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周瑜聽了諸葛瑾的話後,轉而更加怨恨諸葛亮,心中存著殺他的念頭。
第二天,周瑜點齊軍隊,去辭別孫權。
孫權說:
“你先出發,我隨後起兵與你會合。”
周瑜辭別後,與程普、魯肅領兵出發,並邀請諸葛亮同行。
諸葛亮欣然答應,與他們同舟而行,一路揚帆朝夏口進發。
船行至三江口五六十裏處,軍隊按順序停泊下來。
周瑜在中軍紮營,岸上依西山布置營寨,周圍屯兵駐守。
而諸葛亮則住在一葉小舟中。
周瑜安排好各項事務後,派人請諸葛亮前來商議軍情。
諸葛亮來到中軍帳,與周瑜行禮後落座。
周瑜說:
“當年曹操兵力少,袁紹兵力多,但曹操卻能戰勝袁紹,是因為用了許攸的計策,先燒毀了烏巢的糧草。”
“如今曹操兵多達八十三萬,而我們隻有五六萬兵力,如何能抵擋?”
“必須效仿曹操的辦法,先斷他糧道,才能破敵。”
“我已經探明,曹軍的糧草集中在聚鐵山。”
“先生久居漢水一帶,對地形非常熟悉,煩請先生帶關羽、張飛、趙雲等人——我也會派一千兵馬協助——連夜前往聚鐵山,斷絕曹軍糧道。”
“各為其主盡力,還望先生不要推辭。”
諸葛亮心中暗想:
“這是周瑜故意讓我行動,實際上是在設計害我。”
“如果我推辭,必會被他嘲笑。”
“不如答應下來,再另作打算。”
於是他欣然答應,周瑜聽後十分高興。
諸葛亮告辭離去,魯肅私下對周瑜說:
“公讓孔明劫糧,這是什麽意思?”
周瑜回答:
“我想借曹操之手除掉孔明,以免日後留下禍患。”
魯肅聽了,隨即去見諸葛亮,想看看他是否知情。
卻見諸葛亮毫無難色,正在整點兵馬準備出發。
魯肅不忍心,便以言挑之道:
“先生此行,能否成功?”
諸葛亮笑道:
“我通曉水戰、步戰、騎戰、車戰,樣樣精通,怎麽會擔心無法成功?”
“不像江東的周郎等人,隻懂得一種。”
魯肅問:
“我們江東之人如何隻懂一種呢?”
諸葛亮回答:
“我聽江南的童謠說:‘伏路把關饒子敬,臨江水戰有周郎。’意思是你們江東之人,陸地上隻會埋伏守關,而周瑜隻擅長水戰,卻不會陸戰。”
魯肅把這話轉告給周瑜,周瑜大怒道:
“他竟敢嘲笑我不會陸戰!”
“不用他去了,我親自帶一萬馬軍前往聚鐵山斷糧!”
魯肅又將周瑜的話告訴諸葛亮,諸葛亮笑道:
“周瑜命我斷糧,實際上是想借曹操之手殺我。”
“我故意用一句話戲弄他,他便氣得無法容忍。”
“如今正是用人之際,隻希望吳侯與劉使君同心協力,才能成大事。”
“如果互相算計,天下大局便會泡湯。”
“曹操多謀善斷,從不輕易讓人斷他糧道,必定早已做好防備。”
“若周瑜親自前往,必定會被曹操擒住。”
“現在當以水戰挫傷曹軍銳氣,再另尋妙計破敵。”
“望子敬善意勸告周瑜,不要急於行動。”
魯肅連夜會見周瑜,將諸葛亮的話詳盡轉述。
周瑜聽後搖頭頓足,歎道:
“此人見識勝我十倍!”
“今日不除掉他,日後必成東吳大禍!”
魯肅勸道:
“如今正是用人之際,望以國家大局為重。”
“等擊敗曹操之後,再謀劃也不遲。”
周瑜聽從了魯肅的勸告。
卻說劉備安排劉琦鎮守江夏,自己率領眾將出發前往夏口。
遠遠望見江南岸上旌旗隱約可見,刀槍林立,料想是東吳已經調動兵馬了。
於是劉備將江夏的兵力全部調往樊口駐紮。
劉備召集眾將說道:
“孔明去了東吳後一直杳無音信,不知事情如何。”
“誰能前去探聽消息,回來報告?”
糜竺答道:
“我願意前往。”
於是劉備準備了羊、酒等禮物,派糜竺前往東吳,以犒賞軍隊為名打探虛實。
糜竺領命,駕著小船順流而下,直接來到周瑜的大營前。
周瑜的軍士進營稟報,周瑜將糜竺召進帳中。
糜竺拜見周瑜,傳達了劉備的敬意,並獻上酒禮。
周瑜接受後,設宴款待糜竺。
席間,糜竺說道:
“孔明已在此多日,如今我想請他隨我一同回去。”
周瑜說道:
“孔明正在與我商議破曹大計,怎麽能隨便離開?”
“我也想見劉備,共商良策,但因為身為主帥,不便輕離。”
“若劉豫州能親自前來一會,那是再好不過了。”
糜竺答應,辭別而回。
魯肅問周瑜:
“您邀請劉備前來,是有什麽計策嗎?”
周瑜說道:
“劉備是當世梟雄,不可不除。”
“我正好趁此機會將他誘來殺掉,以絕後患。”
魯肅連番勸諫,周瑜卻不肯聽,還秘密下令:
“如果劉備來了,預先在帳中埋伏五十名刀斧手。”
“看我擲杯為號,便立即動手。”
話說糜竺回到樊口見到劉備,將周瑜的邀請如實相告。
劉備於是命人準備好快船,說道:
“今日就啟程。”
關羽勸道:
“周瑜多謀善斷,如今沒有孔明的書信為憑,恐怕其中有詐,不可輕易前往。”
劉備答道:
“我此行是為了聯合東吳共同對抗曹操。”
“若周瑜邀請我而我不去,這就顯得缺乏誠意,恐引發猜忌,影響大局。”
關羽說道:
“既然兄長執意要去,那我願隨行。”
張飛也說道:
“我也要跟去。”
劉備說道:
“隻讓雲長隨我同去。”
“翼德與子龍守寨,簡雍守鄂縣。”
“我去去便回。”
安排妥當後,劉備與關羽乘小船出發,帶著隨從二十餘人,順流而下。
劉備一路觀察東吳的戰艦、旌旗與甲兵,分布井然有序,心中暗暗讚歎。
不久,周瑜的軍士飛報:
“劉豫州來了。”
周瑜問:
“他帶了多少船隻?”
軍士答道:
“隻有一艘船,二十餘隨從。”
周瑜冷笑道:
“此人命休矣!”
於是命刀斧手埋伏好,然後出營迎接。
劉備帶著關羽等人來到中軍帳,雙方行禮畢,周瑜請劉備上座。
劉備謙遜道:
“將軍英名傳天下,我不過是個平庸之人,豈敢受如此厚待!”
雙方分賓主落座,周瑜設宴款待。
第二天,周瑜點齊軍隊,去辭別孫權。
孫權說:
“你先出發,我隨後起兵與你會合。”
周瑜辭別後,與程普、魯肅領兵出發,並邀請諸葛亮同行。
諸葛亮欣然答應,與他們同舟而行,一路揚帆朝夏口進發。
船行至三江口五六十裏處,軍隊按順序停泊下來。
周瑜在中軍紮營,岸上依西山布置營寨,周圍屯兵駐守。
而諸葛亮則住在一葉小舟中。
周瑜安排好各項事務後,派人請諸葛亮前來商議軍情。
諸葛亮來到中軍帳,與周瑜行禮後落座。
周瑜說:
“當年曹操兵力少,袁紹兵力多,但曹操卻能戰勝袁紹,是因為用了許攸的計策,先燒毀了烏巢的糧草。”
“如今曹操兵多達八十三萬,而我們隻有五六萬兵力,如何能抵擋?”
“必須效仿曹操的辦法,先斷他糧道,才能破敵。”
“我已經探明,曹軍的糧草集中在聚鐵山。”
“先生久居漢水一帶,對地形非常熟悉,煩請先生帶關羽、張飛、趙雲等人——我也會派一千兵馬協助——連夜前往聚鐵山,斷絕曹軍糧道。”
“各為其主盡力,還望先生不要推辭。”
諸葛亮心中暗想:
“這是周瑜故意讓我行動,實際上是在設計害我。”
“如果我推辭,必會被他嘲笑。”
“不如答應下來,再另作打算。”
於是他欣然答應,周瑜聽後十分高興。
諸葛亮告辭離去,魯肅私下對周瑜說:
“公讓孔明劫糧,這是什麽意思?”
周瑜回答:
“我想借曹操之手除掉孔明,以免日後留下禍患。”
魯肅聽了,隨即去見諸葛亮,想看看他是否知情。
卻見諸葛亮毫無難色,正在整點兵馬準備出發。
魯肅不忍心,便以言挑之道:
“先生此行,能否成功?”
諸葛亮笑道:
“我通曉水戰、步戰、騎戰、車戰,樣樣精通,怎麽會擔心無法成功?”
“不像江東的周郎等人,隻懂得一種。”
魯肅問:
“我們江東之人如何隻懂一種呢?”
諸葛亮回答:
“我聽江南的童謠說:‘伏路把關饒子敬,臨江水戰有周郎。’意思是你們江東之人,陸地上隻會埋伏守關,而周瑜隻擅長水戰,卻不會陸戰。”
魯肅把這話轉告給周瑜,周瑜大怒道:
“他竟敢嘲笑我不會陸戰!”
“不用他去了,我親自帶一萬馬軍前往聚鐵山斷糧!”
魯肅又將周瑜的話告訴諸葛亮,諸葛亮笑道:
“周瑜命我斷糧,實際上是想借曹操之手殺我。”
“我故意用一句話戲弄他,他便氣得無法容忍。”
“如今正是用人之際,隻希望吳侯與劉使君同心協力,才能成大事。”
“如果互相算計,天下大局便會泡湯。”
“曹操多謀善斷,從不輕易讓人斷他糧道,必定早已做好防備。”
“若周瑜親自前往,必定會被曹操擒住。”
“現在當以水戰挫傷曹軍銳氣,再另尋妙計破敵。”
“望子敬善意勸告周瑜,不要急於行動。”
魯肅連夜會見周瑜,將諸葛亮的話詳盡轉述。
周瑜聽後搖頭頓足,歎道:
“此人見識勝我十倍!”
“今日不除掉他,日後必成東吳大禍!”
魯肅勸道:
“如今正是用人之際,望以國家大局為重。”
“等擊敗曹操之後,再謀劃也不遲。”
周瑜聽從了魯肅的勸告。
卻說劉備安排劉琦鎮守江夏,自己率領眾將出發前往夏口。
遠遠望見江南岸上旌旗隱約可見,刀槍林立,料想是東吳已經調動兵馬了。
於是劉備將江夏的兵力全部調往樊口駐紮。
劉備召集眾將說道:
“孔明去了東吳後一直杳無音信,不知事情如何。”
“誰能前去探聽消息,回來報告?”
糜竺答道:
“我願意前往。”
於是劉備準備了羊、酒等禮物,派糜竺前往東吳,以犒賞軍隊為名打探虛實。
糜竺領命,駕著小船順流而下,直接來到周瑜的大營前。
周瑜的軍士進營稟報,周瑜將糜竺召進帳中。
糜竺拜見周瑜,傳達了劉備的敬意,並獻上酒禮。
周瑜接受後,設宴款待糜竺。
席間,糜竺說道:
“孔明已在此多日,如今我想請他隨我一同回去。”
周瑜說道:
“孔明正在與我商議破曹大計,怎麽能隨便離開?”
“我也想見劉備,共商良策,但因為身為主帥,不便輕離。”
“若劉豫州能親自前來一會,那是再好不過了。”
糜竺答應,辭別而回。
魯肅問周瑜:
“您邀請劉備前來,是有什麽計策嗎?”
周瑜說道:
“劉備是當世梟雄,不可不除。”
“我正好趁此機會將他誘來殺掉,以絕後患。”
魯肅連番勸諫,周瑜卻不肯聽,還秘密下令:
“如果劉備來了,預先在帳中埋伏五十名刀斧手。”
“看我擲杯為號,便立即動手。”
話說糜竺回到樊口見到劉備,將周瑜的邀請如實相告。
劉備於是命人準備好快船,說道:
“今日就啟程。”
關羽勸道:
“周瑜多謀善斷,如今沒有孔明的書信為憑,恐怕其中有詐,不可輕易前往。”
劉備答道:
“我此行是為了聯合東吳共同對抗曹操。”
“若周瑜邀請我而我不去,這就顯得缺乏誠意,恐引發猜忌,影響大局。”
關羽說道:
“既然兄長執意要去,那我願隨行。”
張飛也說道:
“我也要跟去。”
劉備說道:
“隻讓雲長隨我同去。”
“翼德與子龍守寨,簡雍守鄂縣。”
“我去去便回。”
安排妥當後,劉備與關羽乘小船出發,帶著隨從二十餘人,順流而下。
劉備一路觀察東吳的戰艦、旌旗與甲兵,分布井然有序,心中暗暗讚歎。
不久,周瑜的軍士飛報:
“劉豫州來了。”
周瑜問:
“他帶了多少船隻?”
軍士答道:
“隻有一艘船,二十餘隨從。”
周瑜冷笑道:
“此人命休矣!”
於是命刀斧手埋伏好,然後出營迎接。
劉備帶著關羽等人來到中軍帳,雙方行禮畢,周瑜請劉備上座。
劉備謙遜道:
“將軍英名傳天下,我不過是個平庸之人,豈敢受如此厚待!”
雙方分賓主落座,周瑜設宴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