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準備殺死曹操時,忽然轉念說道:
“我跟隨他到此是為了國家大義,若殺了他便是不義之舉。”
“不如舍棄此人,另尋他路。”
於是他將劍插回鞘中,騎上馬,不等天明便投奔東郡而去。
曹操醒來後,發現陳宮不見了,便思索道:
“此人定是因為聽到我之前所說的兩句話,懷疑我不仁義,因而棄我而去。”
“我必須盡快動身,不能久留。”
於是曹操連夜趕到陳留,找到自己的父親,將之前的事情一一訴說。
曹操表達了想散盡家財招募義兵的打算,父親勸他說:
“家財有限,恐怕難成大事。”
“此地有一位孝廉衛弘,為人疏財仗義,家中富甲一方,若能得其相助,或許可以成事。”
於是曹操置辦酒席,設宴邀請衛弘到家中,請求支援。
曹操說道:
“如今漢室無主,董卓專權,欺君害民,天下人無不切齒痛恨。”
“曹操立誌匡扶社稷,隻可惜勢單力薄。”
“您乃忠義之士,特來求助!”
衛弘答道:
“我早就懷有同樣的心願,隻是苦於未遇英雄。”
“既然孟德有此大誌,我願將家財相助。”
曹操聞言大喜。
隨後,曹操假傳天子密詔,向各路諸侯發出急報,並豎起寫有“忠義”二字的白旗,招募義兵。
不出數日,應募的士兵如雨後春筍般紛紛聚集。
某日,一位來自陽平衛國的將士樂進(字文謙)投奔曹操,隨後又有一位來自山陽巨鹿的將士李典(字曼成)前來歸附,曹操將二人留在帳前任職。
又有沛國譙縣的夏侯惇(字元讓)前來投奔,他是夏侯嬰的後代,自幼習武,十四歲時因替師報仇殺人而逃亡在外,如今聽聞曹操起兵,便帶著族弟夏侯淵,各自率領一千名壯士來歸。
這兩人本是曹操的族親,曹操的父親曹嵩原為夏侯氏之子,過繼到曹家,因此兩家為同宗。
不久之後,曹氏宗親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也各自率領千餘士兵前來助陣。
二人均弓馬嫻熟,武藝精湛。曹操對此欣喜不已。
衛弘則傾盡家財,為軍隊置辦鎧甲、旗幟等裝備,四方支援糧草者更是不計其數。
此時,袁紹得知曹操發出的矯詔,便召集麾下文武官員,率領三萬兵馬,從渤海啟程前往與曹操會盟。
曹操也隨即發布檄文,向各郡傳遞消息。
檄文如下:
曹操等謹以大義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弑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凶狠暴戾,罪惡累累。今奉天子密詔,大舉義兵,誓要掃清華夏,討伐亂賊。
望各路義師踴躍響應,共泄公憤,扶持漢室,拯救百姓。
檄文到之日,請速速遵行!
檄文發出後,各地諸侯紛紛響應起兵。
其響應者共有十鎮: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
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
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
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
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
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
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鎮:濟北相鮑信;
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
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
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
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諸路軍馬人數不等,有三萬者,有一二萬者,各自率領文武將官,紛紛向洛陽進發。
且說北平太守公孫瓚,統領精兵一萬五千人,路過德州平原縣。
行進途中,遠遠望見桑樹林中一麵黃旗,幾騎人馬迎麵而來。
公孫瓚定睛一看,原來是劉玄德。
公孫瓚問道:
“賢弟為何在此?”
劉備答道:
“昔日蒙兄長提攜,任我為平原縣令。”
“今聞大軍路過,特來迎候兄長,並請入城歇馬。”
公孫瓚指著關羽、張飛問道:
“此二人是何人?”
劉備答道:
“此乃關羽、張飛,乃備之結義兄弟。”
公孫瓚驚訝道:
“就是當年與賢弟一同平定黃巾之亂的二人嗎?”
劉備答道:
“正是多虧這兩位的力量。”
公孫瓚再問:
“如今二人任何職?”
劉備答道:
“關羽為馬弓手,張飛為步弓手。”
公孫瓚感歎道:
“如此英雄,卻屈居小職,實在可惜!“
“如今董卓作亂,天下諸侯共討國賊。”
“賢弟不如棄此卑微之職,與我同往討賊,扶漢室大業,如何?”
劉備答道:
“願隨兄長前往。”
張飛歎道:
“當初若讓我殺了董卓,哪有今日的禍事!”
關羽則說道:
“事已至此,不必多言,眼下當盡力而為。”
於是,劉備帶著關羽、張飛以及數騎隨公孫瓚同行。
一路上,曹操、袁紹等諸侯陸續到達洛陽,各自安營紮寨,營地相連,綿延二百餘裏。
曹操為大義宰牛殺馬,設宴款待諸侯,並召集眾人商議進兵之策。
太守王匡提議道:
“如今奉行大義,必須推舉一位盟主,以便約束各軍行動,然後再行進兵。”
曹操說道:“袁本初出身四世三公之家,門下故吏眾多,又是漢室名相之後,當為盟主。”
袁紹連連推辭,但眾人一致推舉,皆稱非袁本初不可。袁紹這才勉為其難地答應下來。
次日,各路諸侯築起三層高台,台上遍列五方旗幟,中央豎立白旄黃鉞,兵符將印一應俱全。
眾人請袁紹登壇,袁紹整束衣冠,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宣誓盟約。
其誓曰:
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趁機作亂,殘害朝廷,禍及百姓。
紹等恐社稷淪喪,特糾合義兵,共赴國難。
凡我同盟之士,當齊心協力,盡忠報國,絕無二心。
若有違背此盟者,願其身敗名裂,子孫滅絕。
皇天後土,祖宗英靈,鑒此盟約!
袁紹宣誓完畢,諸侯齊聲響應,誓討董卓,救扶漢室。
“我跟隨他到此是為了國家大義,若殺了他便是不義之舉。”
“不如舍棄此人,另尋他路。”
於是他將劍插回鞘中,騎上馬,不等天明便投奔東郡而去。
曹操醒來後,發現陳宮不見了,便思索道:
“此人定是因為聽到我之前所說的兩句話,懷疑我不仁義,因而棄我而去。”
“我必須盡快動身,不能久留。”
於是曹操連夜趕到陳留,找到自己的父親,將之前的事情一一訴說。
曹操表達了想散盡家財招募義兵的打算,父親勸他說:
“家財有限,恐怕難成大事。”
“此地有一位孝廉衛弘,為人疏財仗義,家中富甲一方,若能得其相助,或許可以成事。”
於是曹操置辦酒席,設宴邀請衛弘到家中,請求支援。
曹操說道:
“如今漢室無主,董卓專權,欺君害民,天下人無不切齒痛恨。”
“曹操立誌匡扶社稷,隻可惜勢單力薄。”
“您乃忠義之士,特來求助!”
衛弘答道:
“我早就懷有同樣的心願,隻是苦於未遇英雄。”
“既然孟德有此大誌,我願將家財相助。”
曹操聞言大喜。
隨後,曹操假傳天子密詔,向各路諸侯發出急報,並豎起寫有“忠義”二字的白旗,招募義兵。
不出數日,應募的士兵如雨後春筍般紛紛聚集。
某日,一位來自陽平衛國的將士樂進(字文謙)投奔曹操,隨後又有一位來自山陽巨鹿的將士李典(字曼成)前來歸附,曹操將二人留在帳前任職。
又有沛國譙縣的夏侯惇(字元讓)前來投奔,他是夏侯嬰的後代,自幼習武,十四歲時因替師報仇殺人而逃亡在外,如今聽聞曹操起兵,便帶著族弟夏侯淵,各自率領一千名壯士來歸。
這兩人本是曹操的族親,曹操的父親曹嵩原為夏侯氏之子,過繼到曹家,因此兩家為同宗。
不久之後,曹氏宗親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也各自率領千餘士兵前來助陣。
二人均弓馬嫻熟,武藝精湛。曹操對此欣喜不已。
衛弘則傾盡家財,為軍隊置辦鎧甲、旗幟等裝備,四方支援糧草者更是不計其數。
此時,袁紹得知曹操發出的矯詔,便召集麾下文武官員,率領三萬兵馬,從渤海啟程前往與曹操會盟。
曹操也隨即發布檄文,向各郡傳遞消息。
檄文如下:
曹操等謹以大義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弑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凶狠暴戾,罪惡累累。今奉天子密詔,大舉義兵,誓要掃清華夏,討伐亂賊。
望各路義師踴躍響應,共泄公憤,扶持漢室,拯救百姓。
檄文到之日,請速速遵行!
檄文發出後,各地諸侯紛紛響應起兵。
其響應者共有十鎮: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
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
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
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
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
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
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鎮:濟北相鮑信;
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
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
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
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諸路軍馬人數不等,有三萬者,有一二萬者,各自率領文武將官,紛紛向洛陽進發。
且說北平太守公孫瓚,統領精兵一萬五千人,路過德州平原縣。
行進途中,遠遠望見桑樹林中一麵黃旗,幾騎人馬迎麵而來。
公孫瓚定睛一看,原來是劉玄德。
公孫瓚問道:
“賢弟為何在此?”
劉備答道:
“昔日蒙兄長提攜,任我為平原縣令。”
“今聞大軍路過,特來迎候兄長,並請入城歇馬。”
公孫瓚指著關羽、張飛問道:
“此二人是何人?”
劉備答道:
“此乃關羽、張飛,乃備之結義兄弟。”
公孫瓚驚訝道:
“就是當年與賢弟一同平定黃巾之亂的二人嗎?”
劉備答道:
“正是多虧這兩位的力量。”
公孫瓚再問:
“如今二人任何職?”
劉備答道:
“關羽為馬弓手,張飛為步弓手。”
公孫瓚感歎道:
“如此英雄,卻屈居小職,實在可惜!“
“如今董卓作亂,天下諸侯共討國賊。”
“賢弟不如棄此卑微之職,與我同往討賊,扶漢室大業,如何?”
劉備答道:
“願隨兄長前往。”
張飛歎道:
“當初若讓我殺了董卓,哪有今日的禍事!”
關羽則說道:
“事已至此,不必多言,眼下當盡力而為。”
於是,劉備帶著關羽、張飛以及數騎隨公孫瓚同行。
一路上,曹操、袁紹等諸侯陸續到達洛陽,各自安營紮寨,營地相連,綿延二百餘裏。
曹操為大義宰牛殺馬,設宴款待諸侯,並召集眾人商議進兵之策。
太守王匡提議道:
“如今奉行大義,必須推舉一位盟主,以便約束各軍行動,然後再行進兵。”
曹操說道:“袁本初出身四世三公之家,門下故吏眾多,又是漢室名相之後,當為盟主。”
袁紹連連推辭,但眾人一致推舉,皆稱非袁本初不可。袁紹這才勉為其難地答應下來。
次日,各路諸侯築起三層高台,台上遍列五方旗幟,中央豎立白旄黃鉞,兵符將印一應俱全。
眾人請袁紹登壇,袁紹整束衣冠,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宣誓盟約。
其誓曰:
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趁機作亂,殘害朝廷,禍及百姓。
紹等恐社稷淪喪,特糾合義兵,共赴國難。
凡我同盟之士,當齊心協力,盡忠報國,絕無二心。
若有違背此盟者,願其身敗名裂,子孫滅絕。
皇天後土,祖宗英靈,鑒此盟約!
袁紹宣誓完畢,諸侯齊聲響應,誓討董卓,救扶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