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公共地悲劇,市場失靈
大明:開局活埋朱元璋十四年 作者:大夢道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不會看水洗嘜?】
【水洗嘜有什麽用?食品裏的配料表都有假的,更不要說是衣服了。】
帝王將相,都是些虛無縹緲的東西,衣食住行才和民生休戚相關。
隨著一個人說到給寶寶購買的羽絨服裏麵沒有絨,更多的人開始討論商品問題。
【你要去大廠,不要買雜牌。更不要買網紅產品,他們都要追求利潤最大化。利用粉絲的信任,和信息不對稱,誇大產品的功效,成分,產地。
給我們推薦劣質產品, 所以我們不能相信網紅,被割了韭菜。】
【還是品牌商品好,都是要長期發展的,他們比我們還擔心出現問題。】
【品牌?現在哪還有什麽品牌,都是套牌。】
【對,現在的人,誰用心做實體?把牌子都賣了,隻要給錢就可以用自己的商標。現在貼牌商品滿天飛。你根本就分不清是不是貼牌。】
【就算是真的品牌,也都是找代工廠加工的。品牌商為了利潤,就拚命壓縮成本,代工廠也不是傻子,就以次充好。
很多大幾千的羽絨服,剪開之後,絨子的品質就很一般般,甚至還沒有一些小牌子的好。】
【這些所謂的品牌,仗著客流多,牌子老,一麵壓代工廠,一麵壓消費者。自己賺的盆滿缽滿,最後倒黴的還是老百姓。】
【食品安全確實沒有問題,老婆餅裏沒有老婆,孔明燈裏沒有諸葛亮,我都認了。
蟹棒裏居然沒有一點螃蟹的成分。】
【這算什麽?蟹棒原本就不是用螃蟹做的。】
【蟹棒不用螃蟹做,那用什麽?】
【據說二戰後,櫻花國經濟低迷,吃不起螃蟹了。有個商人就用魚肉和澱粉做了些圓柱狀的食物,說是蟹棒。
這對於物資匱乏的島國,也是一種美味了,很快就傳播開來。
所以,蟹棒裏從來沒有蟹。】
【原來如此,怪不得土豆粉裏麵可以沒有土豆,紅苕粉裏也沒有紅苕。鉛筆裏沒有鉛。】
【這能一樣麽?蟹棒是從一開始的時候,就叫蟹棒。粉條一出來就叫粉條,雖然國家允許添加木薯,卻不能超過一定的比例。
如果你一點不加,就不能叫紅苕粉。】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討論這個問題。
豌豆做了係統的總結:“看得出來,大家都很關注食品安全,假冒偽劣問題。
帝王將相,風起雲湧,雖然聽起來讓人熱血沸騰。可是,關上門,還是要柴米油鹽。
王朝興衰,那是宏觀角度看世界。國家強大了,才能趾高氣揚。國家弱了,就會任人宰割。
可民生的問題,也同樣不容小覷。這和每個人都休戚相關。
這牽扯到以德治國,還是依法治國的。
本人再明朝開展,掃黑除惡,就是為了弘揚民生。”
【弘揚民生?朱允炆那麽軟弱能行嗎?】
【資本逐利,朱允炆代表的不就是江南文人嗎?他們那麽沒有骨頭,肯定不會站在老百姓的立場看。】
【對付這種人渣,就應該讓老朱來。滿門處斬,一個不留,從物理上徹底的消滅。】
【對,滅他們九族。】
【九族怎麽夠,還得朱棣來,滅他們十族。】
【治頑疾當用猛藥,碰上朱元璋、朱棣這種帝王,那些黑心商絕不敢胡來。就算他們敢昧著良心胡作非為,他們的家人為了活命也會檢舉揭發。】
【如果是碰上亡命之徒,一家人都是要錢不要命,他們也逃不過錦衣衛的眼睛。】
【說的對,你以為錦衣衛是吃幹飯的?】
【誰想生活在被監視的時代,再說,錦衣衛還是要靠人來執行。崇禎時期、錦衣衛、東廠、西廠太監都在。明朝都要亡國了,大臣私底下還是過的很滋潤。】
“我們這裏討論的民生問題,不是誰來做,而是要不要做。
朱元璋驅除韃虜,恢複華夏,這是宏觀角度,每個人都受益,可是他縱容自己的子孫,橫行霸道,禍害老百姓,就牽扯到民生了。
朱允炆整頓藩王,剛開了一個頭,就被朱棣給滅了。大明朝就徹底變成一家的私產。”
【有皇帝未必不好,你沒事就說宏觀,微觀。微觀經濟學中一個問題,就是公共地悲劇。】
公共地悲劇是西方經濟學中的一個命題,雍正皇帝和常小娥都不懂。
“豆總。”常小娥含情脈脈的看著豌豆。
“嗯,怎麽了寶貝?”
“什麽是公共地悲劇?”
豌豆就給他們解釋:“一塊土地,比如隻能放十頭羊。放多了,由於草長的速度比不上羊吃的速度,羊把草吃光了。草場就會退化,牧場主人遭受損失。
如果有自己的主人,主人為了利潤最大化,就會讓牧場的羊維持再十頭。
公共地不一樣,假設一個牧場非常大,可以養一萬頭羊。一個牧民最多隻能養十頭。牧場裏有如果剛好有一千人,這個數量剛好滿足牧場的承受力。
如果牧場有一萬人,那樣的話,一人就隻能養一頭羊。
可是,有一個大聰明,發現相對於,一萬人這個群體,自己一個人是微不足道的。
如果他多放一頭羊,對生態的影響也不大,為了自身的利益,大聰明就放了兩頭羊。
因為西方經濟學中,假設的條件,是每個人都是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管對社會的危害。
所以,大家都會假設,別人放一頭羊,自己卻放兩頭。
最後牧場裏就有兩萬頭羊,大大超過了牧場的承受力。最後大家就都沒有羊吃。這就是所謂的共公地悲劇。
公共地悲劇是西方經濟學中一個重要的學說,用來解釋,為何市場失靈,為政府參與經濟決策提供依據。也是米國大蕭條時期,羅斯福新政的理論基礎之一。”
(本人平日不怎麽吃粉條,所以對粉條不是很研究。
隻是在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裏看到,孟凡了偷了一捆紅苕粉條,東北人張迷龍一頓埋汰:東北的豬肉燉粉條,不是這麽做的。
還用紅苕粉?
(迷龍一臉的嫌棄)
你用土豆粉也行啊。
從迷龍的嫌棄聲中,筆者猜測,土豆粉應該優於紅苕粉,優於木薯粉。如果有不對的地方,請指正。)
【水洗嘜有什麽用?食品裏的配料表都有假的,更不要說是衣服了。】
帝王將相,都是些虛無縹緲的東西,衣食住行才和民生休戚相關。
隨著一個人說到給寶寶購買的羽絨服裏麵沒有絨,更多的人開始討論商品問題。
【你要去大廠,不要買雜牌。更不要買網紅產品,他們都要追求利潤最大化。利用粉絲的信任,和信息不對稱,誇大產品的功效,成分,產地。
給我們推薦劣質產品, 所以我們不能相信網紅,被割了韭菜。】
【還是品牌商品好,都是要長期發展的,他們比我們還擔心出現問題。】
【品牌?現在哪還有什麽品牌,都是套牌。】
【對,現在的人,誰用心做實體?把牌子都賣了,隻要給錢就可以用自己的商標。現在貼牌商品滿天飛。你根本就分不清是不是貼牌。】
【就算是真的品牌,也都是找代工廠加工的。品牌商為了利潤,就拚命壓縮成本,代工廠也不是傻子,就以次充好。
很多大幾千的羽絨服,剪開之後,絨子的品質就很一般般,甚至還沒有一些小牌子的好。】
【這些所謂的品牌,仗著客流多,牌子老,一麵壓代工廠,一麵壓消費者。自己賺的盆滿缽滿,最後倒黴的還是老百姓。】
【食品安全確實沒有問題,老婆餅裏沒有老婆,孔明燈裏沒有諸葛亮,我都認了。
蟹棒裏居然沒有一點螃蟹的成分。】
【這算什麽?蟹棒原本就不是用螃蟹做的。】
【蟹棒不用螃蟹做,那用什麽?】
【據說二戰後,櫻花國經濟低迷,吃不起螃蟹了。有個商人就用魚肉和澱粉做了些圓柱狀的食物,說是蟹棒。
這對於物資匱乏的島國,也是一種美味了,很快就傳播開來。
所以,蟹棒裏從來沒有蟹。】
【原來如此,怪不得土豆粉裏麵可以沒有土豆,紅苕粉裏也沒有紅苕。鉛筆裏沒有鉛。】
【這能一樣麽?蟹棒是從一開始的時候,就叫蟹棒。粉條一出來就叫粉條,雖然國家允許添加木薯,卻不能超過一定的比例。
如果你一點不加,就不能叫紅苕粉。】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討論這個問題。
豌豆做了係統的總結:“看得出來,大家都很關注食品安全,假冒偽劣問題。
帝王將相,風起雲湧,雖然聽起來讓人熱血沸騰。可是,關上門,還是要柴米油鹽。
王朝興衰,那是宏觀角度看世界。國家強大了,才能趾高氣揚。國家弱了,就會任人宰割。
可民生的問題,也同樣不容小覷。這和每個人都休戚相關。
這牽扯到以德治國,還是依法治國的。
本人再明朝開展,掃黑除惡,就是為了弘揚民生。”
【弘揚民生?朱允炆那麽軟弱能行嗎?】
【資本逐利,朱允炆代表的不就是江南文人嗎?他們那麽沒有骨頭,肯定不會站在老百姓的立場看。】
【對付這種人渣,就應該讓老朱來。滿門處斬,一個不留,從物理上徹底的消滅。】
【對,滅他們九族。】
【九族怎麽夠,還得朱棣來,滅他們十族。】
【治頑疾當用猛藥,碰上朱元璋、朱棣這種帝王,那些黑心商絕不敢胡來。就算他們敢昧著良心胡作非為,他們的家人為了活命也會檢舉揭發。】
【如果是碰上亡命之徒,一家人都是要錢不要命,他們也逃不過錦衣衛的眼睛。】
【說的對,你以為錦衣衛是吃幹飯的?】
【誰想生活在被監視的時代,再說,錦衣衛還是要靠人來執行。崇禎時期、錦衣衛、東廠、西廠太監都在。明朝都要亡國了,大臣私底下還是過的很滋潤。】
“我們這裏討論的民生問題,不是誰來做,而是要不要做。
朱元璋驅除韃虜,恢複華夏,這是宏觀角度,每個人都受益,可是他縱容自己的子孫,橫行霸道,禍害老百姓,就牽扯到民生了。
朱允炆整頓藩王,剛開了一個頭,就被朱棣給滅了。大明朝就徹底變成一家的私產。”
【有皇帝未必不好,你沒事就說宏觀,微觀。微觀經濟學中一個問題,就是公共地悲劇。】
公共地悲劇是西方經濟學中的一個命題,雍正皇帝和常小娥都不懂。
“豆總。”常小娥含情脈脈的看著豌豆。
“嗯,怎麽了寶貝?”
“什麽是公共地悲劇?”
豌豆就給他們解釋:“一塊土地,比如隻能放十頭羊。放多了,由於草長的速度比不上羊吃的速度,羊把草吃光了。草場就會退化,牧場主人遭受損失。
如果有自己的主人,主人為了利潤最大化,就會讓牧場的羊維持再十頭。
公共地不一樣,假設一個牧場非常大,可以養一萬頭羊。一個牧民最多隻能養十頭。牧場裏有如果剛好有一千人,這個數量剛好滿足牧場的承受力。
如果牧場有一萬人,那樣的話,一人就隻能養一頭羊。
可是,有一個大聰明,發現相對於,一萬人這個群體,自己一個人是微不足道的。
如果他多放一頭羊,對生態的影響也不大,為了自身的利益,大聰明就放了兩頭羊。
因為西方經濟學中,假設的條件,是每個人都是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管對社會的危害。
所以,大家都會假設,別人放一頭羊,自己卻放兩頭。
最後牧場裏就有兩萬頭羊,大大超過了牧場的承受力。最後大家就都沒有羊吃。這就是所謂的共公地悲劇。
公共地悲劇是西方經濟學中一個重要的學說,用來解釋,為何市場失靈,為政府參與經濟決策提供依據。也是米國大蕭條時期,羅斯福新政的理論基礎之一。”
(本人平日不怎麽吃粉條,所以對粉條不是很研究。
隻是在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裏看到,孟凡了偷了一捆紅苕粉條,東北人張迷龍一頓埋汰:東北的豬肉燉粉條,不是這麽做的。
還用紅苕粉?
(迷龍一臉的嫌棄)
你用土豆粉也行啊。
從迷龍的嫌棄聲中,筆者猜測,土豆粉應該優於紅苕粉,優於木薯粉。如果有不對的地方,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