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汜勃然大怒,說道:
“我與李傕共謀大事,如今他竟無端想害我!”
“若我不先下手,必將死於他手!”
於是秘密召集部下甲兵,準備攻打李傕。
不料此事被告知李傕,李傕得知後大怒,說道:
“郭阿多竟敢如此放肆!”
也點起本部甲兵,與郭汜開戰。
兩軍各有數萬人,就在長安城下展開混戰,亂軍趁勢搶掠百姓,長安一片哀嚎。
李傕的侄子李暹更是引兵將皇宮團團圍住,並用兩輛車將獻帝和伏皇後分別裝載,控製在手中,以圖挾天子令諸侯。
李傕命賈詡和左靈押送天子和伏皇後,其餘宮人、內侍皆徒步隨行,被強迫從後宰門逃出。
不料正遇郭汜軍隊趕到,亂箭齊發,射死了無數宮人。
李傕隨後趕到與郭汜交戰,迫使郭汜兵馬後退,天子趁亂冒險出城,最終被李傕軍隊劫持,帶回其營中。
與此同時,郭汜領兵攻入皇宮,擄走了宮嬪采女,將她們掠入軍營,並放火焚燒宮殿。
次日,郭汜得知天子已被李傕劫走,怒不可遏,親率大軍攻打李傕營地,兩軍在營前廝殺不止。
獻帝和伏皇後身陷戰場,驚恐萬狀。
後人對此亂世之景作詩歎道:
詩曰:
光武中興振興漢室,
帝業傳承至十二帝。
桓靈無道宗社傾頹,
閹臣弄權禍亂晚季。
無謀何進位列三公,
欲除閹黨招來奸雄。
驅散豺獺卻引虎狼,
西州亂黨終生淫凶。
王允忠心托付紅粉,
致使董呂兵戈相向。
雖滅渠魁盼得天下安,
誰料李郭互生仇怨。
神州滿目盡是荊棘,
六宮饑饉愁滿幹戈。
人心已散天命已去,
英雄割據河山四分。
後世君王當以為鑒,
勿讓國基輕易損缺。
生靈塗炭屍橫遍野,
殘山剩水怨血滿河。
我讀遺史不勝悲歎,
古往今來皆感《黍離》。
君主應守“苞桑”古訓,
大權綱維豈能失手?
這首詩深切哀歎漢末亂世,勸告後世君王珍惜社稷,警惕亂臣賊子,切莫重蹈覆轍。
卻說郭汜帶兵前來進攻,李傕率軍出營迎戰。
郭汜軍隊不敵,被迫暫時退去。
李傕於是將天子和皇後遷至郿塢,由其侄李暹看守,並切斷宮中與外界的聯係。
飲食供應匱乏,侍臣們個個麵露饑色。
天子派人向李傕請求五斛米、五具牛骨,以分賜左右。李傕勃然大怒,說道:
“每日已經送飯上來,為何還要額外索取?”
於是將腐肉與發黴的糧食送來,全都臭氣熏天,無法下咽。
天子憤怒地罵道:
“逆賊竟敢如此欺辱朕!”
侍中楊琦急忙上奏道:
“李傕性情暴虐,事已至此,陛下應暫且忍耐,不可正麵衝突。”
天子低頭不語,淚水流滿龍袍。
忽然,有侍從報告:
“塢外出現一支軍隊,槍刀映日,金鼓震天,正向這裏進發!”
天子讓人打聽來者是誰,竟是郭汜的軍隊。
天子聽聞後,心中更加憂慮。
片刻間,郿塢外喊殺聲震天,原來是李傕率軍迎擊郭汜。
李傕指著郭汜怒罵:
“我待你不薄,你為何要謀害我?”
郭汜回罵道:
“你是反賊,我豈能不殺你!”
李傕反駁道:
“我護駕於此,怎能是反賊?”
郭汜說:
“你這是劫持天子,怎能叫護駕?”
二人爭執不下,最終達成約定:
“雙方不得動用士兵,隻以我們二人單獨決戰,勝者將皇帝帶走。”
於是,兩人在陣前廝殺,鬥了十個回合,難分勝負。
這時,隻見太尉楊彪騎馬趕來,高聲喊道:
“兩位將軍且稍作歇息!”
“老夫奉眾臣之命,前來調解。”
李傕和郭汜聽後,各自退回營中。
楊彪隨後與朱儁以及朝廷六十多名官員會合,先前往郭汜的營地進行勸和。
郭汜竟然將眾官員全部監禁。
眾官責問道:
“我等是為調解而來,你為何如此對待我們?”
郭汜回答:
“李傕可以劫持天子,我為何不能劫持公卿!”
楊彪說道:
“一個劫持天子,一個劫持公卿,你們究竟想做什麽?”
郭汜大怒,拔劍欲殺楊彪。
幸得中郎將楊密力勸,郭汜才放過楊彪和朱儁,但將其餘官員繼續囚禁在營中。
楊彪對朱儁說道:
“作為國家的臣子,不能匡扶君主,救護社稷,隻是白活於世!”
說罷,兩人抱頭痛哭,竟然雙雙昏厥在地。
朱儁因悲憤成疾,不久便病死家中。
自此以後,李傕與郭汜每日交戰,連打五十多天,死傷者無數。
卻說李傕平日十分喜好左道邪術,常命女巫在軍中擊鼓降神。
賈詡多次勸諫,李傕卻不聽。
侍中楊琦暗中奏告天子說:
“臣觀察賈詡雖是李傕的心腹,但他並未忘記忠於漢室,陛下應與他謀劃。”
正說話間,賈詡來到,天子便屏退左右,對賈詡流淚說道:
“卿若能憐憫漢室,救朕性命,可否一助?”
賈詡拜伏在地,回答道:
“這是臣之夙願。”
“陛下暫且不必多言,臣自會謀劃。”
天子拭淚致謝。
不久,李傕持劍入見天子,天子麵如土色。
李傕對天子說:
“郭汜不臣,監禁公卿,意圖劫持陛下。”
“若無我保護,陛下早已被擄!”
天子隻得拱手稱謝,李傕方才退去。
此時,皇甫酈入見天子。
天子知道皇甫酈能言善辯,又是與李傕同鄉之人,便下詔命他去調解兩方。
皇甫酈奉命,先到郭汜營中勸說郭汜。
郭汜表示:
“若李傕肯送出天子,我自然放出公卿。”
皇甫酈又來到李傕營中,對他說:
“天子念我是西涼人,與將軍同鄉,特命我來勸和兩位將軍。”
“郭將軍已表示願意奉詔,將軍意下如何?”
李傕回答:
“我曾敗呂布,輔佐朝廷四年,功勳卓著,天下皆知。”
“而郭汜不過是個盜馬賊,卻敢劫持公卿,與我抗衡!”
“我誓要誅殺他!”
“你看看我手下的方略和士兵,難道不足以戰勝郭汜嗎?”
皇甫酈答道:
“非也。”
“我與李傕共謀大事,如今他竟無端想害我!”
“若我不先下手,必將死於他手!”
於是秘密召集部下甲兵,準備攻打李傕。
不料此事被告知李傕,李傕得知後大怒,說道:
“郭阿多竟敢如此放肆!”
也點起本部甲兵,與郭汜開戰。
兩軍各有數萬人,就在長安城下展開混戰,亂軍趁勢搶掠百姓,長安一片哀嚎。
李傕的侄子李暹更是引兵將皇宮團團圍住,並用兩輛車將獻帝和伏皇後分別裝載,控製在手中,以圖挾天子令諸侯。
李傕命賈詡和左靈押送天子和伏皇後,其餘宮人、內侍皆徒步隨行,被強迫從後宰門逃出。
不料正遇郭汜軍隊趕到,亂箭齊發,射死了無數宮人。
李傕隨後趕到與郭汜交戰,迫使郭汜兵馬後退,天子趁亂冒險出城,最終被李傕軍隊劫持,帶回其營中。
與此同時,郭汜領兵攻入皇宮,擄走了宮嬪采女,將她們掠入軍營,並放火焚燒宮殿。
次日,郭汜得知天子已被李傕劫走,怒不可遏,親率大軍攻打李傕營地,兩軍在營前廝殺不止。
獻帝和伏皇後身陷戰場,驚恐萬狀。
後人對此亂世之景作詩歎道:
詩曰:
光武中興振興漢室,
帝業傳承至十二帝。
桓靈無道宗社傾頹,
閹臣弄權禍亂晚季。
無謀何進位列三公,
欲除閹黨招來奸雄。
驅散豺獺卻引虎狼,
西州亂黨終生淫凶。
王允忠心托付紅粉,
致使董呂兵戈相向。
雖滅渠魁盼得天下安,
誰料李郭互生仇怨。
神州滿目盡是荊棘,
六宮饑饉愁滿幹戈。
人心已散天命已去,
英雄割據河山四分。
後世君王當以為鑒,
勿讓國基輕易損缺。
生靈塗炭屍橫遍野,
殘山剩水怨血滿河。
我讀遺史不勝悲歎,
古往今來皆感《黍離》。
君主應守“苞桑”古訓,
大權綱維豈能失手?
這首詩深切哀歎漢末亂世,勸告後世君王珍惜社稷,警惕亂臣賊子,切莫重蹈覆轍。
卻說郭汜帶兵前來進攻,李傕率軍出營迎戰。
郭汜軍隊不敵,被迫暫時退去。
李傕於是將天子和皇後遷至郿塢,由其侄李暹看守,並切斷宮中與外界的聯係。
飲食供應匱乏,侍臣們個個麵露饑色。
天子派人向李傕請求五斛米、五具牛骨,以分賜左右。李傕勃然大怒,說道:
“每日已經送飯上來,為何還要額外索取?”
於是將腐肉與發黴的糧食送來,全都臭氣熏天,無法下咽。
天子憤怒地罵道:
“逆賊竟敢如此欺辱朕!”
侍中楊琦急忙上奏道:
“李傕性情暴虐,事已至此,陛下應暫且忍耐,不可正麵衝突。”
天子低頭不語,淚水流滿龍袍。
忽然,有侍從報告:
“塢外出現一支軍隊,槍刀映日,金鼓震天,正向這裏進發!”
天子讓人打聽來者是誰,竟是郭汜的軍隊。
天子聽聞後,心中更加憂慮。
片刻間,郿塢外喊殺聲震天,原來是李傕率軍迎擊郭汜。
李傕指著郭汜怒罵:
“我待你不薄,你為何要謀害我?”
郭汜回罵道:
“你是反賊,我豈能不殺你!”
李傕反駁道:
“我護駕於此,怎能是反賊?”
郭汜說:
“你這是劫持天子,怎能叫護駕?”
二人爭執不下,最終達成約定:
“雙方不得動用士兵,隻以我們二人單獨決戰,勝者將皇帝帶走。”
於是,兩人在陣前廝殺,鬥了十個回合,難分勝負。
這時,隻見太尉楊彪騎馬趕來,高聲喊道:
“兩位將軍且稍作歇息!”
“老夫奉眾臣之命,前來調解。”
李傕和郭汜聽後,各自退回營中。
楊彪隨後與朱儁以及朝廷六十多名官員會合,先前往郭汜的營地進行勸和。
郭汜竟然將眾官員全部監禁。
眾官責問道:
“我等是為調解而來,你為何如此對待我們?”
郭汜回答:
“李傕可以劫持天子,我為何不能劫持公卿!”
楊彪說道:
“一個劫持天子,一個劫持公卿,你們究竟想做什麽?”
郭汜大怒,拔劍欲殺楊彪。
幸得中郎將楊密力勸,郭汜才放過楊彪和朱儁,但將其餘官員繼續囚禁在營中。
楊彪對朱儁說道:
“作為國家的臣子,不能匡扶君主,救護社稷,隻是白活於世!”
說罷,兩人抱頭痛哭,竟然雙雙昏厥在地。
朱儁因悲憤成疾,不久便病死家中。
自此以後,李傕與郭汜每日交戰,連打五十多天,死傷者無數。
卻說李傕平日十分喜好左道邪術,常命女巫在軍中擊鼓降神。
賈詡多次勸諫,李傕卻不聽。
侍中楊琦暗中奏告天子說:
“臣觀察賈詡雖是李傕的心腹,但他並未忘記忠於漢室,陛下應與他謀劃。”
正說話間,賈詡來到,天子便屏退左右,對賈詡流淚說道:
“卿若能憐憫漢室,救朕性命,可否一助?”
賈詡拜伏在地,回答道:
“這是臣之夙願。”
“陛下暫且不必多言,臣自會謀劃。”
天子拭淚致謝。
不久,李傕持劍入見天子,天子麵如土色。
李傕對天子說:
“郭汜不臣,監禁公卿,意圖劫持陛下。”
“若無我保護,陛下早已被擄!”
天子隻得拱手稱謝,李傕方才退去。
此時,皇甫酈入見天子。
天子知道皇甫酈能言善辯,又是與李傕同鄉之人,便下詔命他去調解兩方。
皇甫酈奉命,先到郭汜營中勸說郭汜。
郭汜表示:
“若李傕肯送出天子,我自然放出公卿。”
皇甫酈又來到李傕營中,對他說:
“天子念我是西涼人,與將軍同鄉,特命我來勸和兩位將軍。”
“郭將軍已表示願意奉詔,將軍意下如何?”
李傕回答:
“我曾敗呂布,輔佐朝廷四年,功勳卓著,天下皆知。”
“而郭汜不過是個盜馬賊,卻敢劫持公卿,與我抗衡!”
“我誓要誅殺他!”
“你看看我手下的方略和士兵,難道不足以戰勝郭汜嗎?”
皇甫酈答道:
“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