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丹措一雙肉掌連舞翻飛,間中夾著淩厲無比的拈花彈指,把精妙無比的打狗棒花一一化解,張學榮將一套十三六式的打狗棒法盡數使出,仍然占不了絲毫上風,心中暗暗驚詫:“吐蕃番僧,果然有獨到之處,內力深厚無比,似乎比老叫化子還要高上一些。”甘丹措則想:“該死的老乞丐,身形靈活似猴,綿綿內息不絕,我雖不懼他,可想要在短時間內打敗他卻是不易。”


    兩人愈鬥愈快,身形電閃,勁氣縱橫,圍在最裏一層的觀者臉上有如被寒風吹刮,赤赤生痛,圈子逐漸擴大。


    鄧濤雙腿得以活動,立即把逆刀拔出,交與傻蒼手中。傻蒼剛才打鬥耗力太盡,臉色比白紙還白,倒地後連連咳嗽,竟然還嘔起血來,直至僧丐二人打到二百多招時,仍然站不起身,鄧濤便陪他一直挨在牆邊上觀鬥。


    甘丹措雖然已戰一場,但一來耗力不多,二來內力渾厚,與丐幫幫主張學榮相比,氣力並不處於下風,他見張學榮棒法神出鬼沒,虛虛實實,相互交替,有時明明以為打狗棒會擊過來,不料隻是虛晃一棍,有時感覺是虛招時,打狗棒卻徑直打過來,令得他不得不一直凝神以待。


    甘丹措愈戰愈是佩服,十多年前昆侖不凍泉神女峰上相交範搖光,被其博大精深的武學理論所折服,更對其北鬥七星混元神功讚歎不已,以為他便是中原武林最頂尖的高手。彼時互通有無的兩人年紀相仿,武功相當,興趣相投,半月的聯床夜話,給予他極大的的啟發,分別後,甘丹措兩耳不聞窗外事,全副身心浸淫於武學海洋當中,苦練拈花彈指、密蓮掌與龍象般若功,藝成出關,功力遠超一眾師兄弟,連師父卓彌·釋迦意也自愧不如,已成為名副其實吐蕃高原第一高手。


    此番東遊中土,最要緊是尋轉世靈童,但他暗地裏卻還想會一會好兄弟範搖光,以印證自己武功到達何種層次。和丐幫張學榮交手之前,他自認天下能打敗他的人不超三個,有機會問鼎武功天下第一的寶座,保守些也是坐三望二望一,豈不知眼前這個幹枯瘦弱、毫不起眼的糟老頭兒,便讓得自己老鼠拉龜,無處下手,更前一場打鬥,兩個小夥一個劍法精妙,一個刀法詭異難料,都是難得一見的武學奇才。不遊不知中土是一塊藏龍臥虎之地;不鬥不知中原武林高手輩出,而自己偏居一隅,坐井觀天,還以為武功天下無人能敵,實是自負狂妄已極。


    甘丹措知恥而後勇,麵對張學榮如夢如幻的打狗棒法,沒有急於求勝,而是靜下心思,沉著應戰,仔細觀察尋找棒法漏洞,終於他發現打狗棒每一次出擊,棍頭都會輕輕點一下,而如果是虛招,棒頭則不會搖晃,當下他緊盯打狗棒,四指暗暗凝力。


    張學榮以一根打狗棒對陣空手的甘丹措,可說是占了便宜,但數百招鬥將下來,沒占得優勢之餘竟然還略處下風,則對方功力比己為高,實是不可爭辯的事實。適才甘丹措三指彈斷長劍的過程,旁觀者以及當事人鄧濤看不出其中奧妙,他卻是看得一清二楚,縱是三指而非一指彈斷長劍,於世上依舊是絕無僅有之才。此時忽見甘丹措臉上保持微笑,雙手六指常呈拈花指狀,知他又要使絕技,心下暗暗戒備。


    鏖戰中,甘丹措瞧準機會,左腿踏上一步中宮直進,右手密蓮掌迅捷無倫推出,徑襲臉門,張學榮見他來得淩厲,即刻後退半步,以棒橫掃,直取敵人下三路。突然噗的一聲悶響,打狗棒被敵人拈花彈指點上,頓時一股極強勁力傳來,打狗棒意欲脫手飛出,在這電光火石的一瞬間,心中一個念頭陡然閃過:“失去打狗棒,勝負已分。”當即潛運內力,全然不顧虎口被震裂出血之痛,五指緊緊握住打狗棒,打狗棒縱然留在手中,右臂卻已酸麻一片,無力展開攻擊,張學榮左手持棍,高聲叫道:“藏巴葉神好強的指力。”


    甘丹措滿以為這一指能彈飛打狗棒,不料未能如願,更見他左手持棒,力度與靈活性不減分毫,禁不住讚道:“張幫主雙手不分彼此,實在是天下少有的能人異士。”話音剛落,左臂膀竟然被打狗棒掃中,雖未傷到筋骨,一番疼痛自是少不了,眼前這人實是勁敵,不鬥到最後一刻,勝負難分,當下立即收束心神,靜等良機到來。


    兩人你來我往,片刻間又鬥了五十餘個回合,正所謂一尺長一尺強,一寸短一寸險,張學榮知道敵人實力更渾厚,自己又手持打狗棍,便刻意遠離甘丹措,以防身體被他天下無雙的拈花彈指擊中。


    迅如捷雷的拚鬥中,打狗棒一不留神又被彈中,這次輪到左臂一片酸麻,無力拿捏,正想將打狗棒交到右手,突然甘丹措閃身急進,右手密蓮掌勢如猛虎下山推出,徑拍胸膛,張學榮欲退已然來不及,當下不假思索右掌迎上,呯的一聲巨響,雙掌相交,甘丹措微退一步,張學榮則連退兩步,胸口隻覺氣血翻湧滾動,雙眼發黑。


    甘丹措不等對方有喘息機會,欺身直上,右手食指彈出。


    張學榮身經百戰,見過無數大風大浪,眼下雖身處劣勢,絲毫沒有慌亂,當即左臂強運內力,提打狗棒徑直迎向對方食指。一端為血肉所造的手指,一端為堅硬異常的烏金木,兩者相碰,孰勝孰敗似乎一目了然,然而指尖木端相撞的一刹那,旁觀眾人眼中所見到的卻是打狗棒脫手飛出,甘丹措順勢直進!左掌運起龍象般若功硬生生再拍對手胸膛。


    眼下態勢已是硬碰硬的打法,無分毫取巧餘地,張學榮不作他想,大叫一聲,右掌再度迎上。兩掌雙交發出轟的一聲巨響,衝擊波與聲浪以兩人為圓心四散,煙塵陡地暴起,將打鬥兩人覆蓋遮蔽。


    傻蒼神色焦慮,道:“濤哥,瞧情形張幫主不是這番僧敵手,咱們境況危矣,可得想個辦法。”鄧濤道:“沒錯,可是眼下咱們那能插得上手,隻怕剛走近就要被掌風指氣所傷。”


    煙塵退去,漸見一高一矮、一壯一瘦的兩人正在鬥掌比拚,甘丹措臉色紅潤平靜,張學榮枯瘦的臉龐漸漸發青,額頭有細密汗水滲出,全身微微顫抖,隻聽得他道:“你們幾個快逃,我拖住他。”


    傻蒼心中一驚叫道:“他們兩個在比拚內力,看情形張幫主很快會不敵,趁番僧不能動彈旁顧,濤哥你快去捅他一劍。”鄧濤道:“這個,這個時候下手未免太過趁人所危吧。”


    傻蒼當即大怒罵道:“操你狗蛋的趁人所危,再無恥卑鄙的手段也得使,你不想救你父母嗎?我們一路這麽艱險辛苦到底為了什麽?你又忍心張幫主為我們而死嗎?”


    鄧濤聞言一凜,這時還和敵人講江湖道義君子行為,實是迂腐得無可救藥,當即一躍而起,挺著斷劍往甘丹措撲過去。


    甘丹措雖與張學榮鬥掌中,仍是耳聽六路眼觀前方,聽得傻蒼與鄧濤的說話,暗叫不妙,隨後見鄧濤撲過來,心下更是焦急,他本不欲與人拚內力,隻因兩人內力相拚,便隻能心無旁騖、全力以赴,不到一方油盡燈枯而不能收手,純屬你不死便是我死的打法,非到萬不得已不可運用,卻不料與張學榮第二次交掌過後手掌被粘上,欲縮不能,對方內力從掌心吐出,源源不斷攻來,不得不運氣抵擋,片刻後又感對方掌力耗盡,整條手臂軟綿綿不帶一絲內力。


    他和張學榮素不相識,無冤無仇,本無分個生死的打算,隻是這時機會擺在眼前,對方又是名震天下的丐幫幫主,擊殺他即可威震武林名揚天下,禁不住殺機頓起:“你這是自尋死路,可怪不得我!”當即運內力反攻,從對方手心貫入,經手臂直逼心脈。欲以雷霆之勢把渾厚霸道的內力直逼入心經,瞬間震碎敵人髒腑。


    可敵人一股平和中正的內力自手太陰肺經的雲門穴與中府穴跳出,如是一座堅實堤壩,把滔天洪水阻擋在臂膀之外,並且反攻回來,甘丹措嘿嘿一笑心道:“與我鬥拚內力,真是不自量力。”催運起高深莫測的龍象般若功心法,丹田內息洶湧,全身真氣流蕩,進攻的力道又加一成,隨即又加多一成,眼看就要衝破防線直取心脈,猛見鄧濤疾撲而來,心中惶恐不安,忍不住暗罵:“都說中土武林君子之風甚盛,從不搞偷襲暗算、落井下石的下三濫舉動,怎麽這兩個官差卻完全相反,不但以倚多欺少,兼且乘人之危下痛下殺手,絲毫不講江湖道義,還是不是人?”


    張學榮本來想借鬥內力之機纏著甘丹措好讓兩人逃走,見得鄧濤撲上也是大出所料,勉強叫道:“你們快點走,遲了來不及!”。


    鄧濤救父母心切,人未到長劍已至,斷口直指甘丹措咽喉。甘丹措連催三次內力欲一舉將對方擊斃,不想丐幫內功心法有獨到之處,真氣綿延純厚,遇強愈強,短時間內無法突破,眼見長劍刺至,不想喪生隻能破釜沉舟奮力一博,當下左臂收力右臂食指彈出,“錚”的一聲把鄧濤長劍彈飛,與此同時張學榮內力潮水般倒攻入體,激流滾滾直衝丹田心脈,胸腹有如刀割,肝腸如寸寸斷裂。


    “啊”的一聲大叫,甘丹措雙腿輕彈,翻身飛起,遠遠直摔至五六丈開外,鄧濤知他已然受重傷,此刻取他性命正是其時,當即拾起長劍又追上去。


    甘丹措落地後連吐三大口黑血,眼睛耳朵鼻子皆有血滲,見鄧濤持劍追來,暗罵不已,凝起身體殘存的最後一絲氣力,拔腿狂奔,一瞬間消失在眾人視線中。


    鄧濤不敢追也不想追,見其遠遁即返身回到張學榮身旁,發現他滿頭汗水,臉色蒼白,問道:“張幫主,你怎麽樣,有沒有受傷?”


    張學榮無力說話,嘴角流下一縷鮮血,雙唇緊閉,雙腿交纏坐於地上,閉目運氣調息。


    傻蒼掙紮著站起,把打狗棒拾起走過來,說道:“我瞧番僧所受傷害極重,沒十日半月恢複不了,咱們倒不用太趕,在這好好守著張幫主罷。”


    過得四柱香時間,張學榮終於緩緩睜開雙眼,跳將起來說道:“藏巴葉神好強的功力,這位大人若是遲來一步,老叫化子早已血濺當場,到閻王殿上報到去了。”


    傻蒼、鄧濤、鄧德夫婦瞧見他身體恢複過來,似乎沒有受內傷,心下大慰,齊聲道謝。張學榮問:“兩位大人怎麽稱呼?”傻蒼搶著道:“在下鍾六,這位同僚叫黃少,京城大理寺屬下,任斷丞之職,深感張幫主出手相救之恩。”說完兩人齊齊躬身拜謝。


    張學榮道:“兩位大人太過客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有什麽好說的,再者身為大宋兒女,麵對異族番夷狂傲驕縱,任誰都該挺身而出,絕不能折了我漢人銳氣,糟老頭子雖淪為丐,卻也不甘為人之後。”


    嚴寒讚道:“丐幫義士除惡揚善,為天下人所讚,怎能說是淪落?張幫主豪氣幹雲,鐵骨錚錚,真令人佩服。”


    眾人移步入客店房間詳談,了解完事情經過後,張學榮道:“兩位大人既然有要務在身,鄧先生伉儷又蒙冤未雪,此地不宜久留,請盡快動身上京罷。”


    鄧濤道:“張幫主,你老人家救我眾人性命,大恩難報,本不該再相勞煩,隻是幫主眼下若無要事,不如便隨我們上京一趟如何,也好讓我們報答一番,以盡地主之誼。”


    傻蒼看了鄧濤一眼,心道:“我倆連京城在那都不知道,還大言不慚說盡地主之誼,濤哥膽子可是越來越大。”張學榮道:“老丐才從漢陽動身,欲奔赴蘭州而去,恕不能相陪。”


    嚴寒多口問了一句道:“張幫主,蘭州已屬西夏國境,難道那邊也有你的弟子分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最慘官二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下花生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下花生米並收藏大宋最慘官二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