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家聽著老者去接待匠人師傅的徒弟,也大概知道匠人師傅快來了,遂安下心來,端些茶碗喝茶。同時,也等待著老者過來稟告。東家可真的有些耐不住,好想過去問問匠人師傅的徒弟,想想也不對,自己是東家,還真去,那還真的掉麵子了,東家就這樣在廳堂裏轉悠著,門開了,見是老者進來,就心急火燎得過去問老者:到底什麽情況了?老者按住東家坐了下來,老者知道東家的底子,就老東家在世時候,再三交代老者要看住東家,這也是老東家特地交代東家的事,要容得住人,東家似乎也明白了老東家的苦心,也知道自己的短處,雖說:義不掌財,慈不帶兵,但東家的性格也是有這方麵的缺陷的。東家坐好,等待老者的稟告:據匠人師傅差來的徒弟說:匠人師傅很快就會到的,匠人師傅給自己帶來的禮物也是厚重的,東家邀請匠人師傅來吃飯,本來就是感謝匠人師傅的守信用,能及時得給自己解除了那個東西的威脅,但匠人師傅也是見過世麵的,早年的走南闖北,雖說很辛苦,但也給匠人師傅累積了良好的為人處世的方法,按照現在的說法: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你請客,我也不是傻子,更不能白吃,禮物是肯定要帶的,至於帶什麽樣的禮物則是匠人師傅的事。老者看著東家,就把匠人師傅的徒弟帶來的禮物,一一告訴了東家,而且禮物的數量也一並告訴了東家,東家聽著老者的的稟告,心裏還是有些異樣的,雖然東家隻是做了一桌在東家的想法裏,並不是太豐盛的飯菜,但匠人師傅帶來的禮物足可以讓東家置辦一桌不錯的飯菜,東家聽了老者的話,也想加幾個菜,免得自己都覺得摳門,但時間來不及了,隻好按昨晚的布置辦了。東家的若有所思,老者看在眼裏,心裏卻有說不出來的感觸,在老者的心裏,自己的東家就是受不得別人的好,都想及時得還了債,那是最好的,但很多事不是遂東家的意願的。東家是好東家,從老東家走了以後,東家有著老東家的囑托,自然對老者很是尊敬,也從來沒有對老者紅過臉,老者也知道自己在東家的家裏的位置,很多事能不說的,盡量不說,人再好都有個脾氣,老者也想透了東家的脾氣,從來不說什麽,就是很多事都不遂東家的心意,隻是不說罷了。盡管二人等讓著對方,但終究老者是過一天老一天,東家也算過一天大一天。人家都說:四十歲前,是過一天,大一天,四十歲以後,那就是過一天就老去一天。東家也正慢慢長大,老者也一天天老去,但有著老東家的囑托,東家和老者都心照不宣,彼此都對對方尊敬有加。東家和老者說著話,那邊匠人師傅差來送禮物的徒弟坐在廂房裏喝茶,彼此沒有太多的交流。東家聽著老者的話,也估摸著匠人師傅快來了,就告訴老者:你差人到村口去看看,匠人師傅是不是快來了。老者也正有此意,遂告辭了東家去安排人去村口去了。東家看著老者走出去的背影,心裏不免想起自己的爹--老東家。老東家臨走的時候,特地交代自己,要善待老者,就算自己不怎麽待見老者,但總覺得老東家的一片心意,但東家自己不可否認的是,老者在自己家裏有著別人不可替代的位置。東家在瞎想時候,門口傳來了被差到村口的人的叫聲,他們來了!接著就聽到老者出去應付的聲音:你確實看到了,來了幾個人?回來的人確定的聲音:四個人。東家有些懵了,我是叫你全家都來。怎麽就來了四個人呢?東家合計著,加上剛才來的二個人,合起來就六個人。也就是一桌人。不管怎麽樣,自己應該陪陪,加上自己家裏再有個陪著端菜的剛好八個人,一桌菜足矣。自己去陪可以,但讓老者去端菜不合規矩,必須找個年輕人,但還要見過場麵的,能找話調節氣氛的人。東家想著找誰來端菜時候,大門口傳來了匠人師傅特有的聲門:東家呢,我們來了!東家走出廳堂,看著老者站在廳堂的門口等著,就對老者說,你不要去了,我去迎迎即可,你年齡大,他們受不起。老者聽著東家的話,不禁有些淚目,是啊,我算什麽啊,不就一個在你家吃閑飯的老人嗎,本來這樣的事,就是我來處理,你讓我回避,那是尊敬啊。老者遂走回自己的廂房裏去了。東家一個人站廳堂的門口迎著匠人師傅,匠人師傅自然也很尊敬東家,二人握著手,開心得笑著,畢竟二人走過較量,但東家由於年輕,沒有匠人師傅的老辣而敗北,但匠人師傅沒有得理不饒人,而是及時得幫著東家,東家雖然肚子裏不願意這樣,但匠人師傅也就是這樣做了。東家領著匠人師傅和徒弟一起進了廳堂,東家的家裏人隨即端上了茶,在廳堂,按照主客分別坐好,東家的家裏人也端來了茶點,喝點茶,解解渴,聊些不著邊際的話,但二人都不願意把那個過節說出來,匠人師傅不提,東家就更不可能自己提出來,打著嗬嗬,但大家都心裏明白,什麽場麵說什麽話,可能也就是不打不相識吧,用過茶點,先來的二人也過來了,雖然他們來得早,也喝過茶了,但畢竟是自己的師傅和師兄弟都過來了,再則,也快吃飯了,自然就請他們二人都過來了。東家和匠人師傅坐著聊的時候,東家的家裏人就過來問:能否可以燒菜了,東家肯定是應了的:燒吧。東家的家裏人隨即去了廚房,安排廚房裏開始做菜,東家則和匠人師傅接著喝茶聊天,問著東家那天回家還好嗎,匠人師傅則編著話:自己那天也很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