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鎮站在禦書房前,


    望著被侍衛們押解而去的嬪妃們,


    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這些女子,曾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或溫柔如水,或嬌豔如花,


    但如今,為了皇權的穩固與國家的未來,


    他不得不做出這個艱難的決定。


    “傳朕旨意,即日起,後宮所有嬪妃,無論品級高低,一律遣散出宮,回歸家族,不得再踏入皇宮半步。”朱祁鎮的聲音在夜空中回蕩,堅定而決絕。


    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靂,


    不僅震驚了後宮的每一個角落,


    也引起了朝野上下的軒然大波。


    有人讚歎朱祁鎮的英明果斷,


    認為此舉能夠徹底清除後宮幹政的隱患;


    也有人暗自擔憂,害怕此舉會激起更大的動蕩,


    畢竟這些嬪妃背後,都站著一個個勢力龐大的家族。


    然而,朱祁鎮心意已決,


    他深知,隻有徹底斬斷後宮與朝政之間的糾葛,


    才能還朝堂一片清明,讓國家走上正軌。


    於是,他親自監督,確保每一位嬪妃都安全且體麵地離開了皇宮,


    同時,也秘密派遣了親信,暗中監視那些可能因嬪妃被遣散而心生不滿的家族,以防不測。


    在遣散嬪妃的同時,朱祁鎮還著手進行了一係列後宮製度的改革。


    他廢除了那些不合理的宮規,減輕了宮女太監們的負擔,


    提高了他們的待遇,使得後宮之中多了幾分人情味,少了幾分冷漠與壓迫。


    同時,他還設立了專門的機構,負責後宮的日常管理和監督,確保後宮的秩序與安寧。


    隨著時間的推移,後宮逐漸恢複了往日的寧靜,


    沒過幾日,朱祁鎮決定在全國選妃!


    朝野徹底炸鍋了!


    但這份寧靜之下,卻隱藏著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新與活力。


    朱祁鎮的改革,不僅讓後宮煥發了新的生機,


    也為整個國家帶來了希望與光明。


    麵對群臣的集體勸阻,朱祁鎮的神情依舊沉穩,


    他的目光掃過每一位出列的大臣,心中既有理解也有堅持。


    他深知,這些大臣們都是國家的棟梁,


    他們的擔憂與勸阻皆出自對國家和皇室的忠誠與愛護。


    兵部左侍郎吳寧首先發難,他聲音洪亮,言辭懇切:“陛下,如今邊關不寧,戰事頻仍,軍費開支浩大,民間亦需休養生息。此時選妃,恐將國家資源錯置,非明智之舉。”


    兵部尚書於謙緊隨其後,他語氣堅定,字字鏗鏘:“陛下,臣以為,國家強盛之根本在於民富國強,軍力充沛。後宮之事,當以節儉為要,不宜鋪張浪費,以免民怨沸騰。”


    陳循作為戶部尚書兼內閣首輔,更是從財政角度詳細闡述了選妃的弊端:


    “陛下,國庫空虛已久,各項開支皆需精打細算。選妃大典,耗費巨大,實非當前國力所能承受。臣懇請陛下三思。”


    禮部尚書胡濙則從禮儀教化的角度提出異議:


    “陛下,後宮乃皇室之根本,但更應注重品德與才學。若僅以選美為務,恐有違禮儀教化之本,有損皇室威嚴。”


    吏部尚書王直、工部尚書江淵、刑部尚書商輅等人也紛紛出列,各抒己見,


    試圖說服朱祁鎮放棄選妃之念。他們的言辭或激昂或沉穩,但都充滿了對國家和皇室的深切關懷。


    更有甚者,一位年邁的老臣情緒激動,竟欲以撞牆相逼,


    以表其反對之決心。這一幕讓朝堂之上的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


    然而,朱祁鎮並未被這些激烈的反對所動搖。


    他緩緩站起身來,目光堅定地望著群臣,沉聲說道:


    “諸卿之言,朕已悉知。但朕意已決,選妃之事,非為個人私欲,乃是為國計民生之長遠考慮。後宮雖為皇室私事,但亦關乎國家之根本。朕欲借此機會,選拔賢良淑德之女,以正家風,育英才,為皇室、為國家培養未來的棟梁之材。至於諸卿所憂之財政、戰事等問題,朕自有安排,定不會因選妃而誤國事。”


    朱祁鎮也是不樂意了。


    朕乃是一國之君,多娶幾個媳婦怎麽了?


    麵對朱祁鎮的堅定態度,文官們非但沒有退縮,反而更加堅定了阻止的決心。


    他們深知,一旦選妃大典舉行,不僅可能耗盡國庫,


    更可能重蹈後宮幹政的覆轍,給國家帶來無法預料的災難。


    兵部左侍郎吳寧見狀,再次挺身而出,他的聲音因激動而顫抖:


    “陛下,臣等並非不敬,實乃憂心國家未來。若因選妃而耗資巨大,致使邊關將士無糧可食,民間百姓無衣可穿,臣等萬死難辭其咎!”


    言罷,他竟不顧一切地跪倒在地,以頭叩地,聲聲泣血,


    表達著對國家和民眾的深切憂慮。


    朱祁鎮見狀,眉頭緊鎖,臉色漸漸陰沉下來。


    他未曾料到,自己的決定會引來如此強烈的反對。


    然而,他心中的信念卻更加堅定,他不能因為群臣的阻撓就放棄自己的計劃。


    “吳卿之心,朕已知曉。但朕意已決,不容更改。”朱祁鎮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他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既然諸卿如此堅決,那朕就給你們一個機會。今日,朕就在午門前廷杖那些反對最烈者,以示懲戒!”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鴉雀無聲,


    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朱祁鎮身上。大


    臣們麵麵相覷,心中既驚又懼。


    他們知道,朱祁鎮這次是真的動怒了。


    隨後,朱祁鎮下令,將幾位反對最為激烈的文官押至午門,準備廷杖。


    這些文官中,有年邁的禮部尚書胡濙,有正直的戶部尚書陳循,還有平日裏以剛正不阿著稱的刑部尚書商輅。


    午門之下,氣氛凝重而緊張。


    隨著行刑官的一聲令下,廷杖開始執行。


    每一杖落下,都伴隨著大臣們的慘叫聲和群臣的驚呼聲。


    不久,一位戶部侍郎因年邁體弱,竟當場斃命;


    陳循和商輅也身受重傷,奄奄一息。


    這一幕,徹底激怒了文官集團。


    他們紛紛上書,要求朱祁鎮收回成命,停止選妃大典,並嚴懲行刑之人。


    有的大臣甚至以辭官相威脅,誓要與朱祁鎮抗爭到底。


    朝堂之上,再次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亂與動蕩。


    朱祁鎮坐在龍椅上,望著下方群情激憤的大臣們,心中五味雜陳。


    他未曾料到,自己的一個決定,竟會引發如此大的風波。


    隨後,為了徹底平息選妃風波,朱祁鎮下了一道諭旨。


    所有不同意選妃的官員,即刻起休掉所有妻妾,敢再娶者,夷三族!


    諭旨傳出。


    文官們徹底啞火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開局驢車漂移,嚇壞百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筆觸金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筆觸金魚並收藏大明:開局驢車漂移,嚇壞百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