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那邊磨刀霍霍了,王有誌他們還蒙在鼓裏,正跟五娘拍胸脯表示自己能擺平。正說著,外麵小二帶進一個人,王有誌認識,原來是翠樓的護院,經常跟著王翠喜,說是小時候王翠喜撿回來的。那人說:“小人有機密事要跟王相公單獨說。”


    王有誌拉他到旁邊,那人趴在耳朵邊說:“掌櫃的說,吳郡四姓和其他幾個大姓都在告你,整個江南的織造行會一起告你,說你謀反。秦相要拿你,已經在調兵。趕緊走!往北邊跑!”說完就走,王有誌趕緊掏了塊銀子給他。


    王有誌把高全拉到一邊,告訴這事,兩人半信半疑,但還是決定先回烏金寨。王有誌派人去通知兄弟解庫,明天開始歇業,所有在那邊的學員都撤回烏金寨。


    就在這時,又一個人跑過來,居然是錢鈞。他一進門就衝到高全麵前說:“張瑾一進營門就被拿了,中軍寨正點兵要來拿兩位哥哥。營裏的兄弟冒死通知我,快走!”


    高王二人再不懷疑,兩人商定,高全帶著韓靜先騎馬回烏金寨召集人馬,同時派人通知龍王廟;王有誌帶著五娘等人坐馬車在後麵走。高全拿了一包銀子塞給錢鈞:“多謝賢弟報信,救命之恩沒齒難忘,但願日後還有相見之時。”


    誰知錢鈞不但不要,還非跟著一起走。高全說:“賢弟你與我們不同,你留下還能繼續過太平日子。”


    錢鈞卻說:“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錢家也未必能逃過這次的大難。再說這樣的日子,某也過夠了!今後就追隨師傅去做大事,不再天天混了!”說著就跪在高全麵前。


    高全見他決心已定,也覺得錢鈞家不過有幾個小官,秦檜未必會放過,於是就說一聲好,把錢鈞拉了起來,讓他跟王有誌一起護送老弱。


    他們經過候潮門的時候,發現城門正在關閉,到處都亂糟糟的。王有誌想王大誌等在兄弟解庫的人怕是要陷在裏麵了,來不及多想,趕緊催馬快走。道路還算順暢,他們很快就遠離了臨安城,前麵漆黑一片,好在道路很熟,也走得很快。


    他們在快到龍王廟的地方分手,郭鈞護著五娘等人去烏金寨,王有誌去龍王廟。他們還沒有到龍王廟,隔著二裏地就看見鎮子裏火紅一片。


    再說高全他們先行到了回到了烏金寨。高全馬上下令少年軍校學員連同護衛隊員一共二百六十三人,到校場集合。高全告訴大家現在自己和王有誌遭到奸相秦檜陷害,又要像想謀害嶽爺爺那樣也要殺了他們。


    下麵頓時亂成一鍋粥。已經通過氣的韓文馬上大喊肅靜,然後問:“我們是不是要像嶽爺爺那樣等死?”


    韓靜振臂高呼:“我們決不能讓高相公和王相公去死!”少年軍校的學員們紛紛都振臂高呼:“我們絕不能讓高相公王相公去死!” 一開始護衛隊員大部分跟著喊,後來大家都跟著喊。本來護衛隊主要就是少年軍校的學員,還有少數從難民和周圍村民當中招募來的。二百六十三人中,有二百一十人是少年軍校學員或者畢業學員。


    高全看情況還滿意,思想基本統一,於是安排他們按平時操練的緊急情況那樣去布防。他準備明天在山口打官兵一個伏擊,那個地方他已經看過多次,甚至還多次帶隊拉練到那邊山崖上挖了工事。


    他又讓韓靜去通知烏金寨工廠的各個班組長,還有工匠們頭,各個村落和坊間帶頭的人,都叫過來,大概六七百人。烏金寨及周圍形成的村落已經接近兩萬人,可以動員起一千多壯丁。這些人大多是工人,組織性好,平時營養也跟得上,可以跟著打順風仗。


    高全又把剛才說的話又講了一遍,問大家該怎麽辦?韓文和韓靜兄弟倆又高喊了一通口號,結果下麵的人麵麵相覷。有一個老者說:“我們一起去向皇上請願!我們去告禦狀!” 大部分人默不作聲,還有些人交頭接耳說小話,一時亂糟糟的。


    韓靜拔出刀來高喊:“我們受高相公王相公大恩,不然早就餓死了!現在是我們報恩的時候到了!我們絕不能讓官兵來把高相公王相公抓走!”但下邊回應的不多。有些人竊竊私語:那不是要跟官兵打起來,那可是造反呀!說來說去大部分人還是主張去告禦狀。


    韓靜急了,抓過自己的頭發來一刀割下來,舉著斷發高喊:“若有背叛高相公王相公者,有如此發!”下麵人嚇得不敢吭聲了,看看周圍少年軍校的學員和護衛隊員都拿著刀槍,圍過來,於是有人高喊:“我們聽高相公的!”


    韓文說:“甚好!大夥兒都回去把男丁都叫起來,到校場這邊來領刀槍和盔甲。絕不能讓官兵進來,不行我們就先躲到山上去!”


    下麵人都說好,然後跑回家去。但過了一個時辰,來領刀槍的人 總共也沒一百個。張虎跑去轉了一圈,回來報告說大部分人都回家關上門不出來了。


    高全發現自己平時思想工作沒做到位,隻是宣傳要雪靖康之恥, 還是說忠君愛國,沒有宣傳要忠於自己和王有誌。他越想自己越愚蠢,還準備打什麽伏擊,除了少年軍校的學員和護衛隊,根本沒幾個人能跟自己共患難。他見事不可為,於是就下令準備撤退,臨走前把機器都破壞掉,把沒有即將完工的大炮推到山崖下麵去。


    這時候卻出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情況。高全派人沿街喊:他們要撤走了。有願意跟著一起走的,就一起走,留下的會被官兵禍害。 大部分工匠和家屬表示願意跟他們一起走,原因是:高相公抬舉他們,把他們當人看。


    高全秉承後世的觀點,對有技術的人比較尊重,經常跟工匠們同吃同勞動,工匠們很感動。而在當時,一般人則把工匠看得很低。說是士農工商,但商人有錢,地位其實在工匠之上。工匠 的地位當時在社會上是非常低的,好多人都是奴婢身份。


    高全又想起關在這裏的張河他們幾個人,本來按他的意思早就該放了。王有誌擔心行會反悔,想等所有織機交割完再放。高全讓人把張河等人放了,過了一會,卻有人來報,稱張河不願走,吵著要見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宋北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仲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仲弘並收藏南宋北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