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十一年級下第十九章 第十九周
和上高中的兒子一起成長 作者:境由心轉88zp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2024.7.3
最後一周,學校裏的考試周,展示周,家長會等等。
我想先說一下兒子在學校裏的考試,我們在戶口所在地考試的那些天,兒子就告訴我說,個體導師和他說了,回來要補考。原來聽兒子說過,好像就可以不用考學校的了,看來不是這樣的。我說好吧,那你還要我請了這麽多天,兒子說他不管,就這樣。我也就隨著他了,反正要補考的是他。
回來之後的那天晚上,兒子就收到生物老師給他發的複習題,我看到好像是一份卷子,他讓我打印出來,他說他要複習,果然複習了,今天也考了,他說反正都做完了,就是不知道對不對,但及格沒問題。聽兒子說,明天再回學校考試,說一共考六門,語數外加上他選的小三門,我說那還挺好的,正好準備高考也要用啊,就當複習了。
---------------------------------------------------------------------------------------------
說說情緒的事情,有三件事情發生,我都有不同的看見。
第一件事,兒子在第一天考試的下午第二門結束後發了大脾氣。
上午第一門考試時,我和兒子約定,我在大石頭那裏等,然後他考完就找到我了。
下午第二門之後一個半小時後就是第三門,兒子出不來,但是中午送兒子去的時候,我沒有和他約定好見麵地點,但他知道我坐在哪裏休息。由於上午的第一門考試兒子根本來不及做,於是我以為他第三門也要考到結束,於是準備提前十五分鍾再過去,就不用像第一門我提前半小時過去的;而且,因為兒子知道我休息的位置,於是我以為如果他找不到我,他一定會來這個地方找我的,所以並沒有擔心。
誰知道第三門兒子提前了好多出來的,確實他到了休息的地方找我,但是不依不饒地說我怎麽沒有在校門口等,我不負責任,我有錯。經過他的一通發泄,我知道他先到大石頭那裏找沒有找到,後來又到對麵找沒有找到,而後他才到我坐著的地方來找我的。我說我會在這個地方等他的,他反問我說“要是你不在這裏呢?”
……總之,是一通很大的發泄,他發火,說狠話,甚至忍不住踢了我放在地上撐著的雨傘……
兒子抓的點就是我做錯了,但我還說他可以來找我,說錯了就是錯了……非常執拗,非常鑽牛角尖。
我雖然和他據理力爭,但後來我明白了,我說“兒子,我知道了,你就是說不要我開脫責任,我是錯了,我承認。”我確認我錯的是我沒有和他溝通好碰麵的時間。
其實,我現在更加明白了,我猜想是兒子的不安全感作祟,因為他出了考場後,找了這邊沒有,找了那邊沒有,還有很多家長,也許他也覺得沒有麵子,也許小時候的不安全感的體驗又浮出來了,於是就冒火了,於是就找到了我,然後發了一通……
說了我承認錯了,我就不怎麽說了,倒是兒子催我打車,後來我說我打不了,因為還有點兒激動,他說他打,我說好,他拿起我的手機進行打車。當我後來說我知道你就是不願意我說別的,說別的,你都認為我在開脫責任後,氛圍一下子緩和下來了。而後就是很正常地打車,兒子還教我怎麽在高德地圖上看車來的方向。
其實類似的不依不饒很多很多次了,基本都是由某個小時候的不舒服的經驗引起,雖然我通常都直接表示確實我有責任,我有過錯,而我總是會說點其他的解決方法,或者說兒子可以做什麽,總之說點別的,兒子就覺得我在開脫,然後他就不依不饒,沒完沒了……
我還是想改變一下這種模式,下回我錯了,我就不說別的了,說完對不起後就閉嘴吧,他願意說就說吧,我聽著就好,就是千萬不要提任何意見和建議就好!
這樣的舊模式是我之前的說話方式和兒子互動產生的,我隻有接受,但我希望改變我的做法,從而建立一種新的模式,決定權在我,不是嗎?
---------------------------------------------------------------------------------------------
第二場爆發,是在去火車站的路上。
兒子問我要睡眠耳塞,我說我沒有帶,他開始不講道理了。
他說,下次不坐火車了,因為他講過怕有人打呼嚕,所以不願意坐火車,後來是買了睡眠耳塞,他才同意坐火車的。而這次沒有帶。
我說,下次的事情下次在說,我無法給你任何承諾。
即使兒子後來又發火說了一次,表示今後再也不做火車了,我還是堅持我說過的話。
我還說,我認為帶睡眠耳塞,是他自己的需求,他要主動要帶。
兒子說,他不知道我買沒買。然後就開始胡扯了,先是扯到有時候他要的東西,我沒有馬上買。我說我買好了,他又扯到那買好了為什麽不給他。因為沒有給他,所以帶這個東西不是他的責任;如果給他了,就由他自己負責去帶。
什麽邏輯?強盜邏輯!我覺得我沒有義務要把他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他又不是三歲小孩。我發現,可能我有把事情都安排好的趨勢,這樣子不行,養出一個媽寶男還怎麽辦。
於是盡管兒子生氣,說狠話,但是我依然堅持自己的,我還是告訴他說,我認為帶耳塞是他自己的事情。我就不再和他理論了,我隻是安靜地呆著。
甚至中間某時,兒子說他要坐飛機,我說那你去坐吧。他說,那你給我錢買票,我說你買吧,你買完我付給你。後來他並沒有去做,因為那隻是氣話而已,他並不會真的那樣做。如果在他說他要坐飛機的時候,我表示不同意,一定會把這件事情扯到了另外的方向,好在我沒有這麽做。這麽想起來,看來兒子在生氣時,想做什麽就說同意,不要不同意,這樣就不會導向新的方向,又生出事端來。而是就落在當前的事情上,不要又到其他事,也不要又回到過去。(之所以會這樣,恐怕也是過去我的處事模式吧,看到&接納。)
兒子在生氣的時候,很重的箱子他也不願意拿了,我也沒有說什麽,我就拿,反正你不拿我也會拿的,我也不因為你生氣而不拿了,否則你就會拿這件事情說事,就更加複雜了。因為很正常嘛,當生氣時,就不願意做原本幫忙的事情。(其實誰幫誰的忙還不一定呢,因為箱子裏有他的書才那麽重的。)
結果,兒子和我理論時,我們一起坐過了站,坐過5站,很多,兒子甩了句“你看,來不及了吧,都坐過這麽多”,我什麽都沒有說,就是拿著箱子安靜地走。兒子自己也很清晰,是因為他的不依不饒導致我們錯過了站。如果我再說什麽,恐怕又是得不償失,他很聰明,他知道的。所以我一句話也沒有說,而兒子隻甩了那一句話。現在想想,這樣很智慧,讓他自己體會,而不是我通過語言告訴他,或者責備埋怨,從而產生新的情緒。
最後,我們快到火車站時,兒子就已經笑著了,說“你看,這麽早,我們錯過站了,都還是按照預留時間的到達火車站”,我說,“是啊,就是這樣,外公就是會催我們的。”
忘了在哪個時候,兒子自己說“希望今天碰到的人不會睡覺打呼嚕。”
後來,我們碰到的是一家三口,姥姥,媽媽帶個女孩,都是女的就好,以前都是男人打呼嚕吵著我們睡覺。但是姥姥睡著了也打呼,但呼不大。
第二天,我問兒子,昨天睡得怎樣,他說,還可以。
好吧,還可以?你不覺得很不錯嗎?
兒子,我不知道你是否從這件事情中學習到一些東西,那就是,如果一些不合適的事情發生時,如果你隻是不依不饒,隻是定罪,並不會讓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甚至會惡化,就像這次我們坐過了那麽多站;而如果你能做點事情補救,或者僅僅是祝福(祝福也是種補救),事情就會往好的方向發展,就像這次我們的遭遇。
總之,我是感受到了這樣的經曆和經驗,我覺得兒子也體驗到了挺好的。
人生的經曆就是一個豐富的寶庫,所以我們都要來這裏,來經曆,來體驗,來收獲!
---------------------------------------------------------------------------------------------
第三件事情,是在回來的路上,我們需要換火車。這次火車票都是我買的,因為火車的車次曾經有所改變,所以兒子的票改簽過,因此就不是和我坐在一起。
在兒子問我他的車廂時,我報給他了我的車廂號,他突然意識到,就埋怨到:“你總是要出點兒事!”
我笑著說:“哦,我搞錯了。”其實,笑的背後是淚,我想著,兒子,為何你總對你的媽媽這麽挑剔。
兒子去他的車廂排隊了,我在我的車廂這邊,我一下子眼淚水就流出來了。但同時對老天爺說,謝謝你老天爺,謝謝你給我的挑戰,所有一切,我都接!
後來,我寫下了“被挑剔,被埋怨,被指責”幾個字,我知道,兒子隻是在重複著我的行為,因為我過往就是一個常去挑剔別人,埋怨別人,指責別人的人,直到兒子出生,我也不自知,直到兒子長大,我開始也不自知,直到兒子到了青春期,我才開始隱約知道,我才開始有意識,我才開始改變。
也許就是最近我的成長已經到了某個程度了,到了某個層級,於是又到了一個要提升的機會了,但是提升之前一定需要經曆痛苦的過程,所以會首先挑戰我的邊界。
從我對兒子的這一句話的反應中,我立刻知道這個問題還遠遠沒有解決,我還不能抵擋兒子的挑剔、埋怨和指責,包括前麵幾個情緒爆發,都連帶著這個部分。
當然,兒子本身這樣的挑剔、埋怨和指責有他不成熟的地方,他還沒有完全長大,他還剛剛有自我意識,讓他如何很快地把從父母身上繼承來的習慣改變,是何等困難的事情,基本不可能。
所以,改變要從我自己開始。
當兒子說那句話的時候,我覺得我最大的情緒是委屈,“為何兒子你對我如此挑剔?人都會犯錯,為何你對我的錯不依不饒?這麽小的一件事,為何你也不放過?為何你對我如此苛刻?”
想想前兩次的情緒爆發,不也是同樣的小事麽?當然有的是引起了孩子過往的經驗中的不愉快的感受。所以,我現在的理解是,不管是什麽事情,說是大事還是小事沒有意義,就是這件事引發了孩子過往不愉快的體驗,所以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就是大事,所以他要生氣,說狠話;還有就是我作為父母以前沒有給他一個好的榜樣,於是孩子也習得了這種挑剔、埋怨和指責的習慣;再有就是我自己的成長需要,因為我打怪升級到了這個層次了,小怪都打完了,於是就來到這個比較大的困難麵前。
好吧,真誠地和老天爺說:謝謝給我這樣的挑戰,我是很難過,是很困難,是忍不住要流眼淚,但是我接!
怎麽接?用新的習慣代替老的習慣,用新的做法代替老的做法,不用語言,用行動!
好的,就把這個功課當做我假期裏的主攻方向,對我自己說:加油!
---------------------------------------------------------------------------------------------
2024.7.4
昨天又有一個情緒事件!最近情緒事件頻發,嗬嗬,氛圍就是如此!
本來上午兒子就去學校的,我想著我的衣服泡著呢,等他走了後我打算放在洗衣機裏脫水。
結果他上午沒有走,下午才走,我從外麵回來趕緊洗衣服,後來睡著了。
洗衣機在兒子房間,通常他希望我在他不在家洗衣服,我也基本上如此。昨天洗衣服的時候,發現他有很多衣服丟在洗衣機裏,好像是洗過但沒有及時晾曬的。
他一向如此習慣,我也清楚,我就把他的衣服全部拿出來,準備我的衣服晾好後,再把他的衣服放進洗衣機。
拿出來放哪裏呢?一大堆,而且他的房間跟個狗窩似的,完全沒有放的地方,於是我就放他坐的凳子上了。
後來,我睡著了,直到兒子提前回家,當他發現凳子上都是衣服時勃然大怒,“你怎麽把衣服都放在凳子上?”“我怎麽坐?”“凳子上都是濕的?!”當然,這其中有他的小皇帝心態,“你把衣服放在凳子上,我都沒法坐了。”我要問哪,那你不知道把凳子上的衣服放在某個地方,空出位置坐嗎?但我沒有說,因為我發現確實凳子上濕了,而且凳子上有一層類似於布的東西,確實打濕了,而我把濕的衣服放在那裏不合適。
於是,我是一副補救的心態,我說“我把椅子去曬曬吧”,兒子陰陽怪氣地回答了個啥;我說“我把你的衣服晾起來吧”,兒子一萬個不願意,他剛回家,就想要自己坐著休息,關著門。好吧,我不管了,確實我做得有錯,我會補救,等兒子方便時。
第二天,我趁太陽好的時候,把凳子拿到陽台上,好好地曬了一下,還拍了張照片給兒子,讓他知道我做了補救;還把他的衣服重新過水了,並且還晾了起來。如果我後麵的事情不做的話,他到時候又不依不饒,你不是說你要幫我把衣服晾起來的麽?斤斤計較,吹毛求疵,當然同時推動我說話謹慎,說出的話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說。
---------------------------------------------------------------------------------------------
其實從洗衣服的這個事件中,我還有一些其他的感受。
我的感覺是,兒子常常對我挑剔和責怪,還認為隻有我總是做錯事,總是給他帶來麻煩,而且全世界隻有我是這樣的,別的家長都不這樣。這是從他的表情上流露出來的,而我過往就總是覺得委屈,因為很顯然,世界上不是隻有我做錯事,比我做的錯事多的家長多了去了。之前我就是據理力爭,或者辯解說不是這樣的,或者說其他人也會這樣,或者說這是正常的,然後就被他歸為“為自己開脫”“不負責任”的不講道理,於是他就不依不饒。
我還受不了的是他的表情,他的眼神,那種鄙夷,那種看不起,那種厭惡,那種“你怎麽這樣”……我現在突然意識到,那個眼神是我媽媽給我的眼神,當她認為是我做錯的時候,也是那種眼神“你怎麽這樣?”甚至當現在我和媽媽談起往事,她雖然沒有那種眼神,但是依舊認為我就是不對的,她就是合適的,她仍然堅持她的,不肯放下。過往的這種眼神給我帶來的是極度的無價值感,好像我是世界上唯一的罪人,要被打入十八層地獄。
說出來了,看到了,就放下了。
委屈的部分,我作為一個成人,我當然能夠判斷出兒子的解讀是片麵的,所以基於他對於我的固定性判斷,“你就是開脫責任”,我決定要閉嘴,做錯事了,其實就是做的事情不符合兒子所需,根本不是做錯,我就不說話了,任他發脾氣,不高興,鬧幾次就好了。反正我心裏知道沒有什麽大不了的,隻是他自己認為大不了。
認為自己無價值的部分,作為一個一直在成長的成人,我當然也知道我是有很多優點的,我是常常閃著光芒的,所以自己也要忽略兒子的那種眼神,把它也視作一個年輕人對於沒有達到自己所想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就好了,至於與父母的這一部分,也體會到父母的無明,他們暫時也體會不到他們過往的行為的不當,更多的他們覺得每個人都有做得不好的,他們會給自己原諒,那我也就放下了。
所以,對於兒子,他口中的錯,無非就是我做的和他想的不一致而已,無非就是我們兩個不同個體的碰撞而已,沒有什麽可以上綱上線的。他隻是要生氣,要責備,要埋怨,要厭惡,那就任由他鬧騰吧,我不需要委屈,更不需要有無價值感,我可以從這種聯想中脫身出來了。多年來,隻要被挑剔,被責備,被埋怨,我就往自己身上捅刀子,一刀一刀地捅,遍體鱗傷,現在我終於可以放下了,至少不再給自己傷害。
生活中滿是錯誤,哪裏哪裏都是,隻要不一致就是錯誤,至少我們都還善良,不會做惡事,根本不可能做惡事,那麽還有什麽不可原諒的呢,從今天起,我原諒我自己了,不管我曾經做過何種的事情,我清晰地知道,我做過的事情都可以原諒,從今開始,新的生活!因為我的心有了更多的寬容度和接納度。至於其他人,讓他們去說吧,不去理他,爭辯也沒有必要,做好自己的就好!這個其他人包括所有非我的人,我兒子,我父母都是!
最後一周,學校裏的考試周,展示周,家長會等等。
我想先說一下兒子在學校裏的考試,我們在戶口所在地考試的那些天,兒子就告訴我說,個體導師和他說了,回來要補考。原來聽兒子說過,好像就可以不用考學校的了,看來不是這樣的。我說好吧,那你還要我請了這麽多天,兒子說他不管,就這樣。我也就隨著他了,反正要補考的是他。
回來之後的那天晚上,兒子就收到生物老師給他發的複習題,我看到好像是一份卷子,他讓我打印出來,他說他要複習,果然複習了,今天也考了,他說反正都做完了,就是不知道對不對,但及格沒問題。聽兒子說,明天再回學校考試,說一共考六門,語數外加上他選的小三門,我說那還挺好的,正好準備高考也要用啊,就當複習了。
---------------------------------------------------------------------------------------------
說說情緒的事情,有三件事情發生,我都有不同的看見。
第一件事,兒子在第一天考試的下午第二門結束後發了大脾氣。
上午第一門考試時,我和兒子約定,我在大石頭那裏等,然後他考完就找到我了。
下午第二門之後一個半小時後就是第三門,兒子出不來,但是中午送兒子去的時候,我沒有和他約定好見麵地點,但他知道我坐在哪裏休息。由於上午的第一門考試兒子根本來不及做,於是我以為他第三門也要考到結束,於是準備提前十五分鍾再過去,就不用像第一門我提前半小時過去的;而且,因為兒子知道我休息的位置,於是我以為如果他找不到我,他一定會來這個地方找我的,所以並沒有擔心。
誰知道第三門兒子提前了好多出來的,確實他到了休息的地方找我,但是不依不饒地說我怎麽沒有在校門口等,我不負責任,我有錯。經過他的一通發泄,我知道他先到大石頭那裏找沒有找到,後來又到對麵找沒有找到,而後他才到我坐著的地方來找我的。我說我會在這個地方等他的,他反問我說“要是你不在這裏呢?”
……總之,是一通很大的發泄,他發火,說狠話,甚至忍不住踢了我放在地上撐著的雨傘……
兒子抓的點就是我做錯了,但我還說他可以來找我,說錯了就是錯了……非常執拗,非常鑽牛角尖。
我雖然和他據理力爭,但後來我明白了,我說“兒子,我知道了,你就是說不要我開脫責任,我是錯了,我承認。”我確認我錯的是我沒有和他溝通好碰麵的時間。
其實,我現在更加明白了,我猜想是兒子的不安全感作祟,因為他出了考場後,找了這邊沒有,找了那邊沒有,還有很多家長,也許他也覺得沒有麵子,也許小時候的不安全感的體驗又浮出來了,於是就冒火了,於是就找到了我,然後發了一通……
說了我承認錯了,我就不怎麽說了,倒是兒子催我打車,後來我說我打不了,因為還有點兒激動,他說他打,我說好,他拿起我的手機進行打車。當我後來說我知道你就是不願意我說別的,說別的,你都認為我在開脫責任後,氛圍一下子緩和下來了。而後就是很正常地打車,兒子還教我怎麽在高德地圖上看車來的方向。
其實類似的不依不饒很多很多次了,基本都是由某個小時候的不舒服的經驗引起,雖然我通常都直接表示確實我有責任,我有過錯,而我總是會說點其他的解決方法,或者說兒子可以做什麽,總之說點別的,兒子就覺得我在開脫,然後他就不依不饒,沒完沒了……
我還是想改變一下這種模式,下回我錯了,我就不說別的了,說完對不起後就閉嘴吧,他願意說就說吧,我聽著就好,就是千萬不要提任何意見和建議就好!
這樣的舊模式是我之前的說話方式和兒子互動產生的,我隻有接受,但我希望改變我的做法,從而建立一種新的模式,決定權在我,不是嗎?
---------------------------------------------------------------------------------------------
第二場爆發,是在去火車站的路上。
兒子問我要睡眠耳塞,我說我沒有帶,他開始不講道理了。
他說,下次不坐火車了,因為他講過怕有人打呼嚕,所以不願意坐火車,後來是買了睡眠耳塞,他才同意坐火車的。而這次沒有帶。
我說,下次的事情下次在說,我無法給你任何承諾。
即使兒子後來又發火說了一次,表示今後再也不做火車了,我還是堅持我說過的話。
我還說,我認為帶睡眠耳塞,是他自己的需求,他要主動要帶。
兒子說,他不知道我買沒買。然後就開始胡扯了,先是扯到有時候他要的東西,我沒有馬上買。我說我買好了,他又扯到那買好了為什麽不給他。因為沒有給他,所以帶這個東西不是他的責任;如果給他了,就由他自己負責去帶。
什麽邏輯?強盜邏輯!我覺得我沒有義務要把他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他又不是三歲小孩。我發現,可能我有把事情都安排好的趨勢,這樣子不行,養出一個媽寶男還怎麽辦。
於是盡管兒子生氣,說狠話,但是我依然堅持自己的,我還是告訴他說,我認為帶耳塞是他自己的事情。我就不再和他理論了,我隻是安靜地呆著。
甚至中間某時,兒子說他要坐飛機,我說那你去坐吧。他說,那你給我錢買票,我說你買吧,你買完我付給你。後來他並沒有去做,因為那隻是氣話而已,他並不會真的那樣做。如果在他說他要坐飛機的時候,我表示不同意,一定會把這件事情扯到了另外的方向,好在我沒有這麽做。這麽想起來,看來兒子在生氣時,想做什麽就說同意,不要不同意,這樣就不會導向新的方向,又生出事端來。而是就落在當前的事情上,不要又到其他事,也不要又回到過去。(之所以會這樣,恐怕也是過去我的處事模式吧,看到&接納。)
兒子在生氣的時候,很重的箱子他也不願意拿了,我也沒有說什麽,我就拿,反正你不拿我也會拿的,我也不因為你生氣而不拿了,否則你就會拿這件事情說事,就更加複雜了。因為很正常嘛,當生氣時,就不願意做原本幫忙的事情。(其實誰幫誰的忙還不一定呢,因為箱子裏有他的書才那麽重的。)
結果,兒子和我理論時,我們一起坐過了站,坐過5站,很多,兒子甩了句“你看,來不及了吧,都坐過這麽多”,我什麽都沒有說,就是拿著箱子安靜地走。兒子自己也很清晰,是因為他的不依不饒導致我們錯過了站。如果我再說什麽,恐怕又是得不償失,他很聰明,他知道的。所以我一句話也沒有說,而兒子隻甩了那一句話。現在想想,這樣很智慧,讓他自己體會,而不是我通過語言告訴他,或者責備埋怨,從而產生新的情緒。
最後,我們快到火車站時,兒子就已經笑著了,說“你看,這麽早,我們錯過站了,都還是按照預留時間的到達火車站”,我說,“是啊,就是這樣,外公就是會催我們的。”
忘了在哪個時候,兒子自己說“希望今天碰到的人不會睡覺打呼嚕。”
後來,我們碰到的是一家三口,姥姥,媽媽帶個女孩,都是女的就好,以前都是男人打呼嚕吵著我們睡覺。但是姥姥睡著了也打呼,但呼不大。
第二天,我問兒子,昨天睡得怎樣,他說,還可以。
好吧,還可以?你不覺得很不錯嗎?
兒子,我不知道你是否從這件事情中學習到一些東西,那就是,如果一些不合適的事情發生時,如果你隻是不依不饒,隻是定罪,並不會讓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甚至會惡化,就像這次我們坐過了那麽多站;而如果你能做點事情補救,或者僅僅是祝福(祝福也是種補救),事情就會往好的方向發展,就像這次我們的遭遇。
總之,我是感受到了這樣的經曆和經驗,我覺得兒子也體驗到了挺好的。
人生的經曆就是一個豐富的寶庫,所以我們都要來這裏,來經曆,來體驗,來收獲!
---------------------------------------------------------------------------------------------
第三件事情,是在回來的路上,我們需要換火車。這次火車票都是我買的,因為火車的車次曾經有所改變,所以兒子的票改簽過,因此就不是和我坐在一起。
在兒子問我他的車廂時,我報給他了我的車廂號,他突然意識到,就埋怨到:“你總是要出點兒事!”
我笑著說:“哦,我搞錯了。”其實,笑的背後是淚,我想著,兒子,為何你總對你的媽媽這麽挑剔。
兒子去他的車廂排隊了,我在我的車廂這邊,我一下子眼淚水就流出來了。但同時對老天爺說,謝謝你老天爺,謝謝你給我的挑戰,所有一切,我都接!
後來,我寫下了“被挑剔,被埋怨,被指責”幾個字,我知道,兒子隻是在重複著我的行為,因為我過往就是一個常去挑剔別人,埋怨別人,指責別人的人,直到兒子出生,我也不自知,直到兒子長大,我開始也不自知,直到兒子到了青春期,我才開始隱約知道,我才開始有意識,我才開始改變。
也許就是最近我的成長已經到了某個程度了,到了某個層級,於是又到了一個要提升的機會了,但是提升之前一定需要經曆痛苦的過程,所以會首先挑戰我的邊界。
從我對兒子的這一句話的反應中,我立刻知道這個問題還遠遠沒有解決,我還不能抵擋兒子的挑剔、埋怨和指責,包括前麵幾個情緒爆發,都連帶著這個部分。
當然,兒子本身這樣的挑剔、埋怨和指責有他不成熟的地方,他還沒有完全長大,他還剛剛有自我意識,讓他如何很快地把從父母身上繼承來的習慣改變,是何等困難的事情,基本不可能。
所以,改變要從我自己開始。
當兒子說那句話的時候,我覺得我最大的情緒是委屈,“為何兒子你對我如此挑剔?人都會犯錯,為何你對我的錯不依不饒?這麽小的一件事,為何你也不放過?為何你對我如此苛刻?”
想想前兩次的情緒爆發,不也是同樣的小事麽?當然有的是引起了孩子過往的經驗中的不愉快的感受。所以,我現在的理解是,不管是什麽事情,說是大事還是小事沒有意義,就是這件事引發了孩子過往不愉快的體驗,所以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就是大事,所以他要生氣,說狠話;還有就是我作為父母以前沒有給他一個好的榜樣,於是孩子也習得了這種挑剔、埋怨和指責的習慣;再有就是我自己的成長需要,因為我打怪升級到了這個層次了,小怪都打完了,於是就來到這個比較大的困難麵前。
好吧,真誠地和老天爺說:謝謝給我這樣的挑戰,我是很難過,是很困難,是忍不住要流眼淚,但是我接!
怎麽接?用新的習慣代替老的習慣,用新的做法代替老的做法,不用語言,用行動!
好的,就把這個功課當做我假期裏的主攻方向,對我自己說:加油!
---------------------------------------------------------------------------------------------
2024.7.4
昨天又有一個情緒事件!最近情緒事件頻發,嗬嗬,氛圍就是如此!
本來上午兒子就去學校的,我想著我的衣服泡著呢,等他走了後我打算放在洗衣機裏脫水。
結果他上午沒有走,下午才走,我從外麵回來趕緊洗衣服,後來睡著了。
洗衣機在兒子房間,通常他希望我在他不在家洗衣服,我也基本上如此。昨天洗衣服的時候,發現他有很多衣服丟在洗衣機裏,好像是洗過但沒有及時晾曬的。
他一向如此習慣,我也清楚,我就把他的衣服全部拿出來,準備我的衣服晾好後,再把他的衣服放進洗衣機。
拿出來放哪裏呢?一大堆,而且他的房間跟個狗窩似的,完全沒有放的地方,於是我就放他坐的凳子上了。
後來,我睡著了,直到兒子提前回家,當他發現凳子上都是衣服時勃然大怒,“你怎麽把衣服都放在凳子上?”“我怎麽坐?”“凳子上都是濕的?!”當然,這其中有他的小皇帝心態,“你把衣服放在凳子上,我都沒法坐了。”我要問哪,那你不知道把凳子上的衣服放在某個地方,空出位置坐嗎?但我沒有說,因為我發現確實凳子上濕了,而且凳子上有一層類似於布的東西,確實打濕了,而我把濕的衣服放在那裏不合適。
於是,我是一副補救的心態,我說“我把椅子去曬曬吧”,兒子陰陽怪氣地回答了個啥;我說“我把你的衣服晾起來吧”,兒子一萬個不願意,他剛回家,就想要自己坐著休息,關著門。好吧,我不管了,確實我做得有錯,我會補救,等兒子方便時。
第二天,我趁太陽好的時候,把凳子拿到陽台上,好好地曬了一下,還拍了張照片給兒子,讓他知道我做了補救;還把他的衣服重新過水了,並且還晾了起來。如果我後麵的事情不做的話,他到時候又不依不饒,你不是說你要幫我把衣服晾起來的麽?斤斤計較,吹毛求疵,當然同時推動我說話謹慎,說出的話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說。
---------------------------------------------------------------------------------------------
其實從洗衣服的這個事件中,我還有一些其他的感受。
我的感覺是,兒子常常對我挑剔和責怪,還認為隻有我總是做錯事,總是給他帶來麻煩,而且全世界隻有我是這樣的,別的家長都不這樣。這是從他的表情上流露出來的,而我過往就總是覺得委屈,因為很顯然,世界上不是隻有我做錯事,比我做的錯事多的家長多了去了。之前我就是據理力爭,或者辯解說不是這樣的,或者說其他人也會這樣,或者說這是正常的,然後就被他歸為“為自己開脫”“不負責任”的不講道理,於是他就不依不饒。
我還受不了的是他的表情,他的眼神,那種鄙夷,那種看不起,那種厭惡,那種“你怎麽這樣”……我現在突然意識到,那個眼神是我媽媽給我的眼神,當她認為是我做錯的時候,也是那種眼神“你怎麽這樣?”甚至當現在我和媽媽談起往事,她雖然沒有那種眼神,但是依舊認為我就是不對的,她就是合適的,她仍然堅持她的,不肯放下。過往的這種眼神給我帶來的是極度的無價值感,好像我是世界上唯一的罪人,要被打入十八層地獄。
說出來了,看到了,就放下了。
委屈的部分,我作為一個成人,我當然能夠判斷出兒子的解讀是片麵的,所以基於他對於我的固定性判斷,“你就是開脫責任”,我決定要閉嘴,做錯事了,其實就是做的事情不符合兒子所需,根本不是做錯,我就不說話了,任他發脾氣,不高興,鬧幾次就好了。反正我心裏知道沒有什麽大不了的,隻是他自己認為大不了。
認為自己無價值的部分,作為一個一直在成長的成人,我當然也知道我是有很多優點的,我是常常閃著光芒的,所以自己也要忽略兒子的那種眼神,把它也視作一個年輕人對於沒有達到自己所想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就好了,至於與父母的這一部分,也體會到父母的無明,他們暫時也體會不到他們過往的行為的不當,更多的他們覺得每個人都有做得不好的,他們會給自己原諒,那我也就放下了。
所以,對於兒子,他口中的錯,無非就是我做的和他想的不一致而已,無非就是我們兩個不同個體的碰撞而已,沒有什麽可以上綱上線的。他隻是要生氣,要責備,要埋怨,要厭惡,那就任由他鬧騰吧,我不需要委屈,更不需要有無價值感,我可以從這種聯想中脫身出來了。多年來,隻要被挑剔,被責備,被埋怨,我就往自己身上捅刀子,一刀一刀地捅,遍體鱗傷,現在我終於可以放下了,至少不再給自己傷害。
生活中滿是錯誤,哪裏哪裏都是,隻要不一致就是錯誤,至少我們都還善良,不會做惡事,根本不可能做惡事,那麽還有什麽不可原諒的呢,從今天起,我原諒我自己了,不管我曾經做過何種的事情,我清晰地知道,我做過的事情都可以原諒,從今開始,新的生活!因為我的心有了更多的寬容度和接納度。至於其他人,讓他們去說吧,不去理他,爭辯也沒有必要,做好自己的就好!這個其他人包括所有非我的人,我兒子,我父母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