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女人們離開後,張鄭氏的態度又變了。
她先‘傷眼的兒啊’‘痛殺你老娘’之類的的嚎了幾聲,隨即淚眼婆娑的道:
“老話講究個落葉歸根,別說我日後,按說如今知言也合該葬回他老爺(祖父)身邊。
隻是你們也知道,我兒雖然不幸去了,但聖上隆恩浩蕩,不僅封他為伯爺,在城外羊頭坡還賜了塊好地兒。”
說到這兒,她麵朝北麵五體投地行了個三跪九叩的大禮。然後站起來重又坐下,恭敬地說道:
”我們總不能枉顧聖上的旨意。”
所以:
“我當時就拿個大做主了,讓人先去羊頭坡打墓,從知言這兒起,以後我們這一房的墳頭就遷到京城來了。”
張鄭氏掃視一圈,最後盯著張家人問:
“你們看咋樣?”
張知勁心裏沉了沉。
轉頭去瞅張家善,隻見他滿臉肅穆,看不出心思。
再打量旁邊,張老五、張知易這些人此時那是激動萬分。
就是張知孝,這位一直在縣衙裏做事,也是張家難得見過世麵的人也難得變了臉色。
這還罷了。
偏偏鄭、薑兩家人生怕張家人不答應,張鄭氏話音一落,紛紛開始煽風點火。
“咋樣?這有啥說的?老話不都說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那是!活人都這樣了,更別說死人。那可是皇上賜的墳地,全天下有幾份?金貴著呢!誰家白放著不用那不是腦子被門夾了?”
“對啊,不說往京城遷是大勢所趨,就是為了早些入土為安,那也還是京城好。”
“可不是?傳出去本縣裏也是頭一份了,到時候誰不眼紅?
這可是京城,天子腳下,多少人一輩子都沒來過呢。這以後,你們張家都有人在這兒立足腳跟了,真是便宜你們了”
……
張知勁覺得不妙,瞧見五叔兄弟們越聽越興奮,尤其此時能當家做主的張家善也隱隱有被說動的架勢,他正要說點反對的話潑些涼水。
就在這時,一個小丫頭忽然從門外跑進來,嘴裏不住的大呼小叫:
“不好了!老太太不好了!”
聞言,張鄭氏像是氣不打一出來,高聲怒斥:
“住嘴!有沒有規矩?”
小丫頭嚇得撲通一聲跪下了,安靜的如同鵪鶉似的。
張鄭氏這才大聲問:
“誰不好了,趕緊說清楚,要不然拉出去打二十大板,會說話了再來回話。”
小丫頭戰戰兢兢,說話也結結巴巴的:
“回老太太的話,是剛來的奶奶”
說到這裏,她特地瞅了一眼張知勁,
“在齊夫人哪兒……”
話死活沒往下說,但其中要表達的意思卻明明白白在臉上寫著呢。
張鄭氏倒吸了一口涼氣,隨後生氣道:
“那大侄子你這就去去看看。”
張知勁滿腹狐疑,那有這麽巧的?可他又怕他不上當對方真對劉二女出手,到時說什麽都晚了。偏偏這會兒當場又到了要緊關頭,形勢對他們很不利。
左右為難之際,張家善也勸道:
“你去看看吧,放心,這兒有我呢。”
他態度很堅決。
一來,怕真出了什麽事。
二來,一旁那兩家人一直說些風涼話。
張知勁有些無奈,最後卻隻能告辭。
哪知,他隨著小丫頭心急火燎的去了正德堂,結果卻被攔到門外,站在院外等了好久,等的他忍不住想要發火時,這才有個老婆子慢吞吞的好心過來告訴他,劉二女等人早就走了。
張知勁一回頭,帶路的小丫頭不知道什麽時候早跑了。多虧他以前經常出入各府各院,憑經驗和布局摸索著才成功返回迎客院。
好消息是見劉二女等人好端端的,誰也沒出事。
壞消息是他確定上當沒跑了。
劉二女等人一見他,奇怪
“你怎麽自個回來了?”
張知勁將事情前因後果講了一遍,隻把張申氏等人好不容易壓下去的火又挑起來了。
見張知勁就要返回去,張申氏顧不上罵人,趕緊攔了:
“人家千方百計打發咱們出來,怎麽可能不防著咱們回去?誰知道回去的路上有什麽事兒等著咱們呢?
再說時候都過去好久了,真有什麽不對再回去也遲了。”
張陳氏點點頭,指點迷津:
“有你三伯在哪兒呢,指定吃不了虧。”
結果,話說的太滿,很快被打臉了。
——事實證明,張家善這一回不靠譜。
張陳氏頭一次當著外人的麵便對著自家男人發火了:
“你咋答應了?昨晚不是說好了,不管他們說啥先應付著,等回頭咱們一起商量一下再拿主意?”
莫怪張陳氏生氣,任誰剛說了大話,然後馬上被人揭穿都下不來台。
何況,這個揭穿的人不是別人,而是張家善。
她三分的火氣燒不成十二分才怪。
張家善理虧,一邊懊惱,一邊辯解:
“這不是被人死命的催著?又有那兩家人搗亂作怪,我聽的腦子直發懵,話不經腦子就那麽說出來了。”
他心存僥幸:
“應該沒事吧?”
張知孝、張老五等人紛紛給他找補:
“這也不是啥壞事!”
“不錯,咱們張家上上下下還從來沒有在京城賣地的,更別說墳塋這種大事。京城是哪兒?那可是皇上娘娘住的地兒,風水好著呢,咱們家祖墳真冒青煙了!”
“是啊!你看府裏多富貴?那小丫頭片子穿的吃的都比咱家的丫頭好,聽說每月還發銀子,一年四季都有衣裳。
要不是都是一家子,俺都想讓把家裏的丫頭送過來了。”
張陳氏聽的連聲冷笑:
“怎麽沒事?沒事人家能把我們擠兌走了,把你說蒙了也要你答應了下來?人家不定在算計啥呢,偏你竟還自個往坑裏跳。
讓我看你就是被什麽聖意迷住了,我以前怎麽不知道你也有一日能官迷心竅呢,簡直就是權欲熏心。”
張家善氣的滿臉通紅,青筋暴起。
“三弟妹!”
眼看她越說越不像話,張申氏忙打斷她: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走一步看一步吧。”
劉二女等也忙勸解。
張申氏看著眾人,待大家心情平複了才道:
“雖說三弟是領頭的,到底這事兒大家夥兒都樂意,有好事大家都沾光沒的說。
可真有個萬一,以後也別全推到我們身上。”
張知勁首先讚同,其他人或樂意或跟風紛紛點頭稱是。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該來的總會來,不該來的也來不了。”
張申氏擺擺手:
“行了,大家都散了吧。”
她得好好想想。
眾人魚貫而出。
劉二女夫妻兩個跟著回房。
“真就沒法兒了,俺心裏怎麽那麽不踏實?以你看,這事到底是好是孬?”
張知勁反問:
“你跟七房也是打過交道的,你覺得有啥好事她們能想著咱們?”
劉二女搖搖頭。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七房的人早不是從前的七房了。”
張知勁猜度:
“人家如今怕是有高人指點。”
可能也是太氣憤,便難得私下裏數落張家善等人:
“都被眼前的富貴迷了眼,那心不迷糊才怪了?
也不想想,七房本就跟咱們其他六個房頭不是實在本家,不過是以前過不下去,沒法子才連了宗。
如今活人早就一走了之,連死人很快也搬走了,說是一族之人,可能剩點啥?
了不起,對外人說起來名聲好聽點。怕就怕名聲也沾不上光,啥都撈不著。”
劉二女心裏像堵了塊石頭一樣沉甸甸的。
張知勁察覺到了,不動聲色的轉了話題:
“對了,你去看齊氏了,人咋樣?”
劉二女不由得想起當時的情景。
與張知勁不同,她們倒是見到了齊麗盈。
隻是,想想那個躺在床上,兩眼腫的快睜不開眼,臉色慘白,渾身無力,一看就瘦的輕飄飄的女人,她當時真是被嚇了一大跳。
劉二女沒想到對方病的那麽重。
她至今仍舊清楚的記得齊麗盈回鄉時的盛況。
那時她多麽春風得意、意氣風發啊?連正經的發妻都被她踩到腳底,嫡親的婆婆都沒壓過她的風頭,族裏的、村裏的多少人跟紅頂白的暗暗奉承討好她……
也不過一兩年,怎麽情形就忽然掉了個個兒,好好的為世人應證了那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古話呢?
劉二女回想見麵後的情形:
“幾位伯娘、嬸子、嫂子、弟妹們來了,請恕我不能行禮了。”
齊麗盈一邊有氣無力的說著客氣話,一邊就要坐起來,可明明很簡單的動作,對如今的她來說卻是費了老大的勁兒都做不到。
“快別起來了。”
張申氏、張陳氏一人一邊攔著:
“都不是外人,何必如此見外?”
“是啊,你還是繼續躺著,咱們娘幾個說說話。真要見禮,等你病好了有的是時候。”
雖然齊麗盈在名分上立身不正,可看起來在如今這情形下,比起張鄭氏和薑氏這對婆媳,她倒對張知言真心的多。
而且齊麗盈竟還是個慈母:
“說句不吉利的話,我就怕熬不到那時候。萬一……還請諸位伯娘、嬸子照顧一下我兒、我大丫頭,我和言哥……感激不盡。”
…………
她先‘傷眼的兒啊’‘痛殺你老娘’之類的的嚎了幾聲,隨即淚眼婆娑的道:
“老話講究個落葉歸根,別說我日後,按說如今知言也合該葬回他老爺(祖父)身邊。
隻是你們也知道,我兒雖然不幸去了,但聖上隆恩浩蕩,不僅封他為伯爺,在城外羊頭坡還賜了塊好地兒。”
說到這兒,她麵朝北麵五體投地行了個三跪九叩的大禮。然後站起來重又坐下,恭敬地說道:
”我們總不能枉顧聖上的旨意。”
所以:
“我當時就拿個大做主了,讓人先去羊頭坡打墓,從知言這兒起,以後我們這一房的墳頭就遷到京城來了。”
張鄭氏掃視一圈,最後盯著張家人問:
“你們看咋樣?”
張知勁心裏沉了沉。
轉頭去瞅張家善,隻見他滿臉肅穆,看不出心思。
再打量旁邊,張老五、張知易這些人此時那是激動萬分。
就是張知孝,這位一直在縣衙裏做事,也是張家難得見過世麵的人也難得變了臉色。
這還罷了。
偏偏鄭、薑兩家人生怕張家人不答應,張鄭氏話音一落,紛紛開始煽風點火。
“咋樣?這有啥說的?老話不都說了,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那是!活人都這樣了,更別說死人。那可是皇上賜的墳地,全天下有幾份?金貴著呢!誰家白放著不用那不是腦子被門夾了?”
“對啊,不說往京城遷是大勢所趨,就是為了早些入土為安,那也還是京城好。”
“可不是?傳出去本縣裏也是頭一份了,到時候誰不眼紅?
這可是京城,天子腳下,多少人一輩子都沒來過呢。這以後,你們張家都有人在這兒立足腳跟了,真是便宜你們了”
……
張知勁覺得不妙,瞧見五叔兄弟們越聽越興奮,尤其此時能當家做主的張家善也隱隱有被說動的架勢,他正要說點反對的話潑些涼水。
就在這時,一個小丫頭忽然從門外跑進來,嘴裏不住的大呼小叫:
“不好了!老太太不好了!”
聞言,張鄭氏像是氣不打一出來,高聲怒斥:
“住嘴!有沒有規矩?”
小丫頭嚇得撲通一聲跪下了,安靜的如同鵪鶉似的。
張鄭氏這才大聲問:
“誰不好了,趕緊說清楚,要不然拉出去打二十大板,會說話了再來回話。”
小丫頭戰戰兢兢,說話也結結巴巴的:
“回老太太的話,是剛來的奶奶”
說到這裏,她特地瞅了一眼張知勁,
“在齊夫人哪兒……”
話死活沒往下說,但其中要表達的意思卻明明白白在臉上寫著呢。
張鄭氏倒吸了一口涼氣,隨後生氣道:
“那大侄子你這就去去看看。”
張知勁滿腹狐疑,那有這麽巧的?可他又怕他不上當對方真對劉二女出手,到時說什麽都晚了。偏偏這會兒當場又到了要緊關頭,形勢對他們很不利。
左右為難之際,張家善也勸道:
“你去看看吧,放心,這兒有我呢。”
他態度很堅決。
一來,怕真出了什麽事。
二來,一旁那兩家人一直說些風涼話。
張知勁有些無奈,最後卻隻能告辭。
哪知,他隨著小丫頭心急火燎的去了正德堂,結果卻被攔到門外,站在院外等了好久,等的他忍不住想要發火時,這才有個老婆子慢吞吞的好心過來告訴他,劉二女等人早就走了。
張知勁一回頭,帶路的小丫頭不知道什麽時候早跑了。多虧他以前經常出入各府各院,憑經驗和布局摸索著才成功返回迎客院。
好消息是見劉二女等人好端端的,誰也沒出事。
壞消息是他確定上當沒跑了。
劉二女等人一見他,奇怪
“你怎麽自個回來了?”
張知勁將事情前因後果講了一遍,隻把張申氏等人好不容易壓下去的火又挑起來了。
見張知勁就要返回去,張申氏顧不上罵人,趕緊攔了:
“人家千方百計打發咱們出來,怎麽可能不防著咱們回去?誰知道回去的路上有什麽事兒等著咱們呢?
再說時候都過去好久了,真有什麽不對再回去也遲了。”
張陳氏點點頭,指點迷津:
“有你三伯在哪兒呢,指定吃不了虧。”
結果,話說的太滿,很快被打臉了。
——事實證明,張家善這一回不靠譜。
張陳氏頭一次當著外人的麵便對著自家男人發火了:
“你咋答應了?昨晚不是說好了,不管他們說啥先應付著,等回頭咱們一起商量一下再拿主意?”
莫怪張陳氏生氣,任誰剛說了大話,然後馬上被人揭穿都下不來台。
何況,這個揭穿的人不是別人,而是張家善。
她三分的火氣燒不成十二分才怪。
張家善理虧,一邊懊惱,一邊辯解:
“這不是被人死命的催著?又有那兩家人搗亂作怪,我聽的腦子直發懵,話不經腦子就那麽說出來了。”
他心存僥幸:
“應該沒事吧?”
張知孝、張老五等人紛紛給他找補:
“這也不是啥壞事!”
“不錯,咱們張家上上下下還從來沒有在京城賣地的,更別說墳塋這種大事。京城是哪兒?那可是皇上娘娘住的地兒,風水好著呢,咱們家祖墳真冒青煙了!”
“是啊!你看府裏多富貴?那小丫頭片子穿的吃的都比咱家的丫頭好,聽說每月還發銀子,一年四季都有衣裳。
要不是都是一家子,俺都想讓把家裏的丫頭送過來了。”
張陳氏聽的連聲冷笑:
“怎麽沒事?沒事人家能把我們擠兌走了,把你說蒙了也要你答應了下來?人家不定在算計啥呢,偏你竟還自個往坑裏跳。
讓我看你就是被什麽聖意迷住了,我以前怎麽不知道你也有一日能官迷心竅呢,簡直就是權欲熏心。”
張家善氣的滿臉通紅,青筋暴起。
“三弟妹!”
眼看她越說越不像話,張申氏忙打斷她: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走一步看一步吧。”
劉二女等也忙勸解。
張申氏看著眾人,待大家心情平複了才道:
“雖說三弟是領頭的,到底這事兒大家夥兒都樂意,有好事大家都沾光沒的說。
可真有個萬一,以後也別全推到我們身上。”
張知勁首先讚同,其他人或樂意或跟風紛紛點頭稱是。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該來的總會來,不該來的也來不了。”
張申氏擺擺手:
“行了,大家都散了吧。”
她得好好想想。
眾人魚貫而出。
劉二女夫妻兩個跟著回房。
“真就沒法兒了,俺心裏怎麽那麽不踏實?以你看,這事到底是好是孬?”
張知勁反問:
“你跟七房也是打過交道的,你覺得有啥好事她們能想著咱們?”
劉二女搖搖頭。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七房的人早不是從前的七房了。”
張知勁猜度:
“人家如今怕是有高人指點。”
可能也是太氣憤,便難得私下裏數落張家善等人:
“都被眼前的富貴迷了眼,那心不迷糊才怪了?
也不想想,七房本就跟咱們其他六個房頭不是實在本家,不過是以前過不下去,沒法子才連了宗。
如今活人早就一走了之,連死人很快也搬走了,說是一族之人,可能剩點啥?
了不起,對外人說起來名聲好聽點。怕就怕名聲也沾不上光,啥都撈不著。”
劉二女心裏像堵了塊石頭一樣沉甸甸的。
張知勁察覺到了,不動聲色的轉了話題:
“對了,你去看齊氏了,人咋樣?”
劉二女不由得想起當時的情景。
與張知勁不同,她們倒是見到了齊麗盈。
隻是,想想那個躺在床上,兩眼腫的快睜不開眼,臉色慘白,渾身無力,一看就瘦的輕飄飄的女人,她當時真是被嚇了一大跳。
劉二女沒想到對方病的那麽重。
她至今仍舊清楚的記得齊麗盈回鄉時的盛況。
那時她多麽春風得意、意氣風發啊?連正經的發妻都被她踩到腳底,嫡親的婆婆都沒壓過她的風頭,族裏的、村裏的多少人跟紅頂白的暗暗奉承討好她……
也不過一兩年,怎麽情形就忽然掉了個個兒,好好的為世人應證了那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古話呢?
劉二女回想見麵後的情形:
“幾位伯娘、嬸子、嫂子、弟妹們來了,請恕我不能行禮了。”
齊麗盈一邊有氣無力的說著客氣話,一邊就要坐起來,可明明很簡單的動作,對如今的她來說卻是費了老大的勁兒都做不到。
“快別起來了。”
張申氏、張陳氏一人一邊攔著:
“都不是外人,何必如此見外?”
“是啊,你還是繼續躺著,咱們娘幾個說說話。真要見禮,等你病好了有的是時候。”
雖然齊麗盈在名分上立身不正,可看起來在如今這情形下,比起張鄭氏和薑氏這對婆媳,她倒對張知言真心的多。
而且齊麗盈竟還是個慈母:
“說句不吉利的話,我就怕熬不到那時候。萬一……還請諸位伯娘、嬸子照顧一下我兒、我大丫頭,我和言哥……感激不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