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聽君一席話
我靠無敵簽到係統,製霸四合院 作者:築壇拜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乘坐飛機用了8,9個小時,加上出關的時間,在飛機上吃的那頓飯已經不頂用了,趙萬勝和龔亮二人都感到有些饑餓,於是決定去高檔餐廳好好撮一頓。
入鄉隨俗嘛,既然來到了莫斯科就要體驗一把正宗的俄羅斯美食,於是二人乘著出租車,來到了一家知名的俄式餐廳。
從50,60年代過來的人,對蘇聯和俄羅斯的生活和餐飲文化都很向往,特別是趙萬勝之前經常帶著婁曉娥以及全家人去莫斯科餐廳吃飯,所以對俄式美食很有好感。
兩人要了兩份黑魚子醬,一份俄式漢堡排,一份俄式餃子,兩份紅菜湯,一份俄式沙拉,兩份醃鯡魚,一份俄式三明治,然後又要了一瓶伏特加酒。
伏特加可是蘇聯的國酒,來到莫斯科怎麽能不飲用?二人采用的是“冷凍伏特加”的喝法,經過冰鎮後的伏特加略顯粘稠,入口後冰涼爽口,口感醇厚,入腹後則頓覺熱流遍布全身,十分舒爽。
酒足飯飽後,趙萬勝提出去旁邊的超市逛逛,順便買點吃的和喝的。
剛到超市門口,趙萬勝就見到幾位大媽急匆匆向著超市裏衝了進去。
難道超市裏發生了鬥毆事件?還未等趙萬勝想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又有幾位大媽從趙萬勝身邊快速跑了過去。
看來裏麵真發生了什麽事情!
我也要進去看看“西洋景”,在好奇心驅使下趙萬勝對龔亮說道:“裏麵好像發生了什麽事情,我們也跟著去看看熱鬧。”
聽到趙萬勝說的話,龔亮臉上露出了詭異的笑容,看到趙萬勝快速向裏麵走,他欲言又止急忙跟了上去。
跟著蘇聯大媽快速走進超市,趙萬勝發現二十幾位大媽已經站在一個空攤位前,排起了長隊。
看來超市要上架什麽緊俏商品?趙萬勝沒有多問,急忙排在長隊的最後。
看到趙萬勝的舉動,龔亮不斷搖頭,臉上的笑容更加詭異,但是他並沒有跟著排隊。
不多時,超市的工作人員推著兩輛手推車走了過來,一輛推車上放著的是大白菜,一輛推車上放著的是菠菜。
趙萬勝可是開飯店的,經常接觸新鮮食材,一眼就能看出這些蔬菜並不新鮮,最起碼從地裏摘下來能有三天時間了。
兩輛手推車停在隊伍的前麵,其中一位售貨員滴了嘟嚕的說了幾句俄語,排隊的蘇聯大媽們,依次從手推車上取走一顆大白菜和兩小把菠菜。
趙萬勝雖然聽不懂俄語,但是也能猜到剛才售貨員說的應該是,每人限購一顆大白菜和兩小把菠菜。
我還以為大媽們在等待搶購什麽緊俏商品?原來急的呼啦的,就是為了搶購這些大白菜和菠菜啊!
趙萬勝懊惱的離開了隊伍,來到了龔亮的身邊說道:“我還以為大媽們要搶購什麽緊俏商品,原來排了這麽長的隊就是為了買大白菜和菠菜啊!”
龔亮一臉玩味的說道:“這些蔬菜在老板眼裏不是什麽好東西,但是在這些蘇聯大媽眼裏,可是實實在在的緊俏商品。”
趙萬勝也不由得感慨道:“你跟我說過蘇聯的食品供應很成問題,沒想到蔬菜水果的供應這麽緊缺,看來蘇聯內部真的存在很多問題。”
“可不是嘛!蘇聯看起來很強大,但是老百姓的生活並不好,實際上內部矛盾很尖銳,有很多問題需要改革,現在的當權者確實也在改革,但願改革能成功,能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龔亮點了點頭說道。
“我可不認為蘇聯的改革能成功,步子太大了而且有點不切實際,西方的那套東西未必完全適合蘇聯。”趙萬勝可知道蘇聯的結局,更知道蘇聯解體後各個加盟共和國的人民有多淒慘。
“你怎麽認為蘇聯的改革不會成功?我們國家不也在搞改革開放,也在從計劃經濟向商品經濟過渡嗎?”龔亮不解的問道。
“隻是我個人的判斷!各國采取什麽經濟政策,要遵循各國的實際情況,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那套東西。計劃經濟是很僵硬,有其局限性,不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也並不是一無是處;自由經濟是能調動人們的積極性,更能搞活經濟,但也有其局限性,容易造成貧富差距,容易造成社會動蕩。”趙萬勝說出了自己的判斷。
“你認為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各自都有長處和短處,那我們華夏的改革·開放政策,采取哪種方式比較好?”龔亮皺著眉頭問道。
“當然取長補短,汲取兩種經濟模式的長處,再結合自己國家的實際情況,創造出適合自己國家的經濟模式最好了,誰說世界上隻能有兩種經濟模式?”趙萬勝一臉嚴肅的說道。
“那你說我們華夏的改革能成功嗎?”龔亮若有所思的問道。
“當然能成功,經過這幾年的改革·開放老百姓的生活都有了顯著提高,你看不見嗎?別人不說,沒有好的政策我能自己開公司?我能發家致富嗎?”趙萬勝說道。
“我也是這麽認為的,否則我也不會從國營單位辭職,來到私人企業工作。我也很看好這個時代,看好這個改革·開放的政策。”龔亮點了點頭說道。
“現在可是創業的最好時期,各行各業都處在發展的初期,很多領域和市場都處於空白狀態,隻要努力奮鬥,這個時代絕對不會辜負我們的。”
趙萬勝又將話題轉移到貿易公司身上:“我們貿易公司雖然剛剛成立,但是我很看好公司的前景,特別是很看好和伏爾加汽車製造廠的以貨易貨的這項生意。
我相信在我們兩人的共同努力下,貿易公司一定會大賺特賺。當然了,公司賺錢以後絕對不會虧待你的。”
趙萬勝的設想,是把龔亮培養成公司未來的總經理,他們一家涉及的商業領域太多,趙萬勝不可能每項業務都要親力親為,他可沒有那麽多的時間和精力,他隻負責製訂公司的發展戰略和日常的監督就行了。
趙萬勝之所以沒將這一設想跟龔亮說起過,就是要對他進行長期的考察,不僅要考察他的經營和管理能力,更要考察他的人品,趙萬勝未來可不會將公司的經營大權,交給一個三觀不正的人。
“我相信在您的領導下,我們‘四海進出口貿易公司’一定會蓬勃發展,大賺特賺。放心吧,我一定會努力工作,竭盡所能完成老板交給的各項工作。”
龔亮臉上露出了會心的微笑,他雖然跳出自己的舒適區,毅然從國營單位離職來到了趙萬勝的公司,雖然工資水平比以前提升了許多,但是他也不能確定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是否真能賺到錢?
他也會經常懷疑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
但是今天聽到趙萬勝說的這些話,他的疑慮徹底打消了,對公司未來的經營和發展開始充滿信心。
龔亮沒想到趙萬勝這麽有戰略眼光,思維方式和觀念這麽超前,完全和自己不在一個層次上。
龔亮被趙萬勝的一席話深深折服,甚至開始有點崇拜他啦。
入鄉隨俗嘛,既然來到了莫斯科就要體驗一把正宗的俄羅斯美食,於是二人乘著出租車,來到了一家知名的俄式餐廳。
從50,60年代過來的人,對蘇聯和俄羅斯的生活和餐飲文化都很向往,特別是趙萬勝之前經常帶著婁曉娥以及全家人去莫斯科餐廳吃飯,所以對俄式美食很有好感。
兩人要了兩份黑魚子醬,一份俄式漢堡排,一份俄式餃子,兩份紅菜湯,一份俄式沙拉,兩份醃鯡魚,一份俄式三明治,然後又要了一瓶伏特加酒。
伏特加可是蘇聯的國酒,來到莫斯科怎麽能不飲用?二人采用的是“冷凍伏特加”的喝法,經過冰鎮後的伏特加略顯粘稠,入口後冰涼爽口,口感醇厚,入腹後則頓覺熱流遍布全身,十分舒爽。
酒足飯飽後,趙萬勝提出去旁邊的超市逛逛,順便買點吃的和喝的。
剛到超市門口,趙萬勝就見到幾位大媽急匆匆向著超市裏衝了進去。
難道超市裏發生了鬥毆事件?還未等趙萬勝想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又有幾位大媽從趙萬勝身邊快速跑了過去。
看來裏麵真發生了什麽事情!
我也要進去看看“西洋景”,在好奇心驅使下趙萬勝對龔亮說道:“裏麵好像發生了什麽事情,我們也跟著去看看熱鬧。”
聽到趙萬勝說的話,龔亮臉上露出了詭異的笑容,看到趙萬勝快速向裏麵走,他欲言又止急忙跟了上去。
跟著蘇聯大媽快速走進超市,趙萬勝發現二十幾位大媽已經站在一個空攤位前,排起了長隊。
看來超市要上架什麽緊俏商品?趙萬勝沒有多問,急忙排在長隊的最後。
看到趙萬勝的舉動,龔亮不斷搖頭,臉上的笑容更加詭異,但是他並沒有跟著排隊。
不多時,超市的工作人員推著兩輛手推車走了過來,一輛推車上放著的是大白菜,一輛推車上放著的是菠菜。
趙萬勝可是開飯店的,經常接觸新鮮食材,一眼就能看出這些蔬菜並不新鮮,最起碼從地裏摘下來能有三天時間了。
兩輛手推車停在隊伍的前麵,其中一位售貨員滴了嘟嚕的說了幾句俄語,排隊的蘇聯大媽們,依次從手推車上取走一顆大白菜和兩小把菠菜。
趙萬勝雖然聽不懂俄語,但是也能猜到剛才售貨員說的應該是,每人限購一顆大白菜和兩小把菠菜。
我還以為大媽們在等待搶購什麽緊俏商品?原來急的呼啦的,就是為了搶購這些大白菜和菠菜啊!
趙萬勝懊惱的離開了隊伍,來到了龔亮的身邊說道:“我還以為大媽們要搶購什麽緊俏商品,原來排了這麽長的隊就是為了買大白菜和菠菜啊!”
龔亮一臉玩味的說道:“這些蔬菜在老板眼裏不是什麽好東西,但是在這些蘇聯大媽眼裏,可是實實在在的緊俏商品。”
趙萬勝也不由得感慨道:“你跟我說過蘇聯的食品供應很成問題,沒想到蔬菜水果的供應這麽緊缺,看來蘇聯內部真的存在很多問題。”
“可不是嘛!蘇聯看起來很強大,但是老百姓的生活並不好,實際上內部矛盾很尖銳,有很多問題需要改革,現在的當權者確實也在改革,但願改革能成功,能讓老百姓過上幸福的生活。”龔亮點了點頭說道。
“我可不認為蘇聯的改革能成功,步子太大了而且有點不切實際,西方的那套東西未必完全適合蘇聯。”趙萬勝可知道蘇聯的結局,更知道蘇聯解體後各個加盟共和國的人民有多淒慘。
“你怎麽認為蘇聯的改革不會成功?我們國家不也在搞改革開放,也在從計劃經濟向商品經濟過渡嗎?”龔亮不解的問道。
“隻是我個人的判斷!各國采取什麽經濟政策,要遵循各國的實際情況,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那套東西。計劃經濟是很僵硬,有其局限性,不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也並不是一無是處;自由經濟是能調動人們的積極性,更能搞活經濟,但也有其局限性,容易造成貧富差距,容易造成社會動蕩。”趙萬勝說出了自己的判斷。
“你認為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各自都有長處和短處,那我們華夏的改革·開放政策,采取哪種方式比較好?”龔亮皺著眉頭問道。
“當然取長補短,汲取兩種經濟模式的長處,再結合自己國家的實際情況,創造出適合自己國家的經濟模式最好了,誰說世界上隻能有兩種經濟模式?”趙萬勝一臉嚴肅的說道。
“那你說我們華夏的改革能成功嗎?”龔亮若有所思的問道。
“當然能成功,經過這幾年的改革·開放老百姓的生活都有了顯著提高,你看不見嗎?別人不說,沒有好的政策我能自己開公司?我能發家致富嗎?”趙萬勝說道。
“我也是這麽認為的,否則我也不會從國營單位辭職,來到私人企業工作。我也很看好這個時代,看好這個改革·開放的政策。”龔亮點了點頭說道。
“現在可是創業的最好時期,各行各業都處在發展的初期,很多領域和市場都處於空白狀態,隻要努力奮鬥,這個時代絕對不會辜負我們的。”
趙萬勝又將話題轉移到貿易公司身上:“我們貿易公司雖然剛剛成立,但是我很看好公司的前景,特別是很看好和伏爾加汽車製造廠的以貨易貨的這項生意。
我相信在我們兩人的共同努力下,貿易公司一定會大賺特賺。當然了,公司賺錢以後絕對不會虧待你的。”
趙萬勝的設想,是把龔亮培養成公司未來的總經理,他們一家涉及的商業領域太多,趙萬勝不可能每項業務都要親力親為,他可沒有那麽多的時間和精力,他隻負責製訂公司的發展戰略和日常的監督就行了。
趙萬勝之所以沒將這一設想跟龔亮說起過,就是要對他進行長期的考察,不僅要考察他的經營和管理能力,更要考察他的人品,趙萬勝未來可不會將公司的經營大權,交給一個三觀不正的人。
“我相信在您的領導下,我們‘四海進出口貿易公司’一定會蓬勃發展,大賺特賺。放心吧,我一定會努力工作,竭盡所能完成老板交給的各項工作。”
龔亮臉上露出了會心的微笑,他雖然跳出自己的舒適區,毅然從國營單位離職來到了趙萬勝的公司,雖然工資水平比以前提升了許多,但是他也不能確定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是否真能賺到錢?
他也會經常懷疑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
但是今天聽到趙萬勝說的這些話,他的疑慮徹底打消了,對公司未來的經營和發展開始充滿信心。
龔亮沒想到趙萬勝這麽有戰略眼光,思維方式和觀念這麽超前,完全和自己不在一個層次上。
龔亮被趙萬勝的一席話深深折服,甚至開始有點崇拜他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