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過後,年就差不多過完了。


    至於正月十五元宵節。


    這可是鄉下。


    鬧花燈?


    ——村裏人飯都吃不飽了,哪有錢去弄那些花樣子?又不能當吃又不能當穿,有那閑工夫倒不如思考一下如何讓自己家今年過得好點。


    當然,鎮子上和縣城裏,再不怎麽繁華也不能沒有這種熱鬧。


    但是吧,一來他們鎮上和縣城離五姓村差不多的距離。而去縣城要比去鎮上順路,村裏人當然更喜歡去縣城。


    二來,縣城一般比鎮子裏熱鬧、繁華。


    不過再怎麽熱鬧,也多半兒與村裏人無關。


    畢竟隻要有心,提前進縣城很容易辦到。


    但看燈之後呢?那還是半夜呢。


    回去吧?


    ——不管是走山路,還是走河灘那都是崎嶇不平的。


    這樣的地方,黑燈瞎火的,想不出點兒事兒都難。


    再說,他們這兒山裏可是有豺狼虎豹的。


    他們村裏麵雖然有力氣大能打死狼的壯漢。但能太平點兒,一般沒誰願意去招惹那些東西。


    到底它們是凶物,又不是死的。誰能保證你招惹他們不受一點傷?


    若萬一呢?到時候一場傷治下來,光吃藥就可能把整個家拖累死。


    得不償失的事兒一般沒人去做。


    不回去吧?


    ——看完之後不能立時回家,去哪?


    想想也知道,你都沒錢置辦花燈了,你能有錢住客棧。


    不住客棧睡大街嗎?


    男人還沒啥,女人和小孩兒呢。


    不說名聲的問題,就說安全。


    最熱鬧的地方,往往也是最危險的地方。


    每年的元宵節,縣衙雖然派了人四處盯梢,對燈節當時的安全做了部署。


    但是看燈的人有多少,盯梢的人又有多少?


    人看人累死人,更何況兩方人馬寡眾懸殊。


    可以說,每年元宵節失火和拍花子從來都不少。


    如此怎麽想都得不償失的事兒,誰願意去幹?


    又不是腦袋被驢踢了。


    過節嘛,除了玩兒,還少不了吃。


    民以食為天,從古到今,人們總是不忘一口吃的,唯恐委屈了自己的嘴。


    尤其過年過節時花樣更多。


    這不,正月十五就有吃元宵的習慣。


    隻是各地風俗各異,這習俗還是比較適用於大戶人家和南方。


    九曲縣屬於北方,並不喜歡習慣吃湯圓,他們這日晚上更喜歡吃餃子,要是能再整兩個菜,這就是好好過節了。


    可惜多數人家實在沒有這條件,自然也就那樣當平常日子過了。


    在劉二女看來,這日還不如正月十八熱鬧呢。


    五姓村每年都會在十八這日唱大戲,連唱七場。


    這也是村裏的另一個習俗。


    這時的人,敬鬼神信佛道。但凡遇到藥王、龍王、菩薩等等神仙生誕,除了燒香磕頭,最喜歡的事兒就是唱大戲。


    這時最窮最摳門的人都不會吝嗇那點兒錢財供品。


    所以你看吧,這開年第一場大戲絕對又熱鬧又喜慶。


    隻見往返山頂上燒香拜佛的人絡繹不絕,廟裏麵這兩三天裏絕對是煙霧繚繞的。


    劉二女自從宴客那天後,心裏又裝了心思,像一塊兒石頭一樣壓著她。


    但她也不是沒好事兒臨門。


    頭一件,她搖了個好簽。


    自古以來進廟進寺就少不了搖簽。


    別看無姓村中這裏的廟不大,但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上香的人隻要敬上三五文錢,便能拿簽筒搖一簽。


    注意,這搖一簽兒並不是隻能搖一根簽兒。


    他們這兒一般分為兩種。一種就是拿著簽筒搖一搖,掉出來一根簽便罷休。


    另一種是搖三回掉出來三根簽。隻要是同一個人,這也算搖一簽。


    搖一個還是搖三個?


    劉二女一般是一簽搖三回。


    其他人雖然有一簽一回的,但那也是怕三回的不準。


    要不然大部分人絕對選三個。


    畢竟是人一般逃不了占小便宜的那份心。


    這也變相的說明了,村裏人有點兒葉公好龍,對神仙也不是那麽尊敬。要不然怎麽還想著占神仙的便宜。


    如果說第一件好事兒是虛無縹緲的,是對未來的一種殷切盼望。


    終究誰都喜歡過好日子。


    那第二件事兒,就是實實在在的好事兒了。


    什麽好事?


    張知勁給她吃了一個定心丸。


    要說還有什麽事兒比母親希望她再嫁還能讓她心裏難受煩心的話,那絕對一是兒子的事,二是張知勁知道她的秘密。


    而這兩件事兒,兒子的事兒無解,壓下不提也罷。


    可第二件呢?


    雖然她常安慰自己,不過是又相了一回親罷了,沒啥大不了的,沒事兒。


    但是什麽事兒都怕追究到底,無風還能掀起三尺浪呢。況且,她又不是真的沒有一點兒錯。


    最起碼按世人的想法,她當時就不該瞞著婆家的長輩。


    因為按農家的家底,寡婦很少不再嫁。


    養不起是一回事兒,也是因為沒有真正的價值了。


    世人都已經習慣了,世人又最會捕風捉影無事生非。


    如此,到時候她真的說的清的話才有鬼呢。


    而且,最重要的是,她還怕張伯書跟她離心。


    眼前他們母子是不親近,可那是因隔太遠生疏了,但他們心裏還是親近的。


    可如果謠言一出,再被人挑撥幾句?


    小孩那有個定性的,不恨死她才怪。那時候她們母子倆可就真生分了了。


    因為心裏壓了這件事兒。她是絞盡腦汁的想辦法,想得太害怕的時候,都想過親自去懇求對方保密。


    隻是每每邁出一腳時,她就清醒了。


    寡婦門前本就是非多,她還硬往泥坑兒跳,這不是她自己嫌棄自己身上太幹淨了嗎?


    結果就是,沒等她想出好辦法,張知勁已經把事兒都給做了。


    劉二女不傻,人家更不笨。明知道倆人不能私自見麵,人家那就傳信。


    而且這傳信之人明擺著呢。


    誰?


    張伯書兄弟。一事不煩二主,既然能給他端飯,給他傳信又何妨。


    當然,為了怕消息走漏,他當然不會明說,而是隱喻。


    於是這天,輪到張伯書把張知勁吃完飯的盆碗兒提回來,給她娘洗的時候,他不僅沒像以往一樣放下東西當即就走,反而嘰嘰喳喳的像她講個不停。


    他們母子可很久沒有這麽親近了,劉二女的高興勁兒就不用提了。


    再一聽兒子講的話。


    “……我親眼見了,還摸了,那一把刀可真好……我也想要,可五叔不給。問他從哪兒弄的,他不說,還說啥守口如瓶……說男子漢是做大事的……不要學長舌婦一樣亂說話。”


    劉二女聽的心怦怦直跳。


    她感覺到了某種意思,雖然張知勁沒有明說,可她的心莫名的放心了。


    眼見這邊喜事臨,劉二女過得太平了。那邊平地起風波,五房又鬧騰起來了。


    鬧騰啥?


    還是為了房子這件大事兒。


    這年頭,什麽事兒都喜歡找好日子。


    既然元宵節可以過不可以過,那五房的房子,宴客過後沒兩天,挑了個黃道吉日就可以蓋啦。


    這也是村裏人智慧,在農閑的時候蓋房子。


    一來不耽誤地裏的活兒。


    畢竟農忙的時候,大家夥兒都恨不得住到地裏,地裏的收成好不好,可是關係到一大家子一年吃喝的大事兒,誰那麽傻,那時候蓋房子?


    二來,也能去主家混口飯吃。雖然需要你出力氣,但這這時的壯勞力,因為各種原因被束搏在土地上。與其做在家中吃白吃飯,還不如去別人家賣力氣。


    最起碼,省下來的糧食能給媳婦兒孩子多熬口湯。


    很明顯,過完年到春耕前這一段兒時間,正是蓋房子的好時候。


    不過,開工前,錢財總得到位。


    張家元、張家善兩兄弟早就說了他們出錢。


    但是,這不五房還有兩兄弟嘛。


    關鍵時刻還不等張家元兄弟開口,張楊氏先提出要直接蓋兩座院子,一個兒子一座一步到位。


    對張楊氏和兩個侄兒的貪婪、得寸進尺,張家元兄弟真不想答應,讓他們得意。


    可還是那句話,不看僧麵看佛麵。雖讓張老五是他們的兄弟?


    什麽是親兄弟?那是打折骨頭還連著經呢。


    尤其,在張家元新官上任三把火這個關鍵時刻,最好自家人不要起一點兒波折。


    所以,他們兄弟兩隻能暫時妥協了。


    隻是鬧騰了一場,五房的兩座房子也沒蓋起來。


    別忘了還有宋氏呢。


    她可一直惦記著聘禮事兒呢。


    以前她底氣不足,怕做的太過被休。


    如今她肚子裏有了護身符,心頭寶,蓋房子的錢又剛到五房,她此時錢財充裕時不鬧,還待何時?


    難道等日後沒錢時再鬧?


    想做就做,宋氏出手了。


    暗地裏有丈夫撐腰,明麵上她又有理——


    村裏人誰不知道,這些年鄉下的聘禮就沒漲過價兒。


    雖然外麵兒兵荒馬亂的,物價就沒有個一定的時候。


    但這是九曲縣。


    因為前幾年有原世平大將軍率部駐紮進來,縣裏這幾年還是挺太平的。


    既太平,這又是自給自足的鄉下,聘禮不變才是應有之義。


    可孫月月硬仗著貌美,把聘禮生生抬了一大截。


    誰服氣?


    她若裝聾作啞的不讓公婆給補齊,孫月月會感激她?不罵她傻,都對得起她了。


    還有村裏的人,他們既有淳樸的一麵,轉眼間也能閑話滿天飛,不把你貶的一無是處不罷休。


    誰讓人性本複雜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卸甲將軍寡婦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峪山下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峪山下客並收藏卸甲將軍寡婦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