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淵一眼看出宸寧的強顏歡笑。


    但無法身臨其境之下,任何安慰都是蒼白無力的。


    他沒辦法讓她清楚自己所想,大景是不會變成那樣的。


    對於她這樣的帝女來說,聯想再常見不過了。


    但國家之力,非她一個弱女子所能改變,越想,便是越覺得恐怖。


    這也是,書讀得多的壞處了。


    偏偏他也是無話可說,總不能在宸寧麵前,罵她的父親不作為。


    林淵隻能道:“世事並非簡單的以一論一,如今的大景不是當年的大陳。”


    “太祖時期就屢屢下旨興盛民力,如今哪怕隻論修士數量大景也遠勝當年的陳國。”


    “且軍備常年充盈,軍費從未克扣,我大景軍士之悍勇遠非陳國糜爛之軍隊可比,就算國家再不濟,也總有軍隊可依靠。”


    這個角度,是事實。


    為了吸取當年教訓,太祖皇帝多次強大民力,說句難聽的,哪怕大景朝廷萬分不幸被擊潰了,一百五十州、上萬縣城還有無數修士、草莽,這些人又不是待宰羔羊,如果不想當亡國奴,便會自發北上抗擊,就像大景太祖那樣。


    如此這般再不濟,趙氏也不至於像陳國皇室那般悲慘,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大景有所沒落,但趙氏一族的口碑一直不錯。


    宸寧聽罷,眼睛裏恢複些許神采,“嗯,倒也是。”


    她壓下喉嚨裏的話,奉出一副輕快笑意。


    林淵也笑笑,將手裏的書冊放了回去,兩人繼續遛彎瀏覽。


    上林藏書樓裏的書十分刺目大膽,除了方才的《壬辰之難錄》,還有不少關於前朝、當朝的露骨銳評,這些東西反而比那些對於林淵來說不上不下的功法秘籍,要有意思的多。


    讀史以明誌啊。


    兩人走走停停,在這頂層待了大約一個多時辰後,便是得出去了。


    臨走下樓梯之時,宸寧忽地轉身往回跑。


    片刻之後,手裏多了那本《壬辰之難錄》。


    她道:“我問問禮爺爺能不能借出去幾天。”


    林淵大概猜到她想幹什麽,遲疑道:“有時候不去了解,便不會那麽憂煩。”


    何必自找苦吃呢。


    宸寧微不可覺地抿了下薄唇,“我有用。”


    林淵聞言點頭,不再問。


    兩人走下藏書樓八樓,在七樓寬敞的樓梯口再次見到那位躺在藤椅上的老者。


    宸寧低頭湊過去,用輕盈又略帶撒嬌的語氣,想要借出藏書。


    老者睜開眼,瞥了瞥她手中書籍。


    昏黃的眸子裏蕩漾出些許波動。


    最後同意了。


    並把玉佩還給林淵。


    ……


    參觀上林的時限要到了,林淵得回城,便和一同下樓的帝女告辭。


    這場一同覽書的體驗不錯,兩人的友誼拉近許多。


    宸寧已經恢複如初,秀氣的眉梢輕輕揚起,明媚一笑,拱手作告辭。


    林淵帶著一眾下屬原路返回,在門房處取回五百兩銀票,出山返程。


    路上。


    由於林淵沒有開口,十幾位下屬也保持沉寂,隻有馬蹄的奔跑聲。


    上林距離京師約五十裏,說遠不遠,說近卻也不算近。


    在官道上放開了跑馬,大約也要半個時辰。


    這五十裏京師近郊,沒有京城裏麵那般寸土寸金,也不如窮鄉僻壤那般冷冷清清,逐漸成了沒資格入城的攤販們的謀生之路。


    官道兩側,歇腳的茶攤、飯鋪、客棧都是不少,專門提供給過路客。


    京兆府也放任,並不阻攔,於是越發熱鬧。


    路旁一家不高的土客棧二樓,幾個不算寬敞的房裏擠滿了胡須荏苒的大漢。


    這些大漢身上衣衫簡陋,氣血卻旺盛異常,偶有傷疤露出,有心人幾乎一眼就能看出,便是所謂行走江湖的綠林好漢了。


    大景王朝除了朝堂官府、修行界,也是有著一座江湖存在的。


    不過準確來說,江湖並沒有一個確切的範圍概念。


    它隻是一種寬泛概述,


    概述不受當權朝廷控製指揮,向往自由自在的一種環境。


    通常充滿傳奇以及英雄主義,充斥著各路修士高手、俠客、盜匪等人物。


    修行界與江湖有重疊的地方,各類高來高去的仙人、仙子出了自家仙門,便算是入了江湖了。


    嚴格來說,從大陳朝往前各朝,江湖都是很小的,因為官府嚴格管控人口流動、商業也不發達,客棧等歇腳的地方都很少,哪來的那麽多大俠好漢?


    也就是陳朝開始,放寬了人口的流通、商貿業欣欣向榮,各種不事生產的仙人、俠客、好漢、盜匪們才大肆湧現而出。


    等陳朝覆滅,大景建立後,修行界和江湖便迎來了真正的繁榮。


    大景太祖為了提防北妖國侵吞中原天下,而頒布了種種強民力政策。


    同時,大景天禮寺、司隸府兩大強力機構的成立,也讓王朝內多了監管機構,各方不敢冒犯皇威,安分守己的自己玩自己的。


    這起到了監管,卻不抑製的作用。


    三百多年下來,大景的國力民力,的確不是昔年的陳朝可比,哪怕朝廷已經開始腐朽。


    天禮寺便是皇祖康王的閉關之所,大景皇室培養死忠修士的地方。


    ……


    不過。


    處於客棧中的這些胡須漢,今日卻是要做一件公然冒犯律法之事。


    幾十個明顯是外地來的草莽大俠前方,有一個錦衣華袍的年輕人,以及一位頭戴綠巾的氣血澎湃壯漢。


    錦衣華袍的公子哥那張令人一眼桃花開的帥臉,一臉陰沉。


    綠巾大漢明顯是這群草莽的領頭,對錦袍公子哥畢恭畢敬。


    “這幾十位已經是我們武州最出眾的江湖打手了,個個不輸二境修士呐,應該對得起您出的一萬兩黃金吧?”


    錦衣華袍公子以手遮鼻,房間內混合的汗酸臭味氣息令他反胃,要不是心裏還念著事情,恨不得立刻就拂袖而去。


    聽到領頭壯漢口中話,燕陰侯秦中已卻並未改變臉色。


    一萬兩黃金,換算銀兩就是白銀十萬兩,這等極為恐怖的數字,隻請了這幾個貨,他有好臉色才怪


    秦中已一下拿出如此多的銀兩,自然不是慷慨大方到賑濟江湖。


    而是要幹一件陰私事情。


    恐嚇魏王世子,令他不敢出門,直到京師大勢徹底落成。


    最好,再給他點不致命的教訓嚐嚐,比如不能人道之類,一泄自己心頭之恨。


    秦中已眸中閃過陰冷。


    最後一點是他自己的報複,不過,相信上麵的人也不會過多在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人持槍,萬世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隨風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隨風刀並收藏一人持槍,萬世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