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父和葉東林先打開了80文的那兩箱,關於科考方麵的書。
說是科考方麵的書,其實也隻是和科考沾了一點邊的書,或者是比較淺顯一點的書。
葉東林好歹在村裏上了幾年的學堂,雖說也是上課打瞌睡的料,但是也知道科考要學哪些書。
葉東林在兩箱書裏麵挑挑揀揀了許久,最後挑了一套四書出來。
四書分別是:《大學》、《論語》、《孟子》和《中庸》。
葉父覺得鎮上的書院,裏麵的學子大多都是天賦很一般的普通人,估計和自家兩個兒子差不多。
隻有少數的人才到達科考的程度,因此葉父又挑了幾本淺顯一些的書。
葉父挑了《弟子規》、《幼學瓊林》、《朱子家訓》、《唐詩三百首》,《聲律啟蒙》和《文字蒙求》。
這些書,都是葉東林和葉西林兄弟倆在學堂上學學過的書。
接著父子倆又打開了裝著啟蒙書的那一個箱子,父子倆挑了《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出來。
葉父想著啟蒙的書,需要的人應該多一些,因此各拿了兩本。
這次隻是先拿一點回去試試,葉父子倆沒敢多拿。
能買得起雜書的人,家境都不錯,葉父和葉東林直接跳過了那一箱30文的書。
從50文的那一堆雜書裏,父子倆挑選了幾本看起來比較新的書,挑了三本遊記和三本話本。
父子倆挑了半天,一共挑選了22本書出來,一共1490文。
葉父和顏掌櫃砍了半天價,顏掌櫃怎麽都不肯降價。
“葉老板,這些舊書價格本來就低,也賺不了幾個錢的,再便宜就要虧本了。”
無奸不商,這些虧本的話,葉父當貨郎和在碼頭擺攤的時候,一天說了不下十次,葉父是半句話都不信的。
最後顏掌櫃隻答應葉父送他一本80文的舊書。
在葉父的軟磨硬泡下,最終顏掌櫃又多送了葉父一本50文的舊書。
兩本書加起來也要一百多文,葉父樂嗬嗬地挑了一本《春秋》和一本看起來挺新的遊記。
從縣裏回來,雜貨鋪的東西已經買得七七八八了。
不過葉父父還想再跑一趟靠山村,買一些油紙傘和竹製的涼席。
其實西街那邊也有油紙傘賣,但是西街的油紙傘工藝不如靠山村的楊家做的,但是價格卻要貴幾文錢。
因此葉父寧願花費好幾個時辰,也要特意去靠山村買油紙傘。
村裏的人要幹活,用的都是蓑衣,以後沒有人用油紙傘。
但是鎮上的人又不用下地幹活,一般喜歡用油紙傘,葉父想著鋪子附近的人家家境還不錯,油紙傘應該能買得起的。
“你可別小看這幾文錢的差價,雜貨鋪的東西利潤大多都不高,靠的就是薄利多銷。”
“我們能賺的也就是這幾文錢。”葉父又趁機給葉東林上課。
“我知道的,之前攤子上的油紙傘,我也是在靠山村的楊家拿的。”
葉東林自己當老板了,進貨當然是越便宜越好了,隻要能賺錢,多走幾個時辰又算得了什麽。
靠山村,顧名思義是一個在山腳的小村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裏有不少的獵戶,葉父這次過來,也想順便收一批皮子回去。
村頭有一棵大榕樹,樹下坐著好幾個正在納鞋底、縫補衣服的嬸子和大娘。
這些大娘們眼睛尖著呢,葉父和葉東林一進到村子,就被這群大娘給圍住了。
“葉老板,小葉老板,你們許久沒有過來了,這次過來還收東西嗎?”
“葉老板,我媳婦最近新做了一批手帕,做得可好了,我現在就回去拿。”
“葉老板,家裏有不少的筍幹和幹蘑菇。”
“葉老板……”
葉父和葉東林,最近許久沒有過來靠山村收東西了,這群大娘非常熱情,恨不得把家裏的東西都搬過來。
“各位嬸子、大娘,還是和以前一樣,你們先回家把東西拿過來,我去一趟楊家收油紙傘,晚點再過來村口這裏收其他的東西。”
“行行行,我現在就回去拿東西。”
“葉老板我家有點遠,你可要多等一會。”
說完幾位大娘一路小跑著回家,生怕晚了葉父不收她們的東西。
靠山村在大山腳下,村裏的田地不多,這裏的人生活比較貧苦。
村裏的人大多都會做點小東西,拿去賣了幫補家裏。
每次葉父一過來,這群大娘們熱情得葉父都不好意思了。
靠山村的東西比西街要便宜,葉父和葉東林每次過來,都會收一些小玩意回去。
葉父和葉東林見村民都回家拿東西,趕緊趕著驢車去楊家。
楊家幾代都是做油紙傘的,手藝非常好,附近的貨郎和雜貨鋪都會跑來這裏拿油紙傘回去賣。
靠著做油紙傘這門手藝,楊家在靠山村可以說是最有錢的人家了。
楊家的屋子是青磚瓦房的,在一眾矮小的泥磚房裏,顯得特別鶴立雞群。
一進院子,最顯眼的就是走廊上掛著的一排油紙傘。
這些油紙傘大多都是素麵的油紙傘,其中隻有幾把是畫著精美圖畫的。
葉父收了20把油紙傘,其中8把作了畫的,另外12把是普通的素麵油紙傘。
楊家不遠處有一位專門做竹製品的楊大爺。
楊大爺擅長做各種竹製品,成夏天乘涼必備的涼席、喝水用的竹筒和納涼時用的竹製躺椅都會做。
洛河鎮氣候炎熱,夏天的時間很長,因此葉父大手筆地買了10張涼席,另外又要了兩張竹製的躺椅。
這個躺椅葉父之前買過兩張回家,夏天躺上去冰冰涼涼的,確實很舒服。
傍晚的時候,葉老爺子和葉西林最喜歡躺在上麵乘涼了。
偶爾會有貨郎過來找楊大爺拿涼席去賣,因此家裏剛好有存貨。
葉父買得多,楊大爺又給葉父送了10個喝水用的竹筒。
楊大爺手巧,這些竹筒都是帶蓋子的,蓋上蓋子後,就算竹筒就算倒了也不會漏水。
葉父之前就是用這種竹筒裝酒來賣的。
不過楊大爺送了10個竹筒,這次父這次就沒有拿竹筒了。要是賣得好,下次可以拿多一點回去。
葉父和葉東林帶著一大堆的東西回到到村口,這時大樹下已經聚集了許多拿著大包小包的村民。
大家七嘴八舌地吵了起來,都想讓葉父先收自己的東西,葉父感覺置身在集市上一樣。
葉父今天過來本來就想收皮子的,看到有一位強壯的男子拎著狼皮,眼睛都亮了。
這位男子葉父也認識,是靠山村最厲害的獵戶,楊獵戶。
聽說楊獵戶以前還打過老虎,可惜那老虎被人整隻買走了,虎皮也沒有留下來。
不然葉父還真想見識一下,這百獸之王的虎皮到底是怎麽樣的。
不過葉父今天運氣也不錯,除了兔皮,還收了兩張狼皮和兩張野山羊的皮子。
另外,父子倆還收了一些鞋底、鞋墊、腰帶、手帕這些小東西,這些都可以放到雜貨鋪去賣大多。
跑完這一趟,雜貨鋪的東西總算置辦齊全了。
後麵幾天慢慢把這些東西分類歸置好就行。
說是科考方麵的書,其實也隻是和科考沾了一點邊的書,或者是比較淺顯一點的書。
葉東林好歹在村裏上了幾年的學堂,雖說也是上課打瞌睡的料,但是也知道科考要學哪些書。
葉東林在兩箱書裏麵挑挑揀揀了許久,最後挑了一套四書出來。
四書分別是:《大學》、《論語》、《孟子》和《中庸》。
葉父覺得鎮上的書院,裏麵的學子大多都是天賦很一般的普通人,估計和自家兩個兒子差不多。
隻有少數的人才到達科考的程度,因此葉父又挑了幾本淺顯一些的書。
葉父挑了《弟子規》、《幼學瓊林》、《朱子家訓》、《唐詩三百首》,《聲律啟蒙》和《文字蒙求》。
這些書,都是葉東林和葉西林兄弟倆在學堂上學學過的書。
接著父子倆又打開了裝著啟蒙書的那一個箱子,父子倆挑了《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出來。
葉父想著啟蒙的書,需要的人應該多一些,因此各拿了兩本。
這次隻是先拿一點回去試試,葉父子倆沒敢多拿。
能買得起雜書的人,家境都不錯,葉父和葉東林直接跳過了那一箱30文的書。
從50文的那一堆雜書裏,父子倆挑選了幾本看起來比較新的書,挑了三本遊記和三本話本。
父子倆挑了半天,一共挑選了22本書出來,一共1490文。
葉父和顏掌櫃砍了半天價,顏掌櫃怎麽都不肯降價。
“葉老板,這些舊書價格本來就低,也賺不了幾個錢的,再便宜就要虧本了。”
無奸不商,這些虧本的話,葉父當貨郎和在碼頭擺攤的時候,一天說了不下十次,葉父是半句話都不信的。
最後顏掌櫃隻答應葉父送他一本80文的舊書。
在葉父的軟磨硬泡下,最終顏掌櫃又多送了葉父一本50文的舊書。
兩本書加起來也要一百多文,葉父樂嗬嗬地挑了一本《春秋》和一本看起來挺新的遊記。
從縣裏回來,雜貨鋪的東西已經買得七七八八了。
不過葉父父還想再跑一趟靠山村,買一些油紙傘和竹製的涼席。
其實西街那邊也有油紙傘賣,但是西街的油紙傘工藝不如靠山村的楊家做的,但是價格卻要貴幾文錢。
因此葉父寧願花費好幾個時辰,也要特意去靠山村買油紙傘。
村裏的人要幹活,用的都是蓑衣,以後沒有人用油紙傘。
但是鎮上的人又不用下地幹活,一般喜歡用油紙傘,葉父想著鋪子附近的人家家境還不錯,油紙傘應該能買得起的。
“你可別小看這幾文錢的差價,雜貨鋪的東西利潤大多都不高,靠的就是薄利多銷。”
“我們能賺的也就是這幾文錢。”葉父又趁機給葉東林上課。
“我知道的,之前攤子上的油紙傘,我也是在靠山村的楊家拿的。”
葉東林自己當老板了,進貨當然是越便宜越好了,隻要能賺錢,多走幾個時辰又算得了什麽。
靠山村,顧名思義是一個在山腳的小村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裏有不少的獵戶,葉父這次過來,也想順便收一批皮子回去。
村頭有一棵大榕樹,樹下坐著好幾個正在納鞋底、縫補衣服的嬸子和大娘。
這些大娘們眼睛尖著呢,葉父和葉東林一進到村子,就被這群大娘給圍住了。
“葉老板,小葉老板,你們許久沒有過來了,這次過來還收東西嗎?”
“葉老板,我媳婦最近新做了一批手帕,做得可好了,我現在就回去拿。”
“葉老板,家裏有不少的筍幹和幹蘑菇。”
“葉老板……”
葉父和葉東林,最近許久沒有過來靠山村收東西了,這群大娘非常熱情,恨不得把家裏的東西都搬過來。
“各位嬸子、大娘,還是和以前一樣,你們先回家把東西拿過來,我去一趟楊家收油紙傘,晚點再過來村口這裏收其他的東西。”
“行行行,我現在就回去拿東西。”
“葉老板我家有點遠,你可要多等一會。”
說完幾位大娘一路小跑著回家,生怕晚了葉父不收她們的東西。
靠山村在大山腳下,村裏的田地不多,這裏的人生活比較貧苦。
村裏的人大多都會做點小東西,拿去賣了幫補家裏。
每次葉父一過來,這群大娘們熱情得葉父都不好意思了。
靠山村的東西比西街要便宜,葉父和葉東林每次過來,都會收一些小玩意回去。
葉父和葉東林見村民都回家拿東西,趕緊趕著驢車去楊家。
楊家幾代都是做油紙傘的,手藝非常好,附近的貨郎和雜貨鋪都會跑來這裏拿油紙傘回去賣。
靠著做油紙傘這門手藝,楊家在靠山村可以說是最有錢的人家了。
楊家的屋子是青磚瓦房的,在一眾矮小的泥磚房裏,顯得特別鶴立雞群。
一進院子,最顯眼的就是走廊上掛著的一排油紙傘。
這些油紙傘大多都是素麵的油紙傘,其中隻有幾把是畫著精美圖畫的。
葉父收了20把油紙傘,其中8把作了畫的,另外12把是普通的素麵油紙傘。
楊家不遠處有一位專門做竹製品的楊大爺。
楊大爺擅長做各種竹製品,成夏天乘涼必備的涼席、喝水用的竹筒和納涼時用的竹製躺椅都會做。
洛河鎮氣候炎熱,夏天的時間很長,因此葉父大手筆地買了10張涼席,另外又要了兩張竹製的躺椅。
這個躺椅葉父之前買過兩張回家,夏天躺上去冰冰涼涼的,確實很舒服。
傍晚的時候,葉老爺子和葉西林最喜歡躺在上麵乘涼了。
偶爾會有貨郎過來找楊大爺拿涼席去賣,因此家裏剛好有存貨。
葉父買得多,楊大爺又給葉父送了10個喝水用的竹筒。
楊大爺手巧,這些竹筒都是帶蓋子的,蓋上蓋子後,就算竹筒就算倒了也不會漏水。
葉父之前就是用這種竹筒裝酒來賣的。
不過楊大爺送了10個竹筒,這次父這次就沒有拿竹筒了。要是賣得好,下次可以拿多一點回去。
葉父和葉東林帶著一大堆的東西回到到村口,這時大樹下已經聚集了許多拿著大包小包的村民。
大家七嘴八舌地吵了起來,都想讓葉父先收自己的東西,葉父感覺置身在集市上一樣。
葉父今天過來本來就想收皮子的,看到有一位強壯的男子拎著狼皮,眼睛都亮了。
這位男子葉父也認識,是靠山村最厲害的獵戶,楊獵戶。
聽說楊獵戶以前還打過老虎,可惜那老虎被人整隻買走了,虎皮也沒有留下來。
不然葉父還真想見識一下,這百獸之王的虎皮到底是怎麽樣的。
不過葉父今天運氣也不錯,除了兔皮,還收了兩張狼皮和兩張野山羊的皮子。
另外,父子倆還收了一些鞋底、鞋墊、腰帶、手帕這些小東西,這些都可以放到雜貨鋪去賣大多。
跑完這一趟,雜貨鋪的東西總算置辦齊全了。
後麵幾天慢慢把這些東西分類歸置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