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被劉表圍困,幸好程普、黃蓋、韓當三員大將拚死救援,才得以脫身,但損失了大半的兵力,隻能突圍帶兵回到江東。


    從此,孫堅與劉表結下深仇。


    話說袁紹駐軍河內,卻缺乏糧草。


    冀州牧韓馥派人送糧支援袁紹的軍隊。


    袁紹的謀士逢紀對他說:


    “堂堂大丈夫縱橫天下,豈能依賴別人送糧為生!”


    “冀州物產豐富,將軍為何不直接取之?”


    袁紹答道:


    “我還沒有好的辦法。”


    逢紀說:


    “可以秘密派人送信給公孫瓚,邀請他出兵攻打冀州,並約定共同夾擊。”


    “公孫瓚一定會興兵前來。”


    “韓馥無能,一定會請將軍您來主持州務,到時冀州便唾手可得。”


    袁紹大喜,立刻寫信派人送到公孫瓚處。


    公孫瓚接到信,見信中提議共同攻取冀州並瓜分地盤,大喜過望,立即起兵。


    袁紹卻派人暗中將消息告知韓馥。


    韓馥得知消息,驚慌失措,召集荀諶、辛評兩位謀士商議對策。


    荀諶說道:


    “公孫瓚率領燕、代的軍隊長驅直入,勢不可擋。”


    “而且他還有劉備、關羽、張飛的協助,難以抵抗。”


    “如今袁紹智勇兼備,手下名將眾多,將軍不如請他共同治理冀州,他一定會厚待將軍,這樣就不用擔心公孫瓚了。”


    韓馥聽從建議,派別駕關純前去請袁紹。


    長史耿武勸諫道:


    “袁紹孤軍遠來,仰賴我們供給,如同嬰兒在手掌之中,斷其乳水,立刻就能餓死。”


    “為何還要將州務交給他?”


    “這簡直是引狼入室!”


    韓馥卻說:


    “我本是袁氏舊屬,才幹又不如袁紹。”


    “古人尚且會讓賢,諸位何必妒忌?”


    耿武歎息道:


    “冀州要完了!”


    於是棄職而去者三十餘人。


    隻有耿武與關純伏於城外,等待袁紹到來。


    幾天後,袁紹帶兵抵達冀州城外。


    耿武、關純拔刀而出,試圖刺殺袁紹,卻被袁紹手下大將顏良和文醜斬殺。


    袁紹入主冀州,任命韓馥為奮威將軍,分派田豐、沮授、許攸、逢紀等人掌管州務,徹底剝奪了韓馥的權力。


    韓馥追悔莫及,最終棄家攜小,單騎投奔陳留太守張邈。


    另一邊,公孫瓚得知袁紹已占領冀州,派弟弟公孫越去見袁紹,請求按約分地。


    袁紹卻說:


    “讓你哥哥親自來,我自會與他商議。”


    公孫越辭別袁紹返回,走不到五十裏路,路旁忽然殺出一隊軍馬,自稱是董卓的部將,亂箭射殺了公孫越。


    公孫越的隨從逃回將消息告知公孫瓚。


    公孫瓚聞訊大怒,說:


    “袁紹騙我出兵攻打韓馥,卻暗中奪取冀州,如今又假借董卓之名殺我弟弟,這仇怎能不報!”


    於是召集所有部隊,揮軍直奔冀州。


    袁紹得知公孫瓚領兵來攻,也率軍迎戰。


    兩軍在磐河對峙,袁紹的軍隊駐紮在磐河橋東,公孫瓚的軍隊駐紮在橋西。


    公孫瓚騎馬站在橋上,大聲斥責袁紹:


    “背信棄義之徒,你怎敢出賣我!”


    袁紹策馬來到橋邊,指著公孫瓚說:


    “韓馥無能,甘願讓冀州於我,這與你何幹!”


    公孫瓚怒斥道:


    “當初我以為你忠誠正義,推你為盟主。”


    “如今你所作所為,真是狼子野心、狗行之輩,哪還有臉立於世間!”


    袁紹勃然大怒,說道:


    “誰能擒此賊?”


    話音未落,文醜策馬挺槍,直衝上橋,與公孫瓚交戰。


    兩人交鋒不過十餘回合,公孫瓚漸漸支持不住,敗陣而逃。


    文醜趁勢追擊,公孫瓚跑回陣中,文醜飛馬直衝入中軍,來回衝殺。


    公孫瓚手下四員猛將齊上迎戰,但文醜一槍挑落一將,其他三人見狀都逃跑了。


    文醜繼續追趕公孫瓚,將他逼出陣後,公孫瓚無奈,向山穀方向逃竄。


    文醜策馬高聲喊道:


    “快下馬投降!”


    公孫瓚箭袋空空,頭盔也掉落,披散著頭發,策馬在山坡間奔逃。


    他的坐騎失蹄,瓚翻身從馬上摔落到坡下。


    文醜立即趕來,準備用槍刺殺。


    忽然,草坡左側殺出一員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醜。


    公孫瓚連忙爬上坡,看那少年,身長八尺,濃眉大眼,寬臉重頤,威風凜凜,與文醜激戰五六十回合,不分勝負。


    此時,公孫瓚的援軍趕到,文醜隻得撥馬撤退,那少年也沒有追擊。


    公孫瓚下坡詢問少年姓名。


    少年欠身答道:


    “某是常山真定人,姓趙名雲,字子龍。”


    “本是袁紹部下之人,因見袁紹無忠君救民之心,故棄他而投公將軍麾下,沒想到今日在此相遇。”


    公孫瓚大喜,帶著趙雲一起回營,整頓兵馬。


    第二天,公孫瓚將軍隊分為左右兩翼,陣勢如展翅的羽翼。


    他的五千騎兵大部分是白馬,這些白馬是因公孫瓚當年與羌人作戰時挑選的,羌人見到白馬就害怕逃跑,因此白馬軍聞名天下,公孫瓚也被稱為“白馬將軍”。


    袁紹則命顏良、文醜為先鋒,各率弓弩手一千人,分成左右兩隊,命左翼射擊公孫瓚的右翼,右翼射擊公孫瓚的左翼。


    又令麹義率八百弓手和一萬五千步兵布陣於中央,袁紹親率大軍殿後接應。


    公孫瓚雖然剛得到趙雲,但還不完全信任他,隻派他帶一支軍隊殿後,並派嚴綱為先鋒,自己領中軍,立於橋上,豎起一麵大紅圈金線書寫“帥”字的大旗。


    從辰時擂鼓助威,直到巳時,袁紹軍始終未動。


    麹義命弓手伏於遮箭牌下,等聽到炮聲才發箭。


    嚴綱率兵呐喊直衝麹義,但麹義的軍隊穩如泰山,紋絲不動。


    嚴綱的部隊衝到近前時,麹義一聲令下,八百弓弩齊發,嚴綱措手不及,企圖撤退,卻被麹義策馬揮刀斬於馬下。


    公孫瓚的軍隊大敗,左右兩翼的部隊試圖來救援,卻被顏良、文醜率領的弓弩手壓製得無法動彈。


    袁紹軍乘勢推進,直殺到界橋邊,麹義率軍繼續追擊。


    麹義首先斬殺執旗的將領,將公孫瓚的大旗砍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白話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間獨舞之幽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間獨舞之幽蘭並收藏三國白話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