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策論考後江東熱議
我在三國和諸葛做鄰居 作者:麻了麻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楚國公出的題當真是聞所未聞啊!”
“是啊是啊,也隻有楚國公這種不世之才,才能夠弄得出來這樣的題了吧?”
“不怕各位笑話,其中不少的題目,在下也隻是一知半解。像那個抓盜竊之人的題,我就沒有想明白……”
“嗨,你要想明白作甚?之後的閱卷也輪不到你啊?”
“話是這麽說……但,若是家中後輩,跑來問我,若我答不出來,豈不是……嘿嘿。”
“都說說,你們覺得是盜竊案的犯人到底是誰?”
(縣令審問三個盜竊案的嫌疑人,甲說:“不是我幹的。”,乙說:“是甲幹的。”,丙說:“不是乙幹的。”,已知這三個人中,隻有一人說真話,那麽犯案的是_____。)
(前情提要,省的大家往回翻。)
(水遁·大……)
“我覺得是甲。上來就撇清自己的關係,說明他心裏有鬼!”一個看上去就很有智慧的中年男子如是說道。
“不不不,一定是乙。”邊上另一人開口說道。
“哦?為何能夠如此篤定?”智慧男人有些驚訝,自己心中的答案也有所動搖。
“哼哼!”那人高深莫測地笑了笑,“憑直覺!”
“我倒是覺得,有沒有可能是丙幹的?因為是他幹的,所以他很確定,不是乙幹的……”
一群看上去年紀就不小的人宛如千年之後,剛從考場裏走出來的學生一樣,瘋狂地對著答案。
“誒?張公!這個題,張公覺得如何?”圍成一圈討論的人群,發現了站在不遠處的張昭,屁顛屁顛地就湊了上去。
張昭原本心中有的計較,聽他們七嘴八舌的一說,又有些亂了。
但,如果說自己不知道,那未免也太丟自己的臉了……
“咳咳咳……這個題,看上去很難,其實一點也不簡單……諸位自己多想想,都在官場沉浮了這麽長時間了,這種簡單的斷案問題還弄不清楚嗎?”
張昭有些尷尬,不著痕跡地把踢向自己的球又踢了回去。
一群人聽到張昭這麽說,臉色一陣紅一陣白的,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那張公應當是知道答案的?不妨說說?想不明白的人也好從答案推及過程不是嗎?”總有人不知好歹,喜歡追問。
不過,張昭也從他的話裏麵得到了一些啟發,稍加思量之後,便開口說道,“犯案的是乙。”
說完之後,便不再停留,快步離去。
生怕這群人還繼續逮著他問東問西的。
張昭給的答案一出,剛剛那個直覺哥,一蹦三尺高,“我就說!我的直覺沒問題吧?”
剛剛討論的時候,大部分人都覺得乙沒有問題。
甚至還有不少一開始覺得乙有問題的人,在經過和眾人的討論之後,反而覺得乙沒有問題了……
眾人對於張昭的能力還是認可的,這會兒張昭說是乙,那基本上八九不離十了。
“雖然知道了答案,可是這答案怎麽來的,我是一點不知道啊!”
直覺哥發現眾人把目光都投向了他這裏,趕忙開口解釋道。
“我大概想明白了。”智慧哥沒有白瞎他的臉,果然很有智慧。
“其實,我們隻需要進行一係列的假設就行了。因為,題中說了,隻有一人說真話,兩人說了假話。既然是假話,反過來說,就成了真話,如此一來便能夠挑選出來了。”
假設甲說了真話,那麽三者都說的真話,就變成了:甲說:“不是我幹的。”,乙說:“不是甲幹的。”,丙說:“是乙幹的。”
假設乙說了真話,那麽三者都說的真話為:甲說:“是我幹的。”,乙說:“是甲幹的。”,丙說:“是乙幹的。”
假設丙說了真話,那麽真話就是:甲說:“是我幹的。”,乙說:“不是甲幹的。”,丙說:“不是乙幹的。”
如此一來,隻有甲說了真話的時候,整個對話當中沒有出現矛盾的地方。
所以,三者都說的真話就是,甲說:“不是我幹的。”,乙說:“不是甲幹的。”,丙說:“是乙幹的。”
智慧哥把過程給周圍的同仁細細講了一遍,引來眾人的驚歎。
“此題看似簡單,背後竟有如此巧思?!”
“楚國公的心思,竟然如此細膩?”
“恐怖如斯?!”
在場的人,自然都不是什麽蠢人。
隻不過習慣於過往的思維方式,沒能夠一上來就理清思路。
這會兒被人點撥之後,一下子就反應了過來。
“國公這是用這道題,來告誡我們,萬事不能隻看表麵啊!”
“是啊是啊!”
……
萬眾矚目地第一次科舉考試的第一科,便在吳縣的熱議之中結束了。
因為考慮到考生的情緒調整,加上本身就不著急,陳辰就沒有直接安排兩場考試在同一天之內完成。
第二科政治安排在了第二日的上午。
照理來說,第二天還有考試,大部分的考生這會兒一定會躲在家中,抱著書死啃,以期望自己能夠多表現一些。
隻不過第一場的策論下來,有心的考生都明白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這書看不看沒有什麽區別的。
《詩》、《書》、《易》、《禮儀》、《春秋》,這些經典中的東西,不能說沒有考,隻能說和沒有考沒有什麽太大的區別。
相較於咬文嚼字的理論考察,策論科的考察更傾向於實踐運用。
由此也基本上能夠推斷出,第二科的考試風格基本上也是一樣的。
既然如此,抱著書死啃就沒有什麽實際意義了。
還不如好好放鬆放鬆。
於是,針對科舉考試討論的人群之中,更多了不少參與其中的考生,現身說法。
吳縣的氣氛熱鬧的就像過年一樣,若是有哪個考生能夠拿出幾道題目出來吹牛的,那他絕對是人群中的焦點,瞬間就能變成一片人群當中最靚的仔。
至於說,為什麽吳縣的尋常百姓,對於這種考試的內容感興趣,全是因為那道難倒了不少考生的抽水的問題。
被一個看上去就不是很聰明的老農給解開了……
“是啊是啊,也隻有楚國公這種不世之才,才能夠弄得出來這樣的題了吧?”
“不怕各位笑話,其中不少的題目,在下也隻是一知半解。像那個抓盜竊之人的題,我就沒有想明白……”
“嗨,你要想明白作甚?之後的閱卷也輪不到你啊?”
“話是這麽說……但,若是家中後輩,跑來問我,若我答不出來,豈不是……嘿嘿。”
“都說說,你們覺得是盜竊案的犯人到底是誰?”
(縣令審問三個盜竊案的嫌疑人,甲說:“不是我幹的。”,乙說:“是甲幹的。”,丙說:“不是乙幹的。”,已知這三個人中,隻有一人說真話,那麽犯案的是_____。)
(前情提要,省的大家往回翻。)
(水遁·大……)
“我覺得是甲。上來就撇清自己的關係,說明他心裏有鬼!”一個看上去就很有智慧的中年男子如是說道。
“不不不,一定是乙。”邊上另一人開口說道。
“哦?為何能夠如此篤定?”智慧男人有些驚訝,自己心中的答案也有所動搖。
“哼哼!”那人高深莫測地笑了笑,“憑直覺!”
“我倒是覺得,有沒有可能是丙幹的?因為是他幹的,所以他很確定,不是乙幹的……”
一群看上去年紀就不小的人宛如千年之後,剛從考場裏走出來的學生一樣,瘋狂地對著答案。
“誒?張公!這個題,張公覺得如何?”圍成一圈討論的人群,發現了站在不遠處的張昭,屁顛屁顛地就湊了上去。
張昭原本心中有的計較,聽他們七嘴八舌的一說,又有些亂了。
但,如果說自己不知道,那未免也太丟自己的臉了……
“咳咳咳……這個題,看上去很難,其實一點也不簡單……諸位自己多想想,都在官場沉浮了這麽長時間了,這種簡單的斷案問題還弄不清楚嗎?”
張昭有些尷尬,不著痕跡地把踢向自己的球又踢了回去。
一群人聽到張昭這麽說,臉色一陣紅一陣白的,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那張公應當是知道答案的?不妨說說?想不明白的人也好從答案推及過程不是嗎?”總有人不知好歹,喜歡追問。
不過,張昭也從他的話裏麵得到了一些啟發,稍加思量之後,便開口說道,“犯案的是乙。”
說完之後,便不再停留,快步離去。
生怕這群人還繼續逮著他問東問西的。
張昭給的答案一出,剛剛那個直覺哥,一蹦三尺高,“我就說!我的直覺沒問題吧?”
剛剛討論的時候,大部分人都覺得乙沒有問題。
甚至還有不少一開始覺得乙有問題的人,在經過和眾人的討論之後,反而覺得乙沒有問題了……
眾人對於張昭的能力還是認可的,這會兒張昭說是乙,那基本上八九不離十了。
“雖然知道了答案,可是這答案怎麽來的,我是一點不知道啊!”
直覺哥發現眾人把目光都投向了他這裏,趕忙開口解釋道。
“我大概想明白了。”智慧哥沒有白瞎他的臉,果然很有智慧。
“其實,我們隻需要進行一係列的假設就行了。因為,題中說了,隻有一人說真話,兩人說了假話。既然是假話,反過來說,就成了真話,如此一來便能夠挑選出來了。”
假設甲說了真話,那麽三者都說的真話,就變成了:甲說:“不是我幹的。”,乙說:“不是甲幹的。”,丙說:“是乙幹的。”
假設乙說了真話,那麽三者都說的真話為:甲說:“是我幹的。”,乙說:“是甲幹的。”,丙說:“是乙幹的。”
假設丙說了真話,那麽真話就是:甲說:“是我幹的。”,乙說:“不是甲幹的。”,丙說:“不是乙幹的。”
如此一來,隻有甲說了真話的時候,整個對話當中沒有出現矛盾的地方。
所以,三者都說的真話就是,甲說:“不是我幹的。”,乙說:“不是甲幹的。”,丙說:“是乙幹的。”
智慧哥把過程給周圍的同仁細細講了一遍,引來眾人的驚歎。
“此題看似簡單,背後竟有如此巧思?!”
“楚國公的心思,竟然如此細膩?”
“恐怖如斯?!”
在場的人,自然都不是什麽蠢人。
隻不過習慣於過往的思維方式,沒能夠一上來就理清思路。
這會兒被人點撥之後,一下子就反應了過來。
“國公這是用這道題,來告誡我們,萬事不能隻看表麵啊!”
“是啊是啊!”
……
萬眾矚目地第一次科舉考試的第一科,便在吳縣的熱議之中結束了。
因為考慮到考生的情緒調整,加上本身就不著急,陳辰就沒有直接安排兩場考試在同一天之內完成。
第二科政治安排在了第二日的上午。
照理來說,第二天還有考試,大部分的考生這會兒一定會躲在家中,抱著書死啃,以期望自己能夠多表現一些。
隻不過第一場的策論下來,有心的考生都明白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這書看不看沒有什麽區別的。
《詩》、《書》、《易》、《禮儀》、《春秋》,這些經典中的東西,不能說沒有考,隻能說和沒有考沒有什麽太大的區別。
相較於咬文嚼字的理論考察,策論科的考察更傾向於實踐運用。
由此也基本上能夠推斷出,第二科的考試風格基本上也是一樣的。
既然如此,抱著書死啃就沒有什麽實際意義了。
還不如好好放鬆放鬆。
於是,針對科舉考試討論的人群之中,更多了不少參與其中的考生,現身說法。
吳縣的氣氛熱鬧的就像過年一樣,若是有哪個考生能夠拿出幾道題目出來吹牛的,那他絕對是人群中的焦點,瞬間就能變成一片人群當中最靚的仔。
至於說,為什麽吳縣的尋常百姓,對於這種考試的內容感興趣,全是因為那道難倒了不少考生的抽水的問題。
被一個看上去就不是很聰明的老農給解開了……