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接著就有人說了生絲價格倒是不高,但是還有人工呢?一匹絹的人工怎麽也得有兩三百文,這還是小數。接下來工坊租金,織機租金,倉庫租金,借款利息,銷售成本,這些才是大頭。這樣算下來,每匹絹的成本大概在三貫左右。如果所有的房屋和織布機都是自己的,沒有貸款,全用自有資金,那每匹絹的成本倒是降到1貫錢。


    王老員外也認可這個數據,喝了一口茶接著掰著手指頭給大家算:王有誌就算是廠房和織布機都是自己的,他的資金應該也主要來自貸款,那他的每匹絹成本怎麽也得一貫零二三百文錢,再加上運費和銷售費用,每匹成本應該接近兩貫。而且他的股東大多是賠不起的,每年要求的回報不可能低於兩成五,再低了直接去放貸就是了,還投給他幹什麽?由此看來,他的資金也拖不起。


    他自己頂多有一百架之機,如果再加上周圍農村織戶接他的活,怎麽算他的生產能力也超不過一天五百匹。一個月他的產量頂多有一萬五千匹,料敵從寬,算他三萬匹好了。他這次拋售的大部分貨應該是之前在市場價格低的時候囤積的。既然是囤積的,那就成本更高,應該在四貫五以上,頂多四貫,這還不算倉庫的管理成本。


    他打的主意應該是通過這次搶先下手,把很多織戶打垮,然後自己撿便宜連貨帶織坊都收過來。這種事以前也有過,甚至在座的一些人自己也幹過。經過王老員外剝絲抽繭一番分析,大家一致認定,應該就是這麽回事。


    既然如此,那就打價格戰唄。你降價我也降價。把價格砸到三貫五,看誰先撐不住。臨安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絲綢市場,一家不起眼的綢緞店鋪,旺季一天都能賣上萬匹。如果降價的話很快就波及到周圍地區,先是整個兩浙路,然後是江南東路。蜀地太遠,影響不大。但是可以把整個江南絲織業拉下水。絲織業是南宋最重要的產業和稅收來源,如果全體絲織業主都抱怨的話,官家也要慎重對待。


    等打垮了阜康商號,阜康的織機和熟練工人除了行會的人,還有多少人願意買?就隻能低價賣給他們,然後再把絲綢價格提起來,蠶繭和生絲價格壓下去,到時候大家都有好處。


    隻是還有些小織坊還在心疼當前的利潤,他們大部分設備和房舍都是租來的,流動資金也是借的。王老員外於是提議,行會的公庫低息借款給他們,隻收一分利息。於是大家一陣歡呼,全體一致通過王老員外的方案——價格戰!


    王老員外等大家歡呼聲漸漸小了,又說道:“當然,生意場上無父子。我等都在商場上拚殺多年,都不是道學先生,有些事隻要不太過火,想做就做,自己把握好就是,別偷雞不成蝕把米。另外還有一事,老夫要醜話說在前頭。”


    老頭聳然而立,瞪著眼一個個看過去:“這種霸盤鬥市,最忌有人反水。那幾大家跟在座的很多人都有千絲萬縷之聯係,就是老夫這裏,也多半會有本家來說情。有道是籬牢狗不入,咱們今天立個誓,誰要是中間反水倒灶,吃裏扒外,就是行會公敵!死無葬身之地!”


    與會所有人都哄然而起,齊聲說:“我等在此立誓:如有吃裏扒外者,行會共擊之,死無葬身之地!”這可不是說著玩的,古代的行會非常殘酷。曾經有人搞了新技術,影響了其他人利益,被揪到行會公所,眾人一擁而上,將他咬得粉碎。


    顧副行首聽了王老員外的講演,不僅感歎,這老兒確實厲害:先把別人的提議一條條駁斥,說得困難無比,甚至看似毫無出路。然後一下提出自己的分析和辦法,讓人覺得柳暗花明,豁然開朗。最後還又借此立威!就憑這話術,自己也還要多學幾年。


    王老員外在那兒盤算的時候,王有誌這邊也沒閑著。他正在看各方麵幫他搜羅的數據。當時南宋年產絲織品約3,600萬匹,原來是江南、四川、中原三大產區,現在中原丟了,江南要占七成,四川隻占三成。蘇錫常、杭州、紹興嘉興都是主要產區,其中杭州及周邊,占了接近一成半,蘇錫常占了接近兩成,紹興嘉興占接近一成,剩下的地方占半成。至於著名的湖州絲綢,興起要在宋朝以後了。


    至於產量,宋人記載:“東南鄉婦女日織三匹者”。這說明優秀工作者,金牌女工可以一天織三匹。而王有誌的織機一天可以織一百多匹,而且質量更好,布幅更寬。隨著生產越多,織機也在改進,王有誌很有把握到夏繭上市的時候,把單位產量提高一倍。


    王老員外他們再人老成精,經多見過,也不會想到有這種機器。他們還是在想,如何工人動作加快,如何能把工作時間延長。也不是沒有人改進織機,但修修補補可以,如果是大改,都遭到行會的瘋狂打壓。


    王有誌對這種封建行會深惡痛絕。當初他賣香皂的時候,張瑾就差不多天天要跟肥皂行會的人打架。最後肥皂行會看實在奈何不了他們,派人來談判,王有誌給了他們經銷權,這才作罷。這事連王繼先都覺得心疼,但不如此香皂進不了臨安城裏的店鋪。臨安府做肥皂團的人也不少,王繼先權勢再大也不可能把他們都抓起來。


    王有誌當然會想到織造行會的人會對付他,但是沒想到他們做局這麽大。高全告訴他,最近龍王廟還有還有烏金寨那邊的工廠老有一些陌生人鬼鬼祟祟的,想混進去。被高全抓起來幾個,拷打之後招認是織造行會派他們去的。


    王有誌也沒太當回事兒,偷竊商業機密這種事自古有之,也必然會輪到自己身上。但王大誌也跑來告說,幾個師兄隱晦地告訴他,有懸賞三千貫刺殺王有誌,據說張河率先接了。王有誌大怒,立刻讓人到處張貼懸賞,活捉張河五千貫,死的也行,不過隻有三千貫。他想抓住張河了解周圍黑道的情況,然後將其掛在臨安縣城門旁邊,讓所有人都看看張河是如何慢慢地慘死的,以儆效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宋北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仲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仲弘並收藏南宋北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