篾匠師傅有意把寶壓在陶寬爹的身上,孩子看著就那麽討人喜歡,真不是做手藝的材料嗎?篾匠師傅也不止一次得這樣問自己,篾匠師傅想是這樣的想,反正自己還有機會,而真正的擔憂卻是陶寬爺爺。陶寬爺爺也不止一次得聽劉哥說起自己的孩子,劉哥家裏的孩子看起來,也不是笨,更不會傻,但送到師傅那裏,師傅也想和劉哥有個更好的關係,剛送去的時候吧,孩子也挺聽話的,等到了和師傅村莊裏的那些和劉哥的孩子差不多年齡的孩子混熟了,劉哥孩子的心也就慢慢得野了,到了後來幹脆就不住在師傅家裏了。如果說劉哥的孩子是為了女孩子這樣,還有個說法,恰恰相反,劉哥的孩子跟著和自己差不多年齡的孩子就去爬樹掏蛋,但也不是那種專門去害別人的做法。總之,師傅為了自己的尊嚴也還是為了劉哥的孩子好,情願把拜師禮退回劉哥,讓劉哥另請高明。劉哥後麵的孩子也差不多的情況,最後不了了之。陶寬爺爺也怕陶寬爹害同樣的錯誤,但不能打個嗝就不吃飯餓死自己。陶寬爺爺還是決定送陶寬爹出去學手藝,至於陶寬爺爺準備給陶寬爹學什麽手藝,卻有著一定的偶然性。篾匠師傅隻是擔心自己又教壞了一個,但還可以再收一個徒弟來,但陶寬爺爺卻不一樣,如果陶寬爹真的和劉哥家裏的幾個孩子一樣,陶寬爺爺也就無話可說了,無非就是浪費幾年的光景唄,自己就一個孩子,不比劉哥有三個男孩子,陶寬爹即使不做事,陶寬爺爺還是有能力養著陶寬爹的,這也是陶寬爺爺最壞打算。篾匠師傅聽到外麵的鬧哄哄,估計著劉哥和老陶家裏的父子倆也就快到了,至於老陶家裏還帶了什麽客人來,篾匠師傅倒不是很擔心,來三個也是吃飯,來五個也是吃飯,自己家裏也不會少這幾口飯。至於陶寬爺爺會給自己帶來什麽樣的拜師禮,篾匠師傅更不必在意了,有著劉哥做說和人,篾匠師傅是放心的。篾匠師傅已經安排好了來的客人喝茶的點心。不管是什麽客人來,先就得奉茶,喝了茶這才開始做其他的事,不能讓來的人口幹舌燥的,卻不是篾匠師傅的做法。點心有六碟,都是附近幾個村莊裏最好吃的點心。其中讓客人滿意的點心就是燈芯糕,燈芯糕是附近縣裏的特產,是篾匠師傅的徒弟孝敬篾匠師傅的。白色的燈芯糕很甜,也軟,切成細條狀,放到碟子裏,磊成層層高,讓人看著都覺得想吃。燈芯糕的軟,是其本身一大特點,適合那些年齡大的人吃,燈芯糕軟到幾乎是可以說入口即化的,中間有著芝麻,聞著並不是很香,但咬了到嘴裏就香得很了,縣城裏的百貨商店有得買,但需要糧票,很多人想吃,隻能望糕興歎了。而送燈芯糕的徒弟也是他姑姑帶過來的,是他們自己做的,也做不了太多,隻是想給自己的娘家人嚐嚐罷了。徒弟也不會獨吃,也帶點給師傅嚐嚐,師傅也不舍得吃。留著招待客人,像今天這樣場合端出燈芯糕來做點心就顯得很有麵子。次之的就是米糕,米糕相對於燈芯糕來說就普遍很多,但到了這樣的時節,家裏的米糕都吃得差不多了,你剩下的都可能壞了,但篾匠師傅家裏保存得很好,沒有壞還一樣的脆。但卻不適合老年人吃了,硬而且脆。那個時代的人幾乎就沒有牙膏牙刷,所以很多人在四十來歲就把牙齒掉個精光,家裏有米糕的隻能是看看而已了。不能像燈芯糕那樣什麽人都可以吃。有了這二樣點心,擺在桌子上本身就是一個有檔次的茶會,其他的也就好說很多了。但篾匠師傅畢竟還是篾匠師傅,在村莊裏有著一定的聲望,村莊裏能拿出好點的東西,都願意給篾匠師傅,讓篾匠師傅臉上有光,篾匠師傅也不是不懂事,別人對自己的好,篾匠師傅都記得很牢,也會在別人需要幫忙的時候適當得去幫別人的。除了這二樣點心其他的就是澄漿果,用茶油炸的,很香爽口,沒有米糕那樣的硬,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裏,茶油本身就是稀罕物,有些人家吃飯的人多,做菜都沒有茶油放,能有茶油來炸澄漿過確實也算奢侈的。炸一次澄漿果得花費很多的茶油,這都要那些家境不錯的人家才有的,即使有茶油也還要主人舍得。一般的人家來客人,也會給別人家裏送去點心,但卻是一般水煮的,外加糖類似湯圓的吃法,但裏麵卻沒有餡,隻是米粉做的就是。除了這些另外的三個碟子就是南瓜子了,南瓜子基本上家家都有,隻不過炒得手藝不同而已,手藝好的人家把南瓜子炒得香但卻不被燒了,這火候卻不是一般的人能掌握好的,即使是那些常年炒的也有失手的時候,比較這這樣的火候就那麽的一霎那,稍微手腳慢點就被燒焦了,而變得有些苦味,讓客人難以去嚼。少炒了又不是特別的香,浪費的好的東西。南方的農村自己的地還是有的,況且小南瓜還是比較好吃的菜,也是大家必種的蔬菜。小南瓜在旺盛的季節,都有來不及吃,就幹脆留著做老南瓜。老南瓜留得多了,南瓜子也就順其自然得有了。同樣的,葵花籽就比南瓜子還多,家家都種有葵花籽,葵花籽的杆用作照明用,葵花籽用來招待客人,葵花籽就相對好炒些,不會像南瓜子那樣的嬌氣。葵花籽的殼相對厚些,不會那麽容易燒焦,但自己家裏種的葵花籽空殼多,很多葵花籽都是空殼的,沒有店裏買來的更飽滿。最後一樣的點心就是番薯片了,番薯更是普遍的作物,每家每戶都種,曬幹直接用鐵砂炒就可以吃了,但篾匠師傅家裏的番薯片還是用油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