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站在台前,目光掃過下麵熟悉的麵孔,心中感慨萬千。


    三年前,他們中的許多人還隻是普通工匠,如今已成長為獨當一麵的工程師。


    更令人欣慰的是,他們不僅掌握了技術,還培養出了新一代的年輕工匠。


    \"今天召集大家來,是要把這些年的經驗好好總結。\"鄭國開門見山地說,


    \"修建水渠不僅是為了眼前,更是為秦國儲備技術和人才。這三年來,我們不僅改變了這片土地,更培養了一批批技術人才。\"


    第一個發言的是負責渠首工程的老周。


    這位年過半百的老工匠走上講台,展開一卷工程圖紙。


    \"說起經驗,最重要的就是因地製宜。\"老周指著圖紙說,


    \"比如渠首這段,地形複雜,我們采用了分級設計。


    每一級水閘都經過精確計算,既保證供水,又防止衝刷。


    這些技術現在都被整理成教材,在工匠學堂教給年輕人。\"


    \"這個設計很有特點。\"鄭國補充道,\"經過實踐檢驗,現在已經成為了標準工法。\"


    \"對,就是梯級引水法。\"老周笑著說,


    \"現在其他工段也都用上了。最遠的工地還結合當地地形對這方法做了改良,效果更好。看來我們這些老家夥也要與時俱進啊!\"


    接著發言的是防滲技術的張師傅。


    他帶來了一套完整的材料配比記錄,每頁都寫得工整。


    \"防滲是整個工程的關鍵。\"張師傅說,


    \"我們發現,光靠夯實還不夠,還要講究材料配比。泥土、砂石、石灰的比例稍有差異,效果就大不同。\"


    \"對。\"


    \"這套配比方法已寫進技術手冊,在其他水利工程中也能用。\"


    各個工段的負責人輪流分享經驗。


    有人講述如何在險峻山地開鑿渠道,有人分享管理工地的心得,還有人介紹培訓新手的方法。每個發言都引來熱烈討論。


    秦天和範雎悄然來到會場後方。這些實踐經驗,比任何理論都珍貴。


    \"陛下,這些工匠進步很大。\"範雎低聲說。


    秦天點頭:\"這就是實踐的力量。他們不僅掌握技術,更學會了思考和創新。\"


    台上,一個年輕工匠正介紹他們開發的新工具。


    一種改良版水平儀,可以更精確地測量渠道坡度。


    \"好!\"


    \"看來年輕人也有創造。這個想法很實用,讓學堂的學生都學學。\"


    \"我們要把這些經驗編成教材。\"


    \"這不僅是技術傳承,更是為秦國儲備人才。\"


    \"不錯,還要配上詳細的圖解。\"年過半百的木匠張老提議,\"我發現畫張圖,能頂千言萬語。\"


    一旁的鐵匠李師傅接過話頭:\"最關鍵的是要多加實踐環節。這些年,我帶過不少學徒,光說不練是不行的。\"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各抒己見。


    這些建議都來自多年的教學經驗,每一條都彌足珍貴。書記官們在一旁認真記錄,生怕遺漏任何細節。


    夜幕降臨時,秦天來到了大堂。


    看著堂內熱火朝天的景象,他的眼中閃爍著欣慰的光芒。


    \"諸位的進步,讓寡人感到欣慰。\"秦天環視眾人說道,


    \"但這隻是開始。秦國的發展需要更多人才,需要你們培養更多能工巧匠。


    這三年,我們不僅修成了貫通南北的水渠,更重要的是培養和儲備了大批人才。這才是最大的收獲。\"


    秦天的話語鏗鏘有力,令在座的工匠們熱血沸騰。


    眾人紛紛表態,要為秦國的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夜深了,大堂內的燈火依然明亮。


    工匠們分成小組,有的整理教學心得,有的編撰圖解,有的完善實踐課程。


    這些凝聚著智慧的教材,將成為秦國發展的重要財富。


    三個月後的一個秋日清晨,朝陽灑在工匠學堂的考場上。


    新一批學員正在進行結業考核,考場分為機關、木工、鑄造等不同區域,每個區域都在測試相應的技能。


    總教習鄭國和幾位老師傅坐在考官席上,認真觀察著每一個考生的表現。


    經驗豐富的老周不時在紙上記錄,時而皺眉,時而點頭。


    \"這批學員的水平確實很高。\"老周放下筆,滿意地說,\"特別是那個李山,不僅技術純熟,還很有創新精神。\"


    鄭國順著老周的目光望去。


    \"不止是技術。\"鄭國說,\"你看他的領悟力,正是我們需要的人才。\"


    張師傅點頭:\"這孩子去年來時還是個愣頭青,現在完全不同了。看來教學方法對路。\"


    考生們依次展示技藝,有的測繪圖紙,有的操作水閘模型,有的演示土質檢測。


    每個人都全神貫注,生怕錯過細節。


    \"看來教學確實有效。\"


    \"這些年輕人不僅掌握技術,更學會了解決問題。\"


    午休時,考官們討論上午考核情況。


    最終選出十名優秀學員,準備進入更高級培訓。


    \"你們要記住,\"鄭國對這些年輕人說,


    \"技術隻是基礎,更重要的是思考和創新。秦國的未來需要你們。\"


    下午,老師傅們開始指導年輕工匠編寫技術文檔。


    這些文檔不僅記錄操作方法,更總結了背後的原理和經驗。


    \"寫得要細致,把每個步驟都說清楚。\"


    \"要想到別人看到這些文字時,能否完全理解。\"


    工地上傳來喧鬧聲。


    幾個農民帶著自己改良的農具來請教。這些農具雖然簡陋,卻很實用,顯示出民間智慧。


    \"讓他們也來參加培訓。\"鄭國對助手說,\"這些都是難得的人才。\"


    傍晚,秦天在書房召見鄭國、白起等人。


    \"今天考核如何?\"秦王問。


    \"很欣慰。\"鄭國答,\"尤其是幾個年輕人,展現出非凡才能。\"


    \"好!\"


    秦天露出笑容,\"人才培養比金子還珍貴。現在的秦國,正需要這樣的新生力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到戰國,誰說天下苦秦久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正並收藏穿越到戰國,誰說天下苦秦久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