如太原、臨汾等地,這些地方可能保留著陸姓家族的曆史遺跡和文化傳承。
郝姓
- 起源:
- 源於子姓:郝姓起源時間可追溯到商朝時期,始祖為帝乙之子子期,其發源地在郝鄉,據考證位於今山西省太原市。
- 出自少數民族改姓:如古代烏桓族有郝姓,唐時南蠻有郝姓,金時女真人郝姓,元時蒙古人郝姓,清時滿洲八旗姓赫舍裏氏、錫伯族郝紮氏等漢姓為郝姓。
- 變遷:
- 早期:郝姓早期主要在山西太原一帶繁衍。
- 秦漢之際:逐漸向陝西、河南、河北等附近境內播遷。
- 晉末:因官職調遷,有一支郝姓遷至安徽當塗縣東北小丹陽,後又徙至湖北安陸。
- 隋唐時期:郝姓在陝西京兆一帶也有一定的發展。
- 宋末元初:郝姓南遷至江南。
- 明清之際:郝姓在南方各地分布漸廣,東北等地區也有聚居點。
- 在山西省的分布:山西省作為郝姓的起源地之一,在曆史上一直有郝姓人口的分布。尤其是在太原及其周邊地區,郝姓有著較為深厚的曆史根基。隨著時間的推移,郝姓逐漸在山西省內的其他地區也有了分布,如大同、朔州、忻州等地。在一些地方,郝姓家族可能形成了較大的聚居群體,並且在當地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