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二女詫異:
“你家上輩兒還有閨女?”
沒聽說過呀!
“哪是俺們家,是俺家那老婆子。”
劉二女更奇怪了,她怎麽越聽越糊塗:
“不是都說你家三奶奶沒生養過?咋冒出來個閨女?認得幹親?咋沒見走動走動。”
村裏除了實在親戚,也有其他的不比實在親戚差。
一是幹親。
顧名思義很好理解。
二是結拜朋友。
就像劉關張一樣,當然不像他們要歃血為盟。
三就是奶娘了。
這個奶娘跟大戶人家不一樣。
大戶人家奶娘就是奶娘,本質上還是下人。在村裏,奶娘跟娘是一檔的。
有兩種來源。
一種是親娘沒奶,找個差不多生孩子的吃人家的奶,這也算養你了,俗話說生恩不如養恩大,你認人家當娘孝敬人家是應該的。
另一種就是家裏孩子多了,養不起送人的。親娘不想跟孩子關係斷了,收養的人家也不忌諱,兩家便當親戚走動,這親娘就被送人的孩子就叫奶娘了。
當然不管那一樣,都不是名義上的,是要正經的告知親戚朋友,逢年過節都得走禮,婚喪喜事也得到場。
劉二女也嫁進張家十來年了,親戚朋友不說都相熟,但心裏也有個大概。
因此,劉二女才詫異。
張裴氏譏笑:
“她沒生養,人家前窩前頭的婆娘生養過啊,要不然人家王家能娶她?”
這話說的複雜,劉二女先在腦子裏捋捋。
李老太太是續弦,夫亡後改嫁給姐夫的。目的不外呼就是替姐姐照顧外甥兼自個日後有個依靠。
這本來是人之常情。
當時好多人家的閨女去世後,為怕姻親斷了或者閨女留下來的孩子受後娘的委屈,有條件的都會另嫁一個閨女過來。
張家對比李家家裏算寬裕,也不算辱沒了她。
可如今再聽張裴氏的話,看來李老太太在前夫家也是繼室。
“怎麽會?”
一般人家再怎麽也不能給自家閨女找個二婚的,還進門就當後娘,世上誰不知道後娘難做?
她以前也見過李家人不像做出這種事來的人啊,難道真是知人知麵不知心?或者是其中有什麽不得已。
提起這個繼婆婆,張裴氏永遠沒好氣:
“攀高枝唄。她頭一個男人可不是家裏給找的,人家當年在鎮上也是有名姓,家裏用著好幾個丫頭婆子,隻不過後來她嫁過去敗落了罷了。”
如此隱秘之事,然後劉二女聽的吃驚不已。隻是她到底是晚輩,又和李老太太沒啥直接恩怨,不好直白的說長輩的不是,便隱晦的提醒:
“從來不走動,這猛不丁的來了,就怕沒安好心。”
張裴氏早想到了。要不然光一個老婆子,再說婆媳是冤家,這麽多年下來也該習慣了,不過她也是有底氣的:
“怕啥?這可是俺家,強龍壓不了地頭蛇。”
這話說的實在硬氣。
劉二女不置而否。
眼看待得時間夠長,家裏還有一頓活兒等著呢,張裴氏又說了幾句話後忙起身告辭。
劉二女趕緊帶她去南二屋取了鋪蓋,張裴氏用力背起自回家去不提。
不提村裏因為宋老摳家做的事鬧得沸沸揚揚,但張家卻還平靜,因此時間過得比較快。隻說張裴氏剛說了家裏要來客,轉眼間李老太太的親人真就到了。
真真是一大家子,老老幼幼男男女女一共十二三口人,要不是穿的不是破衣爛裳,都跟逃荒似的。
所有見過的人都被嚇到了。
畢竟村裏一般沒有全家人一起去做客的道理。
雖然有同族有事,本家拖家帶口去的慣例,但那時間短,最多也隻不過幫忙二三天,還不一定一家人都去,而且晚上也是各回各家。
可這倒好!就沒見過這麽沒臉皮的,眾人可不是驚著了?
更驚喜的還在後麵。
卻見一群人進門沒等拜見正主李老太太,便宜閨女王大姑卻一點不見外,已經對著張裴氏嚷嚷開了:
“弟媳婦啊,快跟你外甥們做口飯吃,走了這一路累死了。對了,家裏有水吧?”
說著,她自以為謙讓懂事:
“哎呀呀,你別招呼俺,隻要把飯做好就成,水俺自個倒。”
回頭又罵兩個媳婦兒:
“杵這兒幹啥呢?不知道幫你妗子做飯?懶得比豬還不如,光知道吃不幹正事的貨。”
張裴氏氣的臉都紫了,心裏暗罵:
“誰要招呼你,臉夠大的。”
氣歸氣,張裴氏還沒氣糊塗,她也不是不懂禮數規矩的人。心裏明白,總歸人已經進門了,現在再甩臉色甚至攆出去也不大好,那還不如索性別讓人進門呢,因此隻能滿心憋屈著帶著兒媳小楊氏一塊兒去做飯。
要不都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王大姑兩個兒媳婦王大嫂和王二嫂跟她脾氣也不逞多讓。
進灶房幫忙幹活挑肥揀瘦不說,嘴裏還振振有詞:
“這也不是俺家,你才是主家,俺們可不能搶了你的風頭。”
得了便宜還賣乖。
張裴氏看成能當耳旁風,小楊氏卻忍不住小聲嘀咕。
……
這裏風風火火,正房裏也很熱鬧。
謔謔了兩大壺水,王大姑他們總算喝透了。也有空想起了正主,遂領著一家人去拜見李老太太。
“娘,俺帶著你女婿、你孫子、孫女、重孫子給你磕頭了。”
看著跪了一地的人,李老太太隻覺得異常長臉,隻覺得今時是最近幾年最暢快的時候。
“快起來,快起來。”
她將兩個小男孩招到身邊,將兩個荷包遞給他們,一臉關切的道:
“跪疼了吧,可心疼死老奶奶(曾祖母)了。”
親香了許久,她又看向王大姑旁邊:
“這是女婿?”
頭嫁的男人剛死,她就被王家和王大姑的姥姥家合夥兒趕出家門,是以兩人從來沒見過。
他也有拜禮,也是一個荷包。
李老太太今兒備了好幾個這樣的荷包,裏麵裝的都是銅錢,隻不過有多有少,最少的有二十文,最多的二百文,王女婿自然是頭一份。
“頭次上門,家裏窮沒啥好東西,好懶就這個,你別嫌棄。”
有錢賺,王女婿哪裏嫌棄?他隻怕錢太少。
“奶,俺們的呢,若是沒有,俺們可不依。”
王大姑的兩個兒子看的眼熱,兩個大男人臉都不要了,馬上跟個孩子一樣舔著臉上前討要。
李老太太被他們的做派逗得哈哈大笑:
“都有,都有。”
剛拿出四個荷包,另兩個是給他們各自的媳婦的,那裏兩個小頑童趁著沒大人注意已經將到手的荷包打開了,然後沒防備嘩啦啦銅錢掉了一地。
這得多少錢?
一邊旁觀的黃米子快氣死了,張家棟心裏也老大不舒服,隻是他做慣孝子了,實在說不出繼母的不是來。
正想出去眼不見為靜,恰好李老太太也不想看他們,將剩下的荷包隨手發下去,便把男人們都趕到院子裏,她獨留著王大姑和三女王金鳳及幺女王玉鳳在屋裏說話。
王大姑立刻獻寶似的:
“這就是玉鳳。娘,你看看。”
王玉鳳羞澀一笑:
“奶。”
李老太太眯著眼,仔細端詳了一番,臉圓膚白,腰直身長,是個美人胚子,這才滿意道:
“好,好孩子!你可得爭氣!”
說著,將早就準備好的兩個銀手鐲遞給她們姐妹。
“一人一個。”
王玉鳳矜持一笑:
“謝謝奶。”
王金鳳也忙跟著謝過。
李老太太拍拍她的手,讓她們姐妹坐下,然後對王大姑盤問:
“你咋把一家子都帶來了?我不是說了有要事?你帶這麽多人人多眼雜的出了差錯咋辦?”
王大姑趕緊喊窮:
“娘,你可冤枉俺了。俺也不想帶,可如今家裏光景實在不好。我這不是想著讓你見見兒孫,順便給他們這群討債的換換嘴祭下五髒廟?你說既然自家人都帶了,沒道理光撇下媳婦們吧?
再說,你女婿不老實,我要不把他放在眼皮子底下看著,等俺回去求不得就要給外麵的小妖精們騰地兒了。你說我都這麽大年紀了,要真到那一步還不是擎等著外人笑話。”
李老太太質疑:
“家裏已經這般艱難了?”
她實在不敢相信。當年她離開時明明挺富裕的,要不然王大姑也不會招贅,圖的就是那份讓人心動的家產。
“還有女婿,他不是招贅的,吃咱家的飯?咋那麽大膽,不怕你趕他出門?”
王大姑咬著牙道:
“你也說了他是招贅的,自來招贅的能有幾個好的。
至於趕他出門什麽的,如今我孫子都有了,真趕他出門,不是給兒女臉上抹黑?
他再不好,那也是玉鳳她爹,好不好的都得孝敬,既然如此,還折騰啥?都過了這麽多年了,湊合著過吧。
如今我就一個心思,給玉鳳、金鳳找一個好女婿,其他的隨他去吧。”
一來,她想管也管不了。
二來,一輩不管兩輩事。
“這你放心。”
說話間,飯熟了。
人太多,除了王大姑夫妻、兒子、女兒外,其他女人孩子就沒上桌,隻一人端著個大粗碗,隨便找了個地兒坐下,再不濟蹲著也行,筷子一挑噗呲噗呲就吃起來。
桌上的人吃的也很快,除了王玉鳳還有意裝裝樣,其他人皆像有人要搶他飯碗似的,不一時一大鍋麵條澆大鍋菜已然被吃的鍋幹碗淨,連麵湯都差點喝光。
就這人還不滿足,臨下桌還扔了一堆兒意見。
“你家上輩兒還有閨女?”
沒聽說過呀!
“哪是俺們家,是俺家那老婆子。”
劉二女更奇怪了,她怎麽越聽越糊塗:
“不是都說你家三奶奶沒生養過?咋冒出來個閨女?認得幹親?咋沒見走動走動。”
村裏除了實在親戚,也有其他的不比實在親戚差。
一是幹親。
顧名思義很好理解。
二是結拜朋友。
就像劉關張一樣,當然不像他們要歃血為盟。
三就是奶娘了。
這個奶娘跟大戶人家不一樣。
大戶人家奶娘就是奶娘,本質上還是下人。在村裏,奶娘跟娘是一檔的。
有兩種來源。
一種是親娘沒奶,找個差不多生孩子的吃人家的奶,這也算養你了,俗話說生恩不如養恩大,你認人家當娘孝敬人家是應該的。
另一種就是家裏孩子多了,養不起送人的。親娘不想跟孩子關係斷了,收養的人家也不忌諱,兩家便當親戚走動,這親娘就被送人的孩子就叫奶娘了。
當然不管那一樣,都不是名義上的,是要正經的告知親戚朋友,逢年過節都得走禮,婚喪喜事也得到場。
劉二女也嫁進張家十來年了,親戚朋友不說都相熟,但心裏也有個大概。
因此,劉二女才詫異。
張裴氏譏笑:
“她沒生養,人家前窩前頭的婆娘生養過啊,要不然人家王家能娶她?”
這話說的複雜,劉二女先在腦子裏捋捋。
李老太太是續弦,夫亡後改嫁給姐夫的。目的不外呼就是替姐姐照顧外甥兼自個日後有個依靠。
這本來是人之常情。
當時好多人家的閨女去世後,為怕姻親斷了或者閨女留下來的孩子受後娘的委屈,有條件的都會另嫁一個閨女過來。
張家對比李家家裏算寬裕,也不算辱沒了她。
可如今再聽張裴氏的話,看來李老太太在前夫家也是繼室。
“怎麽會?”
一般人家再怎麽也不能給自家閨女找個二婚的,還進門就當後娘,世上誰不知道後娘難做?
她以前也見過李家人不像做出這種事來的人啊,難道真是知人知麵不知心?或者是其中有什麽不得已。
提起這個繼婆婆,張裴氏永遠沒好氣:
“攀高枝唄。她頭一個男人可不是家裏給找的,人家當年在鎮上也是有名姓,家裏用著好幾個丫頭婆子,隻不過後來她嫁過去敗落了罷了。”
如此隱秘之事,然後劉二女聽的吃驚不已。隻是她到底是晚輩,又和李老太太沒啥直接恩怨,不好直白的說長輩的不是,便隱晦的提醒:
“從來不走動,這猛不丁的來了,就怕沒安好心。”
張裴氏早想到了。要不然光一個老婆子,再說婆媳是冤家,這麽多年下來也該習慣了,不過她也是有底氣的:
“怕啥?這可是俺家,強龍壓不了地頭蛇。”
這話說的實在硬氣。
劉二女不置而否。
眼看待得時間夠長,家裏還有一頓活兒等著呢,張裴氏又說了幾句話後忙起身告辭。
劉二女趕緊帶她去南二屋取了鋪蓋,張裴氏用力背起自回家去不提。
不提村裏因為宋老摳家做的事鬧得沸沸揚揚,但張家卻還平靜,因此時間過得比較快。隻說張裴氏剛說了家裏要來客,轉眼間李老太太的親人真就到了。
真真是一大家子,老老幼幼男男女女一共十二三口人,要不是穿的不是破衣爛裳,都跟逃荒似的。
所有見過的人都被嚇到了。
畢竟村裏一般沒有全家人一起去做客的道理。
雖然有同族有事,本家拖家帶口去的慣例,但那時間短,最多也隻不過幫忙二三天,還不一定一家人都去,而且晚上也是各回各家。
可這倒好!就沒見過這麽沒臉皮的,眾人可不是驚著了?
更驚喜的還在後麵。
卻見一群人進門沒等拜見正主李老太太,便宜閨女王大姑卻一點不見外,已經對著張裴氏嚷嚷開了:
“弟媳婦啊,快跟你外甥們做口飯吃,走了這一路累死了。對了,家裏有水吧?”
說著,她自以為謙讓懂事:
“哎呀呀,你別招呼俺,隻要把飯做好就成,水俺自個倒。”
回頭又罵兩個媳婦兒:
“杵這兒幹啥呢?不知道幫你妗子做飯?懶得比豬還不如,光知道吃不幹正事的貨。”
張裴氏氣的臉都紫了,心裏暗罵:
“誰要招呼你,臉夠大的。”
氣歸氣,張裴氏還沒氣糊塗,她也不是不懂禮數規矩的人。心裏明白,總歸人已經進門了,現在再甩臉色甚至攆出去也不大好,那還不如索性別讓人進門呢,因此隻能滿心憋屈著帶著兒媳小楊氏一塊兒去做飯。
要不都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王大姑兩個兒媳婦王大嫂和王二嫂跟她脾氣也不逞多讓。
進灶房幫忙幹活挑肥揀瘦不說,嘴裏還振振有詞:
“這也不是俺家,你才是主家,俺們可不能搶了你的風頭。”
得了便宜還賣乖。
張裴氏看成能當耳旁風,小楊氏卻忍不住小聲嘀咕。
……
這裏風風火火,正房裏也很熱鬧。
謔謔了兩大壺水,王大姑他們總算喝透了。也有空想起了正主,遂領著一家人去拜見李老太太。
“娘,俺帶著你女婿、你孫子、孫女、重孫子給你磕頭了。”
看著跪了一地的人,李老太太隻覺得異常長臉,隻覺得今時是最近幾年最暢快的時候。
“快起來,快起來。”
她將兩個小男孩招到身邊,將兩個荷包遞給他們,一臉關切的道:
“跪疼了吧,可心疼死老奶奶(曾祖母)了。”
親香了許久,她又看向王大姑旁邊:
“這是女婿?”
頭嫁的男人剛死,她就被王家和王大姑的姥姥家合夥兒趕出家門,是以兩人從來沒見過。
他也有拜禮,也是一個荷包。
李老太太今兒備了好幾個這樣的荷包,裏麵裝的都是銅錢,隻不過有多有少,最少的有二十文,最多的二百文,王女婿自然是頭一份。
“頭次上門,家裏窮沒啥好東西,好懶就這個,你別嫌棄。”
有錢賺,王女婿哪裏嫌棄?他隻怕錢太少。
“奶,俺們的呢,若是沒有,俺們可不依。”
王大姑的兩個兒子看的眼熱,兩個大男人臉都不要了,馬上跟個孩子一樣舔著臉上前討要。
李老太太被他們的做派逗得哈哈大笑:
“都有,都有。”
剛拿出四個荷包,另兩個是給他們各自的媳婦的,那裏兩個小頑童趁著沒大人注意已經將到手的荷包打開了,然後沒防備嘩啦啦銅錢掉了一地。
這得多少錢?
一邊旁觀的黃米子快氣死了,張家棟心裏也老大不舒服,隻是他做慣孝子了,實在說不出繼母的不是來。
正想出去眼不見為靜,恰好李老太太也不想看他們,將剩下的荷包隨手發下去,便把男人們都趕到院子裏,她獨留著王大姑和三女王金鳳及幺女王玉鳳在屋裏說話。
王大姑立刻獻寶似的:
“這就是玉鳳。娘,你看看。”
王玉鳳羞澀一笑:
“奶。”
李老太太眯著眼,仔細端詳了一番,臉圓膚白,腰直身長,是個美人胚子,這才滿意道:
“好,好孩子!你可得爭氣!”
說著,將早就準備好的兩個銀手鐲遞給她們姐妹。
“一人一個。”
王玉鳳矜持一笑:
“謝謝奶。”
王金鳳也忙跟著謝過。
李老太太拍拍她的手,讓她們姐妹坐下,然後對王大姑盤問:
“你咋把一家子都帶來了?我不是說了有要事?你帶這麽多人人多眼雜的出了差錯咋辦?”
王大姑趕緊喊窮:
“娘,你可冤枉俺了。俺也不想帶,可如今家裏光景實在不好。我這不是想著讓你見見兒孫,順便給他們這群討債的換換嘴祭下五髒廟?你說既然自家人都帶了,沒道理光撇下媳婦們吧?
再說,你女婿不老實,我要不把他放在眼皮子底下看著,等俺回去求不得就要給外麵的小妖精們騰地兒了。你說我都這麽大年紀了,要真到那一步還不是擎等著外人笑話。”
李老太太質疑:
“家裏已經這般艱難了?”
她實在不敢相信。當年她離開時明明挺富裕的,要不然王大姑也不會招贅,圖的就是那份讓人心動的家產。
“還有女婿,他不是招贅的,吃咱家的飯?咋那麽大膽,不怕你趕他出門?”
王大姑咬著牙道:
“你也說了他是招贅的,自來招贅的能有幾個好的。
至於趕他出門什麽的,如今我孫子都有了,真趕他出門,不是給兒女臉上抹黑?
他再不好,那也是玉鳳她爹,好不好的都得孝敬,既然如此,還折騰啥?都過了這麽多年了,湊合著過吧。
如今我就一個心思,給玉鳳、金鳳找一個好女婿,其他的隨他去吧。”
一來,她想管也管不了。
二來,一輩不管兩輩事。
“這你放心。”
說話間,飯熟了。
人太多,除了王大姑夫妻、兒子、女兒外,其他女人孩子就沒上桌,隻一人端著個大粗碗,隨便找了個地兒坐下,再不濟蹲著也行,筷子一挑噗呲噗呲就吃起來。
桌上的人吃的也很快,除了王玉鳳還有意裝裝樣,其他人皆像有人要搶他飯碗似的,不一時一大鍋麵條澆大鍋菜已然被吃的鍋幹碗淨,連麵湯都差點喝光。
就這人還不滿足,臨下桌還扔了一堆兒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