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這剛起了個頭,殿內眾人便都豎起了耳朵,等著他接下來的話語。


    扶蘇鼓起勇氣,繼續說道:“阿房宮服役的百姓人數實在太多了。”


    “兒臣一路行來,見諸多村落皆為老弱婦孺,青壯勞力皆被征調至此。”


    “長此以往,農田無人耕種,土地荒蕪,糧食產量必然銳減。”


    他的聲音帶著一絲痛心,接著說:“打仗所需的糧草,乃是軍隊的命脈。”


    “若無充足的糧草供應,將士們如何能安心征戰?”


    “況且百姓若食不果腹,又怎會真心擁護大秦?”扶蘇微微抬起頭,目光誠摯地看著秦始皇,“兒臣擔憂,如此大規模地抽調勞動力,日後恐怕會造成饑荒啊。”


    “這饑荒一旦蔓延,必將引發社會動蕩,百姓流離失所,盜匪叢生。”


    他深吸一口氣,語氣更加沉重:“父皇,兒臣以為,將所有的人力、物力都傾注在宮殿建設上,就如同將大秦的根基置於流沙之上,這將會對大秦的長治久安造成嚴重威脅。”


    “阿房宮固然壯麗,可若以大秦的國運為代價,兒臣認為實在是得不償失啊。”


    扶蘇說完,便恭敬地低下頭,等待著秦始皇的回應,殿內一片寂靜,眾人都緊張地關注著秦始皇的表情。


    紀由:好小子,真敢說。


    秦始皇臉色瞬間變得陰沉起來。


    荒謬!


    大秦的國力難道不足以支撐這些大型工程和軍事行動同時進行?


    秦始皇語氣中帶著一絲質問:“可是淳於越叫你來勸說朕的?”


    扶蘇微微抬起頭,神色坦然,恭敬而堅定地回應道:“父皇,老師未曾有過攛掇兒臣之舉。”


    “實乃兒臣自己經過深思熟慮,主動前來的。”


    李斯見狀,趕忙上前一步,言辭犀利地說道:“淳於越居心叵測,目的便是妄圖擾亂朝綱,阻礙陛下的宏圖大業。”


    他與扶蘇秉持著截然不同的政治主張。


    李斯作為法家思想的堅定擁護者,極力倡導以嚴刑峻法治理天下,堅信唯有依靠嚴明的法律與製度,方能確保大秦帝國的穩固與昌盛。


    而扶蘇,因師從淳於越,深受儒家仁治理念的熏陶。


    淳於越一生鑽研儒家學說,秉持著“仁、義、禮、智、信”的思想準則。


    在其悉心教導之下,扶蘇自然而然地被培育得仁慈、寬厚。


    正因如此,扶蘇在諸多政事之上皆持有異議。


    他旗幟鮮明地反對郡縣製,認為此舉打破了傳統的血緣宗族關聯,致使地方治理缺失溫情與根基。


    同時,他亦對法治理念有所抵觸。


    法治過於嚴苛冷峻,易使百姓心生畏懼,難以真正贏得民心歸附。


    不利於大秦的長治久安。


    紀由看殿內的氣氛逐漸變得緊張微妙,用眼神示意扶蘇學著點,隨後他站起身雙手抱拳。


    “陛下,請聽我一言。”


    “有些人是上山的人,有些人是下山的神,隻有您,與眾不同!”


    “陛下是天生的王,永世的帝!”


    “您是陛下!天下之主,德兼三皇,功過五帝,實非凡人可及。”


    “那些個臣子,見識短淺,心思愚鈍。”


    “他們殊不知天子所為皆合天時,皆有其理。”


    “他們見陛下如同浮遊見天地,實在無法領略陛下所為之奧妙。”


    “陛下,大型工程與軍事行動一起推進,以大秦之強盛國力,本也未嚐不可。”


    說到此處,紀由稍作停頓,語氣中帶上一絲關切與憂慮:“然陛下您乃大秦之核心,是無可替代的存在。”


    “整個大秦的運轉全係於陛下一身,離開了陛下的英明領導,這龐大的帝國將會陷入混亂,猶如失去了軸心的車輪,無法正常前行。”


    紀由的語調抑揚頓挫,極富感染力。


    秦始皇:朕…真的有如此卓越?


    他何曾聽過此等奸臣發言,被這麽一吹捧,麵色緩和不少。


    扶蘇、李斯:比那獻媚的趙高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紀由見秦始皇神色稍緩,順勢進言:“陛下,不妨斟酌一下,將諸事按輕重緩急一件一件妥善安排。”


    “先著力屯糧,以充足的糧草儲備為根基,全力北伐匈奴、南平百越,待邊疆平定,四海安寧之後,再從容地建造宮殿。”


    “陛下日夜為國事操勞,為了這萬裏江山社稷披肝瀝膽,身體難免會有所損耗,長此以往,恐久勞成病啊。”


    “我實在是心疼陛下,唯願陛下能多保重龍體,方能保大秦江山萬世不朽。”


    秦始皇微微頷首,放眼這世間,確實難有能與自己相提並論的掌權者。


    自己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已然鑄就了大秦的輝煌。


    此刻,他心中越發覺得身體才是一切的根基,隻要擁有長久的壽命,還有何事不能達成?


    於是,秦始皇神色一凜,朗聲道:“那便依仙師所言暫緩。”


    “當務之急先讓百姓們全力開荒種地,廣積糧草。”


    “待到來年,朕定要親率大軍!”


    “踏平匈奴、百越,揚我大秦之威!”


    李斯、扶蘇跪地吹捧,“陛下聖明!”


    兩人說同一句話,很明顯李斯的聲音聽起來不太開心。


    扶蘇卻愉悅,他帶著感激的眼神瞄向紀由。


    紀由身份背景全然不為人知,但這絲毫未減損紀由在他心中的分量。


    單是紀由能以言辭說動父皇,令其改變初衷,扭轉既定決策。


    這份能耐與影響力,便足以令扶蘇對其敬重有加。


    扶蘇對自己父皇的性情了如指掌。


    其向來獨斷專行、意誌堅定,決議既出,如金石之堅,鮮少有轉圜餘地。


    紀由卻有扭轉乾坤之力,三言兩語間,便使父皇回心轉意,重新權衡利弊,定下更為妥善之策。


    這非凡的智慧與巧妙的進言,讓扶蘇仿佛在幽暗中瞥見一絲曙光,為大秦的未來覓得了新的可能。


    紀由:“陛下,提及糧草之事,我家鄉的麥種極為高產。”


    “其畝產量能達 600至 800斤左右。”


    糧食畝產 1200斤以上也是尋常,當下此地缺乏肥料等助力,產量或許會有所減少。


    “還有作物名為土豆,一畝5000斤。”(秦朝一石約等於120斤。)


    秦始皇聞聽此言,不禁麵露驚愕之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穿鑒寶:聽泉,你看龍椅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敵水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敵水仙並收藏雙穿鑒寶:聽泉,你看龍椅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