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王石結盟
魂穿司馬遹,地獄開局 作者:沉映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突破司馬睿的重圍後,曹嶷麾下的兩萬步騎隻剩下五千騎兵。但讓他最難以接受的還是自己以及王彌的家人大多都死在了蒙山腳下,尤其是兩個人的父母,一個都沒逃出來。
一口氣跑出二十裏後,曹嶷對著蒙山方向咬牙切齒的發誓道:“司馬睿,終有一天我要你血債血償!”
待麾下補充幹糧後,曹嶷一麵派人前往東武陽向王彌通報戰況,並讓他前來接應自己,一麵帶領五千部眾向西而行。
七月中旬,收到曹嶷的通報後,王彌也是悲憤難當,當即率領兩萬部眾渡過黃河,然後一路向東而行,最終駐紮在範縣等待曹嶷的回歸。
範縣距離苟曦所在的廩丘隻有六十裏,聽說王彌竟然駐紮在範縣,苟曦怒不可遏道:“好你個王彌!這是當我不存在啊。若讓你全身而退,這兗州還有誰會聽我的?”
盛怒之下,苟曦一麵派人嚴密監視王彌和曹嶷,一麵集中兵馬準備在黃河邊發起截擊。
七月二十,曹嶷帶領五千部眾抵達範縣,力勸王彌暫時留在範縣,然後向北攻打青州,以報殺父之仇。
但王彌一來覺得現在攻打青州力有未逮,二來劉聰等人正在攻打洛陽,自己這個時候去攻打青州,是違背了劉淵之前的部署,便拒絕了曹嶷的請求,曹嶷無奈從命。
會合之後,王彌和曹嶷先在範縣附近擄掠了兩天,於七月二十四抵達東武陽的對岸。
七月二十五,王彌和曹嶷開始渡河,當天就成功運送過去了一萬人。
然而,就在第二天上午,王彌剛剛將五千士兵送上船,苟曦的兩萬大軍突然出現在黃河岸邊,一聲招呼都不打就對王彌發起了進攻。此時,曹嶷已經過河,王彌親自殿後。
由於事起突然,王彌麾下部眾都急著過河,鬥誌嚴重不足,兵力又隻有對方的一半,盡管王彌極力約束部眾,但在苟曦的輪番衝擊下,他還是敗下陣來。
最終,王彌麾下的一萬部眾隻有一千多人逃了出去,其餘大多數不是被苟曦所殺,就是葬身黃河,也有一部分人向苟曦投降,苟曦再次斬獲大勝,當夜連禦數女。
狼狽回到東武陽後,王彌也是氣得哇哇大叫,發誓一定要報仇雪恨。
八月初,從平陽傳來了劉淵駕崩以及劉聰登基的消息,王彌頗不以為然,直呼其名道:“劉聰一介庸才耳,我一個不服他。”
“主公所言甚是,劉聰隻會逞血氣之勇,咱們何必要替他賣命呢?”曹嶷附和道。
“子聰(曹嶷字)有何計較?”王彌看了一眼曹嶷道。
“仆以為,當此大亂之世,除了手上有兵,還必須有自己的地盤。”曹嶷認真道:“這些年來,仆跟隨主公東征西討,雖然打了不少勝仗,但始終還是流寇,非長遠之計啊。”
“子聰所言甚是。”王彌沉吟道:“自從投奔先帝以來,咱們一直在為漢國賣命,充當他滅亡晉室的急先鋒。如今,先帝已去,我們是該為自己考慮考慮了。”
“主公雄才大略,文武兼修,日後成就必不遜於先帝。”曹嶷連忙送上馬屁。
王彌笑著擺了擺手,對曹嶷道:“先不說這個了,還是想一想該去哪裏落腳吧。”
“仆以為,青州有負海之險,堪稱霸王之基,若能悉心經營,退可為一方諸侯,進可爭霸天下。”曹嶷立即道:“況且,我們本來都是青州人,經營青州事半功倍。”
“不瞞子聰,我何嚐不想回到青州呢?”王彌歎息道:“隻是如今,司馬睿在青州根基已深,想要拿下青州恐怕沒那麽容易。況且,我們若是去青州,要麽經過冀州,要麽經過兗州,祁弘和苟曦哪一個都不好對付啊。”
“祁弘和苟曦固然都不好對付,但若是經過兗州的話,我們是可以找人幫忙的。”
“找人幫忙?找誰幫忙?”王彌連忙問道。
“石勒!”曹嶷直截了當道。
“石勒?”王彌頗不以為然道:“他一個羯人有何能耐?這些年屢戰屢敗,還差點死於祁弘之手。況且,此人一向甘當漢國的馬前卒,若沒有劉聰的允準,他如何會幫我們?”
“主公切莫小看了這個羯人。”曹嶷鄭重道:“他雖然屢戰屢敗,但每次都能逃出生天,還能卷土重來,可見他頗有過人之處,尤其是對戰苟曦,他人數雖少,場麵上卻不落下風。況且,他對漢國忠心耿耿,是看在先帝麵子上,如今先帝不在了,他難道沒有別的想法嗎?”
“你不說我還忘了,他打苟曦還是有一套的。”王彌沉吟道:“不過,要如何說動石勒來幫咱們呢?”
“其實,石勒這些年的處境和咱們差不多,也是提著腦袋為先帝賣命,自己卻什麽都沒撈著。如果咱們約定南北夾攻兗州,事成之後,共分兗州,他難道不會心動嗎?”
王彌低頭想了一會兒,終於下定了決心:“好,我這就給他寫一封親筆信。”
八月中旬,石勒在陳留收到了王彌的親筆信,他嗬嗬一笑道:“王征東還真有意思,難道不知道我不識字嗎?”然後隨手將信遞給旁邊的一位中年儒士道:“孟孫,你念給我聽聽。”
“是,主公。”那中年儒士躬身道,接過書信朗聲讀了起來。
此人名叫張賓,本是趙郡人,聽說石勒的事跡後,主動前來投奔,石勒一開始對他並不算特別重視,但在他接連提出幾條建議後,石勒對他越來越賞識,引以為謀主。
“主公,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念完信後,張賓頗有些激動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好事?”石勒有點懵,沉吟道:“洛陽未下,陛下不會同意咱們去攻打兗州的。”
“敢問主公,當今陛下比之先帝如何?”張賓問道。
“嗬嗬,比先帝差遠了。”石勒不假思索道。
“先帝都未能完成滅亡晉室的偉業,主公覺得陛下能完成嗎?這些年,主公為了先帝東征西討,可謂仁至義盡,現在是該為自己考慮考慮了,不要再為漢國充當清道夫了。”
“清道夫?”石勒沉吟半晌,感歎道:“孟孫所言甚是,我這些年就是個開路的。”
“主公明鑒。”張賓慷慨激昂道:“如今晉室在滎陽和豫州都布下重兵,主公若貿然前往荊州,必定深陷重圍,難有作為,唯有向東才是正道。”
“好,那就依孟孫所言,先和王征東合作一回。”略加沉吟,石勒爽快道。
計議已定,石勒讓張賓替自己寫了一封回信,不僅同意一同圖謀兗州,言辭中對王彌還頗為恭順,隱然有以他為主的意思。收到回信後,王彌大喜過望,馬上開始籌備。
一口氣跑出二十裏後,曹嶷對著蒙山方向咬牙切齒的發誓道:“司馬睿,終有一天我要你血債血償!”
待麾下補充幹糧後,曹嶷一麵派人前往東武陽向王彌通報戰況,並讓他前來接應自己,一麵帶領五千部眾向西而行。
七月中旬,收到曹嶷的通報後,王彌也是悲憤難當,當即率領兩萬部眾渡過黃河,然後一路向東而行,最終駐紮在範縣等待曹嶷的回歸。
範縣距離苟曦所在的廩丘隻有六十裏,聽說王彌竟然駐紮在範縣,苟曦怒不可遏道:“好你個王彌!這是當我不存在啊。若讓你全身而退,這兗州還有誰會聽我的?”
盛怒之下,苟曦一麵派人嚴密監視王彌和曹嶷,一麵集中兵馬準備在黃河邊發起截擊。
七月二十,曹嶷帶領五千部眾抵達範縣,力勸王彌暫時留在範縣,然後向北攻打青州,以報殺父之仇。
但王彌一來覺得現在攻打青州力有未逮,二來劉聰等人正在攻打洛陽,自己這個時候去攻打青州,是違背了劉淵之前的部署,便拒絕了曹嶷的請求,曹嶷無奈從命。
會合之後,王彌和曹嶷先在範縣附近擄掠了兩天,於七月二十四抵達東武陽的對岸。
七月二十五,王彌和曹嶷開始渡河,當天就成功運送過去了一萬人。
然而,就在第二天上午,王彌剛剛將五千士兵送上船,苟曦的兩萬大軍突然出現在黃河岸邊,一聲招呼都不打就對王彌發起了進攻。此時,曹嶷已經過河,王彌親自殿後。
由於事起突然,王彌麾下部眾都急著過河,鬥誌嚴重不足,兵力又隻有對方的一半,盡管王彌極力約束部眾,但在苟曦的輪番衝擊下,他還是敗下陣來。
最終,王彌麾下的一萬部眾隻有一千多人逃了出去,其餘大多數不是被苟曦所殺,就是葬身黃河,也有一部分人向苟曦投降,苟曦再次斬獲大勝,當夜連禦數女。
狼狽回到東武陽後,王彌也是氣得哇哇大叫,發誓一定要報仇雪恨。
八月初,從平陽傳來了劉淵駕崩以及劉聰登基的消息,王彌頗不以為然,直呼其名道:“劉聰一介庸才耳,我一個不服他。”
“主公所言甚是,劉聰隻會逞血氣之勇,咱們何必要替他賣命呢?”曹嶷附和道。
“子聰(曹嶷字)有何計較?”王彌看了一眼曹嶷道。
“仆以為,當此大亂之世,除了手上有兵,還必須有自己的地盤。”曹嶷認真道:“這些年來,仆跟隨主公東征西討,雖然打了不少勝仗,但始終還是流寇,非長遠之計啊。”
“子聰所言甚是。”王彌沉吟道:“自從投奔先帝以來,咱們一直在為漢國賣命,充當他滅亡晉室的急先鋒。如今,先帝已去,我們是該為自己考慮考慮了。”
“主公雄才大略,文武兼修,日後成就必不遜於先帝。”曹嶷連忙送上馬屁。
王彌笑著擺了擺手,對曹嶷道:“先不說這個了,還是想一想該去哪裏落腳吧。”
“仆以為,青州有負海之險,堪稱霸王之基,若能悉心經營,退可為一方諸侯,進可爭霸天下。”曹嶷立即道:“況且,我們本來都是青州人,經營青州事半功倍。”
“不瞞子聰,我何嚐不想回到青州呢?”王彌歎息道:“隻是如今,司馬睿在青州根基已深,想要拿下青州恐怕沒那麽容易。況且,我們若是去青州,要麽經過冀州,要麽經過兗州,祁弘和苟曦哪一個都不好對付啊。”
“祁弘和苟曦固然都不好對付,但若是經過兗州的話,我們是可以找人幫忙的。”
“找人幫忙?找誰幫忙?”王彌連忙問道。
“石勒!”曹嶷直截了當道。
“石勒?”王彌頗不以為然道:“他一個羯人有何能耐?這些年屢戰屢敗,還差點死於祁弘之手。況且,此人一向甘當漢國的馬前卒,若沒有劉聰的允準,他如何會幫我們?”
“主公切莫小看了這個羯人。”曹嶷鄭重道:“他雖然屢戰屢敗,但每次都能逃出生天,還能卷土重來,可見他頗有過人之處,尤其是對戰苟曦,他人數雖少,場麵上卻不落下風。況且,他對漢國忠心耿耿,是看在先帝麵子上,如今先帝不在了,他難道沒有別的想法嗎?”
“你不說我還忘了,他打苟曦還是有一套的。”王彌沉吟道:“不過,要如何說動石勒來幫咱們呢?”
“其實,石勒這些年的處境和咱們差不多,也是提著腦袋為先帝賣命,自己卻什麽都沒撈著。如果咱們約定南北夾攻兗州,事成之後,共分兗州,他難道不會心動嗎?”
王彌低頭想了一會兒,終於下定了決心:“好,我這就給他寫一封親筆信。”
八月中旬,石勒在陳留收到了王彌的親筆信,他嗬嗬一笑道:“王征東還真有意思,難道不知道我不識字嗎?”然後隨手將信遞給旁邊的一位中年儒士道:“孟孫,你念給我聽聽。”
“是,主公。”那中年儒士躬身道,接過書信朗聲讀了起來。
此人名叫張賓,本是趙郡人,聽說石勒的事跡後,主動前來投奔,石勒一開始對他並不算特別重視,但在他接連提出幾條建議後,石勒對他越來越賞識,引以為謀主。
“主公,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念完信後,張賓頗有些激動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好事?”石勒有點懵,沉吟道:“洛陽未下,陛下不會同意咱們去攻打兗州的。”
“敢問主公,當今陛下比之先帝如何?”張賓問道。
“嗬嗬,比先帝差遠了。”石勒不假思索道。
“先帝都未能完成滅亡晉室的偉業,主公覺得陛下能完成嗎?這些年,主公為了先帝東征西討,可謂仁至義盡,現在是該為自己考慮考慮了,不要再為漢國充當清道夫了。”
“清道夫?”石勒沉吟半晌,感歎道:“孟孫所言甚是,我這些年就是個開路的。”
“主公明鑒。”張賓慷慨激昂道:“如今晉室在滎陽和豫州都布下重兵,主公若貿然前往荊州,必定深陷重圍,難有作為,唯有向東才是正道。”
“好,那就依孟孫所言,先和王征東合作一回。”略加沉吟,石勒爽快道。
計議已定,石勒讓張賓替自己寫了一封回信,不僅同意一同圖謀兗州,言辭中對王彌還頗為恭順,隱然有以他為主的意思。收到回信後,王彌大喜過望,馬上開始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