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忽然,他耳旁傳來斥候焦急的大喊:“敵襲!正北!騎兵!六百!”。他扭頭往北麵看去,那邊衝過來黑壓壓的騎兵。原來是埋伏的抗金軍騎兵看見黑煙冒起,就從樹林裏衝了出來。先是邊走邊整隊,然後開始小跑,並逐漸加速。大約兩千五百米的距離,對騎兵並不遙遠。


    等金兵發覺的時候,他們速度已經提了上來。蒲察慶身邊還剩了三百騎兵,五百輔兵,還有一千多民夫。民夫們已經開始往南邊跑了。輔兵們張大著嘴,看著衝過來的騎兵,竟然忘了阻攔。有些輔兵也跟著跑了起來。


    蒲察慶,趕緊派二百名騎兵去抵擋衝過來的抗金軍騎兵,同時抓緊時間列陣。但已經來不及了,二百名女真輕騎兵,排成一線,來不及整隊就開始衝鋒,速度根本提不起來。


    其參差不齊、鬆散的陣型,被抗金軍的騎兵瞬間衝垮。當女真騎兵衝過三排抗金軍騎兵之後,還剩了五六十個人,還人人帶傷。不過他們仍然義無反顧,兜馬反衝過來。


    但為時已晚,因為抗金軍的前鋒,一個黑人黑馬的大漢掄著狼牙棒已經衝到離防禦使蒲察慶隻有不到五十米的距離了。他連人帶馬都披了重鎧,左胳膊上還套了一個小圓盾擋箭。蒲察慶親兵的箭雨絲毫不能阻擋他的衝擊。


    當一個上前阻擋的金兵伍長連人帶馬被黑大漢一棒砸塌在地後,蒲察慶的親兵拉著他的馬就跑,他裝模作樣喊了幾句“放開我”“我不走”之類的話,卻同時連連用鞭子打馬。跟在蒲察慶後麵的旗手,很聰明地把旗子放倒。


    他果然是騎術精湛,居然一邊催馬狂奔,一邊還能飛快地把那麽大的旗子解了下來,扔掉了丈八旗杆。丟失防禦使的大旗可是死罪,但不扔隻會吸引追兵。


    旗手在這麽緊急的情況下,但能保持如此冷靜的頭腦,動作絲毫不亂,實乃智勇雙全人才也!


    黑虎劉德勝還想繼續追,奈何他的馬已經太累了,失去了速度,讓對方騎術更精湛的金兵成功溜之大吉。


    抗金軍大喊:“防禦使死了!金狗敗了!”本來就早已陷入苦戰的金兵,回頭一看大旗和防禦使都不見了,於是瞬間崩潰。


    陷在泥裏的女真騎兵,不論是鐵浮圖還是拐子馬,都飛快地脫掉盔甲,然後手腳並用,向岸上逃去。金軍有不少備用的馬匹,隻要能及時逃過去,還可以騎馬逃走。


    但已經來不及了,已經下到河岸的抗金軍火槍手們在毫無危險的情況下,練起了排槍。隻有少數人得以逃脫,但卻發現留守的人早就跑了,大部分馬匹也被抗金軍騎兵繳獲,迎接他們的是騎槍和馬刀。


    不過他們卻客觀上為逃跑的金兵減輕了壓力,為了圍殺他們和收攏戰場上的無主馬匹,抗金軍騎兵分出了二百多人。參加追擊的隻有四百餘騎。由於逃跑的金軍騎兵足有兩千來人,他們不敢追得太急。


    但好在,金兵一直都在狂奔,甚至還施展了飛馳中換馬的絕技,在抗金軍騎兵目瞪口呆中絕塵而去,絲毫也沒有反撲的意思。


    女真騎兵都跟著蒲察慶往沂州府逃去,而簽軍的騎兵則大部分四散而逃,也許是害怕回到沂州府會被當替罪羊。隻要家人不在沂州府城的,或者逃去所在村鎮,或者準備落草為寇了。


    高全歎口氣,騎兵還是太少,要是他有一千精騎,就有可能全殲對手。雖然當初他理論上有了一千二百多騎兵,但實際上八字軍和忠義軍的四百騎兵大都很弱,隻能算騎馬步兵,有些騎的是騾子甚至毛驢。


    最後被他大部分淘汰下來改做運輸。他也開始懷疑這兩家那麽主動地把大部分騎兵交出來,很可能也是因為養不起了,跟把很多半大小子送到他這裏一個道理。


    原來白額虎等三家的騎兵,最後勉強能用的有八百多,但真正能打的也不過五六百。雖然沂西也有不少馬,但騎著出去搶劫和拉車還行,真跟女真騎兵硬碰硬對衝,高全湊的這六百騎兵也是白給。他已經準備研發騎手槍了。


    這次他沒有使用威力最大的火箭炮,在開花炮彈成熟前,那是壓箱底的大殺器,不到最後關頭,不敢拿出來用。


    此役擊斃金軍兩千多人,其中女真兵四百;俘虜接近四千人,因為有不少俘虜負傷,還不好說最後活下來多少;有兩千五百多人逃走,基本是騎兵。


    俘虜中沒有女真兵,他們現在還很驕傲,不肯投降,另外抗金軍的士兵們也不肯留活口。這讓高全很惋惜。俘虜比死屍有用多了。


    這次戰役,抗金軍幾乎是零傷亡,全軍總共才死了兩個人,一個是長矛手,在刺殺爛泥中的鐵浮圖時,被旁邊裝死的金兵偷襲殺死;另一個是騎兵,追殺金兵時,被一個百夫長回身一箭射中麵門,落馬而死。


    傷了幾十個,大部分是輕傷,由於救護隊搶救及時,重傷也迅速脫離了危險。因為野戰醫院裏的衛生員大多是女兵,這讓很多士兵甚至對那些傷員很羨慕。


    這樣的零傷亡戰鬥讓抗金軍士氣大漲,大家都覺得跟著高相公打仗,不但戰無不勝,而且很安全。八字軍和忠義軍也徹底拜服,以前他們根本不敢跟金軍野戰。


    即便是大宋精銳遇到鐵浮圖拐子馬,打贏的次數也屈指可數。高相公居然可以零傷亡大敗金軍精銳,一戰就把沂州府金兵的脊梁骨打斷了,真是天神一般!


    接著整編,軍官訓練和調換就非常順利了。這樣的軍神統帥不跟緊了,那不是犯傻?不但沂西目前聽命於高王二人的武裝,就是周圍的抗金力量和地方民團,也都紛紛來投。


    沂州府大部和宿遷海州的部分村鎮,也都成了抗金軍的地盤。高王二人心心念念想打通的出海口,傳檄而定。


    經過一個冬天培訓的三千名預備軍官大多派往各處當班長,還有民政預備官員也派到各地擔任駐村幹部。同時又在當地招了一些青少年來蘭陵軍政學校學習。


    隊伍擴大到三萬人,參謀部認為經過半年整訓,可以有一萬兩千合格的戰兵。隻要炮兵跟得上,高全的混成旅就可以建起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宋北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仲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仲弘並收藏南宋北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