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上好年景,今年搶收沒有下雨。


    種春小麥有一點不好,收割時碰上連雨天,麥子直接在地裏發了芽,好不容收上來,曬不透又捂爛了,這種糧食上麵不收,隻能各大隊和農場自己消化。


    發黴的麥子吃起來黏黏糊糊,一點不香,還有一股怪味。辛辛苦苦大半年,幾場雨就能把農民和知青的希望澆滅。


    項大誠這幾天心情特別好,笑容一直掛在臉上,項海瀾真怕他牙齒著涼。


    今天還是她守家。


    早前在縣城上高中,路途遠,在家待的時間不多,不出工可以理解,這會她已經畢業了,17歲,沒病沒災,正是幹活的年紀。


    父母和三哥是自己人,寵著她可以理解。讓項海瀾格外感激的是三嫂,從來沒一句怨言,真心把她這個小姑子當親妹妹疼。


    有句老話叫“兩好擱一好”,三嫂苗倩對她好,將來她也會多多回報。


    其實,一星期前她主動爭取下過一次地。作為零零後,麥子從沒割過,不會,咱可以學。


    原本擔心操作不當,造成流血事件,沒想到確實流血了,不是她的。


    大隊的年輕小夥子光顧著看她,忘了手裏的動作,鐮刀割了腳脖子,血流得嘩嘩的。


    這就是傳說中的美貌殺人事件吧……


    為了不造成過多的“意外”傷害,項海瀾被強製收了鐮刀趕回家。


    這也是項家老兩口著急把她嫁出去的原因,有了對象,覬覦他們寶貝閨女的人就少了。


    項海瀾站在寫有“農業學大寨,工業學大慶”的半身鏡前,美滋滋欣賞了一會兒自己的美貌。


    她現在的長相其實跟現代的外貌十分相似,隻不過五官精致了一倍不止,天然雕飾,無可挑剔,眼尾上挑微微翹起,眼波流轉既清純又嫵媚。


    身材更好,高挑且凹凸有致,不過全被肥大的衣褲遮住了。現在風氣保守,必須低調。


    原主受性格和閱曆所限,外貌被氣質壓下了一半,被她這個外來靈魂注入後,這份美麗才徹底綻放。


    三嫂苗倩就感歎過好幾次,說她女大十八變,越變越漂亮了。


    誰不期望自己長得美?但美貌也是一把雙刃劍。她不能不多想,原主遭遇的一切劫難會不會跟這份美麗有關?


    項海瀾告誡自己謹慎,當然也沒必要畏首畏尾。


    十八節車廂她專門騰空了一節,用來裝死人。


    想多了沒用,這會離高考複習還早,閑不住不如幹活。


    錢必須要掙,拜手機支付所賜,她在車廂裏收集到的現金不多,就算將來能用,也得等幾十年,現在純是廢紙。


    她大學學的服裝設計專業,這會兒倒是能用上,但沒個鋪墊就搶大隊裁縫的生意,別人一定會生疑。這又不是創業小說,一上來就大殺四方,天賦得慢慢展現。


    項海瀾還有一項天賦,從小幫大伯打下手,從整理食材開始,忙起來缺人手也幫忙上灶炒菜,對食材的處理,烹飪的火候,以及調味十分在行。


    磨刀霍霍,小項同誌要對家裏的菜園子下手了。


    紅旗大隊位於小興安嶺南麓,緯度雖然沒有她現代老家那麽高,夏天也一樣短。


    這會滿園瓜果飄香,吃都吃不完,再過兩個月大部分蔬菜就罷園了,想吃也沒得吃。


    沒有冰箱的年代,聰明的家庭主婦會想出許多辦法來儲藏蔬菜,王春花要負責大隊的三十多頭豬,顧不上家裏的菜園子,這活就交給了她。


    先處理黃瓜。


    項家種菜十分豪橫,才不管吃不吃得完,反正家裏自留地多,後院種了六壟黃瓜,老的還在架子上掛著,新結的層出不窮。


    老黃瓜可以再長長,留著做老黃瓜湯,也是一道別具風味的湯品。


    項海瀾更豪橫,用洗衣服直徑快一米的大鋁盆來裝,摘了滿滿冒尖一盆鮮黃瓜。


    先切厚片,攤在柳條筐裏曬,天氣好,一天就能曬幹。曬好的黃瓜幹,用草木灰水浸泡黃瓜幹,泡透洗淨再曬幹,封袋吊房梁上儲存,冬天就有數不盡的黃瓜幹吃。


    現在各種物資奇缺,草木灰卻簡單易得,堿性物質是殺菌利器,草木灰水泡過的黃瓜不容易變質,這是老祖宗自宋朝傳下來的儲存妙招。


    黃瓜幹比新鮮黃瓜口味更濃鬱,口感更有韌性,喜鮮也喜油,炒肉,炒蝦米都美味極了。


    摘下來的黃瓜項海瀾也沒忘偷渡一些到火車車廂裏。後世基因改良和大棚種植普及,黃瓜越來越沒味道,農藥殘留還多,趁現在有機會,多儲存一些,留著以後慢慢吃。


    收太多容易露餡,機會有的是,項海瀾不貪心,積少成多。


    第一輪完事。


    項海瀾繼續向更短胖一些的旱黃瓜伸出魔爪,摘了15斤,又從地裏連葉一起拔了幾頭大蒜和茴香杆,她要做最正宗的俄式酸黃瓜。


    黑省邊境地區早年有好多鄰國人跨河過來討生活,現在成了五十六個民族中的一員,正宗的俄式酸黃瓜做法也從對麵帶了過來。


    後世條件好,會在湯裏放入各種調味料和蘋果醋來泡黃瓜,項海瀾倒是在車廂的超市購物袋裏發現少量調味料,不舍得用在這裏,還是用最原始做法。


    三十湯匙食鹽,黃瓜碼入壇中,加鹽水,最後用大蒜和茴香封口,用來增添風味。


    不用密封,天氣熱,四天後就能得到一壇口味正宗的俄式酸黃瓜。


    項海瀾幹活麻利,起來得又早,折騰完酸黃瓜還不到十點。


    回屋歇上半個小時,繼續她的車廂開盲盒工程。


    硬座車廂的大件行李不多,開小包比較費時間,項海瀾昨天忙活一晚上,一節車廂還沒掃完。


    今天從車廂中部開始,還真發現了一樣好東西,油葵,也叫油瓜子。


    這種瓜子個頭特別小,但油脂大,出油率極高。


    油多瓜子就香,嗑起來不方便,有些人也愛吃,估計是買來過年吃的。


    項海瀾找到的這包油葵是生的,還沒有下鍋炒熟,可以用來當種子。


    油葵在15世紀就傳到了中國,她之所以了解,全因學農業的好閨蜜的介紹。


    由閨蜜想到疼愛她的大伯,大娘,還有堂哥堂嫂,可愛的小侄子,項海瀾忍不住眼圈泛紅,自己就這麽失蹤不見,他們不知道要多著急。


    仰起頭,她硬生生把眼淚逼了回去,來都來了,回得去當然好,但現在她要朝前看,另一個世界的家人和好友也不希望她就此消沉。


    繼續盤種子,油葵對生長環境要求不高,幹旱鹽堿地都能生長,閨蜜說,陝蒙地區油葵種植特別廣泛。


    現在交通不便,種子沒有流傳過來,紅旗大隊田間地頭雖然種了好多向日葵,,但沒有油葵,都是大瓜子,留著歇冬時當零嘴和過年待客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鍋包肉,花棉襖,帶著火車回東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奶油公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奶油公社並收藏鍋包肉,花棉襖,帶著火車回東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