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獲得士族的支持後,馬上采取了行動,他下旨招幾個參加屠殺的高級將領到臨安來自辯。他叫的幾個人,都是跟秦檜關係密切的。那幾個人覺得有秦相在,他們也是奉命行事,沒有問題,不過為了安全起見,他們還是多帶了一些護衛,然後就大搖大擺來到臨安城了。


    他們進臨安城的時候,並沒有人管,這讓他們更加放心。而護衛們現在都分到了一些劫掠得來的錢,很想在臨安好好玩玩,很快都跑的滿城都是。


    那幾個將領被皇帝召見,一進宮門就被抓了起來。接著趙構下令關閉城門,在臨安城裏搜捕這次來的西軍。


    與此同時,趙構調動其他軍隊,還有一些世家控製的武裝包圍了參與屠殺的西軍,解除了武裝。但趙構為了防止江南士族趁機把西軍一窩端,非常雞賊以防止兵變為名,提出隻誅首惡不計協從,隻抓了一些高級軍官,還趁機清洗了不聽話的一些西軍將領。


    至於中下級軍官和士兵,趙構親自去安撫,所到之處西軍全部跪倒,都高呼:“官家萬歲!皇上聖明!”他成功利用這次事件清洗了秦派將領,重新掌握了大部分西軍。


    秦檜萬萬沒有想到最後會發展成這樣,他千算萬算也沒有算到西軍會如此暴虐引起了公憤,而範浚陸遊等人成功地利用他和官家的矛盾,將士族的矛頭引向他。憂急之下,他病倒了,比原來的曆史上提前了接近半年。趙構趁機收回了很多權利,現在暫時既當皇帝又當宰相。


    完全控製京城後,趙構宣布為了體恤老臣,他將親自去秦檜家探視病情。在此之前出動了很多軍隊,士兵從皇宮一直排到相府,秦府的家丁全都繳械被趕到一旁。秦熺帶著一家老小在門口等了兩個多時辰,趙構才姍姍來遲。


    然後他宣布,皇恩浩蕩,加封秦檜為建康郡王。秦檜自然要謝恩,於是有人把他從床上拖下來,放到趙構麵前,行跪拜大禮,然後舞蹈謝恩。趙構又宣布秦檜應該遊街誇官亮職。太監們給秦檜抬胳膊搬腿,穿上王袍,拽到馬上,打起儀仗,到禦街轉了一圈。一番折騰之後,秦檜已經進的氣不如出的多了。


    然後趙構又讓已經上氣不接下氣的秦檜坐在自己麵前,語重心長地對秦檜說,很多人說秦檜是金國間諜,他是從來都不相信的;還有人說秦檜貪汙腐敗專用拍馬溜須之輩,他也是堅決不相信的;還有人說秦檜有操莽之心,他更是堅決不相信的。


    眼看秦檜坐不住要半躺在太師椅上,趙構一把拉著他的手,讓他坐直,大講三十年君臣之誼。說到動情處,影帝趙構眼淚都下來了。而影相秦檜由於身體和精神的原因,完全不在狀態,“無一語,隻流淚而已。”


    即便如此,秦熺還不服輸,不甘心放棄宰相夢,派秦塤同親信林一飛、鄭木冉見台諫官徐喜、張扶,並聯絡熟悉的將領,策劃自己的拜相事宜。但還沒來得及行動,已經回宮的趙構又在朝堂上宣布進秦熺為少師,為了讓老太師秦檜養病,讓秦熺侍奉床前盡孝心,恩準他爺倆都退休致仕。滿朝文武都稱頌官家對秦家父子皇恩浩蕩,秦熺孝感天地,無一人提出異議。秦氏父子這才死了心。


    當晚經不起精神和肉體折磨的秦檜就死了。原本曆史上他還可以多活半年,高王二人穿越的小蝴蝶翅膀扇動帶來的改變,讓他提前死了。趙構假惺惺的追贈他為申王,諡號忠獻。這種不花錢,沒實權的稱號,趙構還是願意給的。他隻不過覺得秦檜當政二十年,門生故吏眾多,樹大根深,要鏟除還需要慢慢來。


    至於王高謀反案,查無實據。吳益和王繼先找人控告王文修王忠義為賴賬殺死王七六一家六口。大理寺一開始還沒體會到秦檜已死,秦家已經倒台,就判王忠義貪匿貨款,欺騙王文修,大辟。王文修被蒙蔽,罰銀三千兩。


    但趙構抓住不放,他早就對王文修他父親和叔叔都投降金國非常不滿,而且要讓世人都知道秦家完了,一定要拿王文修開刀。但鑒於王文修有散官的官職,根據宋朝不殺士大夫的原則,最後定了一個王文修縱奴行凶事後隱匿,誣告他人謀反,奪人財產, 將其發配嶺南。


    最後給王有誌定的罪名是驕橫不法,與民爭利。這個罪名有點滑稽,因為阜康商號本來就是民,王有誌也不算正經官員。雖然罪名荒唐,但通緝令被取消了,罰沒全部家產。高全的罪名居然是擅離職守,看來官家認為他是個頭腦簡單的武將,可以爭取。


    不過有意思的是,他倆的官職卻保留了下來。這是吳益爭取來的,自從王有誌走後,吳益的公務再無寸進。他非常想念王有誌在的時候,他不但天天有進項,還月月有政績。


    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錢的問題。西軍將領劫掠的財富,自然會收歸國庫。阜康商號的田地被周圍的士族瓜分。吳益宣稱阜康的資產大部分是他和王繼先的,證據是王繼先偽造的一份委托王有誌代持股份合約。他倆接受了兄弟解庫成為最大贏家。果然是“什麽你的我的,都是老爺的!”


    阜康的大部分工廠被西軍焚毀,隻剩下一些礦山和幾個工廠的殘餘車間可以恢複,但吳益和王繼先不會經營,也找不到能經營的人,甚至賣都沒人買,因為配件也是阜康自己生產的,別人買了也無法修理。結果剩餘這部分資產也陸續倒閉。


    他開始越來越懷念王有誌了,不過自從澗溪溝戰役後,高王二人連同他們“上萬人”的隊伍就好像人間蒸發了一樣。吳益等人到處尋找,張貼布告,勸他們回來,都沒有音信。範海等人都認為高王應該是逃回澳洲了,隻有王翠喜堅信王有誌還會回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宋北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仲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仲弘並收藏南宋北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